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你須要做更少,不是做更多!──《少,但是更好》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重點

1.不要毫無節制地追求更多,而是有紀律地追求更少。

2.不是所有事情都很重要,只有那少數重要的事情值得我們全力以赴。

3.一個好的領導者,應運用專準主義思維在選才、目標與責任歸屬上,才有辦法有協調一致的感覺,並為團隊創造最大貢獻。

你是否常上班忙到懷疑人生,覺得自己沒辦法貢獻什麼價值?總是被成千上萬的待辦事項追著跑,而無法靜下心來完成眼前的任務?或拚了命做很多不必要的事情,只為了討好別人?
這次介紹的這本書《少,但是更好》Essentialism: The Disciplined Pursuit of Less),便是提供一個「專準主義」視角,帶領讀者用簡化、聚焦、準確執行的思考方式,擺脫亂無章法、身疲力竭的工作窘境,找回人生的主控權。
「如果你不替自己的生活排定優先次序,別人就會代勞。」(頁28)

有紀律地追求更少,但更好

什麼是專準主義(essentialism)?作者Greg McKeown指出,專準主義的核心是:有紀律地追求更少,但更好
一般的想法是,要做好工作,就要完成更多事情。然而,我們往往為了追求什麼都有,換來的卻是什麼都沒有。忙碌與待辦事項佔據了時間,直到我們再也分不清真正有意義的事情是什麼,而心力交瘁。
專準主義者則是反過來想:哪些事情才是真正重要的?如果把這些事情做到好,會有什麼結果?簡言之,專準主義不是毫無節制地追求更多,而是有紀律地追求更少。帶來的結果是獲得生活的掌控權,以及把事情做對的喜悅。
你也可以這樣去想像,專準主義奉行的就是「生活的剪輯師」,把不必要的東西剃除,並做好那重要的事情。如此一來,就會漸漸地事半功倍。所謂的改善,不是加些什麼,而是少些什麼。

一、 只有少數事情是重要的

「非專準主義者認為一切幾乎都很重要,但專準主義者則認為一切都不重要。」(頁66–67)
專準主義想的是,只有少數事情是重要的,因此必須分辨重要的事與瑣碎的事。作者認為,在進行決策或執行任務時,如果不是明確的好,那就是明確的不。若我們的標準寬鬆、含糊,我們就會做一堆「別人都在做,所以我也應該要做」的事情;反之,若標準訂得嚴謹、精準,我們就會全力以赴執行那「並非可有可無」的事情。
對我而言,若眼前事情無法即刻影響到閱讀、寫作與陪伴(我更喜歡說「啟發性的同在」)這三個具體的標準,我就會傾向擺到「非生理黃金時段」做,或是直接委外他人,甚至是不做(延伸閱讀:《最有生產力的一年》:如何提升工作效率?比起時間管理,你更需要的是管理自己)。
這樣的工作型態帶來許多好處。首先,我的腦容量不會被很多事情佔滿,而無法做對大專中心真正有益的軟體建造。再來,我會更有精力去做學生事工,而不是拖著疲憊的身軀與人進行品質低的談話。

二、 避免硬撐,設立停損點

作者指出,我們時常會有「沉沒成本偏誤」的心理現象,即持續對一件已虧本或消耗的事物投入大量成本,只因為我們已耗費大量成本。例如,堅持要把錢投在無法回饋的投資上,花大量時間辦一場無法感動人的活動,開了一堆毫無效率的會議。
非專準主義者會想:「我都已經投入那麼多時間跟金錢了,為什麼要停呢?」然而,專準主義者會問:「如果不是已經投入這麼多,那我到底會投入多少?如果我現在把它暫停,那可以用剩下的時間做些什麼?
這其實對NGO是很大的挑戰,因為我們常常在想如何吸引更多人來參與各種聚會、講座、活動。然而,將「不辦會怎樣?」放在心裡,反而可以看清楚活動的本質,並進一步去釐清參與者的動機,以及檢視組織的理念與運作技巧是否成熟。
設立停損點,該喊停就停。如果並沒有造成負面影響,那表示我們能進一步去做那些更重要的事了。

三、 領導與團隊也要專準!

