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慈》裡有章說明《蒼蠅王》塑造的世界太過悲觀,現實中有發生一模一樣的行為,孩童們卻能同心協力,最終獲救。讀完《人慈》讓我好奇,蒼蠅王究竟是怎樣的故事?
首先首先,書後龔志成譯者寫得導讀太清晰易懂了,用精準的語句含括所有我讀書所想,以下我想直接摘錄他說的,餘「後記」是自己對這本書的看法。
劇情不複雜,描述駭人聽聞的故事:在一場戰爭中,一架飛機帶著一群男孩從英國本土飛向男方疏散。飛機被擊落,孩子們乘坐的機艙落到一座世外桃源般、荒無人煙的珊瑚島上。起初這群孩子齊心協力,後來由於害怕所謂的「怪獸」分裂成兩派,以崇尚本能的專制派壓倒講究理智的民主派告終。
1911年高汀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0徵召入伍,當五年海軍,他參加過擊沉德國主力艦「俾斯麥號」的戰役、大西洋護航和1944年諾曼地登陸。戰後他回教會學校執教,但成千上萬善良的人們的心裡,卻留下無法磨滅的殘酷烙印。
高汀說過:「經歷過那些歲月的人如果還不了解,惡出於人猶如蜜產於蜂,那它不是瞎了眼,就是腦袋有問題。」這個觀點像紅線班貫串他所有創作。
1983年,高汀獲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聲稱,這是「因為他的小說用明晰的寫實主義的敘述藝術和多樣、具有普世價值的神話,闡明當今世界人類的現況。」綜觀高汀的作品,《蒼蠅王》無疑是其中最重要,也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作。
1.拉爾夫:金髮少年,從小過著中產階級的安寧生活,心地善良,不乏主見,象徵文明合理性(不完全的),以海螺為權威象徵的首領拉爾夫最關心怎樣才能得救,他堅持升起火堆,作為求救信號,要大家築茅屋避風雨,要大家講衛生、在固定地方上廁所。
2.傑克:紅髮,瘦高身材,教堂唱詩班的領隊,象徵野蠻和專制(對基督教有所諷刺),著迷獵野豬,對其他事情置之不理。
拉爾夫和傑克矛盾加深,捷克日意得勢,支持拉爾夫主張的卻寥寥無幾,最後連他自己也差點被對方殺掉。矛盾在於火堆熄滅事件,還有對「怪獸」的害怕。怪獸只是一種渲染,凸顯真正的怪獸來自人本身。
小說結尾,拉爾夫熱淚盈眶,他「為同心的泯滅和人性的黑暗而悲泣,為忠實而有頭腦的朋友小豬墜落慘死而悲泣。」因為拉爾夫和小豬在大雷雨的時候也參與殺害西蒙的狂舞,所以他兩的童心也不復存在。區別只在於拉爾夫終於認識到「人性的黑暗」,小豬卻否認這一點。
在「嗜血與恐懼」下,傑克等人把臉塗的五顏六色,假面背後「擺脫羞恥感和自我」,並伴以「野性大發作」,代表獵手們以可悲退化為野蠻人。拉爾夫反對塗臉,實是堅守文明最後一道防線。
3.小豬:思想早熟的善良少年,身胖體弱,常犯氣喘,戴一副深度近視眼鏡。他的眼鏡是生火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可以把眼鏡當成科學和文明的象徵。儘管透過鏡片聚光為孩子們帶來火,但小豬始終受到嘲笑和挖苦。
在作者看來,小豬的缺點在於他過分相信科學的力量,根本看不到「人性的黑暗」,因此他無法理解所謂怪獸獲鬼魂都出於人的恐懼之心。小豬過分相信成人的世界,他沒有意識到,正是大人們進行喪失理性的戰爭把孩子們帶到荒島上,所以大人不比小孩高明。
手持海螺的小豬最後死於羅傑撬下的大石,小豬之死和海螺毀滅意味野蠻終於戰勝文明。
4.西蒙:先知先覺,神祕主義者。為人靦腆,不善言詞,但有正義感,洞察力很強。在眾人對「怪獸」的有無爭論不休時,第一個提出:「怪獸應該就是我們自己」。他想說最骯髒的東西就是人本身的邪惡,孩子們卻把他轟了下來,連小豬都罵他「放屁!」
為了弄清楚「怪獸」真相,西蒙上山看個究竟,中途發現一個滿佈蒼蠅的死豬頭(傑克等人獻給「怪獸」的供品),天氣悶熱,顛顯發作,恍惚中他覺得滿是蒼蠅的豬頭彷彿化成一隻會說話的碩大蒼蠅王。作者藉蒼蠅王之口指出「怪獸」是人的一部分,並預告西蒙會被眾人打死的可悲下場,這一段揭示題意核心。
