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長177公里的山海圳國家綠道(Mountains to Sea Greenway, TW, 簡寫MSTW ),是從海拔0公尺的台江國家公園開始,沿著嘉南大圳上溯至烏山頭水庫、曾文水庫、阿里山鄒族部落,最後直抵最高峰玉山的一條風土溯源的文化之路。
緣起
最初在2007年由台南市社區大學台江分校開始發起,2016年完成總長45公里的「台南山海圳綠道」,爾後經多方單位共同合作,於2022年完成177公里的雙向指標設置,今年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這條屬於台灣人的朝聖之路,除了在四大主題路線有更完善的規劃與設計外,更推出山海圳專屬護照,同時設置八個集章處,讓每一位行旅者都能透過綠道集章的方式,紀錄下每個精彩時刻,也為自己的山海壯遊留下獨一無二的紀念。
前言
在真正踏上山海圳國家綠道之後再回頭看這條台版朝聖之路,真的是充滿文化底蘊與故事,因此在開始進入山海圳的精彩前,可以來個快速小導讀。
整條山海圳國家綠道其實橫跨了兩縣市(嘉義、台南)、三個國家風景區(雲嘉南、西拉雅、阿里山)、兩個國家公園(台江、玉山)、兩座水庫(烏山頭、曾文)及四大河川流域(鹽水溪、曾文溪、高屏溪及濁水溪),是非常名符其實的跨域步道,也因為這樣獨有的地理特性,在行走整條步道的過程中,也會運用到各種交通載具,例如單車、遊艇、徒步等,希望藉由這樣多元的體驗,豐富每位行旅者的足下記憶。
山海圳國家綠道一共分為四大主題,分別為內海之路、大圳之路、原鄉之路、聖山之路,等級由低到高,可以由山到海,也可以由海到山,不同選擇,體驗不同。這一次走的是精華版路線,從聖山之路(山)開始,一路到內海之路(海),如果你沒有時間走完全程,也可以參考看看這樣的行走方式。
玉山登山口 - 鹿林登山口,全程5.1公里,共花費4小時
當日我們坐車至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前轉乘小巴,一路到排雲登山服務中心(蓋章處)稍做介紹與集章後,便往玉山登山口前進與導覽老師會合。在步行往玉山登山口前進的路上,非常驚喜地遇見小山羌,一開始還沒意識到,後來七嘴八舌的總算確認了身份,於是大家紛紛掏出手機相機對著小山羌一陣連拍,相較之下小山槍悠哉地在路邊草堆間聞嗅,一點也沒有把我們這群人類當成威脅,形成了一種有趣的對比。
當天天氣屬於灰濛小雨型,在一路攀升的過程中,雖不至於伸手不見五指,但望向前方也幾乎都是一片霧茫茫,視野稍微欠佳,偶爾老師會停下來,在路邊對高山植物點點名,有時候是馬醉木,有時候則是高山龍膽,都是平地無法遇見的物種,格外讓人覺得特別。
隨著高度遞增,氧氣逐漸變得稀薄,很明顯在呼吸調節上開始有點吃力,走沒幾步就必須停下來喘口氣,同行中有些體能比較好的已經先行一步,沒想到最後望去我竟然落得了墊底的下場,卻也因此獲得了拍攝空景的絕佳機會,雖然沒能看見好天氣的群峰頂立,但是雲霧繚繞下的矇朧感也是另一種美。
每一次登山或健行,由於體能關係,我都不是那個跑第一的人,剛開始也很在意,怕自己拖累隨行的夥伴,或是造成大家困擾,但是隨著一次次的經驗累積,慢慢發現其實無論登山或健行,踏出的每一步都是自己的事,我只需要專注在自己的呼吸和身體上,不需要跟別人比較,即使被超前或是落後,都不需要被影響,只要慢慢地找出適合自己的速度,循著自己的步伐跑向終點線,我們都是成功的完賽者,我想,這就是山林教會我很重要的一件事。
好不容易抵達麟趾山鞍部,有點可惜沒遇見傳說中的綿延玉山,只有霧茫茫的一片,休息停頓後冷風颳起,大家就認命地繼續往標高2845公尺的鹿林山前進,例行性的拍照打卡後就準備下切。
其實在前往麟趾山鞍部前的路上,有幾段風景我都覺得蠻美的,一下是連綿起伏的草坡,一下是高山池塘的天地倒映,有時候天氣不好可以看作一個缺陷,也可以當作是一種特別的恩賜,只有在這樣的天氣,才能感受到那種森林間的氤氳,帶點仙氣,也帶點神秘,這都是豔陽高照下呈現不出來的氛圍,只是飄著小雨的當下還要手忙腳亂地從包包裡拿進拿出相機有點小麻煩就是了。
前些日子的雨讓林間的潮濕感居高不下,下山的過程數度腳滑,加上不是穿著專業登山鞋的緣故,腳趾也因為要止滑而異常出力,但中途經過的竹林景色真的是一絕,接著經過鹿林山莊後也有一段松針鋪地搭配林間錯落的景緻,對比色偏重的視覺感也因此帶有黑森林的美譽,而一路當小廢棒的我,也終於順利落地,回到停車場準備前往東埔山莊落腳。
原鄉之路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