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電影《愛在黎明破曉時》,是在前男友的租處。那個地方是他朋友的老家,已經數十年沒有人居住,空著也是空著,他朋友免費借他居住。久無人居的老公寓布滿灰塵、牆角掉漆,大掃除,重新部分油漆之後,仍算是一方天地。
那天他出門上班,我一邊打掃,順手打開映像管電視。老舊到失去了色彩的電視,在近乎黑白的朦朧的畫面,火車在鐵軌上前行。我貼著電視,在茶几上坐下來。
那時心裡的悸動與酸楚說不上是什麼原因,我以為是電影的浪漫造成的,但現在回想,是理想中愛情與現實的對比,那一見鍾情、心靈相契的對話與相處使我憧憬、令我感到不堪。
那段感情是懸著,不滿意卻也不敢輕舉妄動,擔心一失足便要粉身碎骨。 想要維繫下去的緊繃與刻意,卻也讓雙方動輒得咎,情緒劍拔弩張。
最後一幕,他們相約半年後在同一個火車站相見。我內心的期望相信,他們可以再見到彼此,而我的感情論及婚嫁卻仍是走上完全不同的兩條路,幸好,也好。
九年後,《愛在日落巴黎時》,Jesse 與 Celine 終於再相見了。《愛在》的二部曲是我的最愛。80分鐘,兩人走在巴黎街道、聊天,直到最後回到女主角 Celine 的小公寓,彷若實時的跟著他們經過 80 分鐘。雖然僅是看著他們聊天,卻豎起耳朵、一秒鐘都捨不得移開眼光。
我與說書人環遊世界到巴黎時,我提前在網路上做好功課,打算隨著男女主角的腳步走過巴黎。
第一站從莎士比亞書店開始。男主角 Jesse 在這裡開新書分享會,在 Q&A 時,女主角 Celine 走進書店。Jesse 一眼認出她,暫停了呼吸,深吸口氣之後才能把話講完。
莎士比亞書店空氣中瀰漫著舊書味、古老木造建築的潮濕味。腳下木地板發出嘰嘰呱呱響,樓上有人走過的腳步聲咚咚。這裡像是個書的迷宮,連架上的書都有歷史感。我不禁好奇,真的有人會在這裡買書嗎?如果要找一本書,從何找起呢?
Jesse 與 Celine 走出書店後,向右拐進一條石板巷子。當時我並不十分確定走上了同一條巷子,因為路邊的鐵柱漆成了七彩顏色。寫文的當下,我仔細比對,確定應是同一條巷子。
Jesse 與 Celine 路上進了一家咖啡店。Jesse 問:「我看起來有不一樣嗎?」
Celine 說:「你的額頭多了一條很深的皺褶。」
女主角聊到曾經在紐約住過一段時間,離男主角的生活區域不遠。他們卻一直沒有巧遇,直到男主角結婚當天,在前往禮堂的車上看到 Celine 轉過街角,但他卻以為自己看到了幻影。
進到了咖啡店,我刻意坐在男女主角坐過的位置。這個曬不到陽光的位置有點陰暗。我有了一種既視感,彷彿我來過這裡很多次了。一瞬間,電影與現實如多重宇宙般重疊。
說書人發現了我在神遊,我心思萬千卻只能簡單的說:「在電影中,他們坐在這個位置。」
空中花園是巴黎熱鬧都市中的世外桃源,也是唯一一處超乎我想像的地點。這座花園像是種滿植物的高架橋,那天下午陽光燦爛。我們一直漫步到太陽曬不到的地方。
電影中,Jesse 與 Celine 聊著各自的星座(天蠍與射手,你猜到了嗎?),並聊著:「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你還會想要繼續聊這個話題嗎?」
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或許很難想像一部只有對話、沒有情節的電影(要是我也是)。然而,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會一遍又一遍的重看他們的對話呢?
在導演與演員共同創作劇本時,男女主角都有疑問:「這樣有人要看嗎?大家部會覺得無聊嗎?」
導演回:「我的人生並沒有爆破、飛車追逐,但我覺得我的人生很精采。我和你一起創作劇本的這段時間,沒有一秒鐘覺得無聊。」
男主角伊森霍克受訪時說:「我們都已經足夠,我們夠有趣,只要表現真實的自己就好,說出內心想說出的話。」
電影的最後一幕是兩人到了 Celine 的小公寓,我並沒有找到這個地點的相關資訊。
女主角 Celine 說要彈唱自創曲:「給你選,有三首歌。」
男主角沒有選前男友、貓的歌,最後選了華爾滋。
華爾滋的歌詞唱到他們一起度過的那個夜晚,與 Jesse 的名字,她有多麼想念他。
我不禁在想,如果 Jesse 沒有選華爾滋,沒有聽到 Celine 對他的情意與告白,他還會留下來嗎?你覺得呢?歡迎留言告訴我~
如果喜歡我們的旅程與我的文章,歡迎給我一個愛心💖 訂閱、贊助,分享給你覺得有興趣的朋友 ~
感謝正在閱讀這些文字的你,感謝你支持與關心我的生活與創作💖
祝福平安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