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開始進入了力量與爆發力的重訓週期,
這個階段可以說是我最喜歡也是最有動力去執行的訓練,
因此每當我遇到有相關知識背景或是與健身產業相關的朋友時,
我都會和他們分享最近我看到了什麼有趣的訓練方法,而大家也不吝嗇分享,
且與我一起討論各種原理與訓練法,同時也交流彼此的訓練內容與技巧等等。
但令我意外的事情是,當我重新回顧彼此過往的學習經驗時,
發現不論是在大型連鎖健身房待過,或是自營的小型健身工作室的朋友們,
都對於許多當初認為理所當然的健身原理,竟然有著各式各樣的誤會,
甚至我認為是重訓健身重大原理之一的GAS一般適應症候群,
都會因為當初的教師輕鬆帶過,甚至是教科書上的輕描淡寫,
最後在腦中只留下超補償等吸引人的科學原理,這其實令我相當震驚。
原來在我身邊的這些強者中,有好多人並不了解自己會什麼會變強,
甚至是一直以誤解自己的方式不斷地前進,
或者說以僅只於此的知識就能達到這樣的成就,我心裡也只能佩服。
而我認為若是大家想起設計訓練計畫的理念『為了人的健康與強壯』,
以及更深刻的體會身體與心理機制,那我們可以變得多麼的了不起呢?
若用一句話來說明GAS,那便是『遭逢壓力後的生理變化』。
雖然最初GAS的發表並不是為了重量訓練與幫助運動員提升運動表現,
但藉由Hans Selye在1950年的《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提出的GAS三階段生理反應,以及日後的著作與科學醫學發表,
都為整個運動科學推進到了新的境界。
以下為節錄後翻譯;
原文請參考註解一
適應能量。
從1937年起,我一直對一個事實感到好奇,即對某種壓力因子已經獲得的適應在長期暴露的過程中逐漸丟失。這意味著有機體的「適應能量」(或適應性)是有限的。當適應性喪失時,處於耗盡階段的表現與生理老化的表現之間有顯著的相似之處。毫無疑問,如果我們成功識別出「適應能量」,醫學實踐將獲得不可估量的優勢。到目前為止,我們尚未在這些方面取得任何進展。
週期性的生理病理學。除了老化的不可逆耗盡,或者是在一般適應綜合症的「耗盡階段」中的耗盡,還有一種在較短暴露於壓力之後出現的暫時性耗盡或疲勞。從這種狀況中,最容易通過休息來恢復。
壓力反應,如一般適應綜合症,對於短暫的緊急情況非常有效;這可能主要是因為大多數的「壓力荷爾蒙」(腎上腺素類物質、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皮質類固醇、RP-S)僅在短時間內良好耐受,如果它們在長時間內持續作用於身體,往往會引起嚴重併發症。
以上
事實上這個概念在現代應該以被廣為流傳,
就如同文中提到的stress hormones壓力荷爾蒙,大家可能經常聽到這個名詞,並且對它避之唯恐不及,想要盡量的降低甚至是避免它的產生。
但真的需要如此嗎?
在GAS中提到,當人體遭遇壓力時會出現生理三階段,
而健身等運動當然也在這些『壓力』的範疇之中,
但健身與其他運動相較之下有個獨特的優勢『最簡單量化』,
就像是我今天操作了肩推60KG / 5下/5組,
與到籃球場打了2個小時的3對3鬥牛,
能夠複製過程並測量的訓練量必然是健身相對容易。
而簡單的量化訓練量提供了執行者可控的壓力,
進一步地使教練們為運動員設計出與之相輔相成的個人化課表,
也為普羅大眾提供了可遵循的方向,而在健身課表中最吸引人的超補償/超回復(supercompensation)也隨之誕生,也因此有了圖一。
(雖然內容經由個人融合多項概念而形成,但其根本的架構依然遵循著GAS的基本原則)
當人體遭逢刺激或是壓力時(點1) ,身體的回饋必然是短暫的提高身體機能,
使體內的腎上腺素濃度、血壓、心跳並且肌肉緊張,
隨後出現的將會是一定程度的身體機能下降,
而在這時的身體機能下降通常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
且這種感覺就經常出現在一天訓練中的後半段,
縱使精神相當亢奮,但身上的力氣與能量已經不再像第一組一樣的飽滿,
(尤其在力量與爆發力訓練中最為明顯)
這時身體就正式進入是GAS的『警覺』,而也隨之出現健身訓練中的『疲勞』,
也就是常見的肌肉痠痛與疲憊感,(黃色曲線)
而這些下降的身體機能可能持續數小時至數天不等,影響的主要原因是依照先前的訓練內容而定。
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這時會有許多人會將『是否有肌肉痠痛』作為評斷的標準,我個人的見解是【這相當粗淺】,原因是GAS中提到的適應量有限之概念,
所有壓力都會佔據一部份的適應量,
而所有壓力當然也包含了生活、工作、感情等等心理因素的影響,
使得重訓後的恢復效率不如預期。
舉個例子,若今天我做了完整的腿部訓練需要3天的時間恢復,
而這三天的恢復期之中需要運用30%適應量,
但剛好的三天公司人手不足需要每天加班,並且女友也因為如此耍了小脾氣,
而這些生活中的心理因素加上肌肉痠痛讓睡眠品質變差,
這些種種的原因剛好使自身的適應量超載,
就算是三天後身體將腿部的延遲痠痛代謝掉,
也不代表身體已經準備好迎接下一個練腿日,
因為我體內的壓力荷爾蒙仍然處於較高的水平位置,
而這時若是勉強自己接受訓練,或是持續在如此高壓的生活與工作環境下勞動,身體就會進入『衰竭』(紅色曲線) 。
因此過度訓練等衰竭症狀不一定是訓練所引起的,
更多導致身體進入衰竭的原因是訓練後的日常過於繁忙,
使身體無法得到應有的恢復,況且衰退的效果是個無法終止的過程,
(但可以縮短)
當人體進入衰竭的階段就代表體內的某些機制已經失序了,
(我無法給出具體的症狀為何,就連Hans Sely本人也無法)
而這些失序的過程經常是連鎖反應,這過程必定是相當漫長且痛苦,
也很有可能留下後遺症,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預防衰竭的發生。
若是成功避免進入衰竭,那人體自然就會進入超恢復/超補償的階段,
因此若是想有效率的利用訓練計畫增肌、減脂或是增加運動表現,
並不是一昧的增加訓練負荷,罔顧訓練後以及生活中的壓力,
然後乞求上天賜與你金剛不壞之身,
請努力健身並好好過生活才能永保身體健康。
至於要如何精確地應用在健身的當下,以及課表的安排就留到下一篇再說吧。
我知道有很多細節沒辦法用文字表達,
因此我提供了我的IG,給想把健身練得更好的大家,
平時會分享我在日常中的『健身』與『格鬥』,
歡迎大家留言及私訊問題。
資料來源
Stress and the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 PMC (nih.g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