「星兒」EP7 又哪裡惹到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常見的情境

有些孩子會把在學校或者其他地方產生的怒氣帶到其他地方,就像刮颱風一樣。周遭的人都會被牽連,而且感覺做什麼都不對。孩子看什麼都不順眼,為了反對而反對,如果想要說他什麼,也是戳一下就爆炸。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特質的孩子,他的情感系統經驗記憶常常無法連結,變成一種有情緒感受,心裡癢癢的,卻不知道自己的癢處在哪裡。理性上,孩子知道有不舒服的經驗,但是感性上,卻無法把怒氣只投向那時候在場的人。

.

有些更嚴重的,孩子甚至會想要靠痛覺,嘗試擺脫這些不舒服的感受。或許有那麼一點點效果,因為痛覺會轉移注意力,但是不舒服的感受之後還是會回來。孩子其實很難過,那是跟我們不同等級的難過,因為那很無能為力。心中的癢,搔不到。

█學著分析跟分開

所幸,孩子的情緒存在,只是分不清楚,所以我們才有「情緒辨認」「情緒覺察」「情緒表達」這樣不同層次的訓練。讓這個本來不存在的能力,依靠經驗來建構出一個情緒推理系統,幫助孩子在每次情緒波動時,能夠進行比對跟確認,知道到底哪裡癢,然後進而找到適合的方法處理。

.

而方法因人而異,慢慢建立,最終可以找到能讓自己感覺比較舒服的方法(紓壓方法)。所以這整件事情其實也可以看作一種壓力因應。我們對於壓力的因應可以分為「問題導向」以及「情緒導向」這兩種方向。而通常我們自認為可以解決的,會傾向使用問題導向的方式,去解決處理他;而那些我們自認為可能無能為力的,則傾向使用情緒導向的方式去處理。

.


所以在孩子還無能為力的階段,他是需要情緒導向的方式去發洩的。等到能力一邊培養提升,對於自己情緒系統更能夠掌握以後,就會往問題導向的方式去處理。「他的無能為力,我們守護」,「他的情緒感受,我們支持」,希望大家的慢飛天使內心都能漸漸茁壯。

avatar-img
黃百善臨床心理師|自閉症|親職|日常療育的沙龍
22會員
69內容數
各種教養相關的內容會在本專題中按照類別分類,方便大家查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常見的情境 有些孩子語言發展較慢,等到開始會說話的時候,卻不合時宜的不斷使用問句「這是什麼?」「為什麼?」明明就知道東西的名字,但是卻不斷地提出問題,家長只好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的回答。 █發生了什麼事情 孩子其實沒有真的要問問題,而是誤以為問問題是對話的開始。這就像是我們見到面要打招呼
█常見的情境 問孩子在學校做了什麼,孩子不是說的零零落落,就是發呆說不出來。 明明平常話就很多,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情反而說不出來?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特質的孩子在記憶上比較特別,他們可能記得很多細節,但卻記不得事情的全貌。 他們可能記得人物的每一句台詞跟動作,但卻不知道動
█常見的情境 每當進入團體互動中,有些有特質的孩子就會進入備戰狀態,想辦法觀察周遭的人在做什麼,就像是我們到了陌生的國度旅行一樣,看別人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當我問孩子「你的答案是什麼」 孩子往往會回答「我跟他一樣」 這算是有特質的孩子最常使用的策略吧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
█常見的情境 有些孩子語言發展較慢,等到開始會說話的時候,卻不合時宜的不斷使用問句「這是什麼?」「為什麼?」明明就知道東西的名字,但是卻不斷地提出問題,家長只好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的回答。 █發生了什麼事情 孩子其實沒有真的要問問題,而是誤以為問問題是對話的開始。這就像是我們見到面要打招呼
█常見的情境 問孩子在學校做了什麼,孩子不是說的零零落落,就是發呆說不出來。 明明平常話就很多,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情反而說不出來?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特質的孩子在記憶上比較特別,他們可能記得很多細節,但卻記不得事情的全貌。 他們可能記得人物的每一句台詞跟動作,但卻不知道動
█常見的情境 每當進入團體互動中,有些有特質的孩子就會進入備戰狀態,想辦法觀察周遭的人在做什麼,就像是我們到了陌生的國度旅行一樣,看別人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當我問孩子「你的答案是什麼」 孩子往往會回答「我跟他一樣」 這算是有特質的孩子最常使用的策略吧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