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5月8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民國74年的這一天,一大早在高雄火車站前聚集了很多的爸爸跟媽媽,他們之所以會在

此的原因,是他們要把自己的心頭肉送去給國家教育,培養成一個合格的軍人。

我想,如果誰的家境還可以的話,應該沒有一對父、母親,會願意讓孩子這麼小就去當

兵...

那年,我們才15歲。

這個年份的部隊,比現在更封閉,更封建,每個當過兵的爸爸都清楚,孩子這一去那也

許是生死未卜!

但,無奈的生活環境,會產生更多無奈的選擇與決定,一切只希望上天能有好生之德。


我環顧了一下四周,每一張成熟的臉龐全掛著愁容,每位媽媽流出兩行淚,每位爸爸也

把眼眶弄得跟猴子屁股一樣的紅,人手一疊衛生紙,又是擦淚又是拭涕,哭的大多是那

個扮演著媽媽角色的人。

這是我第一次,看過同一時間,同一個場合,有那麼多的爸爸不約而同地,擁有著水汪

汪的大眼睛。


家人臨行前的囑咐,那像是場生離死別的最後一面...

離開這個高雄車站後,在場的每一個小毛頭在過幾個鐘頭就該揮別了家庭,他的命已經

屬於國家的了。


我拿著一個簡單的行李袋,找到自己學校的隊伍排著,而大多數的同學卻是大包小包,

拿不動的,還有旁邊的家人幫忙拿著。

我依稀的看見,一旁的另一家人,好像帶了棉被...

老媽問了一句:

「ㄟ,啊你看人家都有帶棉被捏,你要不要也帶一床棉被去?」

「我趕快叫你爸爸回去拿。」

我跟爸爸異口同聲的說:「免啦!」

沒多久,現場的相關人員告訴了那戶人家,部隊裡有棉被不用自己帶。


莫約AM08:00,各個學校開始清點從軍報到人數,家人們便退出隊伍圍繞在四周,看

著他們的孩子準備踏上軍旅生涯,而整個場面還是依舊的流露著離別的哀戚,大人小孩都在哭...

只是,我不懂為何要哭?

大人哭是因為不捨,這我能理解,但同為前去當兵的人哭是為何?

是害怕?

是無助?

還是.....?

我也不知道?


我們跟隨著現場的領導人員走進了火車站,浩浩蕩蕩的穿過天橋,抵達了我們將要上車

的月台...

離別的啜泣聲充斥著整個月台,感覺像是回到那大時代的悲哀,頗有那今朝一別,也許

隔世的哀戚。

不一會兒,遠方一列平快車頭緩緩的進入我們的眼簾,又滑進了我們所在的候車月台,那是一列從台灣最南端的恆春發的平快車,一旁的軍樂隊伺機的奏起一首,又一首的慷慨激昂。

歡送著我們搭上了這一列單程專車,慢慢的,慢慢的,樂隊的聲音蓋過了啜泣,卻掩蓋

不了每個父母親的哀愁與不捨。

待列車停妥後,所有大人、小人們緩緩的依序上車,沒有人爭先恐後的搶位置;因為,這一趟列車只有符合資格的人才能上車,有錢的人家還搭不上呢!

一下子,哀戚的場景從車站前演到月台上,在從月台上演到車廂內,連同早幾站上車的旅客們,哭泣聲只是此起彼落地充斥著這列離別的列車。


出站前,火車的示警鈴聲響起,鈴 ~ ~ ~

那代表著我們大多數的同齡人,已經踏上一條不能回頭的路,也代表著我們已經長大,

因為我們要當兵去了!


