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用功績決定一切,就是不平等的開始──《The Tyranny of Merit》

更新於 2024/10/27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享負盛名的政治哲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以他精采絕倫的「正義」課程與其書籍《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為名,擅長以精闢簡潔的論證回應當代的政治難題,並邀請讀者深入思辨、尋找共善(common good)。
桑德爾對市場扭曲人性價值的批判可說是毫不餘力,他的新書The Tyranny of Merit:What’s Become of the Common Good?(暫譯:功績主義的專橫)進一步將批判視野擴大到美國人長期根植的「功績主義」(meritocracy)觀念本身。他指出,功績主義導致贏家與輸家的對立、合理化社會不平等、強化讀書人的傲慢、貶低勞動者的社會尊嚴。這些加總起來,即點燃民粹憤怒的火苗,導致2016年英國脫歐、川普當選等撕裂社會的現象發生。

功績主義:所獲得的都是應得的

桑德爾回憶起他教書的40年生涯,他的學生對每個道德議題都有不同的見解,除了一個信念:功績主義。他發現,功績主義橫跨黨派的光譜,深植在每個大學生心中。這些人認為,能夠進到哈佛讀書,都是歸因他們的努力而非運氣,所以這些位子是「應得」的。桑德爾不認同這種想法,甚至視之為有毒的。為什麼呢?
我們先來了解功績主義的核心思想。功績主義認為,一個完美的社會,就是讓適合的人到適合的位子發揮所長。這不僅帶來社會運作的效率,也能克服種族或性別歧視的問題(用人唯才),更讓人展現「我命歸我所有」的自由觀。因此,社會要努力的方向,就是讓不同背景的人站在相同的起跑線上(機會平等),努力消弭教育資源的落差,透過公平的競爭在教育或就業中取得自己的成就。
功績主義說,只要肯運用天賦、肯努力,我們就能爭得自己的成就,而不是倚靠自己的特殊優勢(階級、種族、性別);只要我們為自己的命運負起責任,我們所獲得的都是應得的。

華麗的應許,醜惡的專橫

聽起來美好的制度,卻引來桑德爾的強力批判。他認為在華麗的應許背後,充滿醜惡的專橫。第一,事實上機會是不平等的。研究指出,如果你家裡越有錢(年收200,000美元以上),你就越有可能在SAT分數獲得高分而讀名校,機率是五分之一;反之如果你家裡越貧窮(年收20,000美元以下),機率則為五十分之一。
回到台灣的處境,根據台大駱明慶教授的研究,2013年台大學生家庭所得在全國前4%者,就占了34.77%;而在後50%的所得家庭中,則只有5.53%。每兩個台大學生,就有一個來自雙北,尤其是大安區。階級直接影響從小到大的教育資源,有錢人的起跑線就是比窮人更接近終點。
第二,機會平等並非實質平等,反而合理化了不平等。功績主義只在意於機會平等下促進社會流動,用一種「贏家與輸家」的賽局去思考人生,而不關心贏家與輸家最後站的位置鴻溝有多麼巨大。桑德爾如此說:「對功績主義來說,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有一樣的機會去爬名為『成功』的梯子,但它沒有說梯子上的每一階距離有多遠。」[1]
人生本來就不公平,但一個合理化贏家與輸家的制度,只會造成贏家的傲慢與輸家的自責。
就算一個社會有完美的功績主義,那也不是一個正義的社會。我們必須質疑為什麼要用賽局的角度思考一個社會?為什麼一定要有贏家、有輸家?

天賦也是一種特殊優勢

第三,功績主義忽略運氣與重視運氣的社會因素。功績主義認為,有才能的人(而非倚靠特殊優勢)最終會勝出,他所獲得的財富與名聲是他應得的。桑德爾直接挑戰這個假設。他指出,「天賦」本質上有「任意性」(arbitrariness),一個人擁有何種天賦不是自己的功勞,而是取決於運氣。因此,我不能主張因運氣帶來的好處是我「應得」的。再者,我也要夠幸運遇到重視該天賦的社會。例如,如果一個社會不重視運動產業,那即使我再會打籃球,也沒辦法有好的成就。
簡言之,一個人的成功,不只是來自於他的天賦或努力,更多是來自他的階級與運氣。天賦也是一種特殊優勢。一味地認為成功都是歸功於自己,不僅令人驕傲自大,也會將失敗者貼上懶惰、不努力的標籤,增強榮譽與恥辱的文化,削弱同理與謙遜的美德。
然而,我們都情願相信,今天我有如此這般的成就,都是我的功勞,而非來自運氣或上帝的恩典。
這種價值觀深刻地扭曲我們看待教育與工作的態度,侵蝕健全的公民社會。

