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輅十四-西征之遇(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管輅參與了西征。

據載,路過淮南三叛第二的毌丘儉墓。突然,管輅就靠著樹低吟,精神也顯得委靡不振。

人家問他發生什麼事了?

管輅說:「此地林木雖茂,無形可久;碑誄雖美,無後可守。觀其四方,玄武藏頭,蒼龍無足,白虎銜尸,朱雀悲哭,只怕不過兩年,這個家族就會被滅了。」

維基百科認為,這件事大概就是發生在毌丘儉死前兩年之內。

所謂的毌丘儉墓,該是指他們家族的墓,不是個人。

這是一段很短的記載,裴松之亦無註解。

毌丘儉文欽之亂,發生在西元255年(曹魏正元二年)。

前推兩年,很巧,該年正月便是蜀漢丞相費禕遭刺,三月姜維就響應東吳展開一波北伐攻勢。

但曹魏這邊的對應,看起來不像有從洛陽發兵。

大略來看,255年姜維打出的洮西大勝,才比較像從京師發起援兵,協助雍州作戰。

應該說,我反而比較傾向,管輅是參與了255年七八月之間,司馬孚支援前線的部隊。

而情況是:毌丘儉已死,但司馬昭尚未對毌丘一族下手。

若發生在此時,就有點不一樣的味道在。

早先,王凌反於淮南,遭司馬懿滅族。

夏侯玄涉反,夏侯霸逃往蜀國,亦遭司馬師誅滅三族。

誅三族雖然算是牽連甚廣,但也不到殺得一個也不剩這要講一下。

重點是,如果司馬懿跟司馬師都是這樣對待反賊的態度,司馬昭滅毌丘一族,那不是早晚的事情嗎?這還需要管輅看風水?

必有蹊蹺。

毌丘儉文欽之亂,最大的成績,就是打死了司馬師。司馬昭如何在危急存亡之秋穩定政權,是這裡最重要的事情。

一旦我們投身當下來思考,結合管輅看風水的說法,就要知道:司馬昭當時一定是從寬處理,穩定臣民。

事實上,郭頒《世語》亦載:「毌丘儉之誅,黨與七百餘人,傳侍御史杜友治獄,惟舉首事十人,餘皆奏散。

陳壽在《高貴鄉公紀》中則寫:「特赦淮南士民諸為儉、欽所詿誤者。

但追殺開始的時候,也頗是奇妙。

《三國志》:「儉子甸為治書侍御史,先時知儉謀將發,私出將家屬逃走新安靈山上。別攻下之,夷儉三族。

新安離洛陽還滿近的,隋唐時期,唐軍要滅洛陽王世充之前,也是以此為根據地。

附帶一提,這裡有個不錯的小記錄,寫毌丘甸稱毌丘儉為大人。在朝廷,子稱父時,通常會稱官職。大人是什麼?雖然有高大之人,品德高尚之人等意義,但以官職來說,大人就是「蠻族部族長」的意思。

看起來很簡單,就是另外從毌丘儉的兒子這邊辦叛亂罪。

雖不知時間,問題也不大。

但《晉書》也有寫些東西。

「毌丘儉誅,子甸、妻荀應坐死。其族兄顗、族父虞並景帝姻通,共表魏帝以丐其命。詔聽離婚,荀所生女芝為潁川太守劉子元妻,亦坐死,以懷妊繫獄。」

這是說,毌丘甸的妻子是荀氏。當時魏法有追殺叛逆者「已經出嫁的女兒」,所以毌丘甸的女兒毌丘芝也被牽連。荀氏只要跟毌丘甸離婚就沒事,但女兒的血緣不能斷絕。(節選說到這裡)

