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1.食品產業為了創造利潤,不斷將可口性、多樣性與便利性高的「空熱量」食品塞入民眾的口中;而民眾則透過大量消費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與地位。這即是過度飲食的社會脈絡。
2.過度飲食、過度診斷與過度醫療,都各自成為整體消費經濟的一部分。
3.我們都以為要健康,一定要買神奇的東西或上厲害的課程,但或許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關鍵是:少吃一點。也就是說,個人的消費減量,才能根治消費主義的問題。
為什麼我們總是無法克制自己?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總覺得甜點是另一個胃,「假設」某個垃圾食物熱量很低而小吃一波,或一直吃好料犒賞自己,成為躲避日常苦悶的小確幸。直到你的荷包萎縮、身體膨脹,罪惡感便襲來。你怪自己為什麼這麼不長進,為什麼要把自己的身體搞成這樣;但沒過多久,你又故態復萌,深陷無法逃脫的過度飲食中。
大吃大喝背後的心理機制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我們總是無法克制自己吃許多美味的食物?這就是我翻開
《過度飲食心理學:當人生只剩下吃是唯一慰藉》(
The Psychology of Overeating: Food and the Culture of Consumerism)這本書的動機。然而,書中的論述卻超乎我的預期。心理學家Kima Cargill用清晰易懂的文筆,直搗過度飲食背後的社會結構,並結合心理學、哲學、社會學、營養學、食品科學的知識,批判當今消費主義文化已不斷荼毒大眾的身心,而我們正面臨一場代謝症候群的的風暴。
作者在開頭便指出,關於過度飲食或肥胖,大家常把問題歸咎於個人意志力不足,或大腦內的神經化學物質作祟。但是,唯有將過度飲食放在消費主義的社會文化下,才能理解過度飲食不只是食物與個人意志力的問題,更是與經濟、政策、醫療、階級有關。因此,對我而言,與其說這是探討過度飲食的心理學,我反而更認為是過度飲食的社會學。
消費主義:透過買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與地位
在消費主義的文化下,個人被假設為有無窮的需要與慾望,一個人的地位不是源於你生產或創造什麼,而是你消費什麼。人透過消費的行動表達自由,或藉由消費來建立階級的差別。另一方面,這個社會鼓勵消費,認為培養無窮的消費者是經濟成長的關鍵。
過度飲食便是在此脈絡下產生:食品產業為了創造利潤,不斷將可口性、多樣性與便利性高的「空熱量」食品塞入民眾的口中;而民眾則透過大量消費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與地位。舉例來說,窮人為了獲得社會歸屬感,便透過吃垃圾食品,來體驗美國文化的快樂模式,以彌補長期被邊緣化、被剝奪權力的景況。此種貧窮不是因生存的威脅(飢餓、疾病),而是一種心理狀態。
比較有錢的人則會選擇到「全食超市」購買食物,以享受菁英族群的購物體驗。然而,這些「全食」大多是頂著「健康光環」的食物,像是號稱「低脂、天然」,但實際上仍是高糖、高脂的加工食品。
因此,購買「健康光環」的食物大多只是為了減輕自己的罪惡感,並合理化自己放縱的行為罷了。
Kima Cargill更指出,過度飲食其實跟借貸產業有異曲同工之妙。食品標示的「無糖、無鹽、零脂」與信用卡的「不須事先付款」,都在不鼓勵我們負責任,反而是鼓吹「先享受、再付代價」的價值觀。那個代價是,更多的卡債,以及更多的熱量、更多的肥胖。
你今天也狂食症了嗎?過度飲食、過度診斷與過度醫療
更令人驚訝的是,整個醫療產業也是過度飲食的幫兇!
在《DSM-5》(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中,將「狂食症」定調為一種心理疾病。然而,狂食症與偶而狂吃或過度飲食的界線太模糊,很多人並沒有到狂食的地步,卻被一些診斷標準判定為「有病」:例如進食速度比平常快、吃到飽得很不舒服、在不餓的情況下大量進食、吃完有罪惡感等。換言之,《DSM-5》將診斷範圍擴大的結果是「製造疾病」,並進一步讓藥廠研發新的藥物有利可圖。
藥廠不用廣告自身的藥品,只要宣傳疾病即可。
再者,把狂食症歸類為一種精神疾病,會強化過度飲食是源自個人的失敗或大腦的問題,而避談整個消費主義的社會與經濟力量之運作。這迫使人用個人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如調整飲食、服藥、動手術(又是更多的消費)。然而,這種解方不只讓食品業者與立法者躲過他們為大眾健康的應附上的責任,也讓人困在「用更多的消費解決消費主義」的窘境中,宛如用「造成疾病的病原體去治療疾病」(頁338)般無能為力、雪上加霜。
在此,我們看到一個消費主義的惡性循環:食品產業大量販賣高度可口食品,人們吃下過量的食物導致肥胖與心理不健康;《DSM-5》又將此行為納入精神疾病的範疇中,讓藥廠有更多的藥可以製造。但民眾消費再多的藥品或療法,仍然對他們沒有幫助,因為最簡單的方式是不消費,而非消費更多。於是,人們依然對高度可口食品無能為力,再度助長食品產業的運作。
簡言之,過度飲食、過度診斷與過度醫療,都各自成為整體消費經濟的一部分。
責怪別人最快,但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我們都知道責怪別人最快,畢竟這些業者還挺符合萬惡商人的形象。但是,我們總是不認真面對自己過度飲食的現況,反而服用更多的食物與藥物,成為一種防禦機制,去逃避疏離與無能為力的感覺。這樣,我們只會不斷將自己視為受害者的角色,而對自己的困境自暴自棄。
作者整合其他研究指出,有越來越多科學家以「成癮物質」的角度去看食物。許多食物上癮的人,會大量攝取高脂肪甜食,來逃避自己的負面情緒,而這跟濫用藥物者渴望藥物來調節情緒的心理機制雷同。吃下高糖食物,一定會讓我們吃下更多高糖食物,並還要忍受不斷遞增的慾望。
如果我們認為吸毒者不能說「都是毒品的錯」,而為自己的行為開脫;那同樣的,我們也不能說「都是食物或社會制度的問題」,而不去改變傷害自己身體的習慣。
結語:用健康的身體反抗
作者在結尾處並沒有提供特別的解方,不過綜覽全書,我認為可以有幾個值得思考的方向。
首先,用更多的消費──吃藥、吃「健康光環食物」、買減重器材、求快速解決營養諮詢或心理治療──並不能解決消費主義的問題。我們都以為要健康,一定要買神奇的東西或上厲害的課程,但或許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關鍵是:少吃一點。也就是說,個人的消費減量,才能根治消費主義的問題。
第二,要「緩慢並從容地改變」(頁396)。
《原子習慣》作者James Clear便指出,習慣是自我成長的複利:只要每天進步1%,過了一年就會成長37倍;反之,若每天退步1%,過了一年幾乎就會漸趨於零。所謂的改變,不是從0瞬間變成1,而是隨著時間放大的複利效應,從0漸趨近1。
因此,要解決過度飲食的問題,就從最簡單的小事慢慢開始累積。那可能是少吃一片餅乾、多跑100公尺、每週自己煮一餐。萬事起頭難,先求有再求好。習慣養成不是比誰衝得快,是比誰跑得遠。
《過度飲食心理學》是一本分析現代健康危機極為精彩的診斷書,你一定能在當中看見自己或親友的故事而產生共鳴。現在開始改變總不嫌晚,若我們不能容忍消費主義的文化如此荼毒我們,我們便要起身反抗──用健康的身體反抗。
Prev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