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蒼蠅王》:人性=獸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人慈》裡有章說明《蒼蠅王》塑造的世界太過悲觀,現實中有發生一模一樣的行為,孩童們卻能同心協力,最終獲救。讀完《人慈》讓我好奇,蒼蠅王究竟是怎樣的故事?

首先首先,書後龔志成譯者寫得導讀太清晰易懂了,用精準的語句含括所有我讀書所想,以下我想直接摘錄他說的,餘「後記」是自己對這本書的看法。

劇情不複雜,描述駭人聽聞的故事:在一場戰爭中,一架飛機帶著一群男孩從英國本土飛向男方疏散。飛機被擊落,孩子們乘坐的機艙落到一座世外桃源般、荒無人煙的珊瑚島上。起初這群孩子齊心協力,後來由於害怕所謂的「怪獸」分裂成兩派,以崇尚本能的專制派壓倒講究理智的民主派告終。


一、高汀與時代

1911年高汀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0徵召入伍,當五年海軍,他參加過擊沉德國主力艦「俾斯麥號」的戰役、大西洋護航和1944年諾曼地登陸。戰後他回教會學校執教,但成千上萬善良的人們的心裡,卻留下無法磨滅的殘酷烙印。

高汀說過:「經歷過那些歲月的人如果還不了解,惡出於人猶如蜜產於蜂,那它不是瞎了眼,就是腦袋有問題。」這個觀點像紅線班貫串他所有創作。

1983年,高汀獲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聲稱,這是「因為他的小說用明晰的寫實主義的敘述藝術和多樣、具有普世價值的神話,闡明當今世界人類的現況。」綜觀高汀的作品,《蒼蠅王》無疑是其中最重要,也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作。


二、角色與象徵

1.拉爾夫:金髮少年,從小過著中產階級的安寧生活,心地善良,不乏主見,象徵文明合理性(不完全的),以海螺為權威象徵的首領拉爾夫最關心怎樣才能得救,他堅持升起火堆,作為求救信號,要大家築茅屋避風雨,要大家講衛生、在固定地方上廁所。

2.傑克:紅髮,瘦高身材,教堂唱詩班的領隊,象徵野蠻和專制(對基督教有所諷刺),著迷獵野豬,對其他事情置之不理。

拉爾夫和傑克矛盾加深,捷克日意得勢,支持拉爾夫主張的卻寥寥無幾,最後連他自己也差點被對方殺掉。矛盾在於火堆熄滅事件,還有對「怪獸」的害怕。怪獸只是一種渲染,凸顯真正的怪獸來自人本身。

小說結尾,拉爾夫熱淚盈眶,他「為同心的泯滅和人性的黑暗而悲泣,為忠實而有頭腦的朋友小豬墜落慘死而悲泣。」因為拉爾夫和小豬在大雷雨的時候也參與殺害西蒙的狂舞,所以他兩的童心也不復存在。區別只在於拉爾夫終於認識到「人性的黑暗」,小豬卻否認這一點。

在「嗜血與恐懼」下,傑克等人把臉塗的五顏六色,假面背後「擺脫羞恥感和自我」,並伴以「野性大發作」,代表獵手們以可悲退化為野蠻人。拉爾夫反對塗臉,實是堅守文明最後一道防線。

3.小豬:思想早熟的善良少年,身胖體弱,常犯氣喘,戴一副深度近視眼鏡。他的眼鏡是生火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可以把眼鏡當成科學和文明的象徵。儘管透過鏡片聚光為孩子們帶來火,但小豬始終受到嘲笑和挖苦。

在作者看來,小豬的缺點在於他過分相信科學的力量,根本看不到「人性的黑暗」,因此他無法理解所謂怪獸獲鬼魂都出於人的恐懼之心。小豬過分相信成人的世界,他沒有意識到,正是大人們進行喪失理性的戰爭把孩子們帶到荒島上,所以大人不比小孩高明。

