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兒」EP7 又哪裡惹到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常見的情境

有些孩子會把在學校或者其他地方產生的怒氣帶到其他地方,就像刮颱風一樣。周遭的人都會被牽連,而且感覺做什麼都不對。孩子看什麼都不順眼,為了反對而反對,如果想要說他什麼,也是戳一下就爆炸。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特質的孩子,他的情感系統經驗記憶常常無法連結,變成一種有情緒感受,心裡癢癢的,卻不知道自己的癢處在哪裡。理性上,孩子知道有不舒服的經驗,但是感性上,卻無法把怒氣只投向那時候在場的人。

.

有些更嚴重的,孩子甚至會想要靠痛覺,嘗試擺脫這些不舒服的感受。或許有那麼一點點效果,因為痛覺會轉移注意力,但是不舒服的感受之後還是會回來。孩子其實很難過,那是跟我們不同等級的難過,因為那很無能為力。心中的癢,搔不到。

█學著分析跟分開

所幸,孩子的情緒存在,只是分不清楚,所以我們才有「情緒辨認」「情緒覺察」「情緒表達」這樣不同層次的訓練。讓這個本來不存在的能力,依靠經驗來建構出一個情緒推理系統,幫助孩子在每次情緒波動時,能夠進行比對跟確認,知道到底哪裡癢,然後進而找到適合的方法處理。

.

而方法因人而異,慢慢建立,最終可以找到能讓自己感覺比較舒服的方法(紓壓方法)。所以這整件事情其實也可以看作一種壓力因應。我們對於壓力的因應可以分為「問題導向」以及「情緒導向」這兩種方向。而通常我們自認為可以解決的,會傾向使用問題導向的方式,去解決處理他;而那些我們自認為可能無能為力的,則傾向使用情緒導向的方式去處理。

.


所以在孩子還無能為力的階段,他是需要情緒導向的方式去發洩的。等到能力一邊培養提升,對於自己情緒系統更能夠掌握以後,就會往問題導向的方式去處理。「他的無能為力,我們守護」,「他的情緒感受,我們支持」,希望大家的慢飛天使內心都能漸漸茁壯。