教育程度低的人最被厭惡

2018年一組社會心理學團隊於英國、紐西蘭與比利時舉行一系列研究,詢問一群受良好教育的歐洲人會怎麼看待受歧視的族群,包括窮人、穆斯林、盲人、胖子、教育程度低的人等。令人驚訝的是,教育程度低的人,是最被厭惡的。桑德爾銳利地指出,當種族歧視與性別歧視沒辦法明目張膽地獲得眾人的支持時,「文憑主義(credentialism)是最後一個可接受的偏見[2]
在美國,讀大學已成為邁向成功的必經門檻。大學遠離追尋真理的初衷,僅成為拿到好工作的踏腳石(尤其是私立名校)。學生從小就進行一道又一道的篩選,奮力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拔得頭籌。一方面,在功績主義「公平篩選才能」的名義下,那些被篩選掉的學生,會認為自己不夠好、不被這個社會需要。另一方面,被篩選進來的學生,依然進行無止盡的競爭,進而影響身心狀況。根據統計,美國大學生憂鬱症、焦慮症與自殺的比率,都在過去二十年持續升高,而這跟競爭壓力有密切相關。
另外,這種「可接受的偏見」不斷在告訴美國三分之二沒大學文憑的廣大勞動者,他們是一群不足的人。政府「幫助」他們的方式是提供更多上大學的機會,並告訴他們上大學就有機會往上爬;但是,這種有大學學歷才有價值、有尊嚴的傲慢思想,貶低那些沒有大學文憑的勞動階級為社會的貢獻,也排除了他們參與政治的可能。這讓他們感到被冒犯,並引來民粹的反撲(對菁英階級的仇視)。
川普說他喜歡「教育程度低的人」,韓國瑜主打「庶民政治」,乃是刻意回應那種被菁英鄙視的憤怒與無力感,並引起新的政治對立:沒讀過大學的人v.s有讀過大學的人

功績主義侵蝕工作的尊嚴

桑德爾認為,讓無大學文憑的勞工階級難受的不只是薪資停滯的窘境,而是功績主義的價值侵蝕了工作的尊嚴(the dignity of work)。它告訴他們是一群不被社會重視、不被需要、沒有價值的一群。研究指出,無大學文憑的白人中年男性比有大學文憑者的自殺率高出三倍之多,主因不是物質的匱乏,而是心靈的折磨。長期處在一個社會地位低落的自我形象,是極其赤裸與難受的事情。
在功績主義的觀念下,一個人在就業市場賺得的錢,代表他滿足社會需求的程度,亦代表他為社會做出的貢獻程度。賺越多錢,意味著自己的能力越好,也比其他人更有價值。然而,這不僅強化收入不平等的道德合理性,也加深「成功皆歸功於自我」的傲慢,更無法探究工作「價值」的其他可能性。

人類最基礎的需求是彼此需要

因此,桑德爾指出,我們必須以「生產者」(producer)而非消費者(consumer)的角度看待工作。我們在國家經濟裡頭的主要任務不是消費越多、創造更多GDP,而是能夠運用己身的能力提供好的物品與服務滿足社會大眾,並贏得社會尊嚴(social esteem)。換言之,我們在工作上所做的貢獻,無法以供需法則為基礎的市場價值(market value)衡量,而是以促進公民社會共善的道德價值(moral value)來評斷。
桑德爾繼續論道,人類最基礎的需求不是滿足消費,而是彼此需要,並建立一個可以共同參與的生活。我們工作的價值,是能夠為這個社會的共善做出一份心力,並贏得身為一個公民的尊嚴。諷刺的是,2020年新冠肺炎的疫情告訴美國人,雜貨店老闆、送貨員、居家照顧者,對社會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人類最基礎的需求不是滿足消費,而是彼此需要,並建立一個可以共同參與的生活

