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瘥,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大便必鞕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鞕。...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二一九:「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瘥,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大便必鞕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鞕。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陽明病本來就流汗多,後來醫生又給他汗劑讓他發汗,推測應該是病患當時有太陽表證的關係,「病已瘥,尚微煩不了了者」,指的是太陽表證已經好了,但仍舊有煩悶感(重發汗造成餘邪未徹),由此可知本條辨當屬於太陽範疇,不然陽明病一但重發汗,必定會昏厥不知人,豈有重發汗反而病已瘥的道理?「此大便必鞕故也」,就知道大便會變硬,「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鞕」,因為發汗的津液來自腸胃,重發汗造成津液傷到了,大便會變硬,「當問其小便日幾行」,陽明病要注意小便的狀況,「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正常小便一天五~七次,每次大約200~300c.c的尿量,夏天流汗多、小便少,冬天流汗少,小便多,尿的顏色淡黃色,黃色是腎氣溫熱的關係。病人原本小便一天三~四次,重發汗後大便變得比較硬,小便一日變成一次,本來一天三~四次,現在變成一天一次,代表小便中的津液進入腸子中去補回失去的津液,腸子的津液充足後,大便不久就會順利排出來了,不用去治療。「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解釋為何小便變少,大便不久就會順利排出的原因,胃指的是腸。所以開攻下的藥之前,要問小便如何,小便很好或是還有只是變少,代表津液沒有極度喪失掉,如果沒有明確的潮熱、燥渴、譫語、闕上痛等陽明實熱之症,則病不在陽明,雖不大便亦無所苦,不用治療病人自己會好。

經方,中醫行醫濟世的寶典,被歷代名醫尊為救世經典之方,傷寒與金匱是漢朝張仲景集大成之作。但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導致這千年偉大的醫學知識,被世人所淡忘。倪海夏先生,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方家,窮盡畢生精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古代的智慧解密。而今師已仙逝,雖無法再見其風華典範,但傳承中醫的精神,卻永遠深留筆者內心,不斷前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傷寒嘔多」,這裡的嘔是因為腸胃不好,可能病人常常喝酒等等造成中焦寒濕而嘔多,此為上濕下燥之症,屬於「陽明中寒」之證,可以先用「吳茱萸湯」先治其嘔,不然湯藥入口即吐,雖欲攻下卻不可得。正如第二五八條辨:「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 尤在涇曰:「陽明雖有可下之例,然必表證全無,而熱結在腸
「陽明病,口燥」,陽明病,嘴巴乾燥,「但欲漱水,不欲嚥者,此必衄」,只想漱口卻不想喝水,因為並非口渴,看嘴唇是乾裂的,舌苔卻是白的,這代表不是「腑熱」,而是「經熱」。「腑熱」指的是消化道系統被宿食堵到,或是膀胱、膽被結實堵到的產生的實熱,會看到黃色的舌苔;「經熱」是血脈神經裡面的熱,熱的源頭來自心臟
