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9|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人生超整理》閱讀筆記

有沒有一種感覺,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把居家環境打掃的一塵不染的,靜下來鬆口氣喝口茶,但愉快、輕鬆的感覺卻持續不了多久,煩惱又找上門了。

或許是你還沒來的及整理那些錯綜複雜的親戚關係,又或者,是你忘記整理自己的內心。

哪些人都應該超整理一下

  1. 有持續、偶爾、不間斷的被焦慮困擾的人
  2. 維持極簡、整潔的生活,但是心卻無法開闊的人
  3. 有著定期整理習慣,但過沒多久就亂了,並為之困擾的人

身外之物的購買~擁有、配置~處置

  • 關於購買物品-

人應該透過不斷的自我觀察、對話去認識自己,明白哪些是自己真正喜歡且會持續使用的物品,當有這樣的認知後,購物時即便多花點錢也無所謂,畢竟今天決定購買一樣物品,就是會拿來使用、被賦予意義的,不應該只是要找一個地方,把東西束之高閣,或是讓東西被隨意的淹沒在雜物中。購物前真正該在意的是釐清自己之於物品,及物品之於自己的意義。

  • 關於擁有、配置物品-
執著於丟東西,可能把 可能性 給丟了,對於那些善用可能性的人,是莫大的損失,對於無法善用的人,則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給丟了。

真正該在意的是對自己生活的掌握度,會出現在身邊的物品,代表著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物,當發現堆積了重複且數量與日俱增的東西,應該反思對於生活的掌握度太低,當發現購買了一些流行、包裝精美,但實際卻根本使用不上的商品,則該反思對自己的掌握度太低,也就是不太了解自己,或是只在乎被周遭看待的自己。

  • 關於物品的處置-

人有群居的天性,一生中不免要與其他人共處,對於物品的處置態度,應該是要保證自己有能力負擔,不影響身邊人的原則下擁有。只要留下一筆可以處置死後物品的錢,便無需著急忙荒的處理自己的物品。

內在心靈、腦袋的整頓

  • 為什麼老是覺得無法過上理想的生活?
  • 作者:大概是理想過高了吧

因為想要的太多、目標太遙遠、擁有的能力太淺,以至於人生走了一大半,卻越活越累,越來越不開心。

我在這個部分停留了很久,這個問題是直到現在,甚至是將來,都是需要持續練習調適的。我認為想要過上理想的生活,就要不斷修正自己與理想生活的距離和認知,起初剛踏入一個新目標時,也許會發現對於現階段的自己來說難以達成,那就要下修目標,同時提升自己的能力,並且在過程中,再不斷的把目標往上修正,在一直重複直到達到最終的期望,或目標改變了為止。

這也呼應了《人生轉向》這本書中所提到的,人在經過一段長久的努力過後,達到最初設定的目標,開心程度並不如當初所想的,因為在過程中人是會改變的,因為遇到的事情改變、因為自己的程度提升了而改變,所以才要不斷的檢視、修正目標或方向。

  • 想要讓心情平靜下來,或許你應該多思考,而不是拒絕思考

這有點違反常理的感覺,通常在很煩悶的時候,都會選擇拒絕思考,因為會越想越亂。但作者提到:思考並非只是思考自己的事情,任何事情都可以,在過程中不斷的累積見識,進而重新認識自己。再者要練習讓接收的資訊要夠深、夠廣,並且不要為自己設定立場,在與人意見相左時,先不要讓自己的大腦選邊站,而是多方思考,即使在有了自己的想法後,也要隨時保持開闊的思維,接納多方的想法讓大腦活化,也就是可以有自己的思考準則,但並非固執。

思維、心胸的開闊

  • 只要稍微以俯瞰的視角來看待事物,就會發現文化的價值十分多樣化

某一次我在一間咖啡廳的二樓眺望,正好面對一個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室內的恬靜阻絕了外面可以想見的紛擾,熙來攘往的人的模樣因為距離被模糊了,突然覺得很多困擾的事情突然沒那麼值得在意了。

當把視線拉遠,一個視線範圍內有不同的種族、年齡層、各行各業,吵架聲淡了、哭聲淡了,一切都變得渺小。

總結

對自己過身後的物品的處置態度?
倘若擁有的都是有價值,並且可以變現的物品,又何須要賣?難道是因為擁有的物品都沒什麼價值,自己卻又沒能力可以處理才這麼著急嗎?

書名叫人生超整理,但實際要整理什麼?這個問題留給讀者做反思。但重要的是要真正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在意什麼樣的事、哪些對自己事有價值的事,整理自己的心理與腦袋。

原本以為這本書是要讓我在整理物品的方法跟思維上,提升新的層次,但意外的,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它卻讓我平靜下來理清腦袋裡的思緒,在閱讀的過程中,我透過作者所傳達的觀念、生活方法重新檢視自己,幫助我重新歸零腦袋的想法後,再重新灌注新的思考。

喜歡這篇文章的幫我按個愛心,並追縱我~各為客倌,我們下一篇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沒有閱讀的人思想是狹隘的,透過書本看世界,這世上每一個不曾到過的角落,都將在某個篇章中與之相見。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