平快車的那種老車廂沒有冷氣,車廂上的窗子可以往上推開。

我記得,那天的天氣非常晴朗,藍天白雲風,伴著風和日麗,夏天的風灌進車廂內很是

涼爽,而我只是平靜的看著窗外,讓沿途的景色像播連續劇般的撥放著。

沒有恐懼,沒有任何感觸,只是平靜。


媽媽問我:「啊明政,大家都在哭,你怎麼不會哭?」

我斜著眼瞧了媽媽一下,視線又移到窗外的景色,淡淡的說了一句:

「我去當兵賺錢養家,又不是去死,有甚麼好哭的?」

風,依舊的吹進車廂,只是吹不走哀戚,車廂外明媚的風光沒有人凝視。

每停靠一站,新加入的成員會把車廂內的哭泣聲分貝加大。


這一列往北的列車到斗南車站是終點。

我們換了軍用卡車進到虎尾,這時已經AM11:00。

在快接近中午之際,一大群老百姓擠進了各中隊的餐廳,很沒規矩的吃了一頓中飯。

飯後,家人可以帶著自家的孩子在中隊營房附近活動。

大約13:30時班長集合我們這群小毛頭,和顏悅色的說著需要我們配合的事項,好讓一

旁的家長安心。

接著,班長們安排我們把那國中的三分頭理得再更短一些,領一套軍服,套量鞋子,一

系列的行程下來,夜幕也已低垂,是該曲終人散的時間,總是會來的...

家長們紛紛帶著不捨,卻又莫可奈何的哀愁情緒離開了虎尾營區。

待大人都走了後,我們還天真的以為,部隊就跟那前一分鐘一樣的愉快?


班長站的集合場上,面露嚴肅的喊著口令:

好,看齊一遍,排頭伍為準,向右看~~~齊!

班長大聲一喝!

TM,安靜!

你們以為這裡是哪裡啊?

這是部隊,不是夏令營!

此時隊伍裡傳出啜泣聲...

哭個屁啊!

敢來就別哭,要哭明天打電話叫家長來帶回家去。


那晚,我們用著最規矩的動作吃著在部隊的第一頓飯,菜色跟午餐那是天差地別,我才

知道中午那一頓飯是安心餐,要安家長的心,讓每個家長誤以為部隊的伙食真不錯...

而晚餐才是平常的伙食菜色。

那是連豬看到都會掉眼淚的菜色!


第一晚的晚點名,我們大夥穿著像在演布袋戲很不合身的空軍軍服,從那一刻起我們是

中華民國空軍!

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娃娃兵!

夜晚的啜泣聲延續了一整個月,其間陸陸續續有家長前來帶他們的孩子回家,而我跟絕

大數的同學們一樣,既然邁開了第一步就走下去吧!

這是生活幫我們做的選擇...


