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 耳朵很硬的信女之神明的話還是要聽

[經驗] 耳朵很硬的信女之神明的話還是要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那已經是幾年前的事情了。

新年伊始,深感當時工作於我而言要消耗太多社交能量,早已下定決心要辭職,剛好遇到朋友邀約,一起去龍山寺拜拜。

我向來不太敢抽籤問事,因為無論信與不信,不可知的力量總是讓人有所敬畏,而我也是因此容易受其言語搖擺的人,怕就怕知道了自己不想聽到的結果,反倒把自己給絆住了。

但那日不知為何,在身為資深信女的友人鼓勵下,決定抽支籤,問問神明關於離職,有何建議與指引。

這籤一抽出來可好了。連我光看籤詩詞面,都大概可看出神明不是很鼓勵此事。翻閱了籤詩櫃旁的解籤書,大抵也是建議我不要輕舉妄動。

「但是我真的很想離職啊!怎麼辦啦!QAQ」我跟友人崩潰道。

當下我的離職意志大為動搖,於是陷入內心慌亂的小劇場中。信女友人只好拖著我直接到旁邊找解籤老師,聽聽老師解籤是否有其他切入角度,可以得到不同詮釋。

「你這個吼,菩薩是叫你維持現狀比較好。如果你只是還在考慮,菩薩要你再想想啦!」解籤老師也鐵口直斷。

「可是我真的原本已經想說要提離職了,這樣真的不行嗎?神明覺得不好嗎?離職不好是不是?」不想面對現實的我,開始鬼打牆。

「籤詩看起來,菩薩是覺得如果你還在考慮,可以再想想啦!啊如果你已經決定了,菩薩也沒有說不行啦!」解籤老師一臉我很盧,遂鬆口。

於是,在家中滾來滾去多圈、糾結幾周後,我仍依照原定計畫,在過完年後,向主管寄出我離開學術圈後,算是第一封業界的離職信。

隔天不意外地,被主管找去說話。

「怎麼這麼突然要離職呢?我們都覺得你做得不錯,你要不要再想一下?」向來嚴肅的主管如此溫柔道。

當下的我,想起籤詩,猶疑了。但經過幾日,還是再次鼓起勇氣,跟主管說明確定離職的決心。

現在回頭看,神明不愧是神明。

那時,時間是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大爆炸的那一年。

事後想,神明應該是在暗示,在疫情爆發的情況下,如果邁入求職人生,會很艱難吧。

回想起來,仁慈的神明也給了我許多機會轉折點。

除了主管在收到離職信當下,給我二度考慮的機會,甚至在我正式提出離職單後,隨疫情逐漸嚴重,主管還再次佛心問我,目前狀況跟我提離職時不一樣了,要不要續留?當下一度也是讓我的小心臟動得很厲害,又是一番糾結。但不知哪來的勇氣,還是選擇了畢業這條路。

所以後來呢?

原本離職後想出國找朋友的計畫被疫情打斷,說好的旅遊計畫,全改成讀書計畫,基本上就這樣在家蝸居了2個多月看書休息,第三個月才開始找工作,也幸運在一個半月內重新就業上岸。