手持海螺的小豬最後死於羅傑撬下的大石,小豬之死和海螺毀滅意味野蠻終於戰勝文明。

4.西蒙:先知先覺,神祕主義者。為人靦腆,不善言詞,但有正義感,洞察力很強。在眾人對「怪獸」的有無爭論不休時,第一個提出:「怪獸應該就是我們自己」。他想說最骯髒的東西就是人本身的邪惡,孩子們卻把他轟了下來,連小豬都罵他「放屁!」

為了弄清楚「怪獸」真相,西蒙上山看個究竟,中途發現一個滿佈蒼蠅的死豬頭(傑克等人獻給「怪獸」的供品),天氣悶熱,顛顯發作,恍惚中他覺得滿是蒼蠅的豬頭彷彿化成一隻會說話的碩大蒼蠅王。作者藉蒼蠅王之口指出「怪獸」是人的一部分,並預告西蒙會被眾人打死的可悲下場,這一段揭示題意核心。

西蒙甦醒後,看清所謂「怪獸」原來只是腐爛發臭的飛行員屍體,他不顧剛發過病,爬下山訴說實情,不料天昏地暗,風雨交加,傑克等人反把西蒙當成「怪獸」活活打死。諷刺的是,孩子們所殺死的「怪獸」是唯一能向他們揭開「怪獸」的秘密、使他們免於淪為真正野獸的人,孩子們把西蒙叫做「瘋子」,但真正喪失理性的卻是他們自己。

小說中的人物雖然都是少年,兒童,但高汀的目的是透過這些具有象徵意義的人物來揭示他的道德主題──人性本惡。高汀認為,社會的缺陷要歸結為人性的缺陷,身為一個作家,他的使命是醫治「人對自我本性的驚人無知」,他的作品是使人正視「人自身的殘酷貪欲的可悲事實」。


三、「蒼蠅王」與人性黑暗

「蒼蠅王」即「蒼蠅之王」,源出希伯來語「Ba'alzevuv」(又有一說此詞出自阿拉伯語),在《聖經》中,「Baal」被當作「萬惡之首」,在英語中「蒼蠅王」是糞便和汙物之王,因此也是醜惡的同義詞。

小說以此命名,似取意獸性戰勝人性,孩子們害怕莫須有的怪獸,到頭來真正的「怪獸」卻是潛伏在人性中的獸性。野蠻的戰爭把孩子們帶到孤島上,但這群孩子卻重現了使他們落到這種處境的戰爭,追根究柢,不是甚麼外來的怪物,而是人把樂園變成屠場。


四、客觀上成功的因素

1.出版之際,正是東西方冷戰激烈的時期,核戰的陰影籠罩全球,不少人不只想到核武將會帶給人類怎樣的直接危害,更想到萬一核戰爆發後倖存者將會如何,《蒼蠅王》大膽預言歷史上可能發生的可怕一頁,因而迎合人們對核戰的後果感到憂慮和思考這個議題的需要。

2.大學裡文學教學受「新批評派」研究方法影響,以精讀課文為基礎。《蒼蠅王》具有多層次、多面向的象徵性,正好為人們提供「見仁見智」的各種可能。相信佛洛伊德的人,從中得出孩子們的行為是對文明社會和父母權威的反抗,道德主義者認為由此可知,一旦脫離社會制約和道德規範,「惡」會膨脹到何等程度,政治家則說《蒼蠅王》說明民主的破產和專制的勝利。


五、後記

如果不看本書人性之惡的隱喻,劇情發展就像叢林生存遊戲,刺激緊張,雖是經典,可讀性卻相當強。以下題個外話。

  • 本能終將戰勝理性

為甚麼減肥這麼難?因為不吃違反人的本能。小說中,傑克象徵本能,打獵,溫飽,吃美食,拉爾夫象徵理性,獲救,衛生,生火。儘管知道生火的重要性,人們卻被眼前的生存(美食)給誘惑,甚至連拉爾夫有時都恍惚自己生火的意義。

市面上一堆「成功法」的書籍,為甚麼這麼多人愛看?養成習慣,讀書方法,管理方法.......因為這些違反人性,太難做到,人常迷失於當下的短視頻、娛樂之中,只有「不急著吃棉花糖」、抵抗本能的人,才能真正「獲救」。

  • 一山容不下二虎

這座無人島上就像一個小型社會。需要有領導者才能維持秩序,然而傑克和拉爾夫都爭著做領導者,一位在頭腦清晰,一位身強體壯,就像總統和軍中領袖,兩者有其必要性,但野心過強,就會爭相奪權,彼此猜忌。

大至國家,小至分組報告,在群體中,有能力,卻能服從安排,各安其所,也很重要阿!