這裡沒有甚麼特別,只是喜歡寫寫字,喜歡讓每個看倌走進,每個真實故事,而身歷其境... 也許,感同身受; 也許,心有戚戚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看見這個標題,我想大家都會往小時候的天真無邪倒帶而去。 而我...是到了這個年紀,才猛然一驚,我的志願呢? 小時候,老師曾在這個作文題目上,讓每位同學起來發表自己的理想跟夢想,但我卻不 曾上去發表過! 因為,我是個從不寫功課的傢伙! 輪到我時,老師會自動跳過我,這種狀況從國小三年級一直持續
有時候想寫寫字,常會因為沒有筆觸,沒有方向,沒有時間... 但,其實真正的原因只是,懶的把腦袋裏的文字作個整理而已! 現在的我,只有一張「比敘高職」的學歷,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我何嘗不想再去讀 書?只是,每次走到讀書的十字路口,劇情中一定會安排輛「命運的大卡車」,把我 撞飛到另一條與學校無關
我們國小四年級的組合,基本上就是從各班的三年級中,那些被大人們論斷是廢棄物的學生組合。三年級的導師們,迫不及待地把他們班的拖油瓶,全都給丟了出來,深恐丟得慢點,垃圾桶可能就滿了。 於是那一年,就有了我們四年10班! 全校只有我們這四年10班都是男生,沒有半個女同學;我們導師呢?他是教體育的,但他
看見這個標題,我想大家都會往小時候的天真無邪倒帶而去。 而我...是到了這個年紀,才猛然一驚,我的志願呢? 小時候,老師曾在這個作文題目上,讓每位同學起來發表自己的理想跟夢想,但我卻不 曾上去發表過! 因為,我是個從不寫功課的傢伙! 輪到我時,老師會自動跳過我,這種狀況從國小三年級一直持續
有時候想寫寫字,常會因為沒有筆觸,沒有方向,沒有時間... 但,其實真正的原因只是,懶的把腦袋裏的文字作個整理而已! 現在的我,只有一張「比敘高職」的學歷,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我何嘗不想再去讀 書?只是,每次走到讀書的十字路口,劇情中一定會安排輛「命運的大卡車」,把我 撞飛到另一條與學校無關
我們國小四年級的組合,基本上就是從各班的三年級中,那些被大人們論斷是廢棄物的學生組合。三年級的導師們,迫不及待地把他們班的拖油瓶,全都給丟了出來,深恐丟得慢點,垃圾桶可能就滿了。 於是那一年,就有了我們四年10班! 全校只有我們這四年10班都是男生,沒有半個女同學;我們導師呢?他是教體育的,但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4/8這天我入伍了,當天的我內心百感交集,畢盡人對未知的事情,總是恐懼的,當天早上8點到了車站集合,我左顧右盼了一下,有的神情凝重,有的人泰然自若,為了緩解緊張的情緒,我開始跟其他人哈拉,但聊著聊著發現,其實大多數的人都是跟我一樣的「不願役」,過了不久,遊覽車來了,我的軍旅生活也開始了。
Thumbnail
「到了,到了!」前頭有人傳來呼喊聲!看了看手上的時間,都已經快下午三點鐘。一早從成功站上車,我們歷經了八個小時,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陸軍後備指揮部前送營區」 營區的大門只有一個鐵柵欄圍著,要不是門旁的柱子上有這麼一行字,乍看之下,會讓人覺得這不就是個廢棄的學校、或是破舊的宿舍。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那天你匆忙趕上火車 下車後一家店也沒開 你和長大後的自己約好了 要在這裡見面 他沒有來 同一天早上 媽媽叫你別總是把死亡掛在嘴邊 你決定往後只安靜的想 像小孩學會了說話就不再哭 等到哪天想起來 早已溺死了好幾年 又一班火車疾駛而過 十七歲的外套始終不合身 畢竟沒有人告訴過你 原來長大是這麼一回事
每年的3月1日,總會想起1969年的這一天,至今55年了。 那天陰雨綿綿,公平路碼頭人山人海。我們懷著迷惘的心情登上長征號客輪,告別了家人,告別了上海,被發配東北邊疆「充軍」。 說「充軍」一點也不假。明明是下鄉插隊「接受再教育」的,可上面偏偏要我們穿著整齊劃一的草綠色短大衣和厚棉褲,人人頭上一頂
Thumbnail
回憶在母親生病時的心情及手足之間的親情和支持。這種親情的溫暖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顯得尤為珍貴。
