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宇宙探索編輯部》(Journey to the West),2021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在當今越來越趨於臨摹前人的華語新導演中(如《熱帶往事》、《雪雲》等)能看到這股拍電影的熱忱真的是不容易,光是這點就讓我願意給他近年最好的中國電影之一的頭銜。尤其擺在趨於主旋律/愛國主義為重的中國電影中,《宇宙探索編輯部》真的是極致清流(還可以拿龍標真是不容易)。

雖然是《流浪地球》的主創郭帆掛名監製與投資,但《宇宙探索編輯部》完全是《流浪地球》的反面(反正我很閒拍《星際效應》?),如果說兩部《流浪地球》旨在探索宇宙的宏觀視野,那麼孔大山則反其道而行的探討宇宙之大人類的存在是有多麼渺小,電影在中國電影中幾乎難以看到的信仰/迷信出發,正當觀眾以為電影要給出答案的時候,它就如諾蘭的《星際效應》來一招濫情式的愛最偉大,但比諾蘭有效非常多。

raw-image

當然以偽紀錄片角度來看,這部片在戲謔上也不比《一場很(沒)有必要的春晚》來的出色,但情感核心上就相對紮實許多,而攝影機本身的存在與否更是一個巧妙的設定,當孫一通用手遮住攝影機並要求觀眾閉眼的那刻,他同時印證了攝影機同時的客觀視角是存在和不存在這部片中的。這個「鏡頭」的存在即是觀眾的眼睛,他藉由攝影機的存在拆穿了它的「偽」紀錄片,密度極高(甚至是搶拍的narrator)的剪輯都好似人類在眨眼的反射動作。雖然看久了會疲勞,但孔大山是個熟知觀者精神狀態的創作者。

回到存在主義上,讓我非常五味雜陳的《小行星城》有意無意也在討論相似的議題——那便是人類為何而存在,但魏斯安德森在硬是套了一層後設劇的情況之下顯得更加言之無物,反倒《宇宙探索編輯部》在當今華語影壇中反映出了少有的飄渺與虛無(一堆阿比查邦式的長鏡頭真的只有自溺而已,真的拜託不要再這樣拍了),雖然導演在映後自嘲這部片就是一本正經講幹話,但套用《西遊記》可說是個絕妙之舉,孔大山成功運用了中國文化的特色來為其風格背書(日後如果有創作者想翻拍應該是極為困難),那些「幹話」看似在暗諷中國一些自以為是的「專家」,但實際上都只是用來包裝的外殼,真正的內核從來都是存在主義。

raw-image

而這部片更是一個絕佳的大銀幕體驗,比起特效滿到溢出來的《流浪地球》而言,《宇宙探索編輯部》的節制即是它的最大優勢,在山洞內麻雀環繞的那場戲簡直遠勝《一家子兒咕咕叫》、而有意無意的「訪問片段」都在打破劇情/紀錄的藩籬,互動性上也比《咒》更加出色。不過這部片依然沒有辦法讓觀者進到虛實難辨的程度,攝影機一直維持在一個微妙的邊界上,但質感上卻又毫無低廉感。且楊皓宇的表演真的是極為驚人,洞穴那場敘說女兒自殺的戲是得獎場。