無論是公司主管、活動負責人或是討論報告的小組長,我們都會在某些時刻發揮領導能力。然而,你一定遇過目標與分工不明、夥伴士氣低落、資訊不流通的團隊。大家的能力或許都很好,但結果是越做心越累。
作者認為,一個好的領導者,應該要在用「少,但是更好」的思維應用在選才、目標與責任歸屬上,才有辦法有協調一致的感覺,並為團隊創造最大貢獻。
  • 用人極度挑剔如果不是明確的好,那就是明確的不;而非大量雇人,導致不適合待在團隊的人不斷消耗彼此的力量。
  • 目標明確:會問「如果團隊只能做一件事,那是什麼?」,直到大家對核心的目標有所共識;而非追求多重目標,讓團隊漫無章法、停滯不前。
  • 責任歸屬透明確保團隊的每個人真的知道自己與別人的貢獻,並在遇到困難時思考如何同心協力移除障礙,獲得小小的成就;而非互相不瞭解彼此的任務,遇到困難時逃避,或只挑簡單的事情混水摸魚。

結語:安靜的革命行動

「在許多方面,身為專準主義者在這個向來有太多事情可忙的社會中,正是一種安靜的革命行動。」(頁274)
《少,但是更好》提供處於忙碌、盲目、茫然狀態的工作者一個新的思維模式。我們會發現,有紀律地追求更少,反而能累積更多能量,去拓展更多可能性;反之,無紀律地追求更多,就像多頭馬車般,依然原地踏步。
實際上可以怎麼做,本書僅在各面向點到為止,而無法細談。另外,本書多是描述管理階級在面臨各樣決策的困境,一般基層員工恐怕難有共鳴。
然而,我覺得最有價值的是,練習用專準主義的思維來反思自己的生活與工作,會看清原本一團混亂的事情。因此,本書不是一本工作術、時間管理、領導能力的實踐手冊,而是一本改變工作價值觀的良藥。畢竟,「怎麼想」比「怎麼做」來得重要。
少,但是更好。一起用安靜的革命行動來自我改造與改造文化吧。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活著不能沒有信仰。我們這一代以及後代的關鍵問題在於:這個信仰究竟會成為對領袖、機械、成功的非理性信仰,或者是基於我們自身創造性活動所產生的理性信仰。[1] 在弗洛姆(Erich Fromm)的經典著作《逃避自由》中,他分析人在擺脫外在權威後形成的孤獨與無力感;而在續作《自我的追尋》,弗洛姆論述「創
本文重點 時間能夠被我們「管理」嗎? 如果你問200年前的人什麼是「時間管理」,他們肯定聽不懂,因為當時的工作型態不需要將時間以半小時為單位劃分。現在,只要你google它,就會看到網路上一堆人在分享有關的訣竅,包括訂定計畫、準確執行、提升效率等。 為什麼我們需要時間管理?很顯然,隨著工作型態的轉變
本文重點 1.食品產業為了創造利潤,不斷將可口性、多樣性與便利性高的「空熱量」食品塞入民眾的口中;而民眾則透過大量消費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與地位。這即是過度飲食的社會脈絡。 2.過度飲食、過度診斷與過度醫療,都各自成為整體消費經濟的一部分。 3.我們都以為要健康,一定要買神奇的東西或上厲害的課程,但或許
本文重點 人為何要逃避自由? 一見到《逃避自由》這本書,便深深被它的書名吸引。因為它呈現了看似矛盾的命題:在崇尚自由的時代,人類為何要逃避自由?但仔細想想,也有幾分道理。因為自由總是伴隨著責任、意義與方向,在現代人失根的狀態,自由反而是個負擔。 我們看似可以「自由選擇」要買什麼東西、讀什麼學校、做什
庫瑪是一隻透明的怪獸,住在美麗的峽灣旁。入夜後,他負責阻止兇惡的怪獸,守護著一旁的優蕾小鎮,但人類一直不知道庫瑪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他的角被攻擊、血流如柱,他發現自己的身體漸漸不再是透明的,又恰好被人類撞見。誰知道,用心守護小鎮的庫瑪,換來的是人類的槍砲追殺。 庫瑪逃得好累好累,他來到湖邊,看見自己
如今,福音似乎不是好消息了,至少對某些人而言。[1] 美國知名基督徒作家楊腓力(Philip Yancey)在《恩典不虛傳》談到,現在越來越多人對基督徒反感,認為他們是思想封閉、恐同、自以為是、好論斷的一群人。基督徒向大眾傳遞的「好消息」,已失去恩典與活力,其在政治上的行動,也總是引來恐懼、謾罵、敵