結語:用感恩、同理、謙遜建立一個有尊嚴的社會

總結本書,我們可以有以下三點啟發。
首先,天賦是一種運氣,人沒有辦法選擇自己擁有什麼天賦,或生在重視這個天賦的社會。因此,我們要懂得感恩,知道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自己沒什麼好誇口的。這也意味著,寬容且謙卑地看待自己與他人。自己有天賦,就多利用它去分享、貢獻給周遭的人;自己沒有天賦,也別責怪自己,沒有人是生來給人糟蹋的。
再者,人生可以不是個賽跑。功績主義告訴我們,讓跑得快的人贏得獎賞就是一個正義的社會。但是,我們也看到,無論你跑得快或慢,心裡仍擺脫不了競爭的焦慮與無力。一個正義的社會,應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安身立命之地,而非以「社會流動」的美名,篩選掉那些「不重要」的人。
最後,工作的價值不是消費多少或賺多少錢,而是為這個社會貢獻多少。人是彼此需要的,也渴望有歸屬感。沒有人希望被丟在後面,被視為「沒讀書的人」或「可丟棄的勞工」。如果我們沒辦法重視彼此的價值,那只會引來更多的自我責怪、傲慢、怨懟,引發更多的階級對立。
要改變深植人心的觀念與從之衍伸的制度非常不簡單,但桑德爾仍勇敢地批判,並喚起民眾進行尋找共善的價值辯證。共善不能交由供需法則、學歷或社會地位來決定,而是要在日常的對話與相處持續追尋。
用功績決定一切,就是不平等的開始。The Tyranny of Merit提供了一個反思的視角,批判功績主義的專橫,以及剖析民粹四起的現象。這本擲地有聲的著作,邀請我們用更多的感恩、同理、謙遜,來建立一個有歸屬感、有尊嚴、有平等的公民社會。
[1] Michael J. Sandel, The Tyranny of Merit:What’s Become of the Common Good?(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20), pp.122.
[2] Michael J. Sandel, The Tyranny of Merit:What’s Become of the Common Good?, pp.95.