但這次的求籤經驗,讓我自此以後對於籤詩的預言,更加抱持寧可信其有的心。

畢竟,千算萬算連疫情的風險都幫你照顧到了。神明的話,還是要聽。

avatar-img
喬安小室
86會員
82內容數
🌏 小小的國家與島嶼 💼 微型事業與職涯議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喬安小室 的其他內容
「工作問題,一律建議離職」這句話,相信很多人在各大論壇工作版留言區都看過。應該也不少人聽說或甚至親身體驗過「離職治百病」的真理,以前工作時的各種身心靈毛病,一離職就都通體舒暢了。然而,離職後的下一步呢?轉職之後真的就海闊天空了嗎?還是下一段工作努力一陣子後,「好想離職喔~」的心情又油然而生呢? 
本書作者Chris Guillebeau是創業家/旅行家/《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作家,也是名副其實的「複業家」。本書是他歸納發展複業的27天行動計畫心法,用5周架構,day by day告訴你如何邁步向前,把小小的點子,轉化為替存款戶頭「增值」的推進器。
現代許多人都說,人生下班才開始,我想《原子時間》這本書的作者柳韓彬真真是這句話的最佳代言人。本業獸醫的她,利用下班後的晚間4小時,嘗試並經營多采多姿的副業。這本書是柳醫生分享她的下班時間管理術,鼓勵大家匯聚散落的時間碎片,重新組織規劃,為自己打造下班後的第二人生。
如我的自介,我是一個非常喜歡迷你小物的人。兩、三年前在網路上買了個小方包,總覺得不太好用,於是託妹妹擺上蝦皮賣,卻乏人問津。就在幾周前,某個夜深人靜輾轉反側之際,突然想起這個賣不掉的小玩意,不知為何興起了「啊~好想趕快把它處理掉啊~」的心情,隔日起床,就開始二手包包捐贈管道大搜查。
作者事多人在激烈的升學與就業生涯中拼命前進,最終擠進大型企業窄門展現傑出工作成就。然而,總是工作優先、過度努力的他,逐漸被某種無力感侵蝕,當發覺事情不妙時,已被診斷是重度恐慌症加上憂鬱症,迫使他人生踩下煞車,也開始梳理究竟自己是怎麼走到這個地步。這本書,就是他的歷程回顧,以及如何停止倦怠循環的建議。
開篇先釐清一點:《工作焦慮》這本書的中文副標其實有些誤導,因為實際上的英文副標翻譯後應該是「8個協助團隊建立韌性、處理不確定性及完成任務的策略」,整本書內容TA其實是公司領導人及團隊主管,教導他們須正視職場壓力所帶來的人才流失,並因此可採取的應對策略。
「工作問題,一律建議離職」這句話,相信很多人在各大論壇工作版留言區都看過。應該也不少人聽說或甚至親身體驗過「離職治百病」的真理,以前工作時的各種身心靈毛病,一離職就都通體舒暢了。然而,離職後的下一步呢?轉職之後真的就海闊天空了嗎?還是下一段工作努力一陣子後,「好想離職喔~」的心情又油然而生呢? 
本書作者Chris Guillebeau是創業家/旅行家/《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作家,也是名副其實的「複業家」。本書是他歸納發展複業的27天行動計畫心法,用5周架構,day by day告訴你如何邁步向前,把小小的點子,轉化為替存款戶頭「增值」的推進器。
現代許多人都說,人生下班才開始,我想《原子時間》這本書的作者柳韓彬真真是這句話的最佳代言人。本業獸醫的她,利用下班後的晚間4小時,嘗試並經營多采多姿的副業。這本書是柳醫生分享她的下班時間管理術,鼓勵大家匯聚散落的時間碎片,重新組織規劃,為自己打造下班後的第二人生。
如我的自介,我是一個非常喜歡迷你小物的人。兩、三年前在網路上買了個小方包,總覺得不太好用,於是託妹妹擺上蝦皮賣,卻乏人問津。就在幾周前,某個夜深人靜輾轉反側之際,突然想起這個賣不掉的小玩意,不知為何興起了「啊~好想趕快把它處理掉啊~」的心情,隔日起床,就開始二手包包捐贈管道大搜查。
作者事多人在激烈的升學與就業生涯中拼命前進,最終擠進大型企業窄門展現傑出工作成就。然而,總是工作優先、過度努力的他,逐漸被某種無力感侵蝕,當發覺事情不妙時,已被診斷是重度恐慌症加上憂鬱症,迫使他人生踩下煞車,也開始梳理究竟自己是怎麼走到這個地步。這本書,就是他的歷程回顧,以及如何停止倦怠循環的建議。
開篇先釐清一點:《工作焦慮》這本書的中文副標其實有些誤導,因為實際上的英文副標翻譯後應該是「8個協助團隊建立韌性、處理不確定性及完成任務的策略」,整本書內容TA其實是公司領導人及團隊主管,教導他們須正視職場壓力所帶來的人才流失,並因此可採取的應對策略。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有位計程車司機,如往常般在路上尋找乘客,突然司機看見一位白衣女子,披頭散髮的在路邊招手…..
「陪我去廟裡一趟。」青杳梳著頭髮說:「最近真的很想換工作,我要去問一下菩薩現在的時機適不適合。」問完事後,我輕輕扶著青杳,走向廟庭兩側的花圃泥造。坐下的她一下看向天空,一下又無法自制地低頭痛哭,彷彿說不出的千言萬語只能透過眼淚流淌。我坐在青杳身邊順撫著她的背,靜靜地等待她的情緒平緩。「媽⋯⋯」她喊著
離世的人走之前沒有機會好好道別,我總相信冥冥之中有股神秘力量,祂們會以某種方式來道別。 大衛是姊夫的姪子,原來跟我並不熟稔,認識他的時候,他還在讀國中。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轉眼他就去了美國讀完碩士並在矽谷工作。  後來我赴北加州進修商業管理,獨自一人並無親友在附近,課業壓力大也無暇顧及其他。他偶而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有位計程車司機,如往常般在路上尋找乘客,突然司機看見一位白衣女子,披頭散髮的在路邊招手…..
「陪我去廟裡一趟。」青杳梳著頭髮說:「最近真的很想換工作,我要去問一下菩薩現在的時機適不適合。」問完事後,我輕輕扶著青杳,走向廟庭兩側的花圃泥造。坐下的她一下看向天空,一下又無法自制地低頭痛哭,彷彿說不出的千言萬語只能透過眼淚流淌。我坐在青杳身邊順撫著她的背,靜靜地等待她的情緒平緩。「媽⋯⋯」她喊著
離世的人走之前沒有機會好好道別,我總相信冥冥之中有股神秘力量,祂們會以某種方式來道別。 大衛是姊夫的姪子,原來跟我並不熟稔,認識他的時候,他還在讀國中。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轉眼他就去了美國讀完碩士並在矽谷工作。  後來我赴北加州進修商業管理,獨自一人並無親友在附近,課業壓力大也無暇顧及其他。他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