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如何提升工作效率?比起時間管理,你更需要的是管理自己──《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重點

1.唯有在管理好自己的專注力與精力,時間管理才會有意義。

2.練習一次只做一件事,鍛鍊專注力肌肉,才能在處理事情時更加沉著與有條理。

3.如果現在不養成運動與睡眠的習慣,我們所犧牲掉的時間,會在未來不斷反嗜我們的生產力。

時間能夠被我們「管理」嗎?

如果你問200年前的人什麼是「時間管理」,他們肯定聽不懂,因為當時的工作型態不需要將時間以半小時為單位劃分。現在,只要你google它,就會看到網路上一堆人在分享有關的訣竅,包括訂定計畫、準確執行、提升效率等。
為什麼我們需要時間管理?很顯然,隨著工作型態的轉變與充斥在身邊的誘惑,我們疲於將更多的待辦事項放入一天的行程中,卻常常一個也做不好。另外,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上班與下班的界線日漸模糊。於是,我們期待有掌控時間的能力,將每分每秒好好運用,在學業或工作上獲得成就。時間管理儼然成為「很會利用時間做事情」的代名詞。
然而,在幾個月前,我想到一個有點哲學的問題:時間能夠被我們「管理」嗎?很幸運地,當我翻開這本《最有生產力的一年》The Productivity Project: Accomplishing More by Managing Your Time, Attention and Energy),算是解答了我一部份的疑惑。書中指出,
唯有在你了解自己一天有多少精力和專注力,並且決定你想要完成的任務之後,時間管理才會變得重要。(頁119)
另外,我們沒有辦法「管理時間」,因為時間滴答地走,完全不受我們控制;但我們可以管理自己工作的時間,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去創造價值。
這就是本書有趣的地方。要做好時間管理,不是要學管理時間的技巧,而是將專注力與精力放在對的地方,創造最大效益
換言之,唯有在管理好自己的專注力與精力,時間管理才會有意義。
作者Chris Bailey花了一整年身體力行、研讀各種文獻,只為了研究如何提升生產力,他甚至被TED封為「史上最有生產力的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你不會覺得他是一位成功勵志大師,反而用親近、幽默的口吻分享自己失敗的經驗,並邀請我們去挑戰可以提升生產力的行動。
書中的每章最後,都附上一個挑戰,讀者可以挑自己需要或有興趣的來執行。我就本書整理了三個很棒的觀念,分享給大家。

一、生產力不是你做了多少,而是你成就多少

首先,生產力不是你做了多少,而是你成就多少。不知道你有沒有一個經驗,你一整天下來做了很多事情,但到頭來卻很空虛。我們常用「忙碌程度」來定義自己的生產力,以至於產生一個「很有效率」的錯覺。畢竟,如果不說服自己真的有做些什麼事,那我花的這些時間的意義是什麼?然而,你可能忙了一整天,真正重要的事情卻沒做完。
倘若忙碌沒帶給你任何成就,它就不等於效率。(頁124)
作者建議,我們可以縮減工作時數,規定自己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如果要花兩個小時準備一個簡報,就限制自己只能做一個小時。時間的有限,可以有效發揮投入的專注力與精力。這項技巧要搭配的是,在自己的「生理黃金時段」做重要的事。將你白天精神最好的時段「分別為聖」,去執行最需要耗腦力的工作,才有辦法事半功倍。
說到底,你能夠完成更多的工作,不是因為你的時間很多,而是你有辦法管理好自己的狀態。

