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海外職場上的定位[20230906丹麥工作日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30906丹麥工作日記]

趁著一大早去倫敦出差的空檔寫個日記。相隔一年半,9/23終於定了機票,要回台灣了,從來沒想過自己會離開家這麼久。但這次回去也只是短暫回去,一個月之後就要回丹麥。跟在丹麥的台灣人聊天,大家好像都有共同的感慨是離開家越久好像就越回不去了。在國外工作看似好像很好,但其實我有無數個冬天,寒冷的夜晚,外面下著大雪,一個人捲曲在公寓的床上,都有老子不幹了,林北明天就訂機票要回去台灣的念頭,到底在這個冷的要命的鬼地方幹嘛,連Foodpanda 跟Shopee都沒有。但在看看台灣那精美的職場文化跟薪水,跟第一年七天年假對比丹麥一開始就30天,X趴捏著明天還是早上七點多冒著大雪起床去辦公室報到。

但確實在丹麥這裡真的學到很多,不管是專業上還是個人成長。專業上參與了幾個台灣跟德國的風場設計,尤其是散佈在世界各個角落的承攬商專案管理的訓練,這個是很難在台灣學到的,如何同時管理分散在歐洲各國、台灣、新加坡的承包商,時區、語言的障礙,還有每個地方的工程文化都有所不同,如何協調設計與施工現場的落差,都是寶貴的經驗。然後還有開會要怎麼樣吵架,面對G8同事挖坑給你跳,要怎麼去吵架維護自己的權益(職場上G8人還是到處都有),面對辦公室政治鬥爭要如何保持低調遠離風暴,跟大家都維持良好關係獨善其身,這些職場的問題其實不會換個國家就不見,也都要去學習。其實定位自己在公司的角色也很重要,外商不像台商,外商不太講人情的,營運不好看到你對公司沒價值就準備裁員了。台商可能不太裁員(但也不排除有些台商公司讓你自己走人省遣散費?)

不過丹麥的工會很強大,如果有補助,裁員失業補助可以領兩年八成薪水,所以被裁員大家也不太需要擔心。但我們這些外國人就不用想了,失業就準備打包回家就好了,沒差啦回台灣工作也不會很難找,少子化缺工問題這麼嚴重,有不像有些地方的人回去可能真的是地獄了。我自己在公司的定位就是稀有的台灣工程師,基本上我覺得如果我的公司在台灣沒有業務的話我也沒什麼優勢,因為中東和印度一堆十幾年經驗的工程師可以拿比你低薪又比你耐操的人願意拿低薪逃離自己的國家。

所以我把自己的價值定位在要跟台灣或東亞做生意的公司,離岸風電3.1有3.5GW,五個新建風場在台灣,這些設計跟建廠主要都還是仰賴歐洲的技術,但建廠的場域不是在台灣就是在東南亞,越南或新加坡,因為税跟人工成本歐洲都太貴,這時就需要可以同時跟歐洲與亞洲都連得上線的工程人才,面對複雜的專案管理,我兩邊都可以處理,這就是我對自己的定位,我也許技術不是最懂最多或最強的,但老外要在台灣做生意有我的話就可以跟當地溝通。當你看老外在跟台灣廠商合作很困難,各種抱怨時,你就知道價值在哪了。在公司就把自己當成一個商品賣,你要思考的事情是有什麼價值可以賣給公司的?為什麼他們要花錢請你?如果你自己是老闆你願意花錢買這個人嗎?

