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其實很普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那天算了一算我朋友當中,罹患憂鬱症就有十多個人,這還只是我知道的部分而已。如果把無病識感的、程度較輕微的、不願承認的都算進去,比例會更高。

有憂鬱症的人其實很多,但我聽過許多人都說,他們以為只有少數人才會罹患憂鬱症,對這個病症的理解也不足,這個認知落差是怎麼回事?

除了病情嚴重程度差異之外,有無病識感、是否願意公開,都會影響人們對這個疾病普遍程度的感受。

糟糕的是:
人們誤以為這個疾病很少見

缺乏相關的知識與了解

大家以錯誤的方式對待憂鬱症患者

罹患憂鬱症的人更不願承認自己有憂鬱症

讓這個疾病顯得更少見

造成上面這樣的惡性循環

我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去了解憂鬱症是什麼,除了因為每個人都可能得憂鬱症之外,也可以更好地去對待身邊的患者。

或許可以先從憂鬱症防治協會的介紹開始讀起


#那些憂鬱症教我的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書名:微笑憂鬱 作者:洪培芸   「微笑憂鬱」這個詞,你有聽過嗎? 在我看到這本書之前,我其實是沒有聽過的。 憂鬱症,大家應該都非常知道,這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根據2023年WHO的一份調查指出,全球有3億多人因憂鬱症所苦,但不同於我們所知道的憂鬱症,「微笑憂鬱」,如同其字面所示,微笑的背
Thumbnail
這裡有分享兩個精神疾病網站的分享和我寫的短篇關於我的精神疾病的分享 我因為憂鬱症,憂鬱很多事情自己都做不好,憂鬱自己的未來到底能否完成自己的夢想,憂鬱自己的學業,憂鬱一大堆事情,憂鬱導致我害怕跟別人講話,因為我怕別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我這個異類。(確診為憂鬱症)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身邊陸續被憂鬱症、躁鬱症所苦的人愈來愈多,有一面之緣的鄰居,有同事,有家人,甚至是自己的房客。嚴重的,被憂鬱症帶走了。 明星也是經常被憂鬱症call到的一群。嚴重的也是抵不過,選擇:那就先走吧。 想想台灣每年約有3000人因為憂鬱症而走。那整個世界有多少呢? 其實想到這這群人,心很痛,
Thumbnail
憂鬱症的診斷標準和相關文章和訊息在網路上容易獲得,本文主要探討為什麼人會搜尋憂鬱症的原因,並進一步討論四個可能的原因。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Thumbnail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有憂鬱症狀不代表就有憂鬱症,文後會說明),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受到憂鬱的影響,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些人出現憂鬱症狀後可以自行調適,有些人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
Thumbnail
在台灣,罹患憂鬱症的人數預估有200萬人,但卻只有不到三成的患者前來就診。也因為這樣,擁有正確的憂鬱症觀念非常重要,除了能更瞭解自己的狀況,也可能拯救周遭的親朋好友。以下昕頤診所精心幫你準備了關於憂鬱症必看的7篇文章,讓你快速認識憂鬱症的症狀與治療,並解答多久會痊癒、如何陪伴等重點。 正常人吃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書名:微笑憂鬱 作者:洪培芸   「微笑憂鬱」這個詞,你有聽過嗎? 在我看到這本書之前,我其實是沒有聽過的。 憂鬱症,大家應該都非常知道,這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根據2023年WHO的一份調查指出,全球有3億多人因憂鬱症所苦,但不同於我們所知道的憂鬱症,「微笑憂鬱」,如同其字面所示,微笑的背
Thumbnail
這裡有分享兩個精神疾病網站的分享和我寫的短篇關於我的精神疾病的分享 我因為憂鬱症,憂鬱很多事情自己都做不好,憂鬱自己的未來到底能否完成自己的夢想,憂鬱自己的學業,憂鬱一大堆事情,憂鬱導致我害怕跟別人講話,因為我怕別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我這個異類。(確診為憂鬱症)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身邊陸續被憂鬱症、躁鬱症所苦的人愈來愈多,有一面之緣的鄰居,有同事,有家人,甚至是自己的房客。嚴重的,被憂鬱症帶走了。 明星也是經常被憂鬱症call到的一群。嚴重的也是抵不過,選擇:那就先走吧。 想想台灣每年約有3000人因為憂鬱症而走。那整個世界有多少呢? 其實想到這這群人,心很痛,
Thumbnail
憂鬱症的診斷標準和相關文章和訊息在網路上容易獲得,本文主要探討為什麼人會搜尋憂鬱症的原因,並進一步討論四個可能的原因。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Thumbnail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有憂鬱症狀不代表就有憂鬱症,文後會說明),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受到憂鬱的影響,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些人出現憂鬱症狀後可以自行調適,有些人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
Thumbnail
在台灣,罹患憂鬱症的人數預估有200萬人,但卻只有不到三成的患者前來就診。也因為這樣,擁有正確的憂鬱症觀念非常重要,除了能更瞭解自己的狀況,也可能拯救周遭的親朋好友。以下昕頤診所精心幫你準備了關於憂鬱症必看的7篇文章,讓你快速認識憂鬱症的症狀與治療,並解答多久會痊癒、如何陪伴等重點。 正常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