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隨筆|不予評判與模糊之間的《奧本海默》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試爆彈與奧本海默(圖片來源:IMBd)

試爆彈與奧本海默(圖片來源:IMBd)

《奧本海默》(Oppenheimer)是克里斯多福.諾蘭(hristopher Nolan)的第一部人物傳記類電影,也是諾蘭的作品中文戲最多的,在這樣的第一次就選擇談「原子彈之父」、「美國普羅米修斯」,想必非常挑戰,因為必須面對其中的爭議與複雜性。諾蘭試圖處理這個複雜,三小時的電影將圍繞奧本海默各式各樣的事件、龐雜的資訊與政治角力,以諾蘭擅長的不同時間線敘事鋪陳出來,觀眾在每一刻都需要去理解,並且去感受奧本海默與他身邊的人們是什麼樣的人。

—本文有透露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然而,觀影後,我總覺得有點失望。電影中有許多片段是極佳的演出,例如奧本海默就學時曾在教授講桌上的蘋果下毒;暴風雨中緊張氛圍被推至高點的沙漠試爆過程;美國向日本投訪原子彈後,狂歡場合在奧本海默眼前交疊核爆的白炙閃光……然而,無論一個人多麼複雜,電影終究是導演取捨和選擇之後的結果,應當都會彰顯出某種主訊息,可是在我看來,《奧本海默》鋪排素材與資訊的方式,似乎並未藉由鏡頭語言將這一切細細縫合。

或許奧本海默的內心有多種幽微的聲響,且後人僅能透過傳記、他人或檔案的描述去拼湊其模樣,所以我們終究無法完全理解他。諾蘭也透過奧本海默的安全許可聽證會,以及施特勞斯(Richard Strauss)爭取參議院認同的黑白段落,分別宣告了「我們不是法官」,或許,他真的完全不想對奧本海默妄下評判。

不過,那就更應該讓觀眾能感受到:「這個人很複雜,內心有不同立場形成的張力,旁人終究無法真正理解與評判。」可惜我認為《奧本海默》在這部分就差了臨門一腳,什麼都有了,卻很難讓觀眾串連起來,感受不易被堆疊累加。如同那個小房間裡的聽證會,每個證人都被詢問「結論」,被要求說出奧本海默能否獲得安全許可的「判斷」,其實觀眾也在觀影過程中被推上審判席,要去評判奧本海默這個人,卻可能顯得腦袋空白、答覆表淺。

安全許可聽證會上的奧本海默,沙發上為其妻子(圖片來源:IMBd)

安全許可聽證會上的奧本海默,沙發上為其妻子(圖片來源:IMBd)

又或者,我們該問,諾蘭認為奧本海默是什麼樣的人?導演試圖回答了嗎?中立或模糊是可行的,但若真是這般兩難,也必須把張力展露。當電影收尾在大衛·希爾(David Hill)對著參議院聲援奧本海默,以及總統授予奧本海默勳章,儘管有補上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在池塘邊幽幽述說原子彈的連鎖反應可能無法停下,且他說:「我相信我們做到了。」留下一點餘韻和詮釋空間,但我仍擔心觀眾最終的印象停留在奧本海默被視作愛國、有貢獻的科學家,且仍擁有會為了間接傷害他人而感到罪惡的心,僅此而已。

我將奧本海默最後說的話,看作他有著心理毀滅般的罪惡感,他認為自己雙手沾滿鮮血,但他是矛盾的。當他在聽證會被逼問什麼時候開始認為不應該研發氫彈,他閃爍其詞;他在諸多時刻展現的是追求卓越的企圖心,甚至不自覺地炫耀才華,還有特意不入黨卻遊走左派邊緣的模糊立場。奧本海默渴望且相信自己是個重要人士,卻又在發覺這般重要的地位連動至高的破壞後,有所猶疑與恐懼,亦試圖說服自己只是履行科學家的職責,或讓往後的世界再也不敢開啟戰爭……我試著從《奧本海默》給予的線索解讀出這些,我認為他內在的矛盾張力是真正的重點,只可惜諾蘭處理的力道太過分散、太過小心,或是太過考驗觀眾,讓這股矛盾張力最終沒有產生連鎖反應,而消散在大氣層中。

觀看試爆的奧本海默(圖片來源:IMBd)