人活著不能沒有信仰。我們這一代以及後代的關鍵問題在於:這個信仰究竟會成為對領袖、機械、成功的非理性信仰,或者是基於我們自身創造性活動所產生的理性信仰。[1] 在弗洛姆(Erich Fromm)的經典著作《逃避自由》中,他分析人在擺脫外在權威後形成的孤獨與無力感;而在續作《自我的追尋》,弗洛姆論述「創
本文重點 時間能夠被我們「管理」嗎? 如果你問200年前的人什麼是「時間管理」,他們肯定聽不懂,因為當時的工作型態不需要將時間以半小時為單位劃分。現在,只要你google它,就會看到網路上一堆人在分享有關的訣竅,包括訂定計畫、準確執行、提升效率等。 為什麼我們需要時間管理?很顯然,隨著工作型態的轉變
本文重點 1.食品產業為了創造利潤,不斷將可口性、多樣性與便利性高的「空熱量」食品塞入民眾的口中;而民眾則透過大量消費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與地位。這即是過度飲食的社會脈絡。 2.過度飲食、過度診斷與過度醫療,都各自成為整體消費經濟的一部分。 3.我們都以為要健康,一定要買神奇的東西或上厲害的課程,但或許
本文重點 人為何要逃避自由? 一見到《逃避自由》這本書,便深深被它的書名吸引。因為它呈現了看似矛盾的命題:在崇尚自由的時代,人類為何要逃避自由?但仔細想想,也有幾分道理。因為自由總是伴隨著責任、意義與方向,在現代人失根的狀態,自由反而是個負擔。 我們看似可以「自由選擇」要買什麼東西、讀什麼學校、做什
庫瑪是一隻透明的怪獸,住在美麗的峽灣旁。入夜後,他負責阻止兇惡的怪獸,守護著一旁的優蕾小鎮,但人類一直不知道庫瑪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他的角被攻擊、血流如柱,他發現自己的身體漸漸不再是透明的,又恰好被人類撞見。誰知道,用心守護小鎮的庫瑪,換來的是人類的槍砲追殺。 庫瑪逃得好累好累,他來到湖邊,看見自己
如今,福音似乎不是好消息了,至少對某些人而言。[1] 美國知名基督徒作家楊腓力(Philip Yancey)在《恩典不虛傳》談到,現在越來越多人對基督徒反感,認為他們是思想封閉、恐同、自以為是、好論斷的一群人。基督徒向大眾傳遞的「好消息」,已失去恩典與活力,其在政治上的行動,也總是引來恐懼、謾罵、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想要做得多又做得好?先別急,真正的高效生活,其實就靠這三條原則:少、快、好。 ▌1. 少做一點,專注一點 (Do less. Stop dividing your attention.) • 一心多用看起來很厲害,實際上就是做不好任何事。 • 每次只聚焦在最重要的那件事,把注意力用在刀
Thumbnail
《極簡主義》一書探討了通過減少不必要的物品來提升幸福感和生活質量。作者喬舒亞和瑞安分享了他們的故事與實踐,提供了具體的思維工具和規則,幫助讀者精簡生活,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從而達到更自由、更有意義的生活。此書不同於斷捨離,更強調生活方式的改變與內心的提升,倡導質量而非數量,鼓勵人們找到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物品是有形的,體驗和記憶是無形的。因此體驗類的消費不僅能帶來身心的快樂和滿足,也能減少日後維護物品的心力成本。“少一個物品就少一個掛礙、就多一份輕鬆和自由”是我身為斷捨離實踐者多年之後的心得和信念。
Thumbnail
要讓自己成為想成為的那一個人,需要清楚地明白自己每天最想要專注在哪一件事情上,將每日待辦事項轉為任務清單,分為主線任務、副本任務、日常任務,並合理分配可控時間和不可控時間。
Thumbnail
只要提高專注力,就能從忙碌中解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待辦事項太多而恐慌,就用GTD消除法
Thumbnail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習慣每天查看電子郵件N遍。 2.想提高工作效率,挪出更多時間的人。 3.覺得養成新習慣很難,需要意志力的人。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拋棄完美主義,用對的方式改進任務清單的重要性。文章提出了接受不完美、設定合理的目標、優先排序任務和持續反思與調整的方法,並強調了這些方法對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的重要性。