於是,啟動修法。

這不是荀顗為了救族妹的女兒就可以發動成功的事情。

我們看一下上書的起頭:「夫司寇作典,建三等之制;甫侯修刑,通輕重之法。叔世多變,秦立重辟,漢又修之。大魏承秦漢之弊,未及革制。

其實未來人應該都知道,司馬昭修法改五等制。大修法的三個要角,分別是荀顗(禮儀)、賈充(法律)、裴秀(議爵)。

荀氏跟賈氏,剛剛好都跟毌丘一族有姻親關係。

這種巧合看起來比較像是,司馬昭藉這個機會,把荀氏跟賈氏圈進來,幫助他完成大修法。也就是整個推論叫做,司馬昭重啟對毌丘一族的追殺,有著啟動大修法的意圖在其中。

自然也有一部分,是在劃清界線。

畢竟作為被牽連者的權貴,還有另一條路走:毌丘儉無辜,司馬昭有罪。

如果把這件事想進去,那司馬昭真的好大一盤棋。

怎麼說呢?基本上,毌丘儉文欽發起的革命,是指司馬師擅自廢立皇帝為主。一如批評董卓連帶否定漢獻帝統治的合法性。

意思是,高貴鄉公曹髦該當退位。

司馬昭也真的讓他退位了。

那一盤棋好大在哪?好大在姜維的洮西大勝。

曹髦下詔罪己。即使曹髦聰明過人,在學問上的造詣極高,他身為德不配位的不適任皇帝,已是既成事實。

也就是毌丘儉之亂與洮西大敗這一年,管輅的弟弟管辰來找他,說:「大將軍待君意厚,冀當富貴乎?

管輅嘆道:「老天爺給我才智聰明,卻沒給我壽命。估計我就只能活到四十七八歲……要是能避過此劫,我想當洛陽縣令,不過看來我只能去泰山管鬼,管不了活人啦。」

八月,洮西大敗已成定局,管輅升為少府丞。按《輅別傳》看,他應該已經在少府好一陣子了。

隔年,即正元三年二月,管輅過世。

四月,高貴鄉公曹髦訪太學,問倒諸儒生。自此,曹髦越發的喜好學問,而司馬昭身邊再無人可以跟上這個才學過人的曹家皇帝。

不要看鍾會他們好像智力也很高。寫詩文的本領,清談的功夫,還是以阮籍嵇康為首。

我把背景拉到這邊,其實就是我對於「司馬兄弟有意重用管輅」的解讀。

他們需要的不是管輅求神問卜趨吉避凶,而是要一個在清談辯論場上的萬人敵無雙:那將會是控制魏帝曹髦的最佳管道。

當時管輅多有名呢?

《輅別傳》說:「于時名勢赫弈,若火猛風疾。當塗之士,莫不枝附葉連。賔客如雲,無多少皆為設食。賔無貴賤,候之以禮。京城紛紛,非徒歸其名勢而已,然亦懷其德焉。

喔我簡單說,這是像東漢末十常侍張讓那麼火紅的程度。但我們後來絕對不會認為,管輅有那麼大的權勢。

有沒有覺得《輅別傳》的作者滿愛管輅的?因為他其實就是管輅的弟弟,管辰。

根據裴松之的考證,當代更有許多人表示,這本《輅別傳》也僅能表達管輅傳奇人生的十之一二。

「管輅這種人」,是被後來的主流政治打壓的。

事實上,照其他人的說法,管輅並不是單純批評瞧不起何晏等人。

「裴冀州、何、鄧二尚書及鄉里劉太常、潁川兄弟,以輅稟受天才,明陰陽之道,吉凶之情,一得其源,遂涉其流,亦不為難,常歸服之。輅自言與此五君共語使人精神清發,昏不暇寐。」

管輅在曹爽時期,就已經是個風騷人物,後來的「官方」史書卻不說明。其實還有一個人的情況也很像:司馬師。

司馬師只有在很少的史料中被提及,是跟夏侯玄他們一樣重要的人物。

甚至竹林七怪都很少有講到他們清談的內容。

就是說,政治界本身可能「反清談」。

管輅跟人談論的內容,也就靠著弟弟的《輅別傳》留下這麼些。而陳壽《三國志》直接把他歸類成了方技之士。

但陳壽看不起管輅嗎?

