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IC設計裡有一個小族群,叫類比電路設計(Analog & Mixed-Signal design 中國稱模擬設計),說類比設計相當困難,10年磨一劍,資歷越久越吃香。比如說時鐘有1到12繞一圈這是類比,若只顯示數字則是數位,簡單來說數位就是“0跟1”,類比就是0到1之間任何一種可能都有。以前Sony walkman放磁帶是類比,後來的CD跟現在的MP4都是數位,雖然現在周遭所有的訊息都已數位化了,可是時鐘還有車子的儀表板,還是類比顯現居多,有一種說法:"因爲人們對類比的直覺還是比數位快",拿 Rolex 勞力士的碗錶跟 Apple Watch 來比較,很難分勝負,畢竟功能需求不一樣。
更甚者還說類比設計不僅是一種工程技術,更是一種藝術,需要靈感與創意,同樣的規格在不同人的手裡會有完全不一樣的呈現,比較 PPA (Performance, Power and Area) 的話,上駟中駟下駟,高下立判,聽起來相當神奇,類比工程師彷彿天龍八部裡,各懷獨門絕技的武林高手。
類比很牛的說法,傳奇是曾經存在過的,Bob Widlar,如丐幫幫主喬峰,甫出場就武功蓋世、稱霸武林!
他們是這樣形容他的:
1970年代是半導體剛剛開啟的時代,沒有著名的大學課程,沒有經典的教科書,沒有教授,沒有論文,完全靠自己摸索,自學的Widlar,為何身懷絕世武功真是大哉問啊。現在是數位全面覆蓋的時代,類比線路雖然說無所不在,其作用除了類比數位之間的轉換,電源管理,射頻通訊傳輸,基本上功能似乎增長有限。無所不在的AI浪潮裡面有多少類比設計?(除了CIM computing in memory 之外,不過目前還不是主流)。
類比工程師養成時間的確比較久,因為大部分的問題都要摳進去,鑽進去才能徹底了解,類比工程師要對佈局相當的熟悉才能勝任,跟1970年代相比,現在的 simulator 相當準確,工程師對驗證分析 EDA tools 的仰賴與日俱增,電晶體的數量也急劇增加。史上賣得最好的放大器 OP741,從1968 David Fullagar 設計問世 (50年過去了,現在還在賣! ),只有八隻pin 腳,電晶體的數量加電阻不超過40個,數量再上去可能是一般人腦所能處理的極限了。
如果你問Analog Devices 的主管,寧願相信目前的 Spectre Simulator ?還是 Widlar 的神之腦?這個問題是值得討論的。以前的類比工程師真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