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8/17閱讀時間約 71 分鐘

完全看懂!《奧本海默》Oppenheimer 全解析 - 讓你一次看懂電影裡的劇情時間+人物角色+歷史意義

《奧本海默》電影劇照(照片來源:環球影業)

《奧本海默》電影劇照(照片來源:環球影業)

克里斯多夫諾蘭所執導的《奧本海默》,描述「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與著名的「曼哈頓計畫」研發原子彈,以及他在二戰後因被懷疑是共產黨員而遭到政府調查的故事。

根據克里斯多夫諾蘭本人描述,本片係因在拍攝上一部作品《天能》期間,受演員羅伯派汀森所贈與的奧本海默演講稿啟發,並根據2006年由卡伊柏德(Kai Bird)和馬丁J.舒爾文(Martin J. Sherwin)所合著的《American Prometheus: 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J. Robert Oppenheimer》(美國普羅米修斯:羅伯特奧本海默的勝利與悲劇)傳記小說改編,將奧本海默令人讚嘆、感慨、驚奇的一生搬上大銀幕。

《奧本海默》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中間舉右手者),與飾演主角奧本海默的席尼墨菲(右),在電影拍攝現場

《奧本海默》未演先轟動,除了是克里斯多夫諾蘭在執導《黑暗騎士三部曲》、《全面啟動》、《星際效應》、《敦克爾克大行動》後,逐漸在好萊塢商業娛樂市場上站穩地位,每每動態都受到媒體關注外,《奧本海默》作為克里斯多夫諾蘭出走長期合作的華納兄弟後,第一次與環球影業合作,並主打大量「實體拍攝」來還原1920至1950年代的美國近代史場景,都是受到外界關注的焦點。除此之外,與導演諾蘭六度合作的愛爾蘭男星席尼墨菲擔任主角、英國女星艾蜜莉布朗飾演奧本海默之妻「凱薩琳奧本海默」、美國男星麥特戴蒙飾演曼哈頓計畫主持人「萊斯利格羅夫斯」、因演出漫威「鋼鐵人」走紅國際的小勞勃道尼飾演前美國原能會主席「路易斯史特勞斯」;更有雷米馬利克喬許哈奈特傑克奎德肯尼斯布萊納凱西艾佛列克蓋瑞歐德曼等知名演員同台演出,讓觀眾不免好奇這部講述「原子彈」研發,以及冷戰時期美國國內政壇風暴的《奧本海默》,到底葫蘆裡賣什麼藥。

《奧本海默》電影中的席尼墨菲(左),與奧本海默本尊​(右)

本片在2023年07月21日美國臺灣同步上映,上映前後皆獲得媒體和觀眾們的好口碑;總計180分鐘的片長,塞滿大量資訊讓不少人大喊吃不消,片中出現不少科學界著名的人物角色,也在劇情中創造出畫龍點睛的效果。而克里斯多夫諾蘭一向熱衷的「非線性敘事方式」,即並非按照直線的時間軸推動劇情,而是將過去、現在、未來的影像時空打亂重組,透過今昔交錯的時間線來呈現《奧本海默》,確實也讓不少人困惑本片的劇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本篇專題文章將針對《奧本海默》的時間線按照真實歷史時間軸重新整理,並加入真實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來解釋電影劇情細節;同時也會在當中加入名詞解釋、人物角色介紹,以及最後針對《奧本海默》這部電影的個人看法,希望能夠讓你在看完《奧本海默》這部電影之後能夠更加深刻,並深入了解本片所想要傳達的真正涵義。

當然,本篇文章含有暴雷成分(關鍵劇情),如果還沒有看過《奧本海默》這部電影的朋友請斟酌閱讀。


一、 《奧本海默》的故事時間線

《奧本海默》電影時間軸,與羅伯特奧本海默的生平重要事件

本片電影開頭係以1954年奧本海默參與的安全聽證會(該會議實際上是秘密進行,在2014年美國能源部才公布完整的聽證會文字記錄),以及1959年前原能會主席路易斯史特勞斯(Lewis Strauss, 1896~1974,電影中由小勞勃道尼所飾演),被艾森豪總統提名商務部部長前的參議院提名聽證會,來回顧奧本海默的生平事蹟。

換句話說,電影是以類倒敘的方式進行,但實際上兩件事(安全聽證會與提名聽證會)也並非同時發生。

《奧本海默》劇情的兩個主要事件回顧奧本海默與史特勞斯的政爭

此處電影利用彩色呈現奧本海默的主觀視角,與黑白畫面呈現奧本海默的旁觀視角(或史特勞斯的主觀視角);簡而言之,彩色畫面即自奧本海默在1954年的安全聽證會出發,黑白畫面則是史特勞斯在1959年的提名聽證會出發,兩起會議相差五年之久。


核分裂 & 核融合

核分裂與核融合

另外,電影亦透過「Fission」和「Fusion」做為副標題,電影字幕分別翻譯為「分裂」及「融合」,暗示著核能研究的兩大核反應方式「核分裂」(亦有翻譯為「核裂變」)以及「核融合」(亦有翻譯為「核聚變」)。

「核分裂」亦指較重(即原子序數較大)的原子,如「鈾」(Uranium,化學符號U,原子序為92)或「鈽」(Plutonium,化學符號Pu,原子序為94),其原子經由中子撞擊後分裂成為兩個較輕(即原子序數較小)的原子,並同時再釋放出更多中子去撞擊更多重原子,這種反應會形成「連鎖反應」,也就是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一直不斷繼續下去,同時會釋放出伽瑪射線並產出巨大能量,這就是原子彈或是商用核電廠最常見的原理。而原子彈和核電廠的差別,便是能不能有效控制連鎖反應。

氫原子構造,與其同位素:氘與氚的原子構造

至於「核融合」的概念是「核分裂」的相反;是指兩個較輕(即原子序數較小)的原子,利用強大能量融合成較重(即原子序較大)的原子;一般而言使用氫(Hydrogen,化學符號H,原子序為1)的同位素,氘(Deuterium,即氫原子核裡多了一顆中子)以及氚(Tritium,即氫原子裡多了兩顆中子),兩種元素透過外部能量(通常是高溫,甚至是利用核分裂的原子彈)來聚合在一起。「核融合」目前並沒有找到能夠有效控制其反應的機制,因此無法作為商用核電廠使用,但人類已製造出「氫彈」,也就是威力比原子彈更大,使用核融合原理的核子武器。

回到電影,「分裂」和「融合」的意義除了是暗示奧本海默研發原子彈採用「核分裂」原理,以及史特勞斯在二戰後支持美國發展氫彈,採用「核融合」原理之外,同時也代表著人類發展核武器的進程;簡單而言,這就是電影在劇情最後奧本海默極力反對國際軍備競賽的擔憂,因為人類在追求恫嚇武力的同時,也害怕自己的武器敵不過別人,因此就發展出更具威力的武器來恫嚇對方,這似乎與「氫彈」利用「原子彈」啟動的概念相呼應;同時,也對比到1954年的奧本海默安全聽證會,也影響了後來1959年的史特勞斯提名聽證會。



1926年,英國劍橋大學 - 卡文迪許實驗室

著名的英國物理學家、發現原子構造的拉賽福,於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實驗設備

按照電影劇情交代,彩色畫面的奧本海默從1926年開始說故事:1904年04月22日出生的羅伯特奧本海默,是來自一個美國富裕的猶太人家庭;他在18歲時進入哈佛學院(哈佛大學文理學院的前身),並在20歲於1924年便成功被英國劍橋大學基督學院錄取。在真實的歷史中,奧本海默最初希望拜發現原子核、建立現代物理學的著名紐西蘭英國物理學家拉塞福(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為師,但最後被另一個著名的英國物理學家,同時也是發現電子的JJ湯姆森(Sir Joseph John Thomson, 1856~1940)收留,前提是他必須先修完一門基本的實驗課。這正好就是電影所描述的1926年場景。

1926年,奧本海默當時22歲;不擅長做實驗的他,在卡文迪許實驗室(Cavendish Laboratory)中與他大沒幾歲的導師派屈克布萊克特(Patrick Blackett, 1897~1974)關係緊張;事實上,卡文迪許實驗室是劍橋大學物理系所創建引領全球科學界,將科學實驗系統化、專業化的指標性頂尖實驗室,以劍橋大學校長威廉卡文迪許之姓氏命名。片中呈現了,奧本海默與老師布萊克特關係不佳,甚至讓奧本海默壓力大到嘗試用毒蘋果毒害老師。

這起毒蘋果事件情節來自於本片改編的原著書籍內容;書中描述他的老師差點吃了這顆毒蘋果,但電影裡是呈現來劍橋大學學術交流的波耳不小心吃到毒蘋果。不論是老師還是波耳,根據奧本海默的孫子 查爾斯奧本海默,近期向時代雜誌透露,就連原著作者也不知道有沒有發生毒蘋果事件,書中只是引述了兩、三人的口述,但並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奧本海默曾經做過這件事。

現實生活中的波耳,以及在《奧本海默》電影中飾演波耳的肯尼斯布萊納

片中由肯尼斯布萊納所飾演尼爾斯波耳(Niels Bohr, 1885~1962),相信是只要提到量子力學就一定會提到的重要科學家;他是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物理學家,利用獨創的「波耳模型」重新建構原子模型,引入量子化的概念來研究原子內的電子運動,並於1922年提出原子結構和原子發射出的輻射研究,獲得該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簡單來說,波耳可說是近代建構量子力學的重要奠基者。