Previou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重點 你是否常上班忙到懷疑人生,覺得自己沒辦法貢獻什麼價值?總是被成千上萬的待辦事項追著跑,而無法靜下心來完成眼前的任務?或拚了命做很多不必要的事情,只為了討好別人? 這次介紹的這本書《少,但是更好》(Essentialism: The Disciplined Pursuit of Less),
人活著不能沒有信仰。我們這一代以及後代的關鍵問題在於:這個信仰究竟會成為對領袖、機械、成功的非理性信仰,或者是基於我們自身創造性活動所產生的理性信仰。[1] 在弗洛姆(Erich Fromm)的經典著作《逃避自由》中,他分析人在擺脫外在權威後形成的孤獨與無力感;而在續作《自我的追尋》,弗洛姆論述「創
本文重點 時間能夠被我們「管理」嗎? 如果你問200年前的人什麼是「時間管理」,他們肯定聽不懂,因為當時的工作型態不需要將時間以半小時為單位劃分。現在,只要你google它,就會看到網路上一堆人在分享有關的訣竅,包括訂定計畫、準確執行、提升效率等。 為什麼我們需要時間管理?很顯然,隨著工作型態的轉變
本文重點 1.食品產業為了創造利潤,不斷將可口性、多樣性與便利性高的「空熱量」食品塞入民眾的口中;而民眾則透過大量消費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與地位。這即是過度飲食的社會脈絡。 2.過度飲食、過度診斷與過度醫療,都各自成為整體消費經濟的一部分。 3.我們都以為要健康,一定要買神奇的東西或上厲害的課程,但或許
本文重點 人為何要逃避自由? 一見到《逃避自由》這本書,便深深被它的書名吸引。因為它呈現了看似矛盾的命題:在崇尚自由的時代,人類為何要逃避自由?但仔細想想,也有幾分道理。因為自由總是伴隨著責任、意義與方向,在現代人失根的狀態,自由反而是個負擔。 我們看似可以「自由選擇」要買什麼東西、讀什麼學校、做什
庫瑪是一隻透明的怪獸,住在美麗的峽灣旁。入夜後,他負責阻止兇惡的怪獸,守護著一旁的優蕾小鎮,但人類一直不知道庫瑪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他的角被攻擊、血流如柱,他發現自己的身體漸漸不再是透明的,又恰好被人類撞見。誰知道,用心守護小鎮的庫瑪,換來的是人類的槍砲追殺。 庫瑪逃得好累好累,他來到湖邊,看見自己
本文重點 你是否常上班忙到懷疑人生,覺得自己沒辦法貢獻什麼價值?總是被成千上萬的待辦事項追著跑,而無法靜下心來完成眼前的任務?或拚了命做很多不必要的事情,只為了討好別人? 這次介紹的這本書《少,但是更好》(Essentialism: The Disciplined Pursuit of Less),
人活著不能沒有信仰。我們這一代以及後代的關鍵問題在於:這個信仰究竟會成為對領袖、機械、成功的非理性信仰,或者是基於我們自身創造性活動所產生的理性信仰。[1] 在弗洛姆(Erich Fromm)的經典著作《逃避自由》中,他分析人在擺脫外在權威後形成的孤獨與無力感;而在續作《自我的追尋》,弗洛姆論述「創
本文重點 時間能夠被我們「管理」嗎? 如果你問200年前的人什麼是「時間管理」,他們肯定聽不懂,因為當時的工作型態不需要將時間以半小時為單位劃分。現在,只要你google它,就會看到網路上一堆人在分享有關的訣竅,包括訂定計畫、準確執行、提升效率等。 為什麼我們需要時間管理?很顯然,隨著工作型態的轉變
本文重點 1.食品產業為了創造利潤,不斷將可口性、多樣性與便利性高的「空熱量」食品塞入民眾的口中;而民眾則透過大量消費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與地位。這即是過度飲食的社會脈絡。 2.過度飲食、過度診斷與過度醫療,都各自成為整體消費經濟的一部分。 3.我們都以為要健康,一定要買神奇的東西或上厲害的課程,但或許
本文重點 人為何要逃避自由? 一見到《逃避自由》這本書,便深深被它的書名吸引。因為它呈現了看似矛盾的命題:在崇尚自由的時代,人類為何要逃避自由?但仔細想想,也有幾分道理。因為自由總是伴隨著責任、意義與方向,在現代人失根的狀態,自由反而是個負擔。 我們看似可以「自由選擇」要買什麼東西、讀什麼學校、做什
庫瑪是一隻透明的怪獸,住在美麗的峽灣旁。入夜後,他負責阻止兇惡的怪獸,守護著一旁的優蕾小鎮,但人類一直不知道庫瑪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他的角被攻擊、血流如柱,他發現自己的身體漸漸不再是透明的,又恰好被人類撞見。誰知道,用心守護小鎮的庫瑪,換來的是人類的槍砲追殺。 庫瑪逃得好累好累,他來到湖邊,看見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本文探討佛洛姆對人性的理解,特別是《人心》一書中提出的惡的三種形式:戀屍癖、自戀和亂倫共生,並分析人性善與惡之間的矛盾。透過對人性本質的哲學思考,本文旨在引導讀者反思選擇善的自由及其重要性,強調在科技發展的時代,對生命的敏感度和覺察力不可或缺。
Thumbnail
在現今社群媒體充斥的時代,我們對即時新聞感到越來越疲倦,這篇文章探討了群體認同與共享美好事物的重要性。透過英國倫理學家歐唐納文的觀點,我們瞭解到群體的形塑與道德反思之間的關聯。社會的多元價值與文化責任迫使我們反思自身的行為與愛的對象,並在資訊過載中尋找真正的共同連結。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為何要信任科學,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科學不僅是知識的集合,更是社會活動的結果。透過同儕審查和多元的科學社群,我們才能構建對科學的信任。文章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知識如何在社群共識下形成,以及在面對科學爭議時,我們應如何評估風險與行動。信任科學是提升社會福祉與理性思考的必要步驟。