  • 當你害怕一個人

讀這本書時,不停思索作者想表達甚麼,但都是大方向的思考,其中有一句話是我惟一標籤,是小豬闡述自己對傑克的想法:

「我怕他,所以我了解他。要是你怕一個人,你會恨他,卻又忍不住想著他。你會騙自己,說他其實還不錯,但每當你見到他,就會像氣喘病發作似的喘不過氣來。」

這句不是書中的重點,但是我覺得好貼切!

  • ​「恐懼」會傳染?

一開始,孩子們恐懼會有「怪獸」。這是相當自然而然的事情,你光是晚上睡覺都要害怕到開燈,看完鬼片半夜不敢上廁所,何況到一座珊瑚島,不知道裡面有甚麼,還面對一群你陌生的、年齡相仿的人。

「對環境的恐懼」,這種心情擴散至整個心靈,導致緊張兮兮,轉而「恐懼任何東西」,彼此猜疑,終至殺害,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這種恐懼與緊張,也容易感染他人。

人性本惡嗎?撇除傑克和拉爾夫的衝突,對於「恐懼」導致的惡意,我覺得很多是這樣的心情在作祟。



閱讀時長:2天/3h

寫作時長:1天/1h29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周的沙龍
13會員
20內容數
打造自己的圖書庫!
三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29
推薦指數:★★★☆☆ (內文含雷,慎閱)
Thumbnail
2023/08/29
推薦指數:★★★☆☆ (內文含雷,慎閱)
Thumbnail
2023/08/19
2023/08/19
2023/08/17
推薦指數:★★★★☆ (內文含雷,慎閱)
Thumbnail
2023/08/17
推薦指數:★★★★☆ (內文含雷,慎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還記得曾經看過蒼蠅王的震撼,那就像是一場人性的實驗,當道德感、法律這些東西因為環境因素不再存在時,剩下的就是失控的人性了。 我對於這部作品在開頭對於玩樂似的霸凌描述,看得有些難受,或許是回想起了國中時期所見所聞,那些被欺負的同學努力在嘲笑中求生存的畫面,瞬時間就回到了腦海。
Thumbnail
還記得曾經看過蒼蠅王的震撼,那就像是一場人性的實驗,當道德感、法律這些東西因為環境因素不再存在時,剩下的就是失控的人性了。 我對於這部作品在開頭對於玩樂似的霸凌描述,看得有些難受,或許是回想起了國中時期所見所聞,那些被欺負的同學努力在嘲笑中求生存的畫面,瞬時間就回到了腦海。
Thumbnail
「本能」與「理性」的野外求生戰。
Thumbnail
「本能」與「理性」的野外求生戰。
Thumbnail
《人慈》是由歐洲著名的思想家羅格.布雷格曼所著,同時是歷史學家與記者的他,善於以歷史事件、科學實驗與社會案例佐證觀點,讀者因此能透過多方面視角看待該價值觀,也更容易被羅格提供的證據說服。無論羅格以哪一種方式敘述或引證,核心思想都脫離不了「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這點。
Thumbnail
《人慈》是由歐洲著名的思想家羅格.布雷格曼所著,同時是歷史學家與記者的他,善於以歷史事件、科學實驗與社會案例佐證觀點,讀者因此能透過多方面視角看待該價值觀,也更容易被羅格提供的證據說服。無論羅格以哪一種方式敘述或引證,核心思想都脫離不了「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這點。
Thumbnail
看過很多關於大逃殺類型的作品,一些行銷書案或多或少都會提及到這一部經典文學《蒼蠅王》。內容不多重要角色的個性簡單明瞭是能夠輕鬆讀完的一本好書,大概列出幾項是我比較有興趣討論的部分:1.作者--威廉·高汀的背景2.為甚麼沒有女性角色3.狩獵文化4.瑞弗活下來的意義
Thumbnail