作者是葛瑞格·麥基昂,這是一本在說專注、取捨相關的書,有一點類似斷捨離,在生活中有一大堆事情等著我們去處理,在這些事之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有價值的事情,其餘大部分都是消耗我們精神的瑣事,而這本書教導我們分辨身邊是要事還是瑣事,把精神專注在少數幾項有價值的事情上。
Thumbnail
生活的智慧,就在於消除那些不必要的東西。 1.追求本質 專準主義! 留意 - 探索 異常的細節、過濾問題、釐清重點。 資訊中失去了什麼知識? 辨別 多數瑣事,少數要事。 多數事物都沒什麼價值,只有少數行動造就出色的成果。 不會每一件事都重要,今天哪件事最重要? 釐清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想要做得多又做得好?先別急,真正的高效生活,其實就靠這三條原則:少、快、好。 ▌1. 少做一點,專注一點 (Do less. Stop dividing your attention.) • 一心多用看起來很厲害,實際上就是做不好任何事。 • 每次只聚焦在最重要的那件事,把注意力用在刀
Thumbnail
《極簡主義》一書探討了通過減少不必要的物品來提升幸福感和生活質量。作者喬舒亞和瑞安分享了他們的故事與實踐,提供了具體的思維工具和規則,幫助讀者精簡生活,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從而達到更自由、更有意義的生活。此書不同於斷捨離,更強調生活方式的改變與內心的提升,倡導質量而非數量,鼓勵人們找到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物品是有形的,體驗和記憶是無形的。因此體驗類的消費不僅能帶來身心的快樂和滿足,也能減少日後維護物品的心力成本。“少一個物品就少一個掛礙、就多一份輕鬆和自由”是我身為斷捨離實踐者多年之後的心得和信念。
Thumbnail
要讓自己成為想成為的那一個人,需要清楚地明白自己每天最想要專注在哪一件事情上,將每日待辦事項轉為任務清單,分為主線任務、副本任務、日常任務,並合理分配可控時間和不可控時間。
Thumbnail
只要提高專注力,就能從忙碌中解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待辦事項太多而恐慌,就用GTD消除法
Thumbnail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習慣每天查看電子郵件N遍。 2.想提高工作效率,挪出更多時間的人。 3.覺得養成新習慣很難,需要意志力的人。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拋棄完美主義,用對的方式改進任務清單的重要性。文章提出了接受不完美、設定合理的目標、優先排序任務和持續反思與調整的方法,並強調了這些方法對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的重要性。
作者是葛瑞格·麥基昂,這是一本在說專注、取捨相關的書,有一點類似斷捨離,在生活中有一大堆事情等著我們去處理,在這些事之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有價值的事情,其餘大部分都是消耗我們精神的瑣事,而這本書教導我們分辨身邊是要事還是瑣事,把精神專注在少數幾項有價值的事情上。
Thumbnail
生活的智慧,就在於消除那些不必要的東西。 1.追求本質 專準主義! 留意 - 探索 異常的細節、過濾問題、釐清重點。 資訊中失去了什麼知識? 辨別 多數瑣事,少數要事。 多數事物都沒什麼價值,只有少數行動造就出色的成果。 不會每一件事都重要,今天哪件事最重要? 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