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兒」EP4 假裝我知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常見的情境

每當進入團體互動中,有些有特質的孩子就會進入備戰狀態,想辦法觀察周遭的人在做什麼,就像是我們到了陌生的國度旅行一樣,看別人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當我問孩子「你的答案是什麼」

孩子往往會回答「我跟他一樣」

這算是有特質的孩子最常使用的策略吧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特質的孩子除了不能察言觀色以外,對於事情的後果,別人想知道的答案,通常都無從想像。如果不說清楚,孩子會不知道你想知道什麼。當你想關心孩子「今天在學校如何?」「······」往往換來的是沈默。


因為你的「如何」問題是建立在情境之下的,答案可能是「身體狀況」、「心情」、「怎麼渡過的」、「喜不喜歡」、「時間多久」、「多難過」,單單一個名詞(你可以想做英文的how)可以有的解釋有很多很多,有特質的孩子一時會選不出來。


█協助孩子建立各種劇本

所以請給孩子協助,把話說清楚,例如定義或者選項。「今天在學校如何?」這樣的問句可以按照孩子的能力而改成「今天上了哪些課?」「跟幾個人/哪些人說話」「你跟OO聊什麼」「被哪些老師罵?跟哪些老師說話」「你舉手問了什麼問題?」等等,總之按照你對孩子的了解,他在學校可能會有什麼行為,從可見的事件去關心孩子,也讓孩子有一個畫面可以回想跟表達。


如果想不到要問什麼,那就要回到認識孩子開始,因為聊天的前提是理解,家長要先把這個功課做好才能有話題。另一方面,可能孩子本身的生活經驗也真的太少,所以說不出什麼內容,這時候就要從生活中建立各種劇本跟技能。例如最簡單的「什麼情境要說 請、謝謝、對不起」要怎麼使用——要在什麼時機點,使用哪一個。


或者生活經驗形成的社會故事,像是在圖書館借書中就要理解「在圖書館要安靜」(社會角色),以及「借書要拿借書證、刷條碼、蓋章」(社會劇本)。讓孩子知道「什麼時間」、「什麼情境」、「做什麼事情」,來慢慢脫離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階段,或者只會模仿他人而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情況。

如此一來,孩子也能漸漸的把自己的想法與經驗與你分享。




---

如果還想知道更多

歡迎追蹤臉書 (適合家長) 

以及IG  (適合青少年成人及本人)