「陽明病,被火」,陽明病是腸胃津液不足的問題,現在又被火烤或是用灸去溫熱,「額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發黃」,造成津液更傷,只剩下頭面會出汗,這是虛熱上逆的但頭汗出,小便不利的原因是濕阻三焦循環,加上陽明熱悶在裡面,濕熱鬱積中焦,身體就會發黃,與前條辨發黃的原因相同,用「茵陳蒿湯」來治療;如果小便利
「陽明病,脈浮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陽明病法多汗,本應脈滑且大,現在卻摸到浮緊的脈,代表腸胃緊實起來了,胃熱回頭了,腸胃津液恢復了,正如同第二〇八條辨所述:「奄然發煩,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谷氣,與汗共並,脈緊則愈」,病邪退到表,裡熱隨著發汗散熱之際,用「桂枝湯」,一併將病邪推出體表而痊癒。「
「陽明病,無汗」,陽明病本來就是多汗的,現在沒有發汗,代表熱無法出表,汗在往表排出的過程被堵到了,這時候只有頭面有汗,頸部以下無汗,「小便不利」,看到小便不利,知道是「濕」堵在三焦水道,所以汗也排不出去,小便也小不出去,濕久了會生熱,熱就會鬱悶在裡,造成中焦濕熱很盛,看舌苔黃膩且厚、腐質多,濕熱鬱積
「陽明病,法當多汗」,陽明病患者應該流很多汗,這汗是全身性的,不是只有頭面出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但陽明病患者卻沒有流汗,身體會感覺很癢,像蟲子爬,「此以久虛故也」,腸胃津液不足的人,裡虛衛氣無法上達肌理,汗欲出而不得,無法透發。為何汗無法透發呢?因為腸胃虛掉了,津液沒了,胃陽不足,皮
「傷寒嘔多」,這裡的嘔是因為腸胃不好,可能病人常常喝酒等等造成中焦寒濕而嘔多,此為上濕下燥之症,屬於「陽明中寒」之證,可以先用「吳茱萸湯」先治其嘔,不然湯藥入口即吐,雖欲攻下卻不可得。正如第二五八條辨:「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 尤在涇曰:「陽明雖有可下之例,然必表證全無,而熱結在腸
「陽明病,口燥」,陽明病,嘴巴乾燥,「但欲漱水,不欲嚥者,此必衄」,只想漱口卻不想喝水,因為並非口渴,看嘴唇是乾裂的,舌苔卻是白的,這代表不是「腑熱」,而是「經熱」。「腑熱」指的是消化道系統被宿食堵到,或是膀胱、膽被結實堵到的產生的實熱,會看到黃色的舌苔;「經熱」是血脈神經裡面的熱,熱的源頭來自心臟
「陽明病,被火」,陽明病是腸胃津液不足的問題,現在又被火烤或是用灸去溫熱,「額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發黃」,造成津液更傷,只剩下頭面會出汗,這是虛熱上逆的但頭汗出,小便不利的原因是濕阻三焦循環,加上陽明熱悶在裡面,濕熱鬱積中焦,身體就會發黃,與前條辨發黃的原因相同,用「茵陳蒿湯」來治療;如果小便利
「陽明病,脈浮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陽明病法多汗,本應脈滑且大,現在卻摸到浮緊的脈,代表腸胃緊實起來了,胃熱回頭了,腸胃津液恢復了,正如同第二〇八條辨所述:「奄然發煩,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谷氣,與汗共並,脈緊則愈」,病邪退到表,裡熱隨著發汗散熱之際,用「桂枝湯」,一併將病邪推出體表而痊癒。「
「陽明病,無汗」,陽明病本來就是多汗的,現在沒有發汗,代表熱無法出表,汗在往表排出的過程被堵到了,這時候只有頭面有汗,頸部以下無汗,「小便不利」,看到小便不利,知道是「濕」堵在三焦水道,所以汗也排不出去,小便也小不出去,濕久了會生熱,熱就會鬱悶在裡,造成中焦濕熱很盛,看舌苔黃膩且厚、腐質多,濕熱鬱積
