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5|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繪本│黑暗,生命的力量

《禁止黑暗的國王》與《黑色斑點》讀後心得

最近看到了兩本有關「黑色」的繪本,非常值得一讀。
黑色一直都不是個討喜的顏色,尤其是給孩童看的繪本。但只要有關黑色的主題,我都會想要一探究竟,看看作者可以從如此深沉單調的顏色中,創造出什麼新穎的題材。

《禁止黑暗的國王》:黑暗,遺忘的力量
第一本是英國作家愛蜜莉.哈沃斯-布斯(Emily Haworth-Booth)的《禁止黑暗的國王》,故事描述一位從小就怕黑的國王,決定要「禁止黑暗」。於是,他開始散播有關黑暗的謠言,讓人民自己產生恐懼,開始討厭原本沒那麼討厭的黑暗。接著,國王製造人造太陽,並下令全民24小時要把燈全部打開。然而,永無止境的白天讓人民覺得好累。他們發現,只要不奪回黑暗,他們就會失去珍貴的東西……
《禁止黑暗的國王》有非常逗趣的畫面,包括人造太陽、燈光帽與燈光警察的設計。讀起來雖然荒謬,卻也呈現當權者為了要壓制恐懼的東西,會做出許多脫序的行動。
黑暗代表當權者最深的恐懼,那或許是對人民追求自由的恐懼。於是,他無所不用其極地運用媒體、教育、商業的力量「抹黑黑暗」,讓人民自我說服黑暗是不好的東西。然而,一個沒有黑夜的烏托邦世界,卻是讓人疲憊不堪的世界。
沒有黑暗,就襯托不出光明的美好;只有光明,最後就會看不到那真正美麗的事物(如絢麗的煙火)。人民起義,藉由關燈的不合作運動,對抗光明的暴政。被國王指責的黑暗,反而成為人們的英雄。
原來,黑暗一直都是我們遺忘的力量。集體的行動、自由的渴望,塑造了人民的意志。
「現在,每年的這天晚上,人們就會在黑暗中放煙火,提醒自己不要忘了他們差一點失去的東西。」
有趣的是,這本繪本也隱約指出,國王只是那個「怕黑的小孩」。對於未知的恐懼,若用不當的手段壓制或逃避,反而會引起更多的反效果;但只要悉心駐足,觀看黑暗的本身,便可以看見他所襯托的絢麗煙火。接納自己的恐懼,才能克服恐懼。開頭與結尾的呼應,讓故事多了些同理的力量。

《黑色斑點》:在軟弱中找到愛的攙扶
第二本是韓國作家鄭美珍(정미진,Mijin Jung)與黃美玉(황미옥,Miok Hwang)的《黑色斑點》,除了黑色的主題吸引我外,還有它是image 3出版的(我非常喜歡這個出版社,總是用奇幻的圖像表達深邃的意義)。
故事講述一個臉上有黑色斑點的女孩,一直為它所苦,覺得很丟臉。她想要把她擦掉,卻擦不掉。「都是因為黑色斑點。」她把生活中的自卑、感情的不順遂,都怪到黑色斑點身上。直到有一天,她發現身旁許多人都有不同顏色的斑點,於是開始學會欣賞自己與他人的「不完美」,並看見了這色彩豐富的世界。
「是我們有斑點呢?還是斑點裡面有我們呢?
是我看錯了嗎?看來這個世界是因為有了這些斑點而綻放光亮。」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當他遇到一位跟他有同樣黑色斑點的男孩時,他們開心地膩在一起。或許他們身上的黑色斑點,讓彼此更有能力去同理對方,而不會覺得對方是異類。但是,久而久之,女孩開始不想要看到男孩的斑點。
「不是你的錯。
我只是討厭你的黑色斑點。
也不對。我只是討厭自己的黑色斑點。」
我想到芬蘭心理治療師湯米‧赫爾斯頓(Tommy Hellsten)在《投降的勇氣》曾提到,唯有坦承彼此的軟弱,才能彼此靠近,因為軟弱是人性的核心。然而,那些討厭或輕視別人軟弱的人,還沒準備好接納自己的軟弱。「他們把別人的軟弱當成威脅,提醒了他們自己的缺陷。」
但軟弱不是缺陷,唯有在軟弱中,我們才能找到愛的攙扶力量,才看得出生命的價值。在最後,女孩接納了自己,從懷疑自我(「也許一出生就有了」)到肯定自我(「我出生的時候就有了」)。有了繽紛的斑點,世界才會如此美麗;有了軟弱的存在,人才得以變得完整
願我們都能在黑暗中找出生命的力量。
 Tommy Hellsten,《投降的勇氣》(台北:大田,2010),頁196–197。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HenBook 亨利說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