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群vs孤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認識你的人越少越好,不要沾染不適合自己的圈子,知己一兩個足矣,沉住氣,別去巴結誰,別人的奇蹟與你無關,得不到的東西不要去追,能讓你生氣的東西,永遠別去搭理- #稻盛和夫

常有人會把"不合群”和"孤獨”擺在一起討論,兩者之間,也許類似,但仍有所不同,但有可能會相互影響

不合群通常是指一個人在社交圈中,缺乏適應群體氛圍的能力,這可能是由於個人性格特質、社交技巧、溝通方式或價值觀等因素所導致;而有些人可能喜歡獨處,個性偏向內向保守,較少參與社交活動,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是有問題的人,只是他們對於人際關係的需求較少而已,這其中,有些人可能因為曾經遭遇過社交挫折、受排擠或被孤立,造成了對於社交的恐懼或抗拒,使得他們顯得更加不合群

不合群的人,可能感受到來自社會的壓力,因為社會通常對於外向、愛交際的人有所偏好,而那些不善於與他人交流、較為內向的人,則可能被視為不合群或者受到誤解及排斥

內心孤獨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情感體驗,無論是否與他人相處,這種孤獨感都存在於心靈深處,內心孤獨可能源自於多種原因,例如人際關係不和諧、失去摯愛的人、生活轉變或是對自己的未來感到困惑,尤其在人群之中,內心孤獨反而可能會被加重,因為這種孤獨感更多是一種對心靈層面的空虛和無力感

與不合群不同的是,內心孤獨更加深沉而難以改變,一個人可能很擅長與他人交往,但在內心深處仍然感到孤獨,這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自我探索來理解這種情感,並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來面對和處理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對自我安全感及獨立感強大的人來說,孤獨,反而是一種享受及身心靈全然的放鬆,對他們來說,孤獨,反而是一種選擇,而不是被淘汰或是被放棄,因此不可在此同一而論

不合群和內心孤獨並不一定是壞事,有時候,這些情感體驗也有助於個人的成長和自我認知,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我們應該尊重並理解他人的感受,同時也應該容許自己感受到這些情感而不加以批判,但若這些情感開始影響到個人的身心靈健康和生活品質,則建議尋求專業的幫助和支持