看更多文章與參加活動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百善臨床心理師|自閉症|親職|日常療育的沙龍
22會員
69內容數
各種教養相關的內容會在本專題中按照類別分類,方便大家查找。
2023/08/22
█常見的情境 有些孩子會把在學校或者其他地方產生的怒氣帶到其他地方,就像刮颱風一樣。周遭的人都會被牽連,而且感覺做什麼都不對。孩子看什麼都不順眼,為了反對而反對,如果想要說他什麼,也是戳一下就爆炸。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特質的孩子,他的情感系統跟經驗記憶常常無法連結,變成一種有情緒感受,心
Thumbnail
2023/08/22
█常見的情境 有些孩子會把在學校或者其他地方產生的怒氣帶到其他地方,就像刮颱風一樣。周遭的人都會被牽連,而且感覺做什麼都不對。孩子看什麼都不順眼,為了反對而反對,如果想要說他什麼,也是戳一下就爆炸。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特質的孩子,他的情感系統跟經驗記憶常常無法連結,變成一種有情緒感受,心
Thumbnail
2023/08/15
█常見的情境 有些孩子語言發展較慢,等到開始會說話的時候,卻不合時宜的不斷使用問句「這是什麼?」「為什麼?」明明就知道東西的名字,但是卻不斷地提出問題,家長只好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的回答。 █發生了什麼事情 孩子其實沒有真的要問問題,而是誤以為問問題是對話的開始。這就像是我們見到面要打招呼
Thumbnail
2023/08/15
█常見的情境 有些孩子語言發展較慢,等到開始會說話的時候,卻不合時宜的不斷使用問句「這是什麼?」「為什麼?」明明就知道東西的名字,但是卻不斷地提出問題,家長只好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的回答。 █發生了什麼事情 孩子其實沒有真的要問問題,而是誤以為問問題是對話的開始。這就像是我們見到面要打招呼
Thumbnail
2023/08/08
█常見的情境 問孩子在學校做了什麼,孩子不是說的零零落落,就是發呆說不出來。 明明平常話就很多,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情反而說不出來?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特質的孩子在記憶上比較特別,他們可能記得很多細節,但卻記不得事情的全貌。 他們可能記得人物的每一句台詞跟動作,但卻不知道動
Thumbnail
2023/08/08
█常見的情境 問孩子在學校做了什麼,孩子不是說的零零落落,就是發呆說不出來。 明明平常話就很多,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情反而說不出來?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特質的孩子在記憶上比較特別,他們可能記得很多細節,但卻記不得事情的全貌。 他們可能記得人物的每一句台詞跟動作,但卻不知道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家長們都曾經經歷過這樣的場景:當你試圖和孩子建立一個深入對話時,孩子卻總是回答「不知道」或保持沈默。這對於建立親子關係和促進孩子的思考能力都是一個挑戰。但別擔心,這並不是無法克服的問題。我們一起探討如何引導孩子積極回應問題,培養開放對話的教育方式。
Thumbnail
家長們都曾經經歷過這樣的場景:當你試圖和孩子建立一個深入對話時,孩子卻總是回答「不知道」或保持沈默。這對於建立親子關係和促進孩子的思考能力都是一個挑戰。但別擔心,這並不是無法克服的問題。我們一起探討如何引導孩子積極回應問題,培養開放對話的教育方式。
Thumbnail
█常見的情境 有些孩子會把在學校或者其他地方產生的怒氣帶到其他地方,就像刮颱風一樣。周遭的人都會被牽連,而且感覺做什麼都不對。孩子看什麼都不順眼,為了反對而反對,如果想要說他什麼,也是戳一下就爆炸。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特質的孩子,他的情感系統跟經驗記憶常常無法連結,變成一種有情緒感受,心
Thumbnail
█常見的情境 有些孩子會把在學校或者其他地方產生的怒氣帶到其他地方,就像刮颱風一樣。周遭的人都會被牽連,而且感覺做什麼都不對。孩子看什麼都不順眼,為了反對而反對,如果想要說他什麼,也是戳一下就爆炸。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特質的孩子,他的情感系統跟經驗記憶常常無法連結,變成一種有情緒感受,心
Thumbnail
█常見的情境 有些孩子語言發展較慢,等到開始會說話的時候,卻不合時宜的不斷使用問句「這是什麼?」「為什麼?」明明就知道東西的名字,但是卻不斷地提出問題,家長只好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的回答。 █發生了什麼事情 孩子其實沒有真的要問問題,而是誤以為問問題是對話的開始。這就像是我們見到面要打招呼
Thumbnail
█常見的情境 有些孩子語言發展較慢,等到開始會說話的時候,卻不合時宜的不斷使用問句「這是什麼?」「為什麼?」明明就知道東西的名字,但是卻不斷地提出問題,家長只好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的回答。 █發生了什麼事情 孩子其實沒有真的要問問題,而是誤以為問問題是對話的開始。這就像是我們見到面要打招呼