在電影中,奧本海默也因為波耳的啟發,讓他認識到自己在日後應該往理論物理學的領域發展,而開始前往歐陸繼續深造。然而,在傳記中寫道,奧本海默疑似因為毒害未遂事件引發倫敦大學內部轟動;在奧本海默的父母調停$$$$$之下,奧本海默後來來到德國的哥廷根大學繼續深造。

哥廷根大學是當時引領理論物理的重要學府,奧本海默在那裡和著名的科學家見面,包括在電影中出現的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 1901~1976)、包立(Wolfgang Pauli, 1900~1958)、費米(Enrico Fermi, 1901~1954)、愛德華泰勒(Edward Teller, 1908~2003)等。

1927年第五次索爾維會議上,愛因斯坦與波耳間的激烈辯論,是科學史上最著名的一場會議;愛因斯坦以「上帝不會擲骰子」的論點反駁量子理論,波耳則反駁「不要告訴我上帝會怎麼做」;照片中第一排中央者為愛因斯坦,第二排右一為波耳,右二則是馬克思玻恩,也就是奧本海默後來在哥廷根大學的恩師;第三排右三者為海森堡

但是不管是波耳還是毒蘋果事件,都是電影或書籍給予奧本海默前往德國求學的理由;事實上,較為可信的歷史事實為片中從波耳口中提及的德國理論物理學家 馬克思玻恩(Max Born, 1882~1970),以學術交流為由在劍橋大學與奧本海默有機會見面,因此建議不擅長做實驗的奧本海默前往哥廷根大學深探理論物理學;而後來奧本海默在哥廷根大學也確實受馬克思玻恩指導,最後與玻恩一同發表有關電子與原子核關係的論文,是為著名的「玻恩-奧本海默近似法」(Born-Oppenheimer approximation,又稱BO近似)

現實生活中的海森堡,以及在《奧本海默》中飾演海森堡的德國演員 馬提亞斯史維克福,照片是史維克福近期在電影《神偷大軍》裡的扮相

值得注意的是,片中也有提及奧本海默在畢業後與同樣是猶太人科學家伊西多拉比(Isidor Rabi, 1898~1988,電影中由大衛克倫荷茨所飾演),在德國聽海森堡講課;海森堡在見到奧本海默時提及,他十分欣賞奧本海默有關分子的論文,事實上就是在講奧本海默與恩師馬克思玻恩一同發表的論文內容。

來自德國巴伐利亞的維爾納海森堡,與波耳同樣是「哥本哈根學派」也就是量子力學領域的重要人物,他在1933年因為發現氫的同素異形體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而在此同時,德國國內的納粹黨和希特勒逐漸站穩政壇腳步,一步步帶領德國走向專制的法西斯國家,海森堡也在這段期間擔任納粹德國核武器開發計畫的重要研發人員。

有趣的是,在真實歷史中,海森堡在二戰結束後連同其他德國科學家被同盟國軍隊俘虜,在二戰結束後一年重返哥廷根大學;他聲稱自己是在德國內部拖延納粹開發原子彈計畫;但這種說法不被一般科學界接受,因此也被稱之為「海森堡之謎」。


1928年,荷蘭萊頓大學 &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奧本海默在進入哥廷根大學後,在短短一年內便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當時他只有23歲。

成為博士後的奧本海默,在1927年09月回到美國後便受到不少學校邀請;最後他在1927年上半學年於自己的母校哈佛大學教書,下半年則在加州理工任教;隔年,1928年他應荷蘭萊頓大學之邀講課。電影中也呈現了奧本海默在短短數週內便學會荷蘭語,甚至透過荷蘭語授課,讓不少人驚訝;有此一說,奧本海默的外語能力極強,一生當中會講29種語言,當然當中也包含了他對印度梵文充滿興趣,閱讀了不少經典書籍。

奧本海默在結束歐洲學術圈的交流後回到美國,應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之邀擔任副教授;正如同電影中描述,奧本海默有鑑於美國在理論物理上的缺乏,希望在美國國內建立專門研究理論物理的研究機構,也就是電影中呈現的他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成立「柏克萊理論物理學中心」,此時也與同樣任教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物理學教授 歐內斯特勞倫斯(Ernest Lawrence, 1901~1958,電影中由喬許哈奈特飾演)結識成為好友。

歐內斯特勞倫斯與奧本海默視察粒子加速器的照片,以及在《奧本海默》中飾演勞倫斯的喬許哈奈特

歐內斯特勞倫斯是一位擅長物理實驗的物理學家,正好與奧本海默擅長的理論物理互補;勞倫斯在1931年創立了加州大學的放射實驗室,在電影中也有呈現學校內有扇門上寫著「放射實驗室」的名稱;這座實驗室也是後來在柏克萊校園內的「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LBNL),目前由美國能源部所管轄,長期是美國研發能源、生物、物理等技術的國家機密級單位。勞倫斯最著名的學術成就,便是在1930年代初期發明了「迴旋加速器」,也就是透過交流電來加速帶電粒子,是核物理實驗中非常重要的一項設施,也讓他在1939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奧本海默(左)與勞倫斯(右),兩人在1931年於新墨西哥州的合影


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左派思想崛起 | 1936年,奧本海默與瓊塔特洛克相戀、西班牙內戰

值得一提的是,奧本海默在擔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副教授同時,也在加州理工學院工作,在美國西岸的學術圈相當知名;他在1936年時在一場聚會中和她的情人 瓊塔特洛克(Jean Tatlock, 1914~1944,由佛羅倫斯普伊飾演)相識,電影中也有特別提及她的父親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英語教授,和奧本海默在聚會上聊了有關英語古典文學作品。

瓊塔特洛克的照片,以及在《奧本海默》中飾演塔特洛克的佛羅倫斯普伊

瓊塔特洛克是一名精神科醫師,她在1930年代開始參與了政治立場偏左的激進組織,也認識了不少美國共產黨人士,奧本海默也在此時與她認識並接觸到共產黨員的活動。奧本海默和瓊塔特洛克在1936年相戀,期間奧本海默求婚兩次,但都被瓊拒絕;情緒不穩定、個性反覆的瓊讓奧本海默經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最後兩人在1939年分手。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這邊所提及的「美國共產黨」是在1919年成立的組織,並非如現在我們所認知等同於獨裁的「共產黨」政權;他們相對於資本主義或立場極右的保守派人士(極端的民族主義,以國家做為改善經濟的主體),主張反法西斯(威權極端民族主義),爭取勞工權益、推動社會福利和政治改革。

華爾街股災:左為股市大崩盤後,有人在華爾街當場把自己的愛車用100美金賤價賣出;右為紐約交易所人潮離去後,地上滿地是變成廢紙的股票

此時共產黨或左派思想崛起,主因是1929年爆發的華爾街大崩盤,全球經濟陷入空前的大蕭條時代;由於股市大崩盤發生前,縱使有種種跡象指出將有災難性的崩盤危機,但對資本主義至上的美國而言,自由市場會有一雙無形的手自動調節,因此放任銀行倒閉、股票變廢紙。有趣的是,1929年09月爆發的華爾街股災,平時不常閱讀報紙或注意時事的奧本海默,是在半年之後與勞倫斯在校園裡散步閒談才得知。(可見奧本海默也不投資股票)

而美國共產黨則是在1920至40年代積極推動美國國內勞工運動的團體,這也是為什麼在電影中特別花了頗多的篇幅,描述奧本海默在校園內積極推動勞工組織工會的原因。而組織工會不論是當時的美國推行「羅斯福新政」(由羅斯福總統推動的經濟改革,提倡擴大內需、社會福利救濟),還是極左政權(如蘇聯)、極右政權(如德國納粹)而言都不樂見的事情,因為此時世界各國都希望勞工從事勞動以拯救國內高失業率的慘況。


1936~1939年,西班牙內戰

(左)西班牙內戰期間被德國和義大利空軍地毯式轟炸的西班牙城市格爾尼卡;(右)西班牙軍事強人、獨裁者法蘭西斯科佛朗哥

歷史上並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奧本海默公開加入過共產黨,但他和當時不少關心國際時事的知識分子時常聚會,捐贈財產給加州大學當作研究生獎學金,同時也有協助西班牙內戰的共和派組織募款。

西班牙內戰是指發生於1936年至1939年期間,西班牙國內的共和派(共和軍和人民陣線),與西班牙獨裁者法蘭西斯科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 1892~1975)所代表的國民軍、長槍黨(Falange Española)之間的內戰;這場戰爭被後世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章,也是因為西班牙國內左右派互相攻擊、政府改革失利而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

在這場戰爭期間,佛朗哥的右派陣營與當時的納粹德國、義大利合作,投入大量新型武器,最終取得這場內戰的勝利,進而帶領西班牙走向進入佛朗哥獨裁的時期;佛朗哥也因為反共的立場,讓他雖然在內戰期間與納粹德國合作,但在二戰結束後受到西方國家支持,讓他一直擔任西班牙攝政直到1975年過世為止。

有趣的是,當時受到納粹支持的佛朗哥,在二戰結束後因為反共的立場並沒有被西方世界清算,反而在冷戰時期被西方陣營所接納。他在獨裁統治期間名義上恢復西班牙王室統治權,實際上是挾王室之名行獨裁之實,但也因為他在1950年代末成功推動西班牙的經濟改革,讓他的一生毀譽參半。


1938年,愛因斯坦-西拉德信 & 核子武器發展競賽

愛因斯坦致羅斯福總統的信

1938年,德國化學家哈恩(Otto Hahn, 1879~1968)和施特拉斯曼(Fritz Straßmann, 1902~1980)發現「核分裂」現象,讓德國率先掌握核武器基礎,讓許多科學家相當憂心;隔年,匈牙利裔物理學家利奧西拉德(Leo Szilard, 1898~1964)、尤金維格納(Eugene Wigner, 1902~1995)、愛德華泰勒(Edward Teller, 1908~2003,電影中由班尼沙夫戴飾演)三人共同起草一封致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信,最後交由愛因斯坦簽名並建議美國盡快展開對原子彈的研究,這就是美國展開「曼哈頓計畫」的原因,在電影中有特別提及。