此專題收錄本在2021年的觀影和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理性上認為《正宗哥吉拉》依然是老痞子這一系列的最佳,但最打動我也最浪漫的一部滿意外竟然是完全不熟的《新•假面騎士》。對《假面騎士》不熟的程度完全是只知道這個角色就衝著庵野秀明進場,沒想到很是喜歡被放到最大的特攝風,攝影機運動和構圖上的選擇呈現在大銀幕上的效果也比《新•超人力霸王》好蠻多。
作為盧卡斯影業IP時代的尾聲(我就當作星戰已經死透了),《命運輪盤》若非主角不是印第安納瓊斯這位傳奇人物恐怕一樣會被我嫌棄,但當高齡80歲的Harrison Ford依然出現在大銀幕上堅守著這個好萊塢黃金時代的代表之一時又很難不為其動容。
「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王家衛在《2046》中引用了出自劉以鬯的《酒徒》的句子破題,僅是第二部長片的中國新銳導演畢贛幾近抓住了這股浪漫的腔調進行一次《路邊野餐》的自我革新——甚至是一次奢侈的重製。
跟《蜘蛛人:穿越新宇宙》撞題,也看似是《蜘蛛人:無家日》的孿生兄弟——但《閃電俠》做到的遠遠不止是前兩部不知節制的粉絲服務,而是把一部DC的工具電影真正化作Barry Allen的個人電影——而身為閃電俠從漫畫、電視劇以來的老粉而言,我沒有全然買單這個電影的成果。
啟程與道別都是Come and Get Your Love作為序幕和閉幕 ,個人比較欣賞第一部的敘事節奏、選曲最無懈可擊的是第二部,但作者風格最重,也可以和漫威電影宇宙全然切割開來的應該是第三部,同時也蠻感慨的就是James Gunn在漫威待了九年歷經這麼多才得來一部最屬於自己的超級英雄電影。
延續著《蜘蛛人:新宇宙》所帶起的2.5D動畫革命,《忍者龜:變種大亂鬥》讓這個沉寂已久的IP徹底死而復生,不僅是在動畫風格上的極度突出,更是賦予這個IP一個嶄新的面貌,猶如《新宇宙》賦予了蜘蛛人一個前所未見的起源故事,Jeff Rowe、Seth Rogen等人更是匠心獨具地打造了全新的忍者龜電影。
理性上認為《正宗哥吉拉》依然是老痞子這一系列的最佳,但最打動我也最浪漫的一部滿意外竟然是完全不熟的《新•假面騎士》。對《假面騎士》不熟的程度完全是只知道這個角色就衝著庵野秀明進場,沒想到很是喜歡被放到最大的特攝風,攝影機運動和構圖上的選擇呈現在大銀幕上的效果也比《新•超人力霸王》好蠻多。
作為盧卡斯影業IP時代的尾聲(我就當作星戰已經死透了),《命運輪盤》若非主角不是印第安納瓊斯這位傳奇人物恐怕一樣會被我嫌棄,但當高齡80歲的Harrison Ford依然出現在大銀幕上堅守著這個好萊塢黃金時代的代表之一時又很難不為其動容。
「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王家衛在《2046》中引用了出自劉以鬯的《酒徒》的句子破題,僅是第二部長片的中國新銳導演畢贛幾近抓住了這股浪漫的腔調進行一次《路邊野餐》的自我革新——甚至是一次奢侈的重製。
跟《蜘蛛人:穿越新宇宙》撞題,也看似是《蜘蛛人:無家日》的孿生兄弟——但《閃電俠》做到的遠遠不止是前兩部不知節制的粉絲服務,而是把一部DC的工具電影真正化作Barry Allen的個人電影——而身為閃電俠從漫畫、電視劇以來的老粉而言,我沒有全然買單這個電影的成果。
啟程與道別都是Come and Get Your Love作為序幕和閉幕 ,個人比較欣賞第一部的敘事節奏、選曲最無懈可擊的是第二部,但作者風格最重,也可以和漫威電影宇宙全然切割開來的應該是第三部,同時也蠻感慨的就是James Gunn在漫威待了九年歷經這麼多才得來一部最屬於自己的超級英雄電影。
延續著《蜘蛛人:新宇宙》所帶起的2.5D動畫革命,《忍者龜:變種大亂鬥》讓這個沉寂已久的IP徹底死而復生,不僅是在動畫風格上的極度突出,更是賦予這個IP一個嶄新的面貌,猶如《新宇宙》賦予了蜘蛛人一個前所未見的起源故事,Jeff Rowe、Seth Rogen等人更是匠心獨具地打造了全新的忍者龜電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是一部台灣動畫,獲得金馬獎最佳長片動畫的殊榮。以國語、台語及客語三種台灣人較常見的語言配音。電影名稱與角色選用華人熟悉的《西遊記》角色,讓我們更容易抓到角色的特質。 劇中以前往「新世界」作為題材,劇中呈現人們對於新世界的嚮往及迷惘。帶給觀眾與新深刻的連結與思考: 1.菁英主義造成的社會現象:
Thumbnail
有沒有一部電影在你看完之後,發現電影裏虛構的主角,原來就坐在你的對面,只是他們外貌不同、氣質不同、職業不同、背景也不同,那爲什麽我會說眼前和我對話的這位日本電通執行創意總監,也是《我的完美日常》的監製與編劇,讓我感覺就是《我的完美日常》裏的主角 - 平山呢?
Thumbnail
不敢說是今年最好的華語電影,但敢說是今年到目前為止看到最喜歡的(小成本)華語電影,開頭北京街景想起了《白塔之光》,人設與故事本身猶如《不虛此行》+《熱辣滾燙》的混合體,爵士配樂與故事烘托出的氛圍想起了《愛情神話》,有很多電影的影子,但本片卻又如此獨樹一幟,用輕盈的節奏、討喜的氛圍去呈現北漂失敗的寶總