二、培養專注力肌肉:一次只做一件事

第二,培養專注力肌肉。根據研究,多數人在工作,只有53%的時間是處在專注狀態。另外,我們在工作時平均每11分鐘就會被打斷一次,但恢復專注需再花25分鐘。除此之外,長期被外界刺激干擾,會造成大腦的記憶力受損,進而使工作效能變差。
在24小時不斷掛在線上、訊息不斷跳出的時代,我們該怎麼培養專注力呢?
與其鍛鍊意志力(沒有用,你知道的),不如試著遠離影響源。例如,關掉手機所有APP的通知,或直接把它放到你看不見的地方,尤其在「生理黃金時段」更需要如此。畢竟,25分鐘的時間非常寶貴。
另外,練習一次只做一件事。不只是工作,甚至是吃飯、聊天、滑手機、看書、追劇,都試著讓自己在那段時間只做那件事(無論時間多長)。這樣的訓練看似微小,但卻無形在鍛鍊專注力肌肉,在處理事情時得以更加沉著與有條理。

三、增強精力:改變運動與睡眠的習慣

第三,增強精力。人的身體就像電池,除了要好好充電外,更要成為有續航力的電池。很多時候,不是自己的能力差、專注力不足,而是沒有足夠的體力與精神去完成認知需求高的任務。
作者指出,我們要學習好好運動跟好好睡覺。我們都知道,運動的好處非常多,包括緩解壓力、提升專注力與創造力、提振心情;我們也知道,睡眠不足造成的後果是多麼可怕:更常犯錯、心情更不好。
我們會習慣犧牲睡眠與運動的時間,來完成還沒完成的事情,但這只會造成明天效率更差的惡性循環。短期來看,你可以多做三十分鐘而完成更多的工作,犧牲的卻是隔天的體力;但長期來看,若將這三十分鐘投資在運動或睡眠上,你所獲得的生產力卻遠遠超過三十分鐘
當然,知易行難,我們都需要建立習慣,從微小的事情來累積(延伸閱讀:你就是你的習慣──從《原子習慣》談身分認同與行為改變)。例如,從每天走路10分鐘,或執行一個小小的睡前儀式開始。
關鍵是,如果現在不累積,我們所犧牲掉的時間,會在未來不斷反嗜我們的生產力。

結語:比起時間管理,你更需要的是管理好自己

若要我用一句話總結本書,那就是:比起時間管理,你更需要的是管理好自己。時間終究無法被管理,但我們可以決定怎麼生活,有紀律地去培養專注力與精力。或許,我們都該捫心自問,是否常被時間追著跑,而「沒有時間」去思考自己的熱情與理想?
我們都習慣把「太忙」當成藉口,或是把問題外部化成工作性質或主管的問題。然而,在抱怨之前,我們可以試著往後退一步去審視自己的生活模式,並思考如何突破被時間綁住的痛苦。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不是最終解答,但它給了我們一個看待時間管理的新觀點,值得我們去閱讀。

