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新產品技術開發的感想

剛從客戶那邊修改軟體回來,順便寫一下到目前為止的「新產品技術開發的感想」。

說真的,這個產品開發真的拖太久了 (應該有五年以上),一波三折;要說難度很高嗎? 其實也不是,主要原因是對這個應用領域不熟悉,再加上一開始的心力沒有放在這邊,進度非常緩慢,前期還鬧了不少笑話。

開發的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頭一兩年除了熟悉應用場景外,就是在培養客戶對我們的「信任度」,剛開始大家的互信程度不高,問甚麼都答非所問,或是讓我們自己去猜。

等到我們比較了解客戶的需求後,才發現慣用的方法並無法滿足,需要走另外一條我們相對陌生的開發路線。

坦白說,當時其實我很不想嘗試新技術,一方面是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然後也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看到成果;但想盡辦法繞路走都無法突破的情況下,也只能硬著頭皮往前探索,到這個時間點,已經過去兩年半了,但從進度上來看,我們都還在原地踏步。

再接著就遇到了疫情爆發,加上公司內部的「組織重整」及「方向修正」,種種因素讓這個產品開發一拖再拖;本來去年 (產品開發第四年) 看似有機會可以完成,但又發現原本沒預料到的情況,新的問題又拖延了半年以上,才研究出比較好的解決方式。

時間快轉到今年初,原本想說可以準備落地測試了,想不到這時主機壞了、我的筆電也壞了,一時間感覺所有的電腦都出了問題,而且供應商一直找不到衝突點,硬體問題竟然又拖了快三個月。

終於,把硬體的問題解決掉,然後我也開始把客戶的要求一個一個完成,在測試的過程中,對於使用者的體驗有更深刻的理解;要怎麼把原本很複雜的技術或流程,變成使用者可以快速上手的介面設計,這需要同理心、不斷的溝通以及反覆修改。

其實我並不擅長「使用者設計」這部份,畢竟以前主要都在做演算法開發,專長是包裝 API 或軟體元件給工程師使用。

但當我自己跳下去當使用者測試時,就能理解為何客戶會有那些要求,這不是為了刁難開發人員,而是讓使用者用的更舒服,好的「使用者體驗」才能凸顯產品的優點。

或許,今年真的有機會讓這個產品落地應用,這也是我自己在產品應用技術上的一個里程碑,既然開發時間如此的長,也希望它未來的變現期越長越好。

話說回來,我怎麼每次開發產品都花這麼久的時間,上一個產品也花了六年左右的研發時間,但至今也賣了超過六年,值回票價;希望新產品可以帶給我更大的驚喜,我也會持續挑戰新的產品技術或應用領域,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每次漫長的產品開發時程,都是因為不熟悉應用環境或相關技術;但換個方向思考,當我要花這麼長的時間才有辦法突破時,別人是不是也要做出相應的付出才行,這無形中也是加深或加寬技術上的護城河。
大多數的產品應用技術對大公司來說並不是太困難,但當它們評估要花費一定時間了解產業問題,以及溝通上所產生的成本時,就會思考這個「市場規模」值不值得投入資源去做;畢竟公司的資源是有限的,當管理者做決策時,就是在思考怎麼合理應用「公司有限的資源」讓整體效益最大化。
這個「市場規模」或許可以餵飽小公司,並帶來穩定的現金流;但它在產品研發所耗費的時間太長,不確定性高,而且有一定的技術門檻存在;對小公司來說這個投資也不見得能盼到回收期,如果產品最後沒有落地應用、無法變現,那麼這段期間的所有投入都是損失。
以我們自己為例,當開發時程一拉長,風險就很難控制,畢竟對一間小公司來說,說不定五年後公司都不知道在哪了;如果下個月的薪水都發不出來,還會有餘力去耕耘五年後才能回收的產品嗎? 別怪多數人短視近利,人要先活下去,才有餘力做「對自己長期有利」的規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一個工程師的創業之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