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這封信最後由愛因斯坦簽名,但他並沒有直接參與信件內容的撰寫,以及後來的「曼哈頓計畫」。根據愛因斯坦本人的說法,他當時希望敦促美國製造原子彈,並在該信件上簽名,只是擔心納粹率先研發出原子彈。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39年09月,希特勒正在校閱德國士兵前往波蘭

1939年09月01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電影中特別提及奧本海默剛好在當天發表了研究論文,但被二戰爆發的消息蓋掉,是在暗示1930年代末期,奧本海默與好友理查托勒曼(Richard Tolman, 1881~1948,電影中由湯姆真金斯所飾演,就是那位幫忙帶小孩,卻又被奧本海默戴綠帽戴到進墳墓的朋友)發表一系列關於天文物理的論文。

理查托勒曼是一位擅長數學計算和統計的權威,他在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後繼續深化天文物理學的研究,也在後續「曼哈頓計畫」期間擔任科學顧問,是奧本海默在加州理工的同事。


1940年,奧本海默與凱薩琳結婚

奧本海默與瓊塔特洛克於1939年分手後,在同年認識了曾經是共產黨員的凱薩琳(Katherine);當時的凱薩琳已婚,先生是一位名為李察哈里遜(Richard Harrison)的醫生。事實上,這是凱薩琳的第三段婚姻;凱薩琳的第一任丈夫短暫到連她自己都不想承認,第二任丈夫則是在西班牙內戰中陣亡的共產黨員。

(左)凱薩琳奧本海默於「曼哈頓計畫」中的證件照,他在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中以自己的生物專長,替工作人員監測血液健康狀況;(右)電影《奧本海默》中由艾蜜莉布朗所飾演的凱薩琳奧本海默

當時凱薩琳和先生來到加州的帕薩迪納定居,凱薩琳則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當研究生,便在一場派對活動後與奧本海默發生一夜情;這段不倫戀最終因凱薩琳懷孕而曝光,在當時造成不少校內轟動。凱薩琳向丈夫提議離婚,但最初丈夫不肯;直到1940年秋天,凱薩琳才和哈里遜離婚,和奧本海默正式結婚。奧本海默成為凱薩琳的第四任丈夫。

然而,奧本海默並沒有因為和凱薩琳結婚後和瓊塔特洛克斷絕關係,反而在這段期間偶有聯絡;根據FBI對奧本海默的監控資料顯示,他至少在1943年前往當時苦於憂鬱症的瓊,並有過夜紀錄;但瓊塔特洛克最後在1944年01月04日自殺身亡,讓奧本海默十分悲痛。

在電影中,有不少場景都有暗示凱薩琳有嚴重的酗酒問題;事實上,凱薩琳確實是一個相當愛喝酒的人,甚至在1945年戰爭結束,奧本海默爆紅之後承受巨大壓力,而讓酗酒問題更加嚴重。他時常因為酒醉發生車禍或是跌倒而骨折,頻繁進出醫院。最後他在1972年10月27日於巴拿馬因肺栓塞過世,享壽62歲。


1942年,曼哈頓計畫

很多人誤解,研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畫」是在二戰爆發後便開始展開,實際上「曼哈頓計畫」是在二戰爆發後的三年(1942)才開始正式啟動;然而,早在1939年二戰爆發前夕,美籍義大利裔物理學教授 恩里科費米(Enrico Fermi, 1901~1954,電影中由丹尼德費拉里所飾演),便開始從事核子反應爐研究。

(左)恩里科費米;(右)由費米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座核子反應爐「芝加哥一號堆」

費米是一位來自義大利的科學家,他在1929年在羅馬大學任教期間被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任命為義大利皇家科學院院士,同年加入法西斯黨;然而,當墨索里尼將義大利推向極端法西斯主義,並向納粹德國靠攏之際,他開始出面反對政府作為,使得他和幾位研究夥伴失業。為了逃離政局動盪的歐洲,他在1939年1月移居美國紐約,並開始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

費米可說是最早向美國軍方提出核能研究的學術人士,他在1939年二戰爆發前夕便向美國海軍申請研究經費,並開始於哥倫比亞大學的卜平實驗室(Pupin Physics Laboratories)開始建造核子反應堆;這個核子反應堆是以鈾和石墨所構成,係以石墨作為核分裂的中子減速劑,以實現理論上利用釋放中子發生核分裂,以及控制核分裂。

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奧本海默前往芝加哥大學橄欖球場下方的核能反應堆,事實上便是費米後來離開哥倫比亞大學,與研究團隊在芝加哥成立冶金實驗室後的重大研究成果。這個核反應堆的名稱為「芝加哥一號堆」,在1942年12月成功運作,是全世界第一座核子反應爐,也打下了「曼哈頓計畫」成功發展原子彈的重要基礎。

(左)萊斯利格羅夫斯,此時為中將時的照片;(右)在《奧本海默》中飾演格羅夫斯的麥特戴蒙

(左)尼斯尼科爾斯,此時為少將時的照片;(右)在《奧本海默》中飾演尼科爾斯的丹恩德翰

「曼哈頓計畫」在1942年6月正式啟動,最初由美國陸軍工兵團尤金雷巴德少將(Eugene Reybold, 1884~1961)指派詹姆士馬歇爾(James Marshall, 1897~1977)負責,並以馬歇爾在紐約曼哈頓的百老匯270號臨時總部為名,取名代號「曼哈頓計畫」;值得一提的是,最初這項計畫的正式名稱為「代用材料發展計畫」,但馬歇爾的副官,當時還是上校的萊斯利格羅夫斯(Leslie R. Groves, 1896~1970,電影中由麥特戴蒙所飾演)認為太過招搖,因此才逐漸以「曼哈頓計畫」稱呼之。

「曼哈頓計畫」的規模相當大,軍方在一開始統籌資源和後勤時便花了不少時間;最初計畫由馬歇爾和他的副官肯尼斯尼科爾斯中校(Kenneth Nichols, 1907~2000,電影中由丹恩德翰所飾演)負責調動資源;但馬歇爾的效率太低而逐漸被格羅夫斯所取代。

正如電影中提及,格羅夫斯在參與曼哈頓計畫前,於1941年受命為戰爭部監造新的辦公大樓,也就是後來大家所熟知的美國國防部所在地 五角大廈(The Pentagon);他在1942年9月被晉升至准將後正式接管「曼哈頓計畫」,並將指揮部設立在在華盛頓特區現今的哈里S杜魯門大樓(Harry S. Truman Building)之中,也開始積極從眾多頂尖科學家中找到「曼哈頓計畫」中最重要的「Y計畫」負責人。

「Y計畫」就是「曼哈頓計畫」負責設計和研發原子彈的子計畫,原定軍方屬意人選為奧本海默的同事勞倫斯,但被工作忙碌的理由拒絕;在亞瑟康普頓(Arthur Compton, 1892~1962,電影中有被提及,是發現康普頓效應而在192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國物理學家)的推薦下,格羅夫斯找到當時的奧本海默。

《奧本海默》電影劇照,左為飾演格羅夫斯將軍的麥特戴蒙,右為飾演奧本海默的席尼墨菲

奧本海默與格羅夫斯將軍合影

由於奧本海默沒有獲得過諾貝爾獎,格羅夫斯和副官尼科爾斯在1942年10月與奧本海默在火車上見面討論,便決定讓他擔任計畫負責人;這個在火車上討論計畫內容以及建立實驗室的情節,也在電影中被呈現。

值得注意的是,在電影中呈現格羅夫斯第一次在柏克萊的教室中與奧本海默見面,軍銜為上校,也因此被奧本海默特別提出質疑,並讓當時的格羅夫斯說道:他會因為主持這個計劃而得到將軍的頭銜。事實上,早在1942年09月格羅夫斯正式接管「曼哈頓計畫」後便被晉升為准將(一顆星),隨後一步步升官成為少將(兩顆星),最終他在1948年退休時為中將(三顆星)。因此,可以注意到電影中旁人對格羅夫斯的稱呼,從最初的上校,到曼哈頓計畫執行期間被稱呼為少將,最後在安全聽證會時被稱呼為中將。


1943年,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1942年與今日樣貌的對比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LANL),是「曼哈頓計畫」中的「Y計畫」重要的建設;由於「曼哈頓計畫」的研究單位涉及規模廣大,大多都分散在美國各地的大學,因此在奧本海默的建議之下,找到他在年輕時時常造訪的新墨西哥洛斯阿拉莫斯牧場,作為計畫的主要研究設施。

事實上,有關洛斯阿拉莫斯這個地點的歷史,可以回溯至奧本海默在1928年回到美國應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任教之際;他在返回美國後不久便染上肺結核,他和弟弟法蘭克在新墨西哥州的一個農場中休養,最後慢慢愛上了這塊土地。最初兩人只是租用這個農場,最後直接買下來當作他們時常放鬆度假的地方。

由於「曼哈頓計畫」屬於高度機密的國家計畫,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規劃為一個與世隔絕的機構,裡頭除了研究機構外,還設有教堂、學校、員工宿舍、運動場、交誼廳、禮堂等生活機能設施,等同於一個能夠自給自足的小鎮。

(左)「曼哈頓計畫」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正門檢查哨;(右)《奧本海默》電影中還原洛斯阿拉莫斯的造景