Previou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克莉斯蒂娃的克萊恩手裏劍│《弒母:梅蘭妮.克萊恩的痛苦、瘋狂與創造》書評《弒母:梅蘭妮‧萊恩的痛苦、瘋狂與創造》是克莉斯蒂娃出版於 2000 年的女性的天才三部曲之二,另外兩位女性天才是思想家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與作家柯蕾特 (Colette)。在日後的著作中,克莉斯蒂娃仍不時談到寫作這三部曲的至關切點。我認為也有助於我們以作者的角度,去回想及沈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3-12-13
【台中室內設計】我家的童趣圖書館│鯨魚書架│大膽用色活潑透天宅│靜享閱讀時光│設計坪數40坪│綻緣空間設計推薦今天是要開箱我大學同學的新家,喜歡童趣、獨特設計的話,可以參考看看~我個人覺得很像小朋友的遊樂園,可以玩可以鑽,果然很有他的個性! 以下是同學角度,正文開始: 我覺得現在大部分裝潢看起來都很像,木紋啊、白色啊,而我和我老婆就是想和人家不一樣,所以先開了設計要求,才去找適合的設計公司。
Thumbnail
avatar
艾瑪娘的小日子
2023-12-03
不衝突,不愛情?│《佛洛伊德的椅子》書評一位新手小學老師在認識班上小朋友的過程中,她觀察到小明同學常常欺負莎莉同學,她便帶著為莎莉抱不平的心態,去詢問班上其他小朋友,到底小明為甚麼這麼討厭莎莉。其他小朋友一聽,就露出驚訝的表情,搶著糾正說:「老師,不是呀!小明是很喜歡莎莉的!」聽完以後,老師就更不解了,小朋友們只好幫忙解釋:「因為他不想讓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3-11-13
一味追求好公關,世界不會更關公│《教出殺人犯 I:你以為的反省只會讓人變得更壞》書評華人教育文化很強調犯錯就得接受罰懲,而且是要看到犯錯者誠心誠意的表達出悔意,最好是小孩哭著說「我知道錯了…」,彷彿這樣就確保了對方真的悔過,然後審判者老師,或家長,便會心滿意足。 我常常想,事情是有這麼簡單就好囉! 許多時候,只是(恐懼)懲罰本身迫使犯錯者表達悔意,但結果往往像那些幫助罰抄「我以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3-10-03
無盡的「少年」:《海獸之子》的精神分析│《日本經典動畫指南》書評「少年」與「少女」是日本動畫的一個長期大主軸,如電影: 新世紀福音戰士:碇真嗣和明日香的童年創傷與自戀補償(我寫過兩篇,可搜女人迷的關鍵字)。 你的名字:三葉和瀧在災難的創傷後,如何重新找尋離散與錯位的自我與他者碎片。 聲之形:將也與硝子在霸凌與被霸凌的路上,如何得到同理、罪惡的救贖、寬恕。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3-08-24
書評:毛姆文學課:最會說故事的人,如何閱讀、創作與洞悉人性 The Summing UP買書有時候是這樣,就是你完全無法預料你會在何時買下一本你也沒想過要買的書。 但就是買了。 是這樣的,去年我正在為論文文獻資料傷透腦筋的時候(真的很傷腦筋,最近我找到一篇紐約大學的報告,裡面也提到相關研究非常少,顯然不是我不會找……),我有點自暴自棄的把放眼望去正好看見的寫作書都買進來(感謝上帝,當時
Thumbnail
avatar
momoge (毛毛牙)
2023-05-19
【書評】《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如何打造理想生活 ? 從相信自己開始。談論到關於工作或許有人會感到厭倦,抑或是覺得人生感到失去了目標。然而這本書講述了作者瓦基從頂著高薪的「台積電工程師」到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的心路歷程,當然也是本實用的「工具書」書中的技能也能套用在其他方面上,若想要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的話。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書中有很多的方式與心態我認為都與我正在做的
Thumbnail
avatar
漢克魏 「漢克魏景觀站」
2023-02-21
生命,在反對生命的鬥爭中閃爍│《療癒創傷,我如何是我》書評作為一個精神分析咖,我原本不敢說自己有多大的信心去推介這本書,但我的確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在這堆神經的運作中看到一種精神分析的思考。因此,下面我會盡可能用簡單的話語,加一點分析的術語,來介紹多重迷走神經的三個階層。 現在我試著把順序反過來談──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2-09-12
【書評】:《如何閱讀一本書》:重拾對他者的重視《如何閱讀一本書》要傳達的,正是面對複雜的整體,也能以從容不迫的姿態將它拆解,從中理出個所以來。寫筆記、做摘要的意義,不只是單純為了學會掌握好訊息,而是從這些實踐中鍛鍊個人的感知與心智,不會立刻否定、無視他者,而是將自我放下,鍛鍊出與他者周旋、將他者征服的能耐與意志。
Thumbnail
avatar
John Hui
2022-04-29
【書評】如何讓對話延續下去?《單讀25》系列別冊《孤島與對話》對話應該以什麼為目的呢? 就是說我雖然沒有信服你的整個理論、整個態度,但我仍然從你的對話中修正了我的某些觀點,調整了我自己,深化了我自己。
Thumbnail
avatar
微讀
20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