Thumbnail
大部分父母親送初次上學的孩子上學,都會上演幾齣悲情戲。我看過最誇張的是一位小男生,每天上學時都會和他媽媽上演生離死別,抱住他媽媽的腿跌倒在地,任他媽媽拖行就是不鬆手,學校還要派出三四位老師才能將他們分離,小男孩跪哭在地直到看不到母親的身影為止。然後讓我傻眼的是,他母親才走沒兩分鐘,他居然開心的拉著同
Thumbnail
「甚麼選兵?都嘛是騙人的啦!很多都嘛是內定的…」班頭望著前方一台疾駛而去的軍車,嘴裏不停咕噥著。 「就是說呀,我前些時候聽我同學說,他爸是陸總部的上校,老早就幫他安排好在國防部的爽缺,天天只要盯著電腦就行,免操課,而且休假正常…」一旁的小毛補上了這麼一句,道盡人們常說的:「有關係就是沒關係!」。
Thumbnail
火車慢慢的進入雲林站,只聽到軍歌環繞耳旁,心頭總是對未來茫然,不知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心中只希望吃素順利,否則不知日子怎麼過?在公車上,看著異地的景色,映入眼中竟是一片滄茫,記得昨天才與學弟道別離,如今已踏入了軍旅生活。   到了嘉義崎頂新訓地,新兵的日子正是開始,每天不斷在課程中迷失了自我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4/8這天我入伍了,當天的我內心百感交集,畢盡人對未知的事情,總是恐懼的,當天早上8點到了車站集合,我左顧右盼了一下,有的神情凝重,有的人泰然自若,為了緩解緊張的情緒,我開始跟其他人哈拉,但聊著聊著發現,其實大多數的人都是跟我一樣的「不願役」,過了不久,遊覽車來了,我的軍旅生活也開始了。
Thumbnail
「到了,到了!」前頭有人傳來呼喊聲!看了看手上的時間,都已經快下午三點鐘。一早從成功站上車,我們歷經了八個小時,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陸軍後備指揮部前送營區」 營區的大門只有一個鐵柵欄圍著,要不是門旁的柱子上有這麼一行字,乍看之下,會讓人覺得這不就是個廢棄的學校、或是破舊的宿舍。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那天你匆忙趕上火車 下車後一家店也沒開 你和長大後的自己約好了 要在這裡見面 他沒有來 同一天早上 媽媽叫你別總是把死亡掛在嘴邊 你決定往後只安靜的想 像小孩學會了說話就不再哭 等到哪天想起來 早已溺死了好幾年 又一班火車疾駛而過 十七歲的外套始終不合身 畢竟沒有人告訴過你 原來長大是這麼一回事
每年的3月1日,總會想起1969年的這一天,至今55年了。 那天陰雨綿綿,公平路碼頭人山人海。我們懷著迷惘的心情登上長征號客輪,告別了家人,告別了上海,被發配東北邊疆「充軍」。 說「充軍」一點也不假。明明是下鄉插隊「接受再教育」的,可上面偏偏要我們穿著整齊劃一的草綠色短大衣和厚棉褲,人人頭上一頂
Thumbnail
回憶在母親生病時的心情及手足之間的親情和支持。這種親情的溫暖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顯得尤為珍貴。
Thumbnail
大部分父母親送初次上學的孩子上學,都會上演幾齣悲情戲。我看過最誇張的是一位小男生,每天上學時都會和他媽媽上演生離死別,抱住他媽媽的腿跌倒在地,任他媽媽拖行就是不鬆手,學校還要派出三四位老師才能將他們分離,小男孩跪哭在地直到看不到母親的身影為止。然後讓我傻眼的是,他母親才走沒兩分鐘,他居然開心的拉著同
Thumbnail
「甚麼選兵?都嘛是騙人的啦!很多都嘛是內定的…」班頭望著前方一台疾駛而去的軍車,嘴裏不停咕噥著。 「就是說呀,我前些時候聽我同學說,他爸是陸總部的上校,老早就幫他安排好在國防部的爽缺,天天只要盯著電腦就行,免操課,而且休假正常…」一旁的小毛補上了這麼一句,道盡人們常說的:「有關係就是沒關係!」。
Thumbnail
火車慢慢的進入雲林站,只聽到軍歌環繞耳旁,心頭總是對未來茫然,不知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心中只希望吃素順利,否則不知日子怎麼過?在公車上,看著異地的景色,映入眼中竟是一片滄茫,記得昨天才與學弟道別離,如今已踏入了軍旅生活。   到了嘉義崎頂新訓地,新兵的日子正是開始,每天不斷在課程中迷失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