Thumbnail
淚腺壞掉,是哭不出來,還是淚水潰堤?或許,是潰堤後的抽離,進到話語難以到達的深淵,同時又抓著話語的浮木,勉強倚靠生命純粹的浮力。 在一來一往的書寫,看見他們深度的自我剖析、破碎的受苦經驗、以及因受苦看見「另一世界」的驚奇。
Thumbnail
當惡霸進入教會 教會時常發生醜聞。牧者濫用金錢或性騷擾/性侵害會友的爆料,每年層出不窮。但近幾年,美國有越來越多牧者不是因為性醜聞離開教會,而是因為「霸凌」(bully)。例如,在2020年全球知名的教會植堂網絡Acts 29董事會投票決定,開除執行長Steve Timmis,理由是他「濫用權力」
Thumbnail
《弒母:梅蘭妮‧萊恩的痛苦、瘋狂與創造》是克莉斯蒂娃出版於 2000 年的女性的天才三部曲之二,另外兩位女性天才是思想家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與作家柯蕾特 (Colette)。在日後的著作中,克莉斯蒂娃仍不時談到寫作這三部曲的至關切點。我認為也有助於我們以作者的角度,去回想及沈
Thumbnail
一位新手小學老師在認識班上小朋友的過程中,她觀察到小明同學常常欺負莎莉同學,她便帶著為莎莉抱不平的心態,去詢問班上其他小朋友,到底小明為甚麼這麼討厭莎莉。其他小朋友一聽,就露出驚訝的表情,搶著糾正說:「老師,不是呀!小明是很喜歡莎莉的!」聽完以後,老師就更不解了,小朋友們只好幫忙解釋:「因為他不想讓
Thumbnail
華人教育文化很強調犯錯就得接受罰懲,而且是要看到犯錯者誠心誠意的表達出悔意,最好是小孩哭著說「我知道錯了…」,彷彿這樣就確保了對方真的悔過,然後審判者老師,或家長,便會心滿意足。 我常常想,事情是有這麼簡單就好囉! 許多時候,只是(恐懼)懲罰本身迫使犯錯者表達悔意,但結果往往像那些幫助罰抄「我以
Thumbnail
「少年」與「少女」是日本動畫的一個長期大主軸,如電影: 新世紀福音戰士:碇真嗣和明日香的童年創傷與自戀補償(我寫過兩篇,可搜女人迷的關鍵字)。 你的名字:三葉和瀧在災難的創傷後,如何重新找尋離散與錯位的自我與他者碎片。 聲之形:將也與硝子在霸凌與被霸凌的路上,如何得到同理、罪惡的救贖、寬恕。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本文探討佛洛姆對人性的理解,特別是《人心》一書中提出的惡的三種形式:戀屍癖、自戀和亂倫共生,並分析人性善與惡之間的矛盾。透過對人性本質的哲學思考,本文旨在引導讀者反思選擇善的自由及其重要性,強調在科技發展的時代,對生命的敏感度和覺察力不可或缺。
Thumbnail
在現今社群媒體充斥的時代,我們對即時新聞感到越來越疲倦,這篇文章探討了群體認同與共享美好事物的重要性。透過英國倫理學家歐唐納文的觀點,我們瞭解到群體的形塑與道德反思之間的關聯。社會的多元價值與文化責任迫使我們反思自身的行為與愛的對象,並在資訊過載中尋找真正的共同連結。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為何要信任科學,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科學不僅是知識的集合,更是社會活動的結果。透過同儕審查和多元的科學社群,我們才能構建對科學的信任。文章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知識如何在社群共識下形成,以及在面對科學爭議時,我們應如何評估風險與行動。信任科學是提升社會福祉與理性思考的必要步驟。
Thumbnail
淚腺壞掉,是哭不出來,還是淚水潰堤?或許,是潰堤後的抽離,進到話語難以到達的深淵,同時又抓著話語的浮木,勉強倚靠生命純粹的浮力。 在一來一往的書寫,看見他們深度的自我剖析、破碎的受苦經驗、以及因受苦看見「另一世界」的驚奇。
Thumbnail
當惡霸進入教會 教會時常發生醜聞。牧者濫用金錢或性騷擾/性侵害會友的爆料,每年層出不窮。但近幾年,美國有越來越多牧者不是因為性醜聞離開教會,而是因為「霸凌」(bully)。例如,在2020年全球知名的教會植堂網絡Acts 29董事會投票決定,開除執行長Steve Timmis,理由是他「濫用權力」
Thumbnail
《弒母:梅蘭妮‧萊恩的痛苦、瘋狂與創造》是克莉斯蒂娃出版於 2000 年的女性的天才三部曲之二,另外兩位女性天才是思想家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與作家柯蕾特 (Colette)。在日後的著作中,克莉斯蒂娃仍不時談到寫作這三部曲的至關切點。我認為也有助於我們以作者的角度,去回想及沈
Thumbnail
一位新手小學老師在認識班上小朋友的過程中,她觀察到小明同學常常欺負莎莉同學,她便帶著為莎莉抱不平的心態,去詢問班上其他小朋友,到底小明為甚麼這麼討厭莎莉。其他小朋友一聽,就露出驚訝的表情,搶著糾正說:「老師,不是呀!小明是很喜歡莎莉的!」聽完以後,老師就更不解了,小朋友們只好幫忙解釋:「因為他不想讓
Thumbnail
華人教育文化很強調犯錯就得接受罰懲,而且是要看到犯錯者誠心誠意的表達出悔意,最好是小孩哭著說「我知道錯了…」,彷彿這樣就確保了對方真的悔過,然後審判者老師,或家長,便會心滿意足。 我常常想,事情是有這麼簡單就好囉! 許多時候,只是(恐懼)懲罰本身迫使犯錯者表達悔意,但結果往往像那些幫助罰抄「我以
Thumbnail
「少年」與「少女」是日本動畫的一個長期大主軸,如電影: 新世紀福音戰士:碇真嗣和明日香的童年創傷與自戀補償(我寫過兩篇,可搜女人迷的關鍵字)。 你的名字:三葉和瀧在災難的創傷後,如何重新找尋離散與錯位的自我與他者碎片。 聲之形:將也與硝子在霸凌與被霸凌的路上,如何得到同理、罪惡的救贖、寬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