真的看不起就不會給他這麼長一篇了。

更別說,方技傳所載並非裝神弄鬼之輩,實以醫術聲樂等「特殊專長」者為傳。

管輅跟左慈、甘始這些仙人,其實是不一樣的。

即使是我們不能完全明白的學問,也要知道其中必有奧妙之處。


分辨的方式,不是「眼見為憑」。

其實,管輅早已說過。



avatar-img
261會員
91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接續在孫禮傳後,我們繼續來看魏書二十四,陳壽從來不是隨便編排的。 二十四有韓暨、崔林、高柔、孫禮、王觀。雖然都是些陌生人,但他們幾乎都具備了「反爽大將」的身分。 曹魏內部的風雲與翻湧,這些陌生人將會比三國英雄給我們更多的資訊。
管輅所活躍的年代,其實正是司馬懿與曹爽政治鬥爭的時期。從中我們知道有一樁「清河平原郡國界線之爭」。當時為了避免混亂說得沒有很仔細,這件事情其實記在《孫禮傳》。 孫禮是涿郡容城人,在官渡之戰後加入曹操軍。從他的身上,我們將再一次觀看,司馬懿跟曹爽之間的衝突。
徐季龍,字開明,時為清河縣令。 管輅到底是在清河展開的官途,跟清河的官員見面次數,也是特別的多。陳壽只記了徐季龍讓管輅猜,他派出去的獵人會得到什麼。 管輅表示,狸吧。 傍晚獵人回返,管輅果然算中。於是徐季龍又覆蓋了十三樣東西,要管輅再猜。這次,管輅只中了十二樣。 《輅別傳》則是說全中。
​接續陳登的故事,來好好了解一下陳矯這個人。 在那場姑且可以稱之為「匡琦之戰」的戰役結束後,陳矯就去曹操那邊報到了。跟華歆那種感覺有點像。 過去沒細想,現在看來自有奇怪之處。 這些地方軍閥重臣,紛紛在官渡之戰展開後,前往許昌報到。
這次從陳珪陳登父子在計劃的陰謀說起。 當時,袁術跟呂布本是同盟,打算結成親家。但陳珪要呂布拒絕,改與曹操聯合。那我們上回只說到,陳登就去曹操那邊。 《三國志》記載,陳登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要幫呂布申請一個徐州牧。 刺史升州牧,呂布就穩了。
這一回,是平原太守劉炎與管輅。因為跟司馬炎同名,所以後來劉炎改了名叫劉邠。 劉邠很喜歡易理,但未能一窺堂奧。有機會結識管輅,當然讓他十分開心……劉邠就跟管輅提起,自己想要「為易作注」的願望。 管輅對劉邠十分客氣,繞著彎子在跟他說,辦不到的。
接續在孫禮傳後,我們繼續來看魏書二十四,陳壽從來不是隨便編排的。 二十四有韓暨、崔林、高柔、孫禮、王觀。雖然都是些陌生人,但他們幾乎都具備了「反爽大將」的身分。 曹魏內部的風雲與翻湧,這些陌生人將會比三國英雄給我們更多的資訊。
管輅所活躍的年代,其實正是司馬懿與曹爽政治鬥爭的時期。從中我們知道有一樁「清河平原郡國界線之爭」。當時為了避免混亂說得沒有很仔細,這件事情其實記在《孫禮傳》。 孫禮是涿郡容城人,在官渡之戰後加入曹操軍。從他的身上,我們將再一次觀看,司馬懿跟曹爽之間的衝突。
徐季龍,字開明,時為清河縣令。 管輅到底是在清河展開的官途,跟清河的官員見面次數,也是特別的多。陳壽只記了徐季龍讓管輅猜,他派出去的獵人會得到什麼。 管輅表示,狸吧。 傍晚獵人回返,管輅果然算中。於是徐季龍又覆蓋了十三樣東西,要管輅再猜。這次,管輅只中了十二樣。 《輅別傳》則是說全中。
​接續陳登的故事,來好好了解一下陳矯這個人。 在那場姑且可以稱之為「匡琦之戰」的戰役結束後,陳矯就去曹操那邊報到了。跟華歆那種感覺有點像。 過去沒細想,現在看來自有奇怪之處。 這些地方軍閥重臣,紛紛在官渡之戰展開後,前往許昌報到。