各種教養相關的內容會在本專題中按照類別分類,方便大家查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常見的情境 有些孩子語言發展較慢,等到開始會說話的時候,卻不合時宜的不斷使用問句「這是什麼?」「為什麼?」明明就知道東西的名字,但是卻不斷地提出問題,家長只好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的回答。 █發生了什麼事情 孩子其實沒有真的要問問題,而是誤以為問問題是對話的開始。這就像是我們見到面要打招呼
█常見的情境 問孩子在學校做了什麼,孩子不是說的零零落落,就是發呆說不出來。 明明平常話就很多,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情反而說不出來?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特質的孩子在記憶上比較特別,他們可能記得很多細節,但卻記不得事情的全貌。 他們可能記得人物的每一句台詞跟動作,但卻不知道動
█常見的情境 每當進入團體互動中,有些有特質的孩子就會進入備戰狀態,想辦法觀察周遭的人在做什麼,就像是我們到了陌生的國度旅行一樣,看別人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當我問孩子「你的答案是什麼」 孩子往往會回答「我跟他一樣」 這算是有特質的孩子最常使用的策略吧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
█常見的情境 有些有特質的孩子,對於新事物極端的排斥。「孩子就愛那個舊的衣服鞋子,其他的都不要。」,「孩子就只玩那個無聊的玩具,明明新玩具那麼好玩,他就是不看一眼。」 你是否也遇到過這種情況,新的事物、新的地方,其他孩子光是聽到就會興奮到跳起來,這些大哥大姐就是一個拒絕。 █發生了
早療場域中會遇到高比例有自閉特質的孩子,這樣的特性讓他們在團體中很突出,而一般的互動與教育方式和他們格格不入。為了這些特殊的家庭,接下來我會以「自閉症」「常見的困擾」「日常療育」 這樣的主軸推出系列文章,集中探討這些困擾以及在家療育的基本概念。 當然心理治療的部分無法詳述,這是我們專業所在,而且
早療場域中會遇到高比例有自閉特質的孩子,這樣的特性讓他們在團體中很突出,而一般的互動與教育方式和他們格格不入。為了這些特殊的家庭,接下來我會以「自閉症」「常見的困擾」「日常療育」 這樣的主軸推出系列文章,集中探討這些困擾以及在家療育的基本概念。 當然心理治療的部分無法詳述,這是我們專業所在,而且
█常見的情境 有些孩子語言發展較慢,等到開始會說話的時候,卻不合時宜的不斷使用問句「這是什麼?」「為什麼?」明明就知道東西的名字,但是卻不斷地提出問題,家長只好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的回答。 █發生了什麼事情 孩子其實沒有真的要問問題,而是誤以為問問題是對話的開始。這就像是我們見到面要打招呼
█常見的情境 問孩子在學校做了什麼,孩子不是說的零零落落,就是發呆說不出來。 明明平常話就很多,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情反而說不出來?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特質的孩子在記憶上比較特別,他們可能記得很多細節,但卻記不得事情的全貌。 他們可能記得人物的每一句台詞跟動作,但卻不知道動
█常見的情境 每當進入團體互動中,有些有特質的孩子就會進入備戰狀態,想辦法觀察周遭的人在做什麼,就像是我們到了陌生的國度旅行一樣,看別人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當我問孩子「你的答案是什麼」 孩子往往會回答「我跟他一樣」 這算是有特質的孩子最常使用的策略吧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
█常見的情境 有些有特質的孩子,對於新事物極端的排斥。「孩子就愛那個舊的衣服鞋子,其他的都不要。」,「孩子就只玩那個無聊的玩具,明明新玩具那麼好玩,他就是不看一眼。」 你是否也遇到過這種情況,新的事物、新的地方,其他孩子光是聽到就會興奮到跳起來,這些大哥大姐就是一個拒絕。 █發生了
早療場域中會遇到高比例有自閉特質的孩子,這樣的特性讓他們在團體中很突出,而一般的互動與教育方式和他們格格不入。為了這些特殊的家庭,接下來我會以「自閉症」「常見的困擾」「日常療育」 這樣的主軸推出系列文章,集中探討這些困擾以及在家療育的基本概念。 當然心理治療的部分無法詳述,這是我們專業所在,而且
早療場域中會遇到高比例有自閉特質的孩子,這樣的特性讓他們在團體中很突出,而一般的互動與教育方式和他們格格不入。為了這些特殊的家庭,接下來我會以「自閉症」「常見的困擾」「日常療育」 這樣的主軸推出系列文章,集中探討這些困擾以及在家療育的基本概念。 當然心理治療的部分無法詳述,這是我們專業所在,而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孩子的情緒管理對其成長非常重要。本文將探討如何建立開放的溝通環境,教導孩子識別情感,鼓勵情感表達,教導情緒調節技巧以及強化積極的情感經驗。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教導孩童如何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遇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來啟發孩子思考解決方式,並進一步引導他們學習如何正確處理問題。
Thumbnail
當孩子有情緒產生時,首要做的事情必須先處理孩子的情緒,才去處理事情。辨識孩子的情緒和引發情緒的刺激源,提供解決的建議,並使用正面的語言表達。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觀察小孩情緒中心的運作,包括情緒週期低點和外在表現。作者分享了女兒出現看似喜怒無常的情況,以及對應的處理與陪伴方式。歡迎加入討論,並瞭解人類圖親子教練的時段。
Thumbnail
情緒調解為五步驟,需要『辨識--接受--理解--調解--行動』 案例是對父親感到生氣的大學女生 當事人說:「我知道在生氣,也可以少見面來應對,但為什麼還覺得悶悶不樂、時常恍神、提不起勁呢?好煩啊!」 其實這是還沒消化完的現象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孩子的情緒管理對其成長非常重要。本文將探討如何建立開放的溝通環境,教導孩子識別情感,鼓勵情感表達,教導情緒調節技巧以及強化積極的情感經驗。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教導孩童如何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遇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來啟發孩子思考解決方式,並進一步引導他們學習如何正確處理問題。
Thumbnail
當孩子有情緒產生時,首要做的事情必須先處理孩子的情緒,才去處理事情。辨識孩子的情緒和引發情緒的刺激源,提供解決的建議,並使用正面的語言表達。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觀察小孩情緒中心的運作,包括情緒週期低點和外在表現。作者分享了女兒出現看似喜怒無常的情況,以及對應的處理與陪伴方式。歡迎加入討論,並瞭解人類圖親子教練的時段。
Thumbnail
情緒調解為五步驟,需要『辨識--接受--理解--調解--行動』 案例是對父親感到生氣的大學女生 當事人說:「我知道在生氣,也可以少見面來應對,但為什麼還覺得悶悶不樂、時常恍神、提不起勁呢?好煩啊!」 其實這是還沒消化完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