希望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都不再迷失方向,而是能舒心自在,並且隨時都能 Stop and smell the roses. Enjoy lif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壓力和焦慮是現代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問題,它們會對身心健康、幸福感甚至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那情緒療癒如何幫助你面對並處理這些狀況,並提高生活品質呢? 表達和釋放: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你自在地表達和釋放內心的情緒,並協助你深入地探索情緒的由來 認識和調節:幫助你更清楚地認識和理解自己的
"創傷可以是不幸,也可以是幸運,你可以因為創傷而把自己當受害者,自怨自艾 ,一蹶不振,但除了痛苦、憤怒 、失敗,你得不到半點好處,你也可以因為創傷而抱把自己變成不屈不撓有衝勁的人,表現得比別人更好,讓創傷成為你成長的踏腳石,成為你之所以是你的一部份,而不是你的痛處、你逃避的對象"-#賴聖芳人生是一場
態度是每個人對事物、情況或他人的態度和情感的反應,它可以影響我們的選擇和最終的結果,不同的態度會導致不同的思考方式、行為模式和最終結果 首先,態度對於選擇的影響,在於它們塑造了我們對選項的看法,如果我們持有積極的態度,我們可能會更傾向於看到機會、解決方案和可能的好處;反之,如果我們持有的是消極的態
即使醫學及科學進步至此,在東方社會中,對於"身心科",依然存在著根深蒂固的偏見,不自覺的就會產生"憂鬱症=想太多"、"精神病=神經病"...等聯想,以下整理出一些原因 在東方文化中,心理健康問題常被視為個人弱點甚至瑕疵,而且常將情緒困擾歸咎於外在環境(外境),而忽略了關注內在的心理因素(內境),認
同事分享在類似心靈雞湯的書上的內容,引起大家的一番討論,令我想到,有一個時期,我也看了很多相關書籍,甚至還畫重點或是做記號,只是,到後來會覺得,那些話有點不知人間疾苦,說歸說做歸做,就像是對憂鬱症的人說,"想開一點"是一樣的意思,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會讓對方更憂鬱 其實,就是頻道沒對準,接收到的,都
偶然看到很有感的一句話"站著不動,永遠是觀眾",火車一列一列的往前開,我們的腳,若不從月台離開,夢想就永遠不可能有實現的一天,反之,只要我們設定目標,下定決心,不管前方的路看來有多麼的崎崛不平、目標看來有多麼遠,都會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走累了,就回頭看看已經走了多遠,為自己的努力鼓掌及加油 意圖
壓力和焦慮是現代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問題,它們會對身心健康、幸福感甚至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那情緒療癒如何幫助你面對並處理這些狀況,並提高生活品質呢? 表達和釋放: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你自在地表達和釋放內心的情緒,並協助你深入地探索情緒的由來 認識和調節:幫助你更清楚地認識和理解自己的
"創傷可以是不幸,也可以是幸運,你可以因為創傷而把自己當受害者,自怨自艾 ,一蹶不振,但除了痛苦、憤怒 、失敗,你得不到半點好處,你也可以因為創傷而抱把自己變成不屈不撓有衝勁的人,表現得比別人更好,讓創傷成為你成長的踏腳石,成為你之所以是你的一部份,而不是你的痛處、你逃避的對象"-#賴聖芳人生是一場
態度是每個人對事物、情況或他人的態度和情感的反應,它可以影響我們的選擇和最終的結果,不同的態度會導致不同的思考方式、行為模式和最終結果 首先,態度對於選擇的影響,在於它們塑造了我們對選項的看法,如果我們持有積極的態度,我們可能會更傾向於看到機會、解決方案和可能的好處;反之,如果我們持有的是消極的態
即使醫學及科學進步至此,在東方社會中,對於"身心科",依然存在著根深蒂固的偏見,不自覺的就會產生"憂鬱症=想太多"、"精神病=神經病"...等聯想,以下整理出一些原因 在東方文化中,心理健康問題常被視為個人弱點甚至瑕疵,而且常將情緒困擾歸咎於外在環境(外境),而忽略了關注內在的心理因素(內境),認
同事分享在類似心靈雞湯的書上的內容,引起大家的一番討論,令我想到,有一個時期,我也看了很多相關書籍,甚至還畫重點或是做記號,只是,到後來會覺得,那些話有點不知人間疾苦,說歸說做歸做,就像是對憂鬱症的人說,"想開一點"是一樣的意思,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會讓對方更憂鬱 其實,就是頻道沒對準,接收到的,都
偶然看到很有感的一句話"站著不動,永遠是觀眾",火車一列一列的往前開,我們的腳,若不從月台離開,夢想就永遠不可能有實現的一天,反之,只要我們設定目標,下定決心,不管前方的路看來有多麼的崎崛不平、目標看來有多麼遠,都會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走累了,就回頭看看已經走了多遠,為自己的努力鼓掌及加油 意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獨處在群聚中和群聚中的獨處之間的心態差距,主要在於情境的選擇、心理狀態的不同,以及對社交需求的反應。理解這些差異能幫助自己,更好的處理社交場合中的情感和需求。 情境感受: ●獨處在群聚中:這種情境下,個人身處於一群人中,卻感到孤獨。可能是因為社交壓力、無法融入或是情感上的隔離。這種情況可能會
Thumbnail
  人屬群居性, 或許你會認為每個人都需要做好人際關係, 但有人卻選擇獨來獨往, 疏遠親朋好友, 或許有伴侶, 或許獨居生活, 除了伴侶與子女, 鮮少與親戚朋友互動. 究竟是什麼原因? 通常他們都經歷了一些事情, 所以選擇走自己的路.   1.沒遇到有愛的父母及親戚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思想、觀念還有信念都是一種能量跟頻率,交流時顯現的思想更是如此。 有時候即使是喜歡獨處的人,也會有感到孤單的時候,但令人疑惑的是,來到人群中,有時卻感到孤單和消耗,我們會用「合不來」、「不對盤」、「頻率不對」來形容。 其實,當我們獨處時,因為少了周圍影響,比較容易調到自己覺得舒
Thumbnail
如果你想在獨處時不再感到孤獨,那麼你需要擁有獨處能力。 本文探討了人與內在客體的關係,以及如何培養獨處的能力。擁有獨處的能力不僅能減少在孤獨時的焦慮感,同時也可以幫助人們建立更真實的親密關係和獲得良好的自我感。文章最後提出了在成年之後獲得獨處能力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你分得清什麼是「合群」什麼是「不合群」嗎? 在尋求「合群」的同時,你是否失去了「選擇的自由」?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所有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一個人一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總在假裝自己很享受孤獨、很享受一個人,這個世界時常需要很多假裝,而人也害怕被別人知道自己其實有時候不那麼喜歡自己一個人。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獨處在群聚中和群聚中的獨處之間的心態差距,主要在於情境的選擇、心理狀態的不同,以及對社交需求的反應。理解這些差異能幫助自己,更好的處理社交場合中的情感和需求。 情境感受: ●獨處在群聚中:這種情境下,個人身處於一群人中,卻感到孤獨。可能是因為社交壓力、無法融入或是情感上的隔離。這種情況可能會
Thumbnail
  人屬群居性, 或許你會認為每個人都需要做好人際關係, 但有人卻選擇獨來獨往, 疏遠親朋好友, 或許有伴侶, 或許獨居生活, 除了伴侶與子女, 鮮少與親戚朋友互動. 究竟是什麼原因? 通常他們都經歷了一些事情, 所以選擇走自己的路.   1.沒遇到有愛的父母及親戚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思想、觀念還有信念都是一種能量跟頻率,交流時顯現的思想更是如此。 有時候即使是喜歡獨處的人,也會有感到孤單的時候,但令人疑惑的是,來到人群中,有時卻感到孤單和消耗,我們會用「合不來」、「不對盤」、「頻率不對」來形容。 其實,當我們獨處時,因為少了周圍影響,比較容易調到自己覺得舒
Thumbnail
如果你想在獨處時不再感到孤獨,那麼你需要擁有獨處能力。 本文探討了人與內在客體的關係,以及如何培養獨處的能力。擁有獨處的能力不僅能減少在孤獨時的焦慮感,同時也可以幫助人們建立更真實的親密關係和獲得良好的自我感。文章最後提出了在成年之後獲得獨處能力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你分得清什麼是「合群」什麼是「不合群」嗎? 在尋求「合群」的同時,你是否失去了「選擇的自由」?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所有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一個人一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總在假裝自己很享受孤獨、很享受一個人,這個世界時常需要很多假裝,而人也害怕被別人知道自己其實有時候不那麼喜歡自己一個人。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