這次從陳珪陳登父子在計劃的陰謀說起。 當時,袁術跟呂布本是同盟,打算結成親家。但陳珪要呂布拒絕,改與曹操聯合。那我們上回只說到,陳登就去曹操那邊。 《三國志》記載,陳登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要幫呂布申請一個徐州牧。 刺史升州牧,呂布就穩了。
這一回,是平原太守劉炎與管輅。因為跟司馬炎同名,所以後來劉炎改了名叫劉邠。 劉邠很喜歡易理,但未能一窺堂奧。有機會結識管輅,當然讓他十分開心……劉邠就跟管輅提起,自己想要「為易作注」的願望。 管輅對劉邠十分客氣,繞著彎子在跟他說,辦不到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四、遼東全面淪陷,退守山海關: 1.天啟二年正月的爭論: 天啟二年的正月,明朝政府仍是在對於遼東權責的爭吵中度過,如正月八日刑部郎中徐大化抨擊熊廷弼「受國厚恩,不思與虜戰,而日日與廟堂舌戰、筆戰,其與之同臭味而比和者,逃臣胡嘉棟、朱萬良,建議割棄廣寧之高出耳!由其乖戾兇愎,盡失將士心
「做人不要丟掉善良;世界可以混亂,內心不可以骯髒。」 狹路相逢狠者勝? 高平陵政變,司馬懿指洛水發誓,並請蔣濟掛保證——蔣濟何許人?他身為太尉,又在曹魏政權中擔任超過十年的護軍將軍,曹家四朝元老,也是司馬懿得以掌握中軍的關鍵人物,他可沒想到司馬懿會騙他,也因著司馬懿指洛水發誓,他才願作中保!豈知
Thumbnail
我們上次看到,由於蘇洵過世,二蘇兄弟不得不再度離開官場,運送父親的靈柩返回蜀地(四川);守孝期滿,二蘇兄弟返回京城,沒想到直接撞上了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熙寧二年,1069 年,沒有在開黃腔🥵) 無論從什麼層面看,年僅 20 歲的宋神宗都是個亟思進取的皇帝,他渴望痛擊遼國、西夏,重振大宋基業。打
Thumbnail
宋英宗治平年間(1064-1067)蘇軾經歷了兩次打擊:先是髮妻王弗去世,而後是父親蘇洵去世。 宋英宗素來仰慕蘇軾之才,特予禮遇,同意以官船載運蘇軾一家返回蜀地。蘇軾一定想不到,日後政敵竟以此事攻擊他。 蘇軾與弟弟在蜀地守孝,度過平靜的三年,卻在熙寧二年(1069)返回汴京時,直接撞進了「王安石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順帝死後半年,145年正月,沖帝兩歲又崩了。 梁太后與兄弟梁冀隨後立了7歲的劉纘為帝,這是漢質帝。 質帝是章帝玄孫,渤海孝王劉鴻之子,估計是之前在家聽大人說過這位梁冀的臭名遠揚,有一次在群臣朝會時居然童言無忌的指著梁冀說道「你這個跋扈將軍啊!」 孩子能懂啥啊,知道啥叫跋扈啊,但梁冀聽後覺得這孩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武帝回到長安後下達諭旨:收回皇后的印璽和綬帶,衛子夫自殺。 事後清算,誰也沒幫的北軍護軍使者司令任安被武帝認為是騎牆派,腰斬;太子的眾門客,一律處死;凡是跟隨劉據發兵謀反的,一律滅族;各級官吏和兵卒凡非出於本心,而被劉據挾迫的,一律放逐到敦煌郡。 總之只要是摻和太子兵變的,全都沒跑了。 至此,
Thumbnail
司馬遷家祖上自周開始,就是世代相傳的歷史家和天文家,後來雖然中間斷過一段時間做過武將(司馬錯),但到了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這一代時,又做回了太史令,算是又恢復了祖傳的手藝。 這份家世首先就幫司馬家解決了最困難的原材料門檻。 由於有這一代代積澱的先決條件打底,重拾祖業的司馬談覺得要干點什麼才對得起祖