觀看試爆的奧本海默(圖片來源:IMBd)

avatar-img
46會員
29內容數
用心感受來自電影無可限量的光,以文字顯影在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凱特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是枝裕和與坂元裕二合作的新作《怪物》,有著是枝裕和電影常見的家庭元素,及其一向細膩的鏡頭,卻運用了過往作品不同的敘事手法。乍看或許類似某些懸疑片,實則與《怪物》闡述的故事相契合,才能烘托出有別於其他電影的厚實情感,與引人省思的後座力。
知名電影《進擊的鼓手》、《樂來越愛你》、《登月先鋒》的導演 Damien Chazelle,時隔近五年推出新作《巴比倫》(Babylon),雖然片中隻字未提「巴比倫」,不過只要稍加對照巴比倫帝國的歷史傳說,就能理解片名的涵義。
《媽的多重宇宙》上映後大受好評,討論熱度極高,觀影過程中歡笑不斷,尾聲亦有人淚流不止。電影中有非常多安排會讓觀眾OS「怎麼這麼鬧」、「這也太荒謬」,然而「接納荒謬」正是被蘊藏在主旨中的一部分,電影運用看似很鬧的一切讓我們省思存在、價值觀、接納與同在的意義……
《美國女孩》是一個熱愛美國的女孩,與她的母親、妹妹一起回到台灣,重新見到父親之後的故事。返回台灣落地的那刻開始,故事的張力便已隱隱顯現:夢想與美好不復以往,死亡的恐懼近在眼前,一家人該如何安放己身?導演選擇專注呈現一家四口各自與互動的樣態,一切非常真實自然而觸動人心。
隨著網路發表門檻降低,人人都可以對任何人事物評頭論足。其中,不少人開始加入「影評」的行列。然而,評論不同於心得感想,究竟該如何做個「影評人」?《如何欣賞電影》這本書提供了切入點,本系列文章是我閱讀此書的筆記,希望分享給愛看電影的大家!首篇就讓我們聽聽作者怎麼談「影評人的職責」吧!
2014年鄭捷在臺北捷運列車上持刀行兇,共造成四死二十四傷。此事件引起軒然大波,曾經人們都在議論其恐怖,死刑存廢議題也受到關注。然而,我們究竟對死刑及犯下死刑之罪的人有多少了解?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呈現了三名死刑犯,同時是三個家庭的兒子的故事。無論對於死刑存廢的立場為何,都能引發我們反思。
是枝裕和與坂元裕二合作的新作《怪物》,有著是枝裕和電影常見的家庭元素,及其一向細膩的鏡頭,卻運用了過往作品不同的敘事手法。乍看或許類似某些懸疑片,實則與《怪物》闡述的故事相契合,才能烘托出有別於其他電影的厚實情感,與引人省思的後座力。
知名電影《進擊的鼓手》、《樂來越愛你》、《登月先鋒》的導演 Damien Chazelle,時隔近五年推出新作《巴比倫》(Babylon),雖然片中隻字未提「巴比倫」,不過只要稍加對照巴比倫帝國的歷史傳說,就能理解片名的涵義。
《媽的多重宇宙》上映後大受好評,討論熱度極高,觀影過程中歡笑不斷,尾聲亦有人淚流不止。電影中有非常多安排會讓觀眾OS「怎麼這麼鬧」、「這也太荒謬」,然而「接納荒謬」正是被蘊藏在主旨中的一部分,電影運用看似很鬧的一切讓我們省思存在、價值觀、接納與同在的意義……
《美國女孩》是一個熱愛美國的女孩,與她的母親、妹妹一起回到台灣,重新見到父親之後的故事。返回台灣落地的那刻開始,故事的張力便已隱隱顯現:夢想與美好不復以往,死亡的恐懼近在眼前,一家人該如何安放己身?導演選擇專注呈現一家四口各自與互動的樣態,一切非常真實自然而觸動人心。
隨著網路發表門檻降低,人人都可以對任何人事物評頭論足。其中,不少人開始加入「影評」的行列。然而,評論不同於心得感想,究竟該如何做個「影評人」?《如何欣賞電影》這本書提供了切入點,本系列文章是我閱讀此書的筆記,希望分享給愛看電影的大家!首篇就讓我們聽聽作者怎麼談「影評人的職責」吧!
2014年鄭捷在臺北捷運列車上持刀行兇,共造成四死二十四傷。此事件引起軒然大波,曾經人們都在議論其恐怖,死刑存廢議題也受到關注。然而,我們究竟對死刑及犯下死刑之罪的人有多少了解?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呈現了三名死刑犯,同時是三個家庭的兒子的故事。無論對於死刑存廢的立場為何,都能引發我們反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近日,一部關於「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傳記電影引發了廣泛討論。這位傑出的物理學家在二戰期間領導了曼哈頓計劃,開發出了改變世界格局的核武器。然而,當他目睹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蘑菇雲後,卻感到深深的懊悔和自責。這不禁讓我們思考: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是否也面臨著類似的道德困境? 讓我們把時間快進到
Thumbnail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奧本海默》是一部深具歷史意義的傳記片,聚焦於J. Robert Oppenheimer,這位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的科學家。電影深入探討了Oppenheimer在曼哈頓計畫中的角色,該計畫在二戰期間開發了第一顆原子彈。
Thumbnail
集政治、歷史、道德標準、人物與科學理論於一身的作品。《奧本海默》帶到了時代片/傳記片中所需要的各個面向,同時也讓各個面向缺一不可,使電影即便有著三小時的片長卻沒有流水帳拖泥帶水之感。
Thumbnail
「奧本海默」終於在日本上映,國際媒體都去廣島採訪,當地民眾掙扎著去理解原爆之日本觀點和美國觀點....
Thumbnail
