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9年的義大利,有位名為波魯克的飛行艇員,因爲被作為仇敵的卡地士擊毀而前往米蘭籌備新的飛行艇。在這次旅程,老闆和波魯克,也是紅豬,引介了他的孫女菲兒,是一名曾在美國學習的飛機設計師。故事隨著兩人的緣分開啟。
這部電影訴說了邁入中年的心境轉折,在與菲兒的對談也能略見波魯克「從人變成豬」的意象:
豬代表一種無能為力,卻還是得活在世上的無奈感。
另一方面也探討了年輕與成熟時對於喜歡的描繪。最簡單的例子莫過於,為什麼兒時會喜歡某個看似帥氣的叔叔、姊姊(像是蠟筆小新喜歡娜娜子姊姊)而這看似愛,實質為因羨慕而產生的敬佩之情。這也能表示波魯克對於吉娜之情絕非一般,尤其在路過吉娜的秘密花園時,感受出紅豬的戀舊、有個人堅持的一面。
紅豬告訴了菲兒自己邁入青年的小戀曲,也同時譜出波魯克的生涯轉折。電影上映時也正好是真實世界的轉捩點:美國的經濟大蕭條、理想社會主義開始瓦解,各式大小戰爭,使得社會上充滿無奈與惆悵。這也是為什麼紅豬內的角色雖然還是帶有其幽默,調性卻依然相對其他作品顯得較為沈重。甚至宮崎駿也透過紅豬,做到了生涯中的轉向。起初,宮崎駿並不曉得該如何幫紅豬定位,覺得這是孩子們不該看的東西,爾後才意識到,這才是孩子們必須看的東西,因為大人們看不懂,但純真的孩子們能理解。
在這裡,艱澀幽暗的現實世界變成了更溫和的樣貌。隨著音樂搖擺,使我們在重大轉折中一次次適應時能夠緩和隱隱陣痛。在轉舵後的未來,正是專屬個人才知道的神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