前首輔方從哲否定弒君,左都御史鄒元標聲援孫慎行,以及兵部尚書黃克纘聲援舊首輔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四、遼東全面淪陷,退守山海關: 1.天啟二年正月的爭論: 天啟二年的正月,明朝政府仍是在對於遼東權責的爭吵中度過,如正月八日刑部郎中徐大化抨擊熊廷弼「受國厚恩,不思與虜戰,而日日與廟堂舌戰、筆戰,其與之同臭味而比和者,逃臣胡嘉棟、朱萬良,建議割棄廣寧之高出耳!由其乖戾兇愎,盡失將士心
「做人不要丟掉善良;世界可以混亂,內心不可以骯髒。」 狹路相逢狠者勝? 高平陵政變,司馬懿指洛水發誓,並請蔣濟掛保證——蔣濟何許人?他身為太尉,又在曹魏政權中擔任超過十年的護軍將軍,曹家四朝元老,也是司馬懿得以掌握中軍的關鍵人物,他可沒想到司馬懿會騙他,也因著司馬懿指洛水發誓,他才願作中保!豈知
Thumbnail
我們上次看到,由於蘇洵過世,二蘇兄弟不得不再度離開官場,運送父親的靈柩返回蜀地(四川);守孝期滿,二蘇兄弟返回京城,沒想到直接撞上了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熙寧二年,1069 年,沒有在開黃腔🥵) 無論從什麼層面看,年僅 20 歲的宋神宗都是個亟思進取的皇帝,他渴望痛擊遼國、西夏,重振大宋基業。打
Thumbnail
宋英宗治平年間(1064-1067)蘇軾經歷了兩次打擊:先是髮妻王弗去世,而後是父親蘇洵去世。 宋英宗素來仰慕蘇軾之才,特予禮遇,同意以官船載運蘇軾一家返回蜀地。蘇軾一定想不到,日後政敵竟以此事攻擊他。 蘇軾與弟弟在蜀地守孝,度過平靜的三年,卻在熙寧二年(1069)返回汴京時,直接撞進了「王安石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順帝死後半年,145年正月,沖帝兩歲又崩了。 梁太后與兄弟梁冀隨後立了7歲的劉纘為帝,這是漢質帝。 質帝是章帝玄孫,渤海孝王劉鴻之子,估計是之前在家聽大人說過這位梁冀的臭名遠揚,有一次在群臣朝會時居然童言無忌的指著梁冀說道「你這個跋扈將軍啊!」 孩子能懂啥啊,知道啥叫跋扈啊,但梁冀聽後覺得這孩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武帝回到長安後下達諭旨:收回皇后的印璽和綬帶,衛子夫自殺。 事後清算,誰也沒幫的北軍護軍使者司令任安被武帝認為是騎牆派,腰斬;太子的眾門客,一律處死;凡是跟隨劉據發兵謀反的,一律滅族;各級官吏和兵卒凡非出於本心,而被劉據挾迫的,一律放逐到敦煌郡。 總之只要是摻和太子兵變的,全都沒跑了。 至此,
Thumbnail
司馬遷家祖上自周開始,就是世代相傳的歷史家和天文家,後來雖然中間斷過一段時間做過武將(司馬錯),但到了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這一代時,又做回了太史令,算是又恢復了祖傳的手藝。 這份家世首先就幫司馬家解決了最困難的原材料門檻。 由於有這一代代積澱的先決條件打底,重拾祖業的司馬談覺得要干點什麼才對得起祖
前首輔方從哲否定弒君,左都御史鄒元標聲援孫慎行,以及兵部尚書黃克纘聲援舊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