Thumbnail
劉慈欣說,他所講述的故事是關於人類的好奇心、以及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危機。比方那張名為「黯淡藍點」的照片,那是「旅行者一號」在走過六十億公里後回頭拍攝的一張照片,在這張照片裡,地球就只是太空中的一個點,而我們所生活的地方不過是一顆沙粒般渺小。然而,正正是人類知道了自己的渺小,才會越想接近無垠宇宙的盡頭。
Thumbnail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在國壇享負盛名,很可惜我個人對他的作品除了天空之城,其他都不甚了了。因為天空之城有機器人。宮崎駿擅長架構神話或童話風格的世界觀,融入二戰後日本社會或說他本人的世界大同意識,打造成動畫電影。然而在世界觀、宇宙觀的宏大與細節建構,人物角色刻劃,個人覺得他及不上徒弟庵野秀明。然而庵野建構
Thumbnail
《海鷗》是一部很不「主流」敍事的電影,主角「演員」何一唱和「作家」周迅生更像從小說中走出來講故事,不過電影抽走了小說中讓我們可以理解角色心路歷程的第一身敍述。而換言之,在整個觀影過程中,作為「第三者」、扮演觀眾的我們可以變成「演員」也可以變成「作家」,思考角色的動機。
Thumbnail
『上帝經常會讓你一無所有,再給你一點甜頭。這點甜頭就是在閉上眼睛的一瞬間,讓你錯覺擁有了很多東西。』 — 胡遷 _ 第一次知道胡遷,是因爲2018的金馬獎。那年他的導演處女作「大象席地而坐」獲得最佳劇情片。再後來得知前一年他已自縊的事,開始對這部作品產生極大好奇,那年他29歲。 《大裂》收
很喜歡宋康昊在專訪中提到這部片不是一般的電影,可能會有點門檻,但期待大家來看。所以我來了。
Thumbnail
一言以蔽之,《宇宙探索編輯部》的主旨是探索人類存在宇宙之中的意義及真理,雖然看似很宏大(笑),但整體而言是套通俗的文藝片(?)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這是一部台灣動畫,獲得金馬獎最佳長片動畫的殊榮。以國語、台語及客語三種台灣人較常見的語言配音。電影名稱與角色選用華人熟悉的《西遊記》角色,讓我們更容易抓到角色的特質。 劇中以前往「新世界」作為題材,劇中呈現人們對於新世界的嚮往及迷惘。帶給觀眾與新深刻的連結與思考: 1.菁英主義造成的社會現象:
Thumbnail
有沒有一部電影在你看完之後,發現電影裏虛構的主角,原來就坐在你的對面,只是他們外貌不同、氣質不同、職業不同、背景也不同,那爲什麽我會說眼前和我對話的這位日本電通執行創意總監,也是《我的完美日常》的監製與編劇,讓我感覺就是《我的完美日常》裏的主角 - 平山呢?
Thumbnail
不敢說是今年最好的華語電影,但敢說是今年到目前為止看到最喜歡的(小成本)華語電影,開頭北京街景想起了《白塔之光》,人設與故事本身猶如《不虛此行》+《熱辣滾燙》的混合體,爵士配樂與故事烘托出的氛圍想起了《愛情神話》,有很多電影的影子,但本片卻又如此獨樹一幟,用輕盈的節奏、討喜的氛圍去呈現北漂失敗的寶總
Thumbnail
劉慈欣說,他所講述的故事是關於人類的好奇心、以及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危機。比方那張名為「黯淡藍點」的照片,那是「旅行者一號」在走過六十億公里後回頭拍攝的一張照片,在這張照片裡,地球就只是太空中的一個點,而我們所生活的地方不過是一顆沙粒般渺小。然而,正正是人類知道了自己的渺小,才會越想接近無垠宇宙的盡頭。
Thumbnail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在國壇享負盛名,很可惜我個人對他的作品除了天空之城,其他都不甚了了。因為天空之城有機器人。宮崎駿擅長架構神話或童話風格的世界觀,融入二戰後日本社會或說他本人的世界大同意識,打造成動畫電影。然而在世界觀、宇宙觀的宏大與細節建構,人物角色刻劃,個人覺得他及不上徒弟庵野秀明。然而庵野建構
Thumbnail
《海鷗》是一部很不「主流」敍事的電影,主角「演員」何一唱和「作家」周迅生更像從小說中走出來講故事,不過電影抽走了小說中讓我們可以理解角色心路歷程的第一身敍述。而換言之,在整個觀影過程中,作為「第三者」、扮演觀眾的我們可以變成「演員」也可以變成「作家」,思考角色的動機。
Thumbnail
『上帝經常會讓你一無所有,再給你一點甜頭。這點甜頭就是在閉上眼睛的一瞬間,讓你錯覺擁有了很多東西。』 — 胡遷 _ 第一次知道胡遷,是因爲2018的金馬獎。那年他的導演處女作「大象席地而坐」獲得最佳劇情片。再後來得知前一年他已自縊的事,開始對這部作品產生極大好奇,那年他29歲。 《大裂》收
很喜歡宋康昊在專訪中提到這部片不是一般的電影,可能會有點門檻,但期待大家來看。所以我來了。
Thumbnail
一言以蔽之,《宇宙探索編輯部》的主旨是探索人類存在宇宙之中的意義及真理,雖然看似很宏大(笑),但整體而言是套通俗的文藝片(?) (下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