曼哈頓計畫中,於「洛斯阿拉莫斯」的幾位重要人物:由左至右,肯尼斯班布里吉Kenneth Bainbridge、喬瑟夫霍夫曼Joseph Hoffman、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路易斯漢普曼Louis Hempelman、羅伯特布撤Robert Bacher、維克托魏斯科普夫Victor Weisskopf、理查道森Richard Dodson

電影中描述,「曼哈頓計畫」當中分為田納西州的橡樹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芝加哥大學、華府等;而在研發原子彈的「Y計畫」中又分為理論、實驗、冶金、軍械四組;事實上曼哈頓計畫比電影所描述得更加複雜。其中「Y計畫」原定選址在既有的田納西州橡樹嶺,同時也是計畫生產濃縮鈾的地點,是為「柯林頓工程師工程(Clinton Engineer Works)」。然而,在考量遠離人群的要素,格羅夫斯和奧本海默最終選定洛斯阿拉莫斯做為「Y計畫」的選址,是計畫內各個子計畫的核心地帶,同時也是研發原子彈爆炸機制的地點。

而早在曼哈頓計畫正式開始前,便著手研究核反應堆的費米研究團隊,在亞瑟康普頓的領導之下,於芝加哥大學成立冶金實驗室,即費米後來成功建造「芝加哥一號堆」的地點。其他像是位於華盛頓州的漢福德工程師工程、加拿大的蒙特婁實驗室等地,都是「曼哈頓計畫」的其中一部份。


1940~1943年,英軍破壞挪威重水工廠

位於挪威的Vemork重水工廠,照片攝於1935年;照片前方建築物即為製造重水和氫氣生產廠房

電影中呈現,盟軍將波耳從丹麥救出的情節與史實頗為符合;當時的波耳在二戰爆發後仍持續留在丹麥,甚至在1941年09月與主持德國和武器開發的海森堡見面。由於波耳的母親是猶太人,因此納粹很有可能利用這樣的理由逮捕波耳;在丹麥反抗軍的協助之下,波耳在1943年10月逃往瑞典。隨後,他又在英國的幫助之下乘坐蚊式轟炸機抵達蘇格蘭。

有趣的是,電影裡的波耳向眾人解釋,當時的英國飛行員將他藏在轟炸機的炸彈艙內,但因為不會用氧氣面罩而缺氧昏迷;事實上,波耳確實被飛行員藏在炸彈艙,但因為有通話功能的飛行帽尺寸不合而沒有戴上,也因此沒有聽到飛行員指示戴上氧氣面罩的指令。當飛機為了越過當時被德國佔領的挪威上空而爬升高度,波耳這時因高空缺氧而昏迷,直到飛機來到北海上空降低高度後才又醒了過來。來到英國後的波耳輾轉來到美國,與當時在洛斯阿拉莫斯的奧本海默終於見面。

特別需要提到的是,波耳也是一位極力建議美國將原子彈計畫資訊與蘇聯共享的人物;他認為如此一來才能夠加速曼哈頓計畫的進度,以追趕由海森堡主持的德國和武器開發進程。然而,在1944年羅斯福與邱吉爾在海德公園的會談中,可以特別見到條款中有提及,針對波耳的救援行動以及向蘇聯共享資訊的建議必須加以保密。等於是波耳的建議後來被羅斯福和邱吉爾否決。

現今的Vemork重水工廠遺址,照片攝於2008年

另外,電影中也提到波耳向眾人揭示德國使用重水開發原子彈;事實上,這與1943年英國制定的「松雞」(Grouse)、「新鮮人」(Freshman)、「岡納賽德」(Gunnerside)行動有關。這場行動是英國透過特種部隊空降至挪威的重水工廠進行破壞,該工廠是當時歐洲少數生產重水的重要地點;起初行動因工廠地點隱密而失敗,特戰人員不僅被俘,甚至在後續遭到蓋世太保嚴刑逼供致死;最後在第二次的「岡納賽德」時才成功破壞工廠。

然而,根據事後調查,當時納粹德國總共需要大約5噸的重水運作核反應堆,但最終工廠僅生產出500公斤的重水被運往德國。

「P-9計畫」,於阿拉巴馬州的重水工廠

事實上,曼哈頓計畫其實也有負責生產重水的「P-9計畫」,是為了確保原訂計畫使用石墨做為中子減速劑若不可行仍有的備案,在西維吉尼亞摩根敦、印第安納州沃巴什河軍械工程、阿拉巴馬州軍械工程等。電影中提及,當時盟軍成功救出波耳之際,波耳告訴奧本海默等人納粹德國使用「重水」作為核反應的減速劑,讓奧本海默等人慶幸能夠趕上納粹德國研發原子彈的速度;事實上,「重水」是一種相對於一般水(H2O),以氘取代氫所組成的水。納粹德國當時由於缺乏濃縮鈾技術,因此需要大量來自挪威重水工廠所生產的重水,以使用普通鈾做為原子彈燃料。

有別於納粹德國使用重水,費米在芝加哥研究團隊建造的「芝加哥一號堆」採用石墨做為減速劑,因此不需要使用生產技術門檻相對高的重水(但就必須使用濃縮鈾)。


1945年,三位一體核試驗

正如同電影中所描述,「曼哈頓計畫」在進行「三位一體」核試驗前,科學家們針對原子彈的爆炸方式進行多方討論:

槍式核分裂原子彈示意圖(來源:維基百科編輯),投擲在廣島的「小男孩」原子彈便屬於此種

在電影中一閃而過的黑板上,特別畫上了一種「槍式」引爆的裝置;這種裝置使用於人類首次投入實戰的核武器「小男孩」上,也就是在1945年08月0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的原子彈。這種「槍式」設計是將鈾的中空圓柱體,以炸藥發射的方式推進到另一個鈾圓柱體上,兩個鈾塊在成為完整的圓柱體時形成「臨界質量」進而引發連鎖反應。所謂「臨界質量」是指放射性物質剛好產生核分裂的連鎖反應質量;換句話說,原子彈的原理簡單而言就是想辦法讓兩個尚未達到「臨界質量」的材料,利用不同方式組合成為「臨界質量」進而產生核爆炸。

「槍式」的引爆方式可靠又簡單,但由於濃縮鈾的生產量並不足以讓當時的美國生產第二顆槍式原子彈,因此這種投入實戰的槍式原子彈「小男孩」甚至根本沒有經過測試便打頭陣,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在戰爭中使用的核子武器;而「曼哈頓計畫」在考量濃縮鈾取得不易,以另一種可分裂的元素「鈽」做為原子彈原料,因此計畫當中兵分兩路,生產鈾和鈽兩種原料。

內爆式核分裂原子彈示意圖(來源:維基百科編輯),投擲在三位一體的「小工具」、長崎的「胖子」原子彈便屬於此種

然而,1943年科學家嘗試利用「槍式」裝置引爆生產出來的鈽時,發現這些透過反應爐生產出來的鈽-239(即原子量為239的鈽元素,是能夠做為核分裂的有效同位素)含量太低,導致大部分的鈽-239吸收了一個中子成為鈽-240。更糟的是,這種鈽-240要再分離成鈽-239的技術更加困難,因此奧本海默決定放棄槍式鈽彈設計,改採「內爆式」設計鈽原子彈。

「內爆式」設計就是將未達「臨界質量」的鈽-239成球體,再利用炸藥使其往內壓縮;如此一來,體積變小、鈽的密度增加,原子捕獲中子的機會便會提升,進而使該鈽球達到臨界值;但這種「內爆式」設計考量到圍繞在鈽球周圍的炸藥必須同時往內壓縮,炸藥往內壓縮的速度也需要精準計算。因此電影中我們看到科學家們不斷透過測試,確保每一個炸藥包能夠在通電後引爆。

(左)三位一體核試驗成功引爆後十秒的照片;(右)三位一體核試驗的「小工具」原子彈

「三位一體」核試驗則是發生於1945年07月16日,為了確保「內爆式」設計能夠確實運作而做的測試;和電影劇情描述有出入的是,這場測試並非刻意要趕在波茲坦會議(1945年07月17日美英蘇三國領袖在波茲坦針對德國問題進行的會談),而是早在1944年03月便開始張羅選址事宜。

而電影與史實相符的是,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得知「三位一體」成功後,在波茲坦會議上與史達林透露美國已掌握新型武器,但並沒有透露太多細節;然而,杜魯門不知道的是,當時蘇聯已透過間諜得知原子彈研發進度,因此就算杜魯門不跟史達林說,史達林也早就知道了。

(左)懸吊「小工具」原子彈的鐵塔;(右)工作人員正在將「小工具」吊上鐵塔頂端

當時負責試驗場址遴選的哈佛大學物理學教授肯尼茨班布里奇(Kenneth Bainbridge, 1904~1996),列出包括加州聖尼古拉斯島、德州的帕德雷島等八個候選地點,最終由格羅夫斯選定於新墨西哥州索科羅縣的白紗飛彈靶場。在這個場地上,科學家們搭起了一個高30公尺的鐵塔,用來模擬轟炸機投彈時的爆炸高度,並將實驗用的原子彈「小工具」懸吊在鐵塔頂端。

1945年07月16日清晨05點半,「小工具」被成功引爆,爆炸威力大約兩萬五千噸TNT爆炸當量;這場爆炸造成大約1.4公尺深、80公尺寬的爆炸坑。沙漠中的沙子被融化成淺綠色帶有放射性的玻璃結晶,目前被放置在爆炸現場與紀念碑供人參觀,這種結晶以「三位一體」的名稱命名為「托利尼提物質」(Trinitite)。