Thumbnail
█常見的情境 問孩子在學校做了什麼,孩子不是說的零零落落,就是發呆說不出來。 明明平常話就很多,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情反而說不出來?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特質的孩子在記憶上比較特別,他們可能記得很多細節,但卻記不得事情的全貌。 他們可能記得人物的每一句台詞跟動作,但卻不知道動
Thumbnail
█常見的情境 問孩子在學校做了什麼,孩子不是說的零零落落,就是發呆說不出來。 明明平常話就很多,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情反而說不出來?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特質的孩子在記憶上比較特別,他們可能記得很多細節,但卻記不得事情的全貌。 他們可能記得人物的每一句台詞跟動作,但卻不知道動
Thumbnail
連著幾年,我都會向朋友的孩子推薦各式假期時有趣的營隊活動。那孩子去了兩三次,但漸漸地就不願意再去了。 記得,有一次我們見面,我向他詢問以往參加活動的心得,所得到的答案竟是簡短的「我不知道」。這時,朋友在一旁叨唸了起來,說是那孩子不論問什麼,總是回說「不知道」,有時候被逼急了就會說「無聊」,想再聽
Thumbnail
連著幾年,我都會向朋友的孩子推薦各式假期時有趣的營隊活動。那孩子去了兩三次,但漸漸地就不願意再去了。 記得,有一次我們見面,我向他詢問以往參加活動的心得,所得到的答案竟是簡短的「我不知道」。這時,朋友在一旁叨唸了起來,說是那孩子不論問什麼,總是回說「不知道」,有時候被逼急了就會說「無聊」,想再聽
Thumbnail
「你今天在學校是不是不乖?」 「你今天在學校好嗎?」 「今天有沒有認真上課?」 這些都是每天接孩子放學的時候最常問的問題,小寶貝上學了,家長們都會很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但是如果問題過於廣泛,可能會讓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分享,尤其是年紀很小不善表達的孩子,於是就很單純的回答「好」、「還可以」,或甚至閉口
Thumbnail
「你今天在學校是不是不乖?」 「你今天在學校好嗎?」 「今天有沒有認真上課?」 這些都是每天接孩子放學的時候最常問的問題,小寶貝上學了,家長們都會很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但是如果問題過於廣泛,可能會讓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分享,尤其是年紀很小不善表達的孩子,於是就很單純的回答「好」、「還可以」,或甚至閉口
Thumbnail
老師充滿疑惑的問:「為什麼大家要配合特殊生?為什麼不是這些小孩配合多數的人啊?」這真的是教學現場很常聽到的疑惑。作者認為,這群亞斯小孩也要學習沒有錯,但是與生俱來的特質,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歷經許多挫折,如果我們也願意一起調整,在過程中會容易一點。
Thumbnail
老師充滿疑惑的問:「為什麼大家要配合特殊生?為什麼不是這些小孩配合多數的人啊?」這真的是教學現場很常聽到的疑惑。作者認為,這群亞斯小孩也要學習沒有錯,但是與生俱來的特質,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歷經許多挫折,如果我們也願意一起調整,在過程中會容易一點。
Thumbnail
主題:面對高中生最好的說話方式 說明:高中生的特性 A. 自主性:想要成為自己,但自我規劃與負責的能力還不夠 B. 成就感:渴望成就感、被肯定,但總被外在的標準框住。 C. 認同感:希望被接納、被尊重,但經常不自覺的展現自我,而不能尊重與接納他人。 提醒:關鍵的注意事項,這些事情在平常就可以多注意、
Thumbnail
主題:面對高中生最好的說話方式 說明:高中生的特性 A. 自主性:想要成為自己,但自我規劃與負責的能力還不夠 B. 成就感:渴望成就感、被肯定,但總被外在的標準框住。 C. 認同感:希望被接納、被尊重,但經常不自覺的展現自我,而不能尊重與接納他人。 提醒:關鍵的注意事項,這些事情在平常就可以多注意、
Thumbnail
在實務現場中,我們發現會讓孩子焦慮增加的事... 「父母親長期吵架」 「在網路上被同學霸凌」 「突然上了國中很多課業都不會」 孩子需求未被滿足的狀況... 「父母忙著在工作」 「在班上被排擠沒有人裡他」 「吃不飽穿不暖」
Thumbnail
在實務現場中,我們發現會讓孩子焦慮增加的事... 「父母親長期吵架」 「在網路上被同學霸凌」 「突然上了國中很多課業都不會」 孩子需求未被滿足的狀況... 「父母忙著在工作」 「在班上被排擠沒有人裡他」 「吃不飽穿不暖」
Thumbnail
這一篇我想來跟大家分享的是有關於處理學生較為複雜的個人問題。這是在教檢中的參考書中曾多次提及過的概念,我覺得有些實用的地方希望可以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這一篇我想來跟大家分享的是有關於處理學生較為複雜的個人問題。這是在教檢中的參考書中曾多次提及過的概念,我覺得有些實用的地方希望可以來跟大家分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