《奧本海默的故事》是諾蘭導演的歷史紀錄片,描述了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間的故事,以及核武器的發展歷程。影片細緻地呈現了建造核試驗基地的過程,以及奧本海默後來反對核武器使用的心路歷程。觀影者在觀賞影片時,對日本人民產生無比同情,並深切希望這個世界再也不要有戰爭。
Thumbnail
  諾蘭鏡頭下的奧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 Cillian Murphy飾)很立體,不只橫跨三個時間軸;1940年代從組織人才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沙拉摩斯進行人類首次核試驗-「三位一體」(1945年7月16日)、1954年的原子能委員會調查、及1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2024年第81屆金球獎頒獎典禮於稍早正式圓滿落幕,得獎名單也隨之全部揭曉。由諾蘭執導的原子彈之父傳記片《奧本海默》一舉奪下戲劇類最佳影片、戲劇類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配樂 5 項大獎,成為本屆電影類的最大贏家,其中導演諾蘭與憑著本片封帝的奇利安墨菲皆是他們生涯的首座金球獎。
Thumbnail
不同於過往我們所習慣的諾蘭作品,沒有虛實交錯的世界、也沒有大場面的動作戲,《奧本海默》為一部歷史傳記片,改編自書籍《奧本海默》真實傳記,講述「原子彈之父」J·羅伯特·奧本海默於二戰時期與其之後約莫二十年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個性決定命運。長達三小時的電影,看完卻還意猶未盡。 電影主角當然是奧本海默,有些麻煩是自找的。自以為可以不受框架限制,自以為只是單純交友,自以為的信任判斷,自以為的幽默,自以為沒有傷害到其他人的任性,終究還是會帶來後果。太太Kitty的片段極少,但無比重要,尤其在最後的聽證會中是最強力的反擊,中間
近日,一部關於「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傳記電影引發了廣泛討論。這位傑出的物理學家在二戰期間領導了曼哈頓計劃,開發出了改變世界格局的核武器。然而,當他目睹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蘑菇雲後,卻感到深深的懊悔和自責。這不禁讓我們思考: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是否也面臨著類似的道德困境? 讓我們把時間快進到
Thumbnail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奧本海默》是一部深具歷史意義的傳記片,聚焦於J. Robert Oppenheimer,這位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的科學家。電影深入探討了Oppenheimer在曼哈頓計畫中的角色,該計畫在二戰期間開發了第一顆原子彈。
Thumbnail
集政治、歷史、道德標準、人物與科學理論於一身的作品。《奧本海默》帶到了時代片/傳記片中所需要的各個面向,同時也讓各個面向缺一不可,使電影即便有著三小時的片長卻沒有流水帳拖泥帶水之感。
Thumbnail
「奧本海默」終於在日本上映,國際媒體都去廣島採訪,當地民眾掙扎著去理解原爆之日本觀點和美國觀點....
Thumbnail
《奧本海默的故事》是諾蘭導演的歷史紀錄片,描述了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間的故事,以及核武器的發展歷程。影片細緻地呈現了建造核試驗基地的過程,以及奧本海默後來反對核武器使用的心路歷程。觀影者在觀賞影片時,對日本人民產生無比同情,並深切希望這個世界再也不要有戰爭。
Thumbnail
  諾蘭鏡頭下的奧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 Cillian Murphy飾)很立體,不只橫跨三個時間軸;1940年代從組織人才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沙拉摩斯進行人類首次核試驗-「三位一體」(1945年7月16日)、1954年的原子能委員會調查、及1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2024年第81屆金球獎頒獎典禮於稍早正式圓滿落幕,得獎名單也隨之全部揭曉。由諾蘭執導的原子彈之父傳記片《奧本海默》一舉奪下戲劇類最佳影片、戲劇類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配樂 5 項大獎,成為本屆電影類的最大贏家,其中導演諾蘭與憑著本片封帝的奇利安墨菲皆是他們生涯的首座金球獎。
Thumbnail
不同於過往我們所習慣的諾蘭作品,沒有虛實交錯的世界、也沒有大場面的動作戲,《奧本海默》為一部歷史傳記片,改編自書籍《奧本海默》真實傳記,講述「原子彈之父」J·羅伯特·奧本海默於二戰時期與其之後約莫二十年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個性決定命運。長達三小時的電影,看完卻還意猶未盡。 電影主角當然是奧本海默,有些麻煩是自找的。自以為可以不受框架限制,自以為只是單純交友,自以為的信任判斷,自以為的幽默,自以為沒有傷害到其他人的任性,終究還是會帶來後果。太太Kitty的片段極少,但無比重要,尤其在最後的聽證會中是最強力的反擊,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