值得一提的是,「三位一體」這個名稱由來已不可考,但一般普遍大家接受的說法是源自於奧本海默引用英國詩人 約翰多恩(John Donne, 1572~1631)的詩句「Batter my heart, three person'd God.」;根據1962年格羅夫斯寫給奧本海默的信中提到,奧本海默確實引述了這個詩句,才會讓格羅夫斯將這場試驗以「三位一體」命名之。

格羅夫斯將軍(中央著軍服戴軍便帽者)和奧本海默(中央戴牛仔帽者),在爆炸數週後巡視鐵塔基座,照片中的人們都穿上了鞋布套,以免核輻射落塵沾到鞋底

(左)現今放置於三位一體原爆現場的「托利尼提物質」展示盒;(右)「托利尼提物質」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法蘭克報告

(左)廣島原爆;(右)長崎原爆

眾所皆知,美國分別在1945年08月06日和08月09日於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小男孩」和「胖子」原子彈;兩次原子彈轟炸總計造成超過12萬人死亡,日本最終也於08月15日正式向盟軍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在電影中提及,在美國投下兩顆原子彈之前,最初致信給羅斯福敦促美國開始研發原子彈的西拉德,在旅館大廳將奧本海默攔下,並希望他建議當時的戰爭部長 亨利史汀生(Henry Stimson, 1867~1950,電影中由詹姆士雷默爾所飾演)停止以原子彈轟炸日本使其逼迫投降。

1945年08月,時任美國戰爭部長亨利史汀生抵達杜魯門總統的住所報告原子彈轟炸計畫

這起事件事實上反應的是真實歷史中,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學教授 詹姆斯法蘭克(James Frank, 1882~1964)於1945年06月冠名撰寫的「法蘭克報告」內容;這份報告雖以詹姆斯法蘭克冠名,但絕大部分的內容是由蘇裔美國核生化學家尤金拉賓諾維奇(Eugene Rabinowitch, 1898~1973)所撰寫。

四位諾貝爾獎得主合影:(由左至右)波耳、詹姆斯法蘭克、愛因斯坦、伊西多拉比(1954年所攝)

在「法蘭克報告」中,他們建議美國不要使用核武器逼迫日本投降,若有必要使用核武器,而是在全體聯合國代表前展示,或將原子彈長久保密。如此一來,國際社會將會認知到現今有一種威力巨大的武器,進而商討有效控制核武器的方法;若保密則能夠讓美國在戰後搶先其他國家發展核武器戰備。

這份報告在1945年06月12日由詹姆斯法蘭克呈交給當時由美國總統杜魯門所建置的「暫定委員會」(Interim Committee),但最終被委員會所否決;這個委員會由戰爭部長史汀生所主持,召集政治、軍事、工業等代表商討核能相關事務,可說是美國原能會的前身。

另外,在「法蘭克報告」被否決後,由「曼哈頓計畫」橡樹嶺中的70位科學家聯合簽屬,並以李奧西拉德(也就是最初向羅斯福總統致信敦促發展核武器的匈牙利裔核物理學家)為首的「西拉德請願書」,於1945年07月再次向杜魯門總統投書,但最後仍被杜魯門否決。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影並沒有明確指出「法蘭克報告」或「西拉德請願書」名稱,而是由西拉德和其下屬的科學家大衛希爾(David Hill, 1919~2008,電影中由雷米馬利克所飾演),在飯店中攔截奧本海默並要求他一同簽屬;此外,電影中也有呈現在「三位一體」核試驗結束後,奧本海默與愛德華泰勒目送兩顆準備前往前線的原子彈離開洛斯阿拉莫斯時,奧本海默問了泰勒是否也簽屬請願,事實上就是在講「西拉德請願書」。

1945年10月16日於洛斯阿拉莫斯舉行的「陸海軍傑出生產獎頒獎典禮」,照片中由左至右為奧本海默、萊斯利葛羅夫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校長羅伯特高登史普羅爾

電影中也呈現了奧本海默在二戰結束後於洛斯阿拉莫斯的頒獎典禮上向群眾致詞,這事實上是真實發生於1945年10月16日於洛斯阿拉莫斯的「陸海軍傑出生產獎頒獎典禮」;在這個頒獎典禮上,包括格羅夫斯和奧本海默在內等20名科學家、合作廠商、曼哈頓計畫的工作人員,獲得總統功勳獎章。


1945年,奧本海默與杜魯門會面

奧本海默於1948年登上《時代》和《生活》雜誌封面

1948年11月08日,奧本海默登上當時的《時代》和《生活》雜誌封面,其中《時代》雜誌更以「原子彈之父」來稱呼奧本海默,也就是電影中所呈現的畫面;而在電影中,奧本海默和杜魯門見面最後不歡而散的場景,實際上是發生於1945年10月25日,因此奧本海默在見到杜魯門之前,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外等待時看到《時代》雜誌封面上的自己,史實的時間上是對不起來的。

這場會面根據原著書《美國普羅米修》中提到,奧本海默當著杜魯門總統的面提到,「我的雙手沾滿了鮮血」;杜魯門接著揮了揮自己的手帕有點語帶諷刺,最後在奧本海默離開時向當時的國務卿詹姆士伯恩斯(James Byrnes, 1882~1972,電影中由派特史奇普爾所飾演)說道:「以後不要讓這個愛哭鬼進到我的辦公室。」

事實上並沒有紀錄是杜魯門在當下直接說,但有關「愛哭鬼」(Crybaby Scientist)的說法,是出現在由作家雷蒙克(Ray Monk)2012年所撰寫的傳記《羅伯特奧本海默的內心世界》(Robert Oppenheimer: A Life inside the Center)提到,是杜魯門私下向助理抱怨奧本海默的說法。

(左)美國總統哈瑞S杜魯門;(右)波茲坦會議,前排坐椅者由左至右分別為英國新任首相艾德禮、美國總統杜魯門、蘇聯領導人史達林

有別於電影裡的場景,在《美國普羅米修》書中提到1945年10月25日的這場白宮會面,奧本海默是被當時的新任戰爭部長羅伯特P派特森(Robert P. Patterson, 1891~1952)引介進入橢圓形辦公室與杜魯門見面;當時的杜魯門首先要求奧本海默支持《梅-強森法案》(The May-Johnson Bill),也就是希望建立一個由美國陸軍所管控的核能研究單位,實際上就是像「曼哈頓計畫」那樣對核武器繼續研發。

但奧本海默對核能發展的態度始終希望將此事提升到國際事務,而不是由美國政府所把持;杜魯門和奧本海默的立場衝突,最後鬧得不歡而散。但在前述雷蒙克的書籍中提到,當時杜魯門詢問奧本海默蘇聯何時會製造出原子彈,奧本海默回答不知道;此時的奧本海默已認知到杜魯門對核能發展的態度,是希望能夠獨佔此項技術,而非向世界共享,因此驗證了自己對美蘇兩國的核軍備競賽擔憂。


1946年,十字路口核試驗

「曼哈頓計畫」並沒有因為二戰結束而立即終止,反而如同電影裡奧本海默所言開始發生一連串的連鎖效應;二戰結束後的隔年,1946年07月美國開始南太平洋的比基尼環礁進行一連串核試驗,是為「十字路口行動」(Operation Crossroads);這場核試驗反應的是美國陸軍和海軍在二戰後的「軍種競爭」,原因在於在二戰期間不論是陸軍還是海軍都認知到空中武力的重要,因此各自發展其航空部隊,而在戰後開始爭奪掌控核武器的主導權。

因此,在「十字路口行動」中美國進行了兩場核試驗,分別是1946年07月01日的「Able」核試驗,是由B-29轟炸機在空中投下核彈的測試;以及1946年07月25日的「Baker」核試驗,是在水下引爆核彈的測試。

「十字路口行動」中的Able核試爆,照片攝於比基尼海灘

這場核試驗中,美國也將日本投降後的海軍軍艦,以及海軍欲淘汰的戰艦群做為核試驗的靶船,更邀集許多媒體在核試驗現場的外圍進行拍攝,因此留下了許多相當震憾的影像畫面;這些靶船受到核爆摧毀,但最讓人出乎預料的是,「Baker」核試驗所造成的核污染,是過去「三位一體」、廣島和長崎原爆、「Able」這些在高空的核爆影響來得更加嚴重。

「十字路口行動」中的Baker核試爆,照片攝於比基尼海灘

Baker核試爆後,進入福社區清理歐根親王號種巡洋艦的美國海軍水手;他們在缺乏清理輻射經驗的情況下,沒有穿戴防護衣僅以肥皂和鹼水以拖把清洗甲板;事後這些水手都在後續飽受輻射病之苦

不少事後進入「Baker」核爆現場進行善後的海軍水手,因為缺乏核輻射清除經驗,在缺乏有效的保護裝置下受到了輻射傷害;除此之外,「Baker」在水下引爆當下造成有核輻射污染的海水被拋上高空再傾瀉而下,形成該區域中相當全面的核輻射污染水瀑,使得美軍原訂要進行第三次核試驗的計畫終止。

奧本海默在1946年於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參與代號「超級」的研討會(第二排中央穿外套者)

在電影中,雖然沒有呈現「十字路口行動」,但1946年的奧本海默卸下「曼哈頓計畫」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主持人職務,由當時負責「小工具」組中作業的科學家諾里斯布拉德柏里(Norris Bradbury, 1909~1997)接任,但奧本海默仍持續在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以及加州大學之間來回,並舉行有關核武器的研討會;電影中呈現奧本海默在台下聽取有關日本原爆受難者照片的簡報,事實上是反應了1946年於洛斯阿拉莫斯舉行代號「超級」(Super)有關氫彈的研討會。

