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自由工作業者後的山口返鄉之旅,都會嘗試前往沒去過的境地,最好是越沒什麼的地方,就越期待會發生什麼預料外的際遇。
2014年的返鄉之旅,第一次從防府搭一個多小時的電車來到了柳井市。這是一個從沒造訪過,也極為安靜的地方。
那時第一次前往柳井,主要是想拜訪一間在網路上關注已久的手作雜貨小店。出了柳井車站的人煙稀少,還一度懷疑自己有沒有找錯地方。一路看著地圖,一邊看著路上滿滿可愛的金魚裝置藝術,還是覺得與完全沒人的眼前場景,有著很大的衝突感。
找到了目的地的店家,是一間很特別的建築。一樓是車庫,要走樓梯上去二樓才是賣店。那時候還背著單眼在旅行的自己,在上二樓前先在外頭拍了幾張照,後來才意識到老闆透過窗戶朝我納悶的看著。(大概是納悶怎麼會有個觀光客跑來這裡?)
禮貌性的點了個頭後,就趕緊上樓逛一下店面。
這是一間夫婦一起經營的雜貨小店,店內充滿了北歐風格的擺飾與許多裁縫手作品。逛了一會兒,和老闆夫妻稍微聊了一下商品的特色後,挑了一件手作襯衫,和北歐小物,怕耽誤打烊時間,趕緊到櫃檯結帳準備離開。
老闆一邊結帳,一邊疑惑地問道…
老闆「您是從哪裡來的?」
我「台灣」
老闆「??是…哪個縣?」
我「是日本下面,海外的那個台灣」
老闆瞬間驚悟大笑「你不是日本人!?完全沒發現!!」
就這樣,似乎打開了什麼開關,原本感覺很安靜的夫婦倆,瞬間話匣子全開的熱絡地聊了起來。得知我也是在做裁縫的,還特別帶我去樓下的工作間看她的裁縫小天地。非常好客的夫妻倆,聽到我隔天要去「光市」的市集活動,趕緊確認了幾個認識的品牌,推薦我一定要過去看看。
來到山口旅行,我都會帶上很多自己親手做的結緣品。有時候會是一些小吊飾、有時候會是一些束口袋裝著台灣傳統的小點心。又或者是幾個零錢包,亦或是自己畫的明信片。為了就是遇到像這樣的交流展開時,可以加深彼此關係。這樣的旅行習慣,我覺得對於當地人而言,是最棒最深刻的歐咪牙給。待下次再見面時,看到對方還在使用的時候,就會有很暖很暖的心情回饋。
在遞給他們歐咪牙給的同時,也會順道介紹台灣文化,以及山口之於台灣人的歷史與意義。同樣是裁縫師的老闆娘,收到了我的禮物當下,也回送了我喜歡的黃色小袋子。就這樣,完全忘我地聊了好久好久,彼此都捨不得結束。當晚獨自下榻的旅館不在柳井,需要再搭車前往,直到天色真的開始逐漸昏暗,老闆娘擔心一個女生獨自移動危險,才趕緊要送我到一樓。
從二樓到一樓的步伐是緩慢的,她一邊告知我回程車站的方向,一邊叮囑我接下來的旅行要萬事小心。接著,竟然從背後拿出了一頂她親手做的帽子,順勢戴在我的頭上說:「這個是非賣品喔!這幾天天氣真的很熱,妳一直在外面走動,要做好防曬措施,以免中暑了。還有,一個女孩子在外一定要小心,天黑之後就盡量不要獨自出門。對了對了!每天都要打電話回家跟媽媽報平安喔!……」話還沒說完,我的眼淚完全潰堤…(這種晨間劇的劇情我完全招架不住)
我只是初次見面的客人,沒想到還能夠得到這麼溫暖的關心。想到老闆娘說她女兒也在外地工作奮鬥著,或許也是一種投射,把我當作她自己的孩子一樣,也希望這些善良的循環,可以渲染到更多人…
「天快黑了,趕快出發吧!要保持聯絡喔!下次再來玩!」
抱了一下老闆娘,擦乾眼淚,便趕緊上路繼續旅程…
感謝這個網路世代,讓我們這些際遇,都可以透過社群軟體得已延續。習慣使用臉書寫日記的自己,一方面是可以時不時回味這些故事,一方面是讓山口的朋友們,可以透過自己的日記來認識台灣、台南還有自己在做的事情。
爾後幾年的返鄉之旅,也都會專程繞去柳井拜訪他們。可愛的老闆夫婦現在是自己臉書日記的忠實粉絲。久久見一次面,就會開心的聊我之前在臉書分享過的事情。即便不是每篇都有餘裕打日文版,但他們還是很積極的使用翻譯軟體想要知道我過得好不好。
每次要回山口前,都會在臉書上預告回去的日程,看到消息的他們,就會開始很開心的討論這次要帶我去哪裡逛逛,去認識哪些柳井的朋友。久久見一次面的大家,就像家人一般的親切、熟悉。這種被期待著回去的感覺,大概也是為何自己會一直心繫著山口的原因之一吧。
身為一個自由工作業者,有一個很大的感受。在接案的日常生活中,除了累積經驗與實力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莫過於際遇與人脈。
「很高興還能夠記得我、想到我。」已經是這幾年來,接到每一個案子後的第一道感覺。一直深信,一個機會會降臨到自己身上,絕非理所當然的幸運,比起自信,更須懷抱感恩與幸福。
在山口的日子裡,體會到了「施」與「受」之間另一層關係價值。在他人的心目中,自己能夠存在一個小角落的「牽掛」,也讓自己的生活與世界,多了點暖暖的「關係」與「羈絆」……
如果喜歡我的生活紀錄,也對裁縫譯人的斜槓人生有興趣的朋友,歡迎隨喜贊助!你們的支持將成就我持續的力量,感溫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