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榮格出版了一本名為同步性:Synchronizität als ein Prinzip akausaler Zusammenhänge 一種偶發性的關聯原則的書。同步性 概念超越了對於世界的純粹的因果 解釋—而因果依舊是我們自然科學的領地。
榮格表明,同時發生 的事情不必需要因果關聯。但是,它們之間可能有一種有意義的聯繫。這種非同尋常的情形與強烈的內在情感是同時發生的。
As within, so without ;
as above, so below.
如其在內,如其在外;
如其在上,如其在下。
榮格曾經在一個夢中的經歷,,他遇到一個長著翠鳥羽翼的人,榮格想把這個形像畫下來,以記在腦子裡,當繪畫的時候,他發現他的花園裡有一隻翠鳥的屍體。
你可能熟悉那種讓你認為這不會是一個巧合的情形。
或許你剛剛讀完一本傳達獨特思想的書,突然你身邊的人們都開始跟你談起這些思想,電視裡也開始報導,並且在互聯網上你也會繼續接觸到類似的觀念。這樣的事情同時地發生,但是很明顯並非一件導致另一件。它們似乎以一種不同的方式互相聯繫著。
對於一個特定的人,一件特定的事在一個特定的時間 發生,這件事在他的個人生活中顯示了重要的、有意義的聯繫,以這樣一種方式,這件事對他就具有了特殊意義。
這件事在任何別的旁觀者眼裡,都被認為是一件隨機發生的事,沒有任何意義。對於那些旁觀者,這件事沒有什麼同步性的聯繫,因此對他們也不意味著什麼。
人們可能會說,整體反映於局部。因此有可能從行星的構象得到關於塵世事件的結論。在一個特定時刻的天空的狀況,通過反映那一時刻的特質,同樣也反映了在那一時刻新生的所有東西的特質。不是一個導致另一個,而是它們都是同步的,並且互相映照。
這無疑是同步性概念的一個擴展,因為它並不僅僅指的是一個個體,以及這個個體直接與他的環境關係。事實上,它把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視為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互相聯繫著。這種對於同時發生的現象之間具有有意義的聯繫 的假設態度,是榮格的同步性所要表達的。
進化對人自己來說可能是必要的,當他意識到他的狀況,意識到改變這狀況的可能性,意識到他擁有並未使用的能力,擁有他尚未看到的深廣。我們也必須意識到我們的無意識和獲致意識的可能性;意識到我們受制約的知識和獲得更精確的知識的可能性;意識到我們被道德規範所奴役並需要喚醒的良心。
聖經的創世紀映射了小宇宙人的創造。方法是自我觀察。有必要觀察不同的功能並辨識它們,同時記得,去觀察並辨識不同的意識狀態,我們的沉睡, 以及我們內在的群我。
“要有光”代表自我意識之光;“從黑暗走向光” 代表從我們裡面虛假的分離出真實的;給創造的東西起名代表為我們觀察到的習慣命名,這些習慣基於它們發源的中心和特徵。換句話說,要進化,我們必須認識自己,自我知識中心都充滿了習性,一個人永遠無法了解他自己除非他學習了所有的習性。
我們不是統一的。我們的一部分想要進化;另一部分仍鎖在習性裡。但這就是進化神奇的天性。我們變得持續,不是在群我的層面,而是在我們觀察群我的能力。也就是說,我們的自我逐漸發展出一個統一的觀察者。內在統一是通過摩擦獲得,通過人裡面"是"與"否" 的掙扎而獲得。
如果人沒有內在的掙扎,如果他裡面發生的一切都沒有反力,如果他被拉到哪就去哪或風吹到哪就去哪,他將依舊是他原來的樣子。
無論是神、自然、人類或心靈,內外上下的相應表現的是一個統一和諧的宇宙,用中國傳統的煉丹術的話來說,是大周天與小周天的關係;用西方宇宙論的話來說,就是大宇宙(Macrocosm)與小宇宙(Microcosm)的關係。
人在質能時空是一個不完整的事物,一個未完成的世界,只有部分地反映了臨近的宇宙。意味著人類進化的方向,實現他的潛力並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 一個完整的宇宙的方式。
當我們感歎宇宙的浩瀚無垠、生命的奧妙絕倫時,別忘了,我們自身體內也有一個小宇宙。人的內在心靈世界與整個宇宙的外在物質世界,🍃是同一個整體,他們本來就是協調一致 的🍃,但因為他們存在於人無意識的心靈裏,所以無法被意識完全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