而曼哈頓計畫也在「十字路口行動」後不久,於1946年12月31日正式終止,並於1947年01月01日被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接管。


1947年,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長,美國原能會顧問

二戰結束後,世界局勢出現巨大改變;同屬同盟國的美國和蘇聯雖然成功將軸心國擊敗,但在戰後也開始在政治或軍事上較勁。

1962年的冷戰局勢圖:藍色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或西方民主陣營國家,紅色為華沙公約組織或東方共產陣營國家

就政治上,二戰後美國代表的西方陣營(又稱之為「民主陣營」)和蘇聯所代表的東方陣營(又稱之為「共產陣營」)雙方對戰後的歐洲版圖和國界上出現分歧,因為不同的意識形態而抱持著不同立場。西方陣營認為需要建立一個國際組織(前美國總統羅斯福在二戰前提出來「聯合國」概念),透過民主議會討論的方式來協調世界各國的紛爭,這也使得世界各國在二戰結束後成立聯合國,以避免重蹈一戰後成效不彰的「國際聯盟」覆轍;但以蘇聯為首的東方陣營認為,歐洲在承受戰爭的巨大傷害,有權決定歐洲各國,特別是民族文化複雜的東歐和巴爾幹半島地區的未來走向,並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為核心來拓展和重建社會秩序。

一般而言,「冷戰」是從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 1884~1972,電影中由蓋瑞歐德曼所飾演)於1947年03月12日發表的《國情咨文》中提到,「自由人民正抵抗少數武裝份子或外來勢力,美國必須支持他們」,正是所謂「杜魯門主義」提出之後,美國開始援助反共政權開始;這是美國有別於羅斯福總統,在對外政策上的重要轉變,一步步與蘇聯共產國際對抗的局面。

(左)愛因斯坦與奧本海默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內討論;(右)奧本海默於1946年拍攝的照片,此照片中奧本海默手持香菸的樣貌,是外界對他的普遍印象

此時的奧本海默在戰後離開洛斯阿拉莫斯後,返回加州理工教書,但他透過自己的影響力,宣導阻止核武器軍備競賽的立場;他在1947年應當時為美國原能會成員之一的路易斯史特勞斯(Lewis Strauss, 1896~1974,電影中由小勞勃道尼所飾演)邀請,擔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長。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空拍照片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AS)是一所位於美國紐澤西州普林斯頓的科研機構,但很常被誤會是普林斯頓大學的一部份,兩地雖然距離相近但事實上並沒有關聯。這所研究院是由猶太富商、百貨巨擘班伯格(Bamberger)兄妹於1930年所贊助建立,集結了當時相當著名的科學家,電影中出現的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電影中由湯姆康蒂所飾演),便是在1933年逃避納粹來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科學常駐的其中一位著名科學家。

有趣的是,奧本海默在成為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長之前,曾經因為學術交流而造訪過該地;他曾經寫過一封信給他的弟弟法蘭克(Frank Oppenheimer, 1912~1985,電影中由狄倫阿諾所飾演),表示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其實是個「瘋人院」,因為如愛因斯坦這種屬於支持古典物理的科學家,對他而言都是屬於舊時代的學者;也因此奧本海默在1947年擔任院長後,提拔了多位年輕學者,包括後來因為「宇稱不守恒」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人科學家楊振寧(1922~)和李政道(1926~)。另外,電影中也有一個小細節是奧本海默在德國求學時,看的一本由詩人T.S.艾略特(Thomas Stearn Eliot, 1888~1965)所撰寫的詩集《荒原》,事實上反應的是奧本海默後來在擔任院長期間設立的短期人文學科職位,當時他邀請的其中一位研究員正是T.S. 艾略特。

另外,奧本海默也在戰後擔任美國原能會委員顧問,並在此時大力宣揚核能的和平用途,如發展核能電廠,或對可進行核分裂的物質進行研究與生產。然而,當時的美國金融家柏納德巴魯克(Bernard Baruch, 1870~1965)代表美國在1946年06月向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UNAEC)提案,呼籲各國建立國際機構來規範核能,以確保核能的和平用途時,遭到蘇聯質疑美國試圖要壟斷核武技術,因此遭到蘇聯駁回。此事件讓奧本海默有所警覺,再次驗證了自杜魯門談話後,二戰後的美蘇兩國核軍備競賽勢不可擋。


1949年,RDS-1原子彈試爆

(左)蘇聯RDS-1原子彈核試爆;(右)RDS-1原子彈的外觀,與「胖子」原子彈的外觀及構造類似

1949年08月29日,蘇聯成功在哈薩克的賽米巴拉金斯克(Semipalatinsk-21)試驗場,成功引爆了蘇聯研發的第一顆原子彈RDS-1;這顆原子彈的外觀和「三位一體」的「小工具」,以及投擲在長崎的「胖子」原子彈外觀和構造類似,是較為複雜的「內爆式原子彈」。美國透過放射性落塵(Nuclear fallout)監控察覺,發現蘇聯成功試爆原子彈,並在1949年09月23日由杜魯門總統公開發表蘇聯擁有原子彈技術的事實。

間接或直接幫助了美國、英國、蘇聯三國原子彈發展的克勞斯富赫斯,右圖為富赫斯在曼哈頓期間的證件照

這起事件引發美國內部對「核間諜」的疑慮,也真的在1949年09月到1950年01月找到一位名為克勞斯富赫斯(Klaus Fuchs, 1911~1988,電影中由克里斯多夫鄧漢所飾演),長期將原子彈技術洩密給蘇聯的間諜。克勞斯富赫斯是一位出生於德國的物理學家,他在1933年希特勒掌權後逃到英國,並在愛丁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是著名的德國理論物理學家馬克思波恩(Max Born, 1882~1970)的門徒。

他首先在1941年受邀加入英國以「合金管工程」(Tube Alloys)為名的原子彈研發計劃,在此同時就開始向蘇聯洩密,直到1943年如同電影裡呈現,以英國專家的身分進入「曼哈頓計畫」。在此期間,他與漢斯貝特(Hans Bethe, 1906~2005,電影中由古斯塔夫史柯斯嘉所飾演)一同研發出內爆式裝置,也在二戰結束之後繼續在洛斯阿拉莫斯參與後來的「十字路口行動」。

據傳,不論是在英國還是美國,他不斷將研究成果,包括計算數據、設計方案、實驗成果等資料洩漏給英國和蘇聯,因此在後續被英美共同合作的反間諜單位鎖定,並在1950年被指控包括叛國罪等四項罪名。然而,因為他在美國期間洩密給英國,對英國而言也是間接獲得了後續國內發展原子彈技術的重要情報,因此只有被英國取消英國國籍和14年有期徒刑,最後在1959年06月提前獲釋,定居東德,成為東德科研機構的重要人物。

(左上)英國首次核試爆「颶風行動」;(左下)法國首次核試爆「藍色跳鼠」;(右上)中國首次核試爆「596工程」;(右下)印度首次核試爆「微笑佛陀行動」

正如同電影裡所描述,蘇聯RDS-1原子彈的成功,以及「核間諜」造成的恐慌,奧本海默所擔心的核軍備競賽成真;就在1949年蘇聯成功試爆RDS-1原子彈,1952年英國在澳洲的蒙泰貝洛群島成功試爆原子彈,是為「颶風行動」(Operation Hurricane);法國也在1960年在阿爾及利亞的撒哈拉大沙漠中成功試爆原子彈,代號「藍色跳鼠」(Gerboise Bleue);中共也在1966年於新疆羅布泊成功試爆原子彈、1967年成功試爆氫彈,是中共所稱的「596工程」;印度也在1974年進行「微笑佛陀行動」核試驗。電影片尾呈現奧本海默所言,他們雖然沒有在「三位一體」讓全球大氣發生連鎖效應,實際上另一種連鎖效應真實上演。

(左)愛德華泰勒於1958年就任勞倫斯利福爾國家實驗室主任的照片;(右)《奇愛博士》電影劇照,左為由班尼沙夫戴所飾演的愛德華泰勒,右為席尼墨菲所飾演的奧本海默

由於目前氫彈的設計在世界各國皆為最高機密,詳細的引爆機制大多由科學家或洩密後的資訊推測:圖片為目前普遍認為「泰勒-烏拉姆設計」的氫彈引爆機制,為內爆式原子彈誘發核融合燃料產生核融合反應

在真實的歷史中,蘇聯的RDS-1核試爆也促使美國加速發展更具威力的「氫彈」,由愛德華泰勒所領導;泰勒甚至和波蘭裔物理學家,同樣也有參與過曼哈頓計畫的烏拉姆(Stanislaw Ulam, 1909~1984),設計出著名的氫彈引爆裝置「泰勒-烏拉姆設計」(Teller-Ulam design, T-U design);這種裝置是將氫彈的原料氘,透過內爆式的鈾/鈽原子彈引發核融合反應。美國在1952年11月01日在太平洋的韋塔克環礁進行「常春藤行動」(Operation Ivy)核試驗,成功驗證了「泰勒-烏拉姆設計方案」以及氫彈。「常春藤行動」分成「麥克」(Mike)和國王(King)兩次試驗,其中的「麥克」正是世界上第一顆氫彈試爆,爆炸威力是1,040萬噸爆炸當量;相較於人類第一場核試驗「三位一體」的2萬噸爆炸當量,人類似乎走向不斷追求自我毀滅威力的末日道路上。


1950年,麥卡錫主義、美國第二次紅色恐慌、胡佛局長

電影省去了二戰結束(1945年)到1954年奧本海默安全聽證會期間,美國國內以及世界局勢的重大變化,可說是讓不少觀眾較為困惑和容易誤解的地方。特別是在1950年代初期,美國國內因「麥卡錫主義」而造成第二次紅色恐慌,害怕國內潛伏眾多共產黨間諜,使得不論是政治圈、科學界、甚至是娛樂圈造成動盪。