看過很多關於大逃殺類型的作品,一些行銷書案或多或少都會提及到這一部經典文學《蒼蠅王》。內容不多重要角色的個性簡單明瞭是能夠輕鬆讀完的一本好書,大概列出幾項是我比較有興趣討論的部分:1.作者--威廉·高汀的背景2.為甚麼沒有女性角色3.狩獵文化4.瑞弗活下來的意義
Thumbnail
英雄片是電影常見的題材,尤其近幾年《復仇者聯盟》系列風靡全球,地球人對抗外星人、野獸、怪物的情節,更是深植人心。然而,人類最大的敵人到底是誰?最終文明又將因為什麼而毀滅?答案或許早在1954年出版的《蒼蠅王》就早已揭露。
Thumbnail
英雄片是電影常見的題材,尤其近幾年《復仇者聯盟》系列風靡全球,地球人對抗外星人、野獸、怪物的情節,更是深植人心。然而,人類最大的敵人到底是誰?最終文明又將因為什麼而毀滅?答案或許早在1954年出版的《蒼蠅王》就早已揭露。
Thumbnail
「蒼蠅王」是糞便、髒物的王,所以也是醜惡的代名詞。而這樣醜惡的象徵,又如何在人性之間穿梭?《蒼蠅王》的故事是許多著名電影和小說的原型,魯賓遜漂流記、大逃殺⋯⋯都令人印象深刻。我們可以從很多故事當中看到《蒼蠅王》情節的影子,但不見得都有同樣發人深省的結局。而《蒼蠅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Thumbnail
「蒼蠅王」是糞便、髒物的王,所以也是醜惡的代名詞。而這樣醜惡的象徵,又如何在人性之間穿梭?《蒼蠅王》的故事是許多著名電影和小說的原型,魯賓遜漂流記、大逃殺⋯⋯都令人印象深刻。我們可以從很多故事當中看到《蒼蠅王》情節的影子,但不見得都有同樣發人深省的結局。而《蒼蠅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Thumbnail
《我是老鼠!》菲力普•普曼:★★★★☆ 深夜,一個身穿童僕制服的神祕小男孩來到老夫婦家。小男孩口口聲聲說自己是老鼠,他喜歡啃木頭、不會用刀叉、不知道從何而來,也不知道父母是誰。
Thumbnail
《我是老鼠!》菲力普•普曼:★★★★☆ 深夜,一個身穿童僕制服的神祕小男孩來到老夫婦家。小男孩口口聲聲說自己是老鼠,他喜歡啃木頭、不會用刀叉、不知道從何而來,也不知道父母是誰。
Thumbnail
《失控少年兵團》是一部寫實又魔幻的電影,鏡頭下的人性、大自然,敘述人類也只是大自然的一體,是渺小的。探究人性的本質,人性也不過是包裝過的獸性罷了。
Thumbnail
《失控少年兵團》是一部寫實又魔幻的電影,鏡頭下的人性、大自然,敘述人類也只是大自然的一體,是渺小的。探究人性的本質,人性也不過是包裝過的獸性罷了。
Thumbnail
本書的故事是發生在一個小島上,出現的人物全部都是青少年(13歲左右)以及兒童(6歲左右),沒有時間,也沒有地點,人數也不詳,而這些具體的細節都不重要,因為這樣的模糊正是要襯托任何一個符合這被創造出條件的事物,都會有如故事中的發展。在一架飛機的失事中,小孩們四散在島上,以賴甫(Ralph)作為敘
Thumbnail
本書的故事是發生在一個小島上,出現的人物全部都是青少年(13歲左右)以及兒童(6歲左右),沒有時間,也沒有地點,人數也不詳,而這些具體的細節都不重要,因為這樣的模糊正是要襯托任何一個符合這被創造出條件的事物,都會有如故事中的發展。在一架飛機的失事中,小孩們四散在島上,以賴甫(Ralph)作為敘
Thumbnail
威廉·高汀(William Golding)的《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的閱讀心得,評價人物和翻譯質素。
Thumbnail
威廉·高汀(William Golding)的《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的閱讀心得,評價人物和翻譯質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