西蒙甦醒後,看清所謂「怪獸」原來只是腐爛發臭的飛行員屍體,他不顧剛發過病,爬下山訴說實情,不料天昏地暗,風雨交加,傑克等人反把西蒙當成「怪獸」活活打死。諷刺的是,孩子們所殺死的「怪獸」是唯一能向他們揭開「怪獸」的秘密、使他們免於淪為真正野獸的人,孩子們把西蒙叫做「瘋子」,但真正喪失理性的卻是他們自己。
小說中的人物雖然都是少年,兒童,但高汀的目的是透過這些具有象徵意義的人物來揭示他的道德主題──人性本惡。高汀認為,社會的缺陷要歸結為人性的缺陷,身為一個作家,他的使命是醫治「人對自我本性的驚人無知」,他的作品是使人正視「人自身的殘酷貪欲的可悲事實」。
「蒼蠅王」即「蒼蠅之王」,源出希伯來語「Ba'alzevuv」(又有一說此詞出自阿拉伯語),在《聖經》中,「Baal」被當作「萬惡之首」,在英語中「蒼蠅王」是糞便和汙物之王,因此也是醜惡的同義詞。
小說以此命名,似取意獸性戰勝人性,孩子們害怕莫須有的怪獸,到頭來真正的「怪獸」卻是潛伏在人性中的獸性。野蠻的戰爭把孩子們帶到孤島上,但這群孩子卻重現了使他們落到這種處境的戰爭,追根究柢,不是甚麼外來的怪物,而是人把樂園變成屠場。
1.出版之際,正是東西方冷戰激烈的時期,核戰的陰影籠罩全球,不少人不只想到核武將會帶給人類怎樣的直接危害,更想到萬一核戰爆發後倖存者將會如何,《蒼蠅王》大膽預言歷史上可能發生的可怕一頁,因而迎合人們對核戰的後果感到憂慮和思考這個議題的需要。
2.大學裡文學教學受「新批評派」研究方法影響,以精讀課文為基礎。《蒼蠅王》具有多層次、多面向的象徵性,正好為人們提供「見仁見智」的各種可能。相信佛洛伊德的人,從中得出孩子們的行為是對文明社會和父母權威的反抗,道德主義者認為由此可知,一旦脫離社會制約和道德規範,「惡」會膨脹到何等程度,政治家則說《蒼蠅王》說明民主的破產和專制的勝利。
如果不看本書人性之惡的隱喻,劇情發展就像叢林生存遊戲,刺激緊張,雖是經典,可讀性卻相當強。以下題個外話。
為甚麼減肥這麼難?因為不吃違反人的本能。小說中,傑克象徵本能,打獵,溫飽,吃美食,拉爾夫象徵理性,獲救,衛生,生火。儘管知道生火的重要性,人們卻被眼前的生存(美食)給誘惑,甚至連拉爾夫有時都恍惚自己生火的意義。
市面上一堆「成功法」的書籍,為甚麼這麼多人愛看?養成習慣,讀書方法,管理方法.......因為這些違反人性,太難做到,人常迷失於當下的短視頻、娛樂之中,只有「不急著吃棉花糖」、抵抗本能的人,才能真正「獲救」。
這座無人島上就像一個小型社會。需要有領導者才能維持秩序,然而傑克和拉爾夫都爭著做領導者,一位在頭腦清晰,一位身強體壯,就像總統和軍中領袖,兩者有其必要性,但野心過強,就會爭相奪權,彼此猜忌。
大至國家,小至分組報告,在群體中,有能力,卻能服從安排,各安其所,也很重要阿!
讀這本書時,不停思索作者想表達甚麼,但都是大方向的思考,其中有一句話是我惟一標籤,是小豬闡述自己對傑克的想法:
「我怕他,所以我了解他。要是你怕一個人,你會恨他,卻又忍不住想著他。你會騙自己,說他其實還不錯,但每當你見到他,就會像氣喘病發作似的喘不過氣來。」
這句不是書中的重點,但是我覺得好貼切!
一開始,孩子們恐懼會有「怪獸」。這是相當自然而然的事情,你光是晚上睡覺都要害怕到開燈,看完鬼片半夜不敢上廁所,何況到一座珊瑚島,不知道裡面有甚麼,還面對一群你陌生的、年齡相仿的人。
「對環境的恐懼」,這種心情擴散至整個心靈,導致緊張兮兮,轉而「恐懼任何東西」,彼此猜疑,終至殺害,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這種恐懼與緊張,也容易感染他人。
人性本惡嗎?撇除傑克和拉爾夫的衝突,對於「恐懼」導致的惡意,我覺得很多是這樣的心情在作祟。
閱讀時長:2天/3h
寫作時長:1天/1h2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