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育兒故事#25|七月育兒的恐怖故事
付費限定

育兒故事#25|七月育兒的恐怖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長輩都說,小孩子特別容易看到大人看不見的東西,所以在農曆七月十,晚上最好不要帶孩子出門。哎呀!我總是半信半疑,這下自食惡果了吧!

不要一直跟著我啦!

有天晚上,和高中朋友聚餐,用餐結束後,順便讓孩子們在餐廳對面的公園玩耍放電。

接著我們返家時,先生先幫女兒洗澡,我等著幫她吹頭髮。

豈料,她一出浴室,就不斷邊向後看邊說:「不要一直跟著我啦!」現在是農曆七月,我越聽越毛,但一點也不想問女兒說是什麼跟著她。

此刻,女兒卻突然說:「媽媽,你要問我是什麼跟著我啦!」

我實在是不想問,但女兒一再堅持,我只好硬著頭皮問她是什麼跟著她。

結果,女兒說:「是『濕濕的水』一直跟著我啦!」

哎呀!早說嘛~


夜車上她突然大叫!

隔幾天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3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療癒書寫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空間
245會員
316內容數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女兒上幼兒園的第三天,我開車送她上學時,她就跟我說:「媽媽,我不想去上學了。」 我一想到剛出門前,女兒有些哀號,當時家中的長輩說:「妳應該要開開心心的去上學啊!」當我聽到這句話時,心裡想的是,這也太強人所難了吧!我回想小時候的自己,可是用盡各種手段不去學校,例如大哭或裝病。 於是...
幼稚園開學的第二天,你的孩子哭了嗎?這一篇,我想談的是,無論孩子有沒有哭,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在於你如何理解與陪伴孩子適應上學的過程。 因為,他沒有哭,不一定代表他真的很勇敢,也有可能他很早就被迫要獨立,或者長期不被允許表現負面情緒;他哭了,不一定代表他很懦弱,也很有可能他與父母的關係十分親密,是個
你的孩子也會假哭、假笑嗎?還是你根本不知道他原來是假的? 來看看我家孩子的故事吧!
我是愛「亂講話」的媽媽,尤其是亂講「爸爸」的話。 爸爸好玩嗎? 有天,我工作到晚上10點才回到家,洗完澡之後,關心女兒晚上的生活過得怎麼樣。 女兒開心地告訴我說:「今天跟爸爸在一起,很好玩。」
按照我的經驗,只要跟「濕濕的」扯上關係,準沒好事!
有天早上,我六點起床,動身去台北錄〈生活同樂會〉,已經久沒這麼早起床了啊! 晚上返家後,我和女兒玩起醫生和病人的扮家家酒時...超級睏。 女兒最喜歡扮演醫生,她站在電腦桌前一邊按鍵盤,一邊問我說:「哪裡不舒服呢?」 扮演病人的我便回答:「醫生,我眼睛好重,睜不開了,我好想睡覺,怎麼辦?」
女兒上幼兒園的第三天,我開車送她上學時,她就跟我說:「媽媽,我不想去上學了。」 我一想到剛出門前,女兒有些哀號,當時家中的長輩說:「妳應該要開開心心的去上學啊!」當我聽到這句話時,心裡想的是,這也太強人所難了吧!我回想小時候的自己,可是用盡各種手段不去學校,例如大哭或裝病。 於是...
幼稚園開學的第二天,你的孩子哭了嗎?這一篇,我想談的是,無論孩子有沒有哭,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在於你如何理解與陪伴孩子適應上學的過程。 因為,他沒有哭,不一定代表他真的很勇敢,也有可能他很早就被迫要獨立,或者長期不被允許表現負面情緒;他哭了,不一定代表他很懦弱,也很有可能他與父母的關係十分親密,是個
你的孩子也會假哭、假笑嗎?還是你根本不知道他原來是假的? 來看看我家孩子的故事吧!
我是愛「亂講話」的媽媽,尤其是亂講「爸爸」的話。 爸爸好玩嗎? 有天,我工作到晚上10點才回到家,洗完澡之後,關心女兒晚上的生活過得怎麼樣。 女兒開心地告訴我說:「今天跟爸爸在一起,很好玩。」
按照我的經驗,只要跟「濕濕的」扯上關係,準沒好事!
有天早上,我六點起床,動身去台北錄〈生活同樂會〉,已經久沒這麼早起床了啊! 晚上返家後,我和女兒玩起醫生和病人的扮家家酒時...超級睏。 女兒最喜歡扮演醫生,她站在電腦桌前一邊按鍵盤,一邊問我說:「哪裡不舒服呢?」 扮演病人的我便回答:「醫生,我眼睛好重,睜不開了,我好想睡覺,怎麼辦?」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