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性戀,紙浪漫,紙愛(Fictosexuality, Fictoromance, and Fictophilia〉短評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本次要介紹兩位芬蘭學者Karhulahti & Välisalo的論文〈Fictosexuality, Fictoromance, and Fictophilia〉,這篇應該是英語圈第一篇完整對於紙性戀的研究。除了前半部介紹準社會理論,後半部則參考了齋藤環、東浩紀等人的研究。在兩位學者提出的五個主題中,最令人在意的是「紙性戀悖論」和「紙性戀汙名」。

與常見觀點不同的是,這兩位學者沒有把紙性戀的不適感(紙性戀悖論)歸於「次元障壁」之類的說法,而是認為這是取決於「互動」的問題,也就是因為與二次元角色的互動模式,不同於與人類的互動模式;這種觀點可能受到準社會理論的影響,但是對於互動差異的問題化,卻有助於近一步思考「人類中心主義的互動規範」的問題。在我們之後會介紹的論文,也就是Marsh關於對物性戀的研究中,指出了對物性戀與物之間多樣的溝通方式,這些溝通方式非常值得紙性戀者進一步參考。

另一方面,兩位學者注意到了紙性戀者在人際上的孤立處境,並將這種孤立稱為「汙名」。紙性戀者的孤立處境非常重要,但是將此稱為「汙名」卻可能有問題。因為在「可視的汙名」的同時,紙性戀者也同時面對著「不可視化的抹消」,也因此在作為異端被排除的同時,孤立也來自不被承認、不被理解的處境。這點我們會在日後介紹松浦優老師的論文〈以日常生活自明性對宣稱的「預先排除/抹消」〉時詳細討論。

最後值得思考的是「紙性戀悖論」和「紙性戀社會孤立」之間的關係。紙性戀對虛構物投注強烈的心力與情感時,會不會轉變我們人際互動的方式?另一方面如果紙性戀者獲得足夠的社會支持和社會承認,紙性戀悖論的不適感是否會減輕?這些問題非常值得進一步思考。