約瑟夫麥卡錫 Joseph McCarthy, 1908~1957,於1947~1957年擔任威斯康辛州聯邦參議員

參議員約瑟夫麥卡席(照片中右側在地圖版前者),於1954年06月09日對律師兼演員的約瑟夫N韋爾奇(左側扶額者)進行訊問;當中韋爾奇反問麥卡錫是否還有良知,被認為是麥卡錫主義開始風向轉變的開端

有關「麥卡錫主義」的歷史可以回朔到1950年02月09日,美國共和黨威斯康辛州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Joseph MaCarthy, 1908~1957)在一場演講上聲稱自己有份名單,上面記錄了205位潛伏在美國政壇內的共產黨員;此話一出引發各界關注,也讓原本風評不佳的麥卡錫瞬間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政治人物。諷刺的是,麥卡錫在這樣的風頭上,不斷在這件事情上添油加醋,甚至促使美國政府對共產黨活動的監察機關,「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The House 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ttee, HUAC)開始針對可能存在的共產黨員進行審訊。當時有不少人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被公審。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麥卡錫演講之前,1947年11月25日,HUAC針對電影娛樂圈包括演員、導演、編劇、音樂家等總共十位電影從業人員進行傳訊,這十人在國會上因拒絕回答暗示性或汙辱性問題而被判定藐視國會定罪,是為著名的「好萊塢黑名單」(Hollywood Blacklist),或「好萊塢十君子」(the Hollywood Ten)。

被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傳訊的「好萊塢十君子」,與家人和支持者手舉抗議標語牌

(左)道頓莊柏在接受審訊時的樣貌;(右)在電影《好萊塢的黑名單》中由布萊恩克蘭斯頓飾演的道頓莊柏

該名單當中最知名的人物,莫過於後來撰寫出《羅馬假期》《萬夫莫敵》《出埃及記》等知名作品的編劇 道頓莊柏(Dalton Trumbo, 1905~1979);他在被判藐視國會後入獄服刑,出獄後只能用假名或代筆的名義撰寫劇本,更在之後因為《羅馬假期》和《鐵牛傳》獲得兩座奧斯卡金像獎。但這兩次得獎他都沒有出席領獎,直到1959年道頓莊柏在接受電視專訪時才公開承認,他就是這兩部奧斯卡獎的電影編劇;但直到2011年12月19日,美國編劇協會才正式宣布道頓莊柏擔任《羅馬假期》編劇,也在當時推出的DVD中,才以數位修復的方式將他的名字寫在工作人員名單裡。然而,道頓莊柏在1976年因心臟病過世,並沒有看到自己的作品正式被平反。有關這段故事,大家可以參考由「絕命毒師」布萊恩克蘭斯頓所主演的《好萊塢的黑名單》(Trumbo, 2015)電影,當中有針對麥卡錫主義和好萊塢黑名單的歷史詳細解說。

焦點回到奧本海默,在「麥卡錫主義」最高峰的時刻,擔任美國原子能顧問的奧本海默也在當時遭到調查,但他在1947年因參與「曼哈頓計畫」取得「安全許可」後,一直都被政府單位所保護;直到1953年艾森豪總統上台後,加強由杜魯門總統所提出的忠誠審查制度,美國原能會提出的新版安全審核機制,讓奧本海默的忠誠度再次受到質疑。

(左)強艾德格胡佛於1961年所攝的照片;(右)在電影《強艾德格》中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飾演的胡佛局長

如同電影裡所呈現,在這場安全聽證前,奧本海默便受到由胡佛所主導的調查單位所監控;電影中也有提到「胡佛」這個名字,指的是強艾德格胡佛(John Edgar Hoover, 1895~1972),也就是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曾在《強艾德格》這部電影裡所飾演的人物。

胡佛是在一戰期間加入美國司法部,並在1921年成為調查局副局長;當時美國在經濟大恐慌後犯罪猖狂,胡佛以消除犯罪為名不斷擴張調查局規模,到了1935年將調查局,改制成為「美國聯邦調查局」,也就是一般我們熟知的FBI。

胡佛的一生可說是和FBI綁在一起,從他1935上任局長開始,到他1972年過世為止,當了37年局長;若要把調查局時期也算進去,總共當了47年又358天,是美國歷史上任職最久的調查局局長;據說,胡佛之所以能夠在調查局局長的位子上這麼久,就是因為他掌握了不少政治人物的把柄,甚至透過非法手段收集證據,特別是冷戰時期以反間諜為名,讓許多原本想要動他腦筋的政客拿他沒辦法。

這也是為什麼當史特勞斯提及「胡佛」的名字,聽證會上的議員們便警告史特勞斯不要轉移話題,因為「胡佛」就是個狠角色,沒人敢跟他扯上關係啊!


1954年,奧本海默的安全聽證會

這場電影中呈現的1954年奧本海默安全聽證會,其實就是針對奧本海默取得的「安全許可」作攻擊;這種「安全許可」等於是現在公務員要進入政府機關工作時所做的身家調查,過去的所作所為都會被血淋淋地挖出來被審視,只不過當時奧本海默的聽證會是秘密進行的。

奧本海默擔任原能會顧問期間的樣貌

電影裡提到,奧本海默的安全許可是早在聽證會發生前由史特勞斯本人通知他被撤銷的,當時的時間是1953年12月21日;但事實上,史特勞斯早在1952年艾森豪總統上台後,便與撰寫原能會法案的著名參議員,布萊恩麥克馬洪(Brien McMahon, 1903~1952)極力建議艾森豪總統將奧本海默的安全許可撤銷。

1953年,史特勞斯(右)受美國總統艾森豪之邀,擔任原能會主席後開始向奧本海默展開攻擊

直到今日,並沒有直接證據說明為何史特勞斯有如此舉動,但後世推測的原因可能與他身為原能會主席推行美國發展氫彈的政策,以及後續準備在1954年03月30日進行「城堡行動」的氫彈核試爆有關;反核立場的奧本海默便是他在政治道路上的最大阻礙。當史特勞斯在1953年底向奧本海默宣告安全許可被撤銷時,他便建議奧本海默辭職;但當時的奧本海默不辭職,而是選擇接受由原能會召開的聽證會,為自己的安全許可拚搏。

美國於1954年03月01日開始的「城堡行動」,是在南太平洋比基尼環礁進行的氫彈核試爆;照片為城堡行動中的Bravo試爆,由於錯估核武威力,造成附近海面船隻和居民遭受輻射污染。也因此,日本漁船第五福龍丸號遭受嚴重輻射污染,進而讓日本國內出現反核聲浪,以及後續「哥吉拉」的誕生

這場聽證會在1954年04月開始,讓奧本海默的過去所有所作所為攤在陽光下一一被檢視,焦點都集中在奧本海默過去和共產黨的關係,以及在曼哈頓計畫期間為何有核間諜的洩密事件發生。聽證會紀錄在會後並沒有馬上公開,直到美國能源部(後來原能會改組後的政府單位)在2014年10月才公開這場祕密聽證會的文字紀錄內容。

《奧本海默》電影劇照(圖片來源:環球影業)

值得注意的是,電影對這場聽證會的焦點十分精準,因為在這場聽證會上確實針對奧本海默過去為了保護朋友而捏造出來的故事進行激烈討論;當時奧本海默聲稱自己有個名為哈康薩瓦利耶(Haakon Chevalier, 1901~1985,電影中由傑佛森海爾所飾演)的朋友告訴他,能夠透過一位名叫喬治艾爾登頓(George Eltenton,電影中由蓋布奈特所飾演)向蘇聯提供情報,但奧本海默認為僅止於閒聊而不當一回事。但不論是薩瓦利耶還是艾爾登頓,兩人都在事後雖然沒有被定罪,卻也丟了工作。

另外,奧本海默在1930年代參加的共產黨活動、在校園內組織工會、捐款給西班牙內戰共和派等過往也被一一挖出。可說是毫無隱私可言,被赤裸裸地公開檢視。而壓垮最後一根稻草的,則是愛德華泰勒在出席聽證會時表示:「我認為奧本海默是個對國家忠誠的人,但我個人認為將公共事務交由其他人管理會比較安全。」縱使沒有直接否認奧本海默,但也暗示性詆毀了奧本海默的名聲。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愛德華泰勒的不利證詞,也讓他本來就不好的人際關係雪上加霜;這讓過去同樣在「曼哈頓計畫」或「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一同工作的同事們相當不諒解,也讓他在科學界成為眾矢之的。

為期四週的聽證會,最終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奧本海默是共產黨員,但也讓奧本海默自1947年開始擁有的「安全許可」被取消;這意味著奧本海默無法繼續擔任的原能會顧問,同時也沒有辦法直接對美國政府機關進行影響。

奧本海默在聖約翰島上的小屋,如今被命名為奧本海默海灘

1954年的安全聽證會後,奧本海默在學術圈的影響力也受到了影響;縱使奧本海默仍然繼續擔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長直到他過世的前一年(1966年),但他在聽證會之後,便和妻子與孩子們時常造訪美屬維京群島的聖約翰島,甚至最後還在1957年,買下了0.81公頃的吉布尼海灘(Gibney Beach)的一部份土地,蓋了一個簡樸的小屋當作是遠離塵囂的避風港。而這座海灘也被命名為「奧本海默海灘」,每年吸引不少遊客朝聖造訪。