「陽明病,法當多汗」,陽明病患者應該流很多汗,這汗是全身性的,不是只有頭面出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但陽明病患者卻沒有流汗,身體會感覺很癢,像蟲子爬,「此以久虛故也」,腸胃津液不足的人,裡虛衛氣無法上達肌理,汗欲出而不得,無法透發。為何汗無法透發呢?因為腸胃虛掉了,津液沒了,胃陽不足,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每週一則醫學小筆記-2 氣虛從微觀來看,是身體缺乏能量去維持細胞的生理功能,會導致組織,或者是器官的生理功能下降。氣虛經常會伴隨著濕以及血瘀,因此也會使用針對濕以及血瘀的用藥。 氣虛的排尿異常,其表現會有小便頻數,餘尿量很多、餘瀝,每次排尿量少等。所謂的餘瀝,就是尿不乾淨。以上對應的辨證是腎氣虛
Thumbnail
人體的衰退,主要原因是陽虛。 陽虛後,化氣向上的能力就弱,舉一個例子好了,如果地上有一盆水,透過太陽的照射,水可以化為氣向上,空氣就不會過於乾燥,人體也一樣.陽的氣化功能好,液態等營養物質都可以化氣向上,滋養輸佈全身。 水能化氣,當然氣也能夠化水,透過排泄或運動排出,因此腎陽的氣化出
你是否曾有過在上廁所時出現尿尿會痛的經驗?其實這種情形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許多女性會因為泌尿道感染、發炎導致排尿時會出現疼痛、灼熱感。又或是有膀胱結石、尿道狹窄、尿道有異物等都會出現以上症狀。 什麼是小便疼痛? 小便疼痛又稱為排尿疼痛、解尿疼痛,病患在排尿時會出現灼熱、刺痛感、常見會合併出現的
之前寫了幾篇跟去濕茶相關的文章,看到蠻多人的回應,感謝再感謝,但台灣四季都是濕氣重到爆,也希望大家可以養成了好的習慣後持續維持。 其實住在台灣也真的不輕鬆,一整天都處在濕氣重的環境裡,替身體除濕那就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要不然久了就是生病長濕疹。 之前看阿銘師的YT影片就有提到,台灣人的身體就像一
Thumbnail
每到炎炎夏日,悶熱的氣候條件,汗水淋漓,尤其在電梯、辦公室等密閉空間,身體異味讓人好生尷尬。想要徹底告別惱人的汗臭味,就要先從正確了解汗水開始!首先,流汗是身體散熱的一種方式,人體全身約有200至400萬個汗腺,主要用來幫助人體調控體溫...
Thumbnail
繫辭傳說,「一陰一陽謂之道。」這個道,是指宇宙運行,自然變化的法則。人間,有太陽就有月亮,有生命就有死亡,有男人就有女人,有盈就有虧,有溢就有損,有因就有果。所謂「人若不照天理,天就不照甲子」,做人做事還是得依照良心和天理,順天應命,若執意違背任性為之,就會天理難容。 有一位讀者來信說,二○二
Thumbnail
  依照李宜霖醫師的說法,便秘是指三天以上都沒有上大號。他認為吃些中醫所謂涼性的水果,例如火龍果或木瓜,還是奇異果之類的,可以幫助排便。而使用瀉藥一樣會有依賴性,不能常吃,不然會越吃越沒效。說到月光的排便其實不是很規律,有可能一時超過三天沒有,也有可能每天都有,是希望能夠一到兩天就能上一次
Thumbnail
黃靖容醫師表示,在中醫理論中,將身體的生理狀態比擬為自然界的陰陽五行理論,其中之一的概念是「火」。 火代表著陽氣或熱能,與另一個相對的概念「水」形成對應。這種陰陽的平衡是中醫理論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當陰陽失調時,會造成火失衡的狀況,就可能導致各種不適和疾病的發生。 火的表現分兩個部分:
Thumbnail
黃靖容醫師談便秘 「你今天大便了嗎?」現代人因飲食精緻、生活不規律、精神壓力等因素,便秘成為常見文明病。便秘定義為一周內排便小於三次,或解便困擾,如用力解便、大便乾硬、腹脹痛等。中醫分類便秘為熱秘、氣秘、冷秘、濕秘、虛秘等,建議個體化治療。
Thumbnail