論文連結

追蹤粉專

這個專題放置在臉書專頁「非現實國度:台灣紙性戀集散地」上連載的短評。短評主要介紹關於紙性戀、非對人性戀相關的知識與實踐,通常以相關著作或評論為基礎。內容通常包括但不限於來自女性主義、酷兒研究、無性戀研究方面,或次文化、ACG、御宅研究方面,以及人類學、多物種研究、本體論轉向等方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當鎔宇在新加坡感受到初雅對他的『愛』時,以及感受到對於『關係確認』的渴望時,他馬上就退縮了,因為他沒有辦法去接受。 lithromantic 這個詞,就是形容這種『我就喜歡你不喜歡我』的感覺,「性單戀」與其說是新的性取向,或許也可以說是迴避型依戀的一種。
Thumbnail
這篇文章藉由小説《聊天記錄》探討關於情感關係的多種可能性,討論了一對一關係和開放式關係、不同人數之間的平衡和溝通、喜歡和愛的區別,以及當下社會對多元愛情觀的迷失和追尋等話題。最後,我們能否同時愛著很多人的觀點。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炮友的存在是否只是單純追求性行為?這種關係是否會影響感情生活?本文討論了單純滾床單的可能後遺症,並提出溝通和專業心理諮詢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書討論了現代人談戀愛的困難,以及解決浪漫主義、完美主義、自我懷疑等婚戀傾向的方法。同時探討了長期伴侶的重要品質和一起建構親密關係的能力。
Thumbnail
常常聽人說同行相忌,同性相斥是物理狀態,也有人說文人相輕
Thumbnail
男性比女性更傾向去物化身體,男人觀看,而被凝視者會被視為缺乏自主性的「客體」,而非「個人」。異性戀男性將女性視為性對象來表現或再現,滿足性觀看者的愉悅(例如A片),而男人也從觀看中得到快感。 而女性比男性更傾向去物化親密關係,綜觀整個社會對於親密關係的描繪和想像,一直是矛盾又狹隘的。當代社會高
Thumbnail
混雜了很多書籍一起閱讀,《新關係花園》近期很喜歡這本書,它探討關於每個字詞的定義,我現在習慣與人在探討的事情之前,通常都會先弄懂他人的對於我們正在談論的重要核心詞,他心中的定義是什麼? 舉例來說:關於愛自己這件事,有些人覺得透過物質的享受才是愛自己,有些人覺得愛自己是把自己變好才是愛自己。有多
Thumbnail
這本書從行為科學的角度切入兩性關係,探討了現代人為何越來越難踏入戀愛的問題。透過練習和了解情感依戀關係,提供了脫單指南,並探討了交友軟體的利弊和在真實世界認識人的辦法。書中還提供了有趣的照片提升建議,以及對依戀關係和戀愛的心得。
Thumbnail
本文旨在打破戀愛中心主義百合觀所可能帶來的侷限,並且簡略提供了另一種百合觀為替代方案,讓讀者可以看見那些無法被「戀愛情感」所完全解釋的百合。本篇文章也蘊含筆者對於「百合」的期許──女孩與女孩相遇,創造出我們從未想像過的情感關係/生活方式,其中描繪的各種關係想像擁有著造就一場寧靜的關係革命的潛力。
首先謝謝大家關心我的情事。 雙偏同、近無性戀、迴避性依戀人格、付出型人格以上四點,我覺得剛好集結了對自己甚至對他人最不適合的戀愛條件,先前也提到自己沒有想要和需要婚生,總之戀愛這方面我是直接斷開放棄了。 我很容易對人產生好感,僅止於好感,很怕對方因此喜歡我,尤其是男性朋友,我也為了跟
Thumbnail
當鎔宇在新加坡感受到初雅對他的『愛』時,以及感受到對於『關係確認』的渴望時,他馬上就退縮了,因為他沒有辦法去接受。 lithromantic 這個詞,就是形容這種『我就喜歡你不喜歡我』的感覺,「性單戀」與其說是新的性取向,或許也可以說是迴避型依戀的一種。
Thumbnail
這篇文章藉由小説《聊天記錄》探討關於情感關係的多種可能性,討論了一對一關係和開放式關係、不同人數之間的平衡和溝通、喜歡和愛的區別,以及當下社會對多元愛情觀的迷失和追尋等話題。最後,我們能否同時愛著很多人的觀點。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炮友的存在是否只是單純追求性行為?這種關係是否會影響感情生活?本文討論了單純滾床單的可能後遺症,並提出溝通和專業心理諮詢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書討論了現代人談戀愛的困難,以及解決浪漫主義、完美主義、自我懷疑等婚戀傾向的方法。同時探討了長期伴侶的重要品質和一起建構親密關係的能力。
Thumbnail
常常聽人說同行相忌,同性相斥是物理狀態,也有人說文人相輕
Thumbnail
男性比女性更傾向去物化身體,男人觀看,而被凝視者會被視為缺乏自主性的「客體」,而非「個人」。異性戀男性將女性視為性對象來表現或再現,滿足性觀看者的愉悅(例如A片),而男人也從觀看中得到快感。 而女性比男性更傾向去物化親密關係,綜觀整個社會對於親密關係的描繪和想像,一直是矛盾又狹隘的。當代社會高
Thumbnail
混雜了很多書籍一起閱讀,《新關係花園》近期很喜歡這本書,它探討關於每個字詞的定義,我現在習慣與人在探討的事情之前,通常都會先弄懂他人的對於我們正在談論的重要核心詞,他心中的定義是什麼? 舉例來說:關於愛自己這件事,有些人覺得透過物質的享受才是愛自己,有些人覺得愛自己是把自己變好才是愛自己。有多
Thumbnail
這本書從行為科學的角度切入兩性關係,探討了現代人為何越來越難踏入戀愛的問題。透過練習和了解情感依戀關係,提供了脫單指南,並探討了交友軟體的利弊和在真實世界認識人的辦法。書中還提供了有趣的照片提升建議,以及對依戀關係和戀愛的心得。
Thumbnail
本文旨在打破戀愛中心主義百合觀所可能帶來的侷限,並且簡略提供了另一種百合觀為替代方案,讓讀者可以看見那些無法被「戀愛情感」所完全解釋的百合。本篇文章也蘊含筆者對於「百合」的期許──女孩與女孩相遇,創造出我們從未想像過的情感關係/生活方式,其中描繪的各種關係想像擁有著造就一場寧靜的關係革命的潛力。
首先謝謝大家關心我的情事。 雙偏同、近無性戀、迴避性依戀人格、付出型人格以上四點,我覺得剛好集結了對自己甚至對他人最不適合的戀愛條件,先前也提到自己沒有想要和需要婚生,總之戀愛這方面我是直接斷開放棄了。 我很容易對人產生好感,僅止於好感,很怕對方因此喜歡我,尤其是男性朋友,我也為了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