1959年,史特勞斯的提名聽證會

就在成功打擊奧本海默後,史特勞斯持續擔任原能會主席,直到1958年06月任期結束;當時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原本想要重新再次任命他,但史特勞斯擔心1954年的「奧本海默事件」可能讓他在原能會內部或參議院民主黨人士大作文章,因此他和艾森豪協商擔任另外的內閣職務。

起初,艾森豪提出白宮辦公室主任、國務卿等位子,但都遭史特勞斯拒絕,最後被艾森豪塞進了他「商務部長」的名單之中。然而,在1958年艾森豪宣布提名後,史特勞斯的提名隨即遭到參議院和原能會的強烈反對。

(左)懷俄明州參議員 蓋爾W.麥吉;(右)新墨西哥州參議員 柯林頓安德森;是兩位率先針對艾森豪總統內閣提名中,史特勞斯擔任商務部長提出質疑的參議員

首先,在參議院商務委員會中擔任委員的參議員蓋爾W.麥吉(Gale W. McGee, 1915~1992,電影中由哈利格勒納所飾演),指控史特勞斯誇大自己對氫彈研發的成果,更為此惹惱了前總統杜魯門(因為史特勞斯曾表示杜魯門總統支持他做氫彈研究);參議員麥吉和另一位來自新墨斯哥州參議員 柯林頓安德森(Clinton Anderson, 1895~1975),更將一封杜魯門對史特勞斯不利的信件曝光給媒體,才讓史特勞斯是否適任商務部長,以及政治名聲受到挑戰。

有趣的是,電影中特別安排了史特勞斯在1947年邀請奧本海默擔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長時,自己調侃了一下自己的姓氏,Strauss,並說到雖然念法叫做「史特勞斯」,實際上用南方口音會變成「史勞斯」;這事實上是反應了當時在1958年,史特勞斯提名商務部長爭議爆發後,不少奧本海默的支持者、史特勞斯的反對人士,用史特勞斯 Strauss的姓氏,稱呼他們是「the Last Straws Committee」,意指「壓垮他最後一根稻草委員會」。

《奧本海默》電影劇照,由小勞勃道尼所飾演的路易斯史特勞斯正接受參議院的聽證(圖片來源:環球影業)

這場有關史特勞斯的提名聽證會從1959年06月03日開始,為期16天中,參議員們不斷質詢史特勞斯過去擔任原能會主席的總總作為,並邀請不少證人出席發表聲明;包括電影中由雷米馬利克所飾演的科學家 大衛希爾,他指責史特勞斯過於追求個人利益而缺乏公正客觀的判斷,不適合擔任政府內閣職務;同時也在聽證會上舉例1949年奧本海默因反對挪威運送同位素原料,讓史特勞斯在1954年對奧本海默進行政治清算。這些細節,都有在電影中呈現。

史特勞斯擔任原能會主席期間解釋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和比基尼環礁實施氫彈核試爆

史特勞斯的提名聽證會,最終在1959年06月19日,參議院以46票同意對49票反對,否決了史特勞斯擔任商務部長的提名,也意味著這是美國歷史上第八次總統內閣任命未能獲得參議院認可。值得注意的是,電影中也有特別提及,當中投下反對票的麻州參議員,也就是後來成為第35任美國總統的約翰F.甘迺迪(John F. Kennedy, 1917~1963)。

史特勞斯在1959年失勢後,便淡出美國政壇,往後也因為過去在政壇上豎立許多敵人而漸漸失去了影響力。他在1962年出版了個人回憶錄《Men and Decisions》,揭露了過去擔任政府要職時的內幕;這本書在當時的《紐約時報》暢銷書排名中居高不下,但不少歷史學家認為這本回憶錄觀點過於偏頗,有失公允。然而,史特勞斯在淡出政壇後致力於慈善和猶太民族活動,並在自己的農場內從事養牛的工作。直到1974年01月21日,他因淋巴癌過世在維吉尼亞州的農場家中;而他的妻子愛麗絲(Alice Hanauer Strauss)則是在2004年,以高齡101歲過世。


1963年,奧本海默獲頒恩里科費米獎

奧本海默與妻子凱薩琳一同出席在白宮舉行的費米獎頒獎儀式

奧本海默從詹森總統手中接過費米獎

恩里科費米獎(Enrico Fermi Award),以前述成功製造出「芝加哥一號堆」的義大利裔科學家費米為名,由美國原能會所頒發的國際獎項,於1954年設立,費米則是第一位獲得此獎的科學家,用於獎勵在核物理有高度成就的傑出人士,每年由美國全國科學院院士、科學學會的官員投票選出。由於這個獎項不像諾貝爾獎是以單一研究成果作為評斷標準,而是以候選人的整體科學成就為評斷標準,因此也被認為是科學家們的終身成就獎。

就在奧本海默在1954年被取消安全許可後九年,奧本海默被授予費米獎;這是在當時對史特勞斯投下不信任票的甘迺迪總統,在生前極力推薦並爭取的結果,但可惜的是甘迺迪在1963年11月22日頒獎前一個禮拜遭到槍殺,最後由繼任總統林登詹森頒發,而甘迺迪總統的遺孀 賈姬甘迺迪也在現場觀禮。

奧本海默於1963年獲頒費米獎時,不少好友都到場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特別安排不少奧本海默的科學家好友在現場與奧本海默握手致意,其中也包含曾經在1954年安全聽證會上對他作出不利證詞的愛德華泰勒;事實上,奧本海默能夠獲頒費米獎也是經由愛德華泰勒爭取而來,是泰勒本人希望藉由此機會能修補破裂的關係。

然而,縱使奧本海默獲得費米獎,讓他在科學圈的名聲得以恢復,但他的安全許可仍被取消。



二、 該如何欣賞《奧本海默》?

羅伯特奧本海默本尊

《奧本海默》的電影劇情涉及眾多歷史事件和人物,特別是近代科學史相當知名的科學家,同時也關係到這些科學家的研究成就,因此入門門檻不低;加上電影節奏快速,對白量大,同時又有180分鐘的片長內容,在影像處理、運鏡、實景特效,以及人物編排、剪輯、配樂等技術上,確實是一部兼具深度以及娛樂感的作品。

而克里斯多夫諾蘭第一次挑戰人物傳記電影,打破了過去直線敘事的方式,將許多歷史事件以及其背後所代表的意涵融合,做出了不同的歷史詮釋,是我個人認為本片令我最驚豔之處。

因為當我們在闡述「歷史」之際,可能包含著「歷史事實」以及「歷史解釋」;「歷史事實」即何年何月何日所發生的人事時地物,是既定事實無法改變,但「歷史解釋」則是每個人透過不同觀點或立場,對該事物做出的價值觀判斷。正如電影中,以1954年奧本海默的安全聽證會破題,再到1959年的史特勞斯提名聽證會,來回顧奧本海默的傳奇一生;事實上,正是透過不同的時空、角度出發,來看待「歷史事實」所做出的不同「歷史解釋」。

《奧本海默》電影劇照(圖片來源:環球影業)

在1940年代參與原子彈研發的奧本海默,是否能夠用1950年代的價值觀標準回頭評價,研發原子彈是否正確?又或者是,在1945年美國投下原子彈,是否就是開啟冷戰核武器競賽的罪魁禍首?特別的是,電影中特別利用檢察官以新版人事任命標準,問及當時將奧本海默找進「曼哈頓計畫」的格羅夫斯將軍,你是否還會聘用奧本海默當作計畫主任,格羅夫斯答道:不會,但所有的科學家都不會。

也因此,電影拋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們該如何看待「歷史」?因為我們似乎無法利用現在的價值觀,去對「歷史事實」做出客觀評斷;也正因為社會的風氣會變、世界的局勢也會變,人隨著時間也會成長,觀念也會變。那麼,我們是不是更應該記住歷史帶給我們的教訓,而非僅止於批判過去的所作所為?

諷刺的是,人類在歷史中學到的教訓,就是永遠學不到教訓。不論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大恐慌,進而造成左派思想的崛起,再到納粹興起後人類再度承受第二場浩劫;不斷追求毀滅力量,甚至創造出更可怕的武器,以制衡我們可能面臨到的威脅。這樣的人性、或是歷史悲劇,似乎都是再不斷上演。

就算是奧本海默這樣天才般的科學家,也沒辦法料到最後自己會被自己研發出的東西給反將一軍;也沒辦法在當時預測自己研發出來的東西能不能真正獲得實現。當美國傾全國之力,投注經費在沒有人知道結果的原子彈上時,我們是否也另類驗證了,人類科技的進步,似乎只有當面臨危機時才會有重大突破呢?這說來十分諷刺,不是嗎?

《奧本海默》電影劇照(圖片來源:環球影業)

正如同電影中最後奧本海默對凱薩琳所言,「時間將證明一切」。很多「歷史」或「事件」當下發生時飽受負面批評,但經過時間的鍛鍊卻成為永垂不朽的傳奇;而一時得利、趁勢而為的人事物,長時間過後回頭來看,似乎也就那麼曇花一現般地微不足道。

或許,《奧本海默》花了180分鐘說了這麼大段的歷史故事,就如同原子彈啟動爆炸後的那一瞬間般,造成的「連鎖反應」或是對後世的影響,才是最直接也最致命的。

如今,我成為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奧本海默在「三位一體」核試驗後引用《薄伽梵譚》的內容,始終令人津津樂道;但我認為這句話從奧本海默的口中說出,道盡了多少無奈與感慨啊!誰有權力掌握如此巨大的毀滅能力?又有誰能夠真的控制這般毀滅工具?又或是後世該如何看待這樣的毀滅開端?

或許,真的也只有時間能夠道盡一切了。

人類就是如此渺小:盡自己的全力、堅持做對得起良心的事,就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XX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