avatar-img
18會員
29內容數
這裡專注分享能源工程師在歐洲的職場經歷、證照考取攻略以及海外工作的實用指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瑞克的海外分享 的其他內容
一位臺灣人在哥本哈根搭計程車時,與土耳其裔丹麥籍司機的對談,觸及移民在丹麥社會的融合問題以及臺灣社會對新住民的歧視現象。司機分享自身經歷,敘述丹麥社會對移民的刻板印象與排斥,以及丹麥醫療體系的不足。作者將此與臺灣社會相比較,反思臺灣社會對新住民的歧視,並點出臺灣社會普遍存在的西方崇拜現象。
一位臺灣人在哥本哈根搭計程車時,與土耳其裔丹麥籍司機的對談,觸及移民在丹麥社會的融合問題以及臺灣社會對新住民的歧視現象。司機分享自身經歷,敘述丹麥社會對移民的刻板印象與排斥,以及丹麥醫療體系的不足。作者將此與臺灣社會相比較,反思臺灣社會對新住民的歧視,並點出臺灣社會普遍存在的西方崇拜現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平凡設計師在中國職場勞動的求生日記, 與未來部落格的書寫方向。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出國這些年想了很多,但很多時候還是不明白如何取捨。 從薪水、退休、工作環境、交通、醫療等方面比較了臺灣、德國和日本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從台商離開以後,輾轉到美商服務,2023年則是進入到日商就職。生活圈從平陽省搬到越南胡志明市來,有種從新竹搬到台北的感覺。進到市區的生活模式和以前大不相同,我也花了一段時間適應。看完外派人的一天:臺商製造業的外派工廠生活體驗分享,來分享外派人市區版的真實生活。
Thumbnail
分享瑪莎在臺商工廠、美商貿易公司以及日商零售公司的外派生活經驗,包含了不同公司的外派工作安排和真實生活等多個方面。不同類型的企業文化和產業中,外派的狀態會有所差異。把眼光拉遠來看,沒有孰優孰劣,端看你的現有條件和理想生活。在相同的企業管理命題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臺灣一家國際企業擔任櫃檯工作的經歷,以及她如何通過負責公司外籍人士的出差安排,學習了英文並與外籍同事成為朋友的故事。
Thumbnail
2023年6月中,作者從荷蘭跨國公司離職後,展開了八個月的休息,最近加入臺灣新創團隊。分享過去一年休息期間創立的『離職學』帳號,概念由紀錄離職後的嘗試與學習,轉變至職涯諮詢師的專業分享職場生活、個人成長、生涯探索、學習、放鬆的內容。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外派難的是外派路上各種鬼使神差的事情都會遇到,讓人容易被挫折打敗。臺灣對東南亞的外派工作向來沒有太多關注。以外派東南亞來說,由於產業集中在製造業,年齡層偏高,使的許多資訊都相當閉鎖。總算等到國內的人力資源大佬-「104人力銀行」關注東南亞求職留才領域!讓更多人出海冒險不害怕!
Thumbnail
在台東過了將近一年一邊遠距工作、一邊衝浪的好日子後,我就打算要出國住一陣子。 一開始的動機很單純,就是好奇心:我想看看世界上不同角落的風景、過過和台灣不一樣的生活。如果幾個月後很喜歡,我想申請數位遊牧簽證。 以前在辦公室工作時,習慣用有限的時間旅行。一年年假多少天,就有多少天的玩法。一開始在國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平凡設計師在中國職場勞動的求生日記, 與未來部落格的書寫方向。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出國這些年想了很多,但很多時候還是不明白如何取捨。 從薪水、退休、工作環境、交通、醫療等方面比較了臺灣、德國和日本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從台商離開以後,輾轉到美商服務,2023年則是進入到日商就職。生活圈從平陽省搬到越南胡志明市來,有種從新竹搬到台北的感覺。進到市區的生活模式和以前大不相同,我也花了一段時間適應。看完外派人的一天:臺商製造業的外派工廠生活體驗分享,來分享外派人市區版的真實生活。
Thumbnail
分享瑪莎在臺商工廠、美商貿易公司以及日商零售公司的外派生活經驗,包含了不同公司的外派工作安排和真實生活等多個方面。不同類型的企業文化和產業中,外派的狀態會有所差異。把眼光拉遠來看,沒有孰優孰劣,端看你的現有條件和理想生活。在相同的企業管理命題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臺灣一家國際企業擔任櫃檯工作的經歷,以及她如何通過負責公司外籍人士的出差安排,學習了英文並與外籍同事成為朋友的故事。
Thumbnail
2023年6月中,作者從荷蘭跨國公司離職後,展開了八個月的休息,最近加入臺灣新創團隊。分享過去一年休息期間創立的『離職學』帳號,概念由紀錄離職後的嘗試與學習,轉變至職涯諮詢師的專業分享職場生活、個人成長、生涯探索、學習、放鬆的內容。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外派難的是外派路上各種鬼使神差的事情都會遇到,讓人容易被挫折打敗。臺灣對東南亞的外派工作向來沒有太多關注。以外派東南亞來說,由於產業集中在製造業,年齡層偏高,使的許多資訊都相當閉鎖。總算等到國內的人力資源大佬-「104人力銀行」關注東南亞求職留才領域!讓更多人出海冒險不害怕!
Thumbnail
在台東過了將近一年一邊遠距工作、一邊衝浪的好日子後,我就打算要出國住一陣子。 一開始的動機很單純,就是好奇心:我想看看世界上不同角落的風景、過過和台灣不一樣的生活。如果幾個月後很喜歡,我想申請數位遊牧簽證。 以前在辦公室工作時,習慣用有限的時間旅行。一年年假多少天,就有多少天的玩法。一開始在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