開始本文之前先問一下,你一天大幾次便呢? 是一天一次、一天兩次、還是兩天一次、甚至一周一次? 醫學上對便秘的定義是指,每週解便次數少於三次,或者排便用力而且排出乾硬的糞便。那多久大便一次叫「正常」呢? 必須視年齡、飲食習慣及個人體質而定,正常排便的定義是三天一次或一天三次都算正常。   除了排便
每週一則醫學小筆記-2 氣虛從微觀來看,是身體缺乏能量去維持細胞的生理功能,會導致組織,或者是器官的生理功能下降。氣虛經常會伴隨著濕以及血瘀,因此也會使用針對濕以及血瘀的用藥。 氣虛的排尿異常,其表現會有小便頻數,餘尿量很多、餘瀝,每次排尿量少等。所謂的餘瀝,就是尿不乾淨。以上對應的辨證是腎氣虛
Thumbnail
人體的衰退,主要原因是陽虛。 陽虛後,化氣向上的能力就弱,舉一個例子好了,如果地上有一盆水,透過太陽的照射,水可以化為氣向上,空氣就不會過於乾燥,人體也一樣.陽的氣化功能好,液態等營養物質都可以化氣向上,滋養輸佈全身。 水能化氣,當然氣也能夠化水,透過排泄或運動排出,因此腎陽的氣化出
你是否曾有過在上廁所時出現尿尿會痛的經驗?其實這種情形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許多女性會因為泌尿道感染、發炎導致排尿時會出現疼痛、灼熱感。又或是有膀胱結石、尿道狹窄、尿道有異物等都會出現以上症狀。 什麼是小便疼痛? 小便疼痛又稱為排尿疼痛、解尿疼痛,病患在排尿時會出現灼熱、刺痛感、常見會合併出現的
之前寫了幾篇跟去濕茶相關的文章,看到蠻多人的回應,感謝再感謝,但台灣四季都是濕氣重到爆,也希望大家可以養成了好的習慣後持續維持。 其實住在台灣也真的不輕鬆,一整天都處在濕氣重的環境裡,替身體除濕那就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要不然久了就是生病長濕疹。 之前看阿銘師的YT影片就有提到,台灣人的身體就像一
Thumbnail
每到炎炎夏日,悶熱的氣候條件,汗水淋漓,尤其在電梯、辦公室等密閉空間,身體異味讓人好生尷尬。想要徹底告別惱人的汗臭味,就要先從正確了解汗水開始!首先,流汗是身體散熱的一種方式,人體全身約有200至400萬個汗腺,主要用來幫助人體調控體溫...
Thumbnail
繫辭傳說,「一陰一陽謂之道。」這個道,是指宇宙運行,自然變化的法則。人間,有太陽就有月亮,有生命就有死亡,有男人就有女人,有盈就有虧,有溢就有損,有因就有果。所謂「人若不照天理,天就不照甲子」,做人做事還是得依照良心和天理,順天應命,若執意違背任性為之,就會天理難容。 有一位讀者來信說,二○二
Thumbnail
  依照李宜霖醫師的說法,便秘是指三天以上都沒有上大號。他認為吃些中醫所謂涼性的水果,例如火龍果或木瓜,還是奇異果之類的,可以幫助排便。而使用瀉藥一樣會有依賴性,不能常吃,不然會越吃越沒效。說到月光的排便其實不是很規律,有可能一時超過三天沒有,也有可能每天都有,是希望能夠一到兩天就能上一次
Thumbnail
黃靖容醫師表示,在中醫理論中,將身體的生理狀態比擬為自然界的陰陽五行理論,其中之一的概念是「火」。 火代表著陽氣或熱能,與另一個相對的概念「水」形成對應。這種陰陽的平衡是中醫理論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當陰陽失調時,會造成火失衡的狀況,就可能導致各種不適和疾病的發生。 火的表現分兩個部分:
Thumbnail
黃靖容醫師談便秘 「你今天大便了嗎?」現代人因飲食精緻、生活不規律、精神壓力等因素,便秘成為常見文明病。便秘定義為一周內排便小於三次,或解便困擾,如用力解便、大便乾硬、腹脹痛等。中醫分類便秘為熱秘、氣秘、冷秘、濕秘、虛秘等,建議個體化治療。
Thumbnail
開始本文之前先問一下,你一天大幾次便呢? 是一天一次、一天兩次、還是兩天一次、甚至一周一次? 醫學上對便秘的定義是指,每週解便次數少於三次,或者排便用力而且排出乾硬的糞便。那多久大便一次叫「正常」呢? 必須視年齡、飲食習慣及個人體質而定,正常排便的定義是三天一次或一天三次都算正常。   除了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