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罹癌老爸】一覺醒來變單人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記得那一天,是打完第二次化療後幾天,家人們去醫院看老爸。那時候,他整張臉非常腫,也很痛,因此一看到我們,就流淚了。

會很貴嗎

他在紙上寫著:「要去安寧病房嗎?會很貴嗎?」看到我們心都碎了。我們趕快讓爸知道,這時候以他自己身體為重,請他不要再擔心身體以外的事情。

一旁的護理師看到我們整群人都在哭,主動過來詢問有沒有需要幫忙,我們提到因為我爸很痛,所以想要去安寧病房。護理師表示,那我們可以先解決「痛」這件事情,他會去跟醫生反應。

後來經醫生同意,開始加重嗎啡劑量,我爸的疼痛似乎有好一點點,也就沒有再提安寧病房了。但新挑戰再度出現,老爸開始感到難以呼吸,躺著完全無法正常呼吸,要坐著才行,導致沒辦法睡覺、身體也虛弱到不行。

護理師私下跟媽媽說,她覺得以我爸的狀況,應該要去安寧病房,比較適合他,不然在普通病房,對他來說太折磨了。去安寧病房是要簽同意書的,包括本人。

爸爸也因為呼吸實在太不順暢、身體病痛也持續困擾他,直接跟媽媽兩個人就簽了同意書,轉去安寧病房。我們其實一直沒有反對去安寧病房,但我後來反省,我們沒有問清楚安寧病房的資訊,導致延誤了一段時間。我們當時詢問護理師,安寧病房跟現在病房的差別是什麼?護理師回應,其實就是沒有積極治療,其他都差不多。後來發現,其實差很多...


安寧病房

正式進入安寧病房了,空間明顯大了許多,而且顯得相當安靜,可能是因為當時病人大多時候是處於睡覺狀態。一進去,安寧病房的護理師開始尋找各種可以讓我爸比較好呼吸的姿勢及狀態,還挪來一張舒適的沙發椅,塞滿各種抱枕,讓我爸坐靠在上面,我爸一坐上去,就比了「讚」,得到救贖了。

這裡的護理師跟普通病房護理師關注的重點不太一樣,這邊相當關注心理狀態。他們會想要了解病人的家人組成、照顧情形,也會一直提醒大家把握當下的同時,也一定要先預先規劃後事。

護理師停留的時間,多了超級多。每天會跟著家人一起幫病人洗澡、換藥,幫病人調整姿勢或藥物後,也會駐足許久,確認病人穩定後再離開。這些的改變,讓我們覺得,對於當時的老爸來說,幸好有安寧病房的存在。

剛進安寧病房學到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不要急著給太多食物。在普通病房時,我爸就已經裝上鼻胃管了,我們當時因為要化療,也聽從營養師的意見,營養要補足,因此卯起來狂餵爸牛奶,兩三小時就一瓶,包括半夜,就怕體重下降太多,不足以對抗病魔。

後來,到了安寧病房,護理師提醒,我們餵給爸的牛奶,不只是給爸,很大的成分都是餵給腫瘤。當我們狂餵牛奶的同時,腫瘤也長得快、痰液可能也會增多,因此請我們適當減量。這時候,我們才驚覺,真的是萬物都是一體兩面。

住進安寧病房,大家心裡也有底,可以照顧爸爸的時間,或許真的所剩不多,大家假日放假就會搶著去醫院照顧爸爸,派人載媽媽回家休息、好好洗個澡、睡一覺。

raw-image

單人房

那一週,輪到我在安寧病房照顧爸。我去到醫院的時候,安寧病房有三位病人,包括我爸。那一天晚上11點多,對面病床的阿嬤對她的女兒說:「我先睡一下」,就再也沒睜開眼睛。12點多,我爸病床隔壁床的爺爺,大力地吸一口氣後,就沒有第二口氣了。一個晚上,親眼見到兩位病人的離開,聽到兩組家人各自的傷心及無助,真的是難忘的一夜。
一覺醒來,變單人房。


後記

後來因為有氧氣罩及大量止痛藥物的幫忙,爸爸已經可以躺在床上睡覺,但是在安寧病房後期時,其實幾乎都躺在床上休息,已經沒有任何力氣做其他事情,想寫字時,甚至連筆都拿不起來。在一個很平常的上班日下午,我接到了媽媽打來的電話,爸爸離開了...

待下篇文章,持續回憶...

avatar-img
49會員
82內容數
我是一位特教老師,透過專題紀錄課程、學生們的烏龍事件、家長以及導師們關心的議題。這個專題也提醒自己,對於周遭發生的事物要更有感、減少麻木不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灰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跟學生們上課在談解決生活情境的問題,學生們提出了他們的困惑,我們在課堂中談論可以怎麼看待人際。但是這個課程,卻讓人誤會我們一起在說其他學生的壞話,我除了無奈之外,也意外了開啟了一系列減壓的實作,想不到這個契機,讓我頓悟了,書上知識,就是這時候派上用場的啊! 壓力上升 我聽到同事說,家長對於課
我的老爸,兩個禮拜前過世了,我想透過文字,記住最後這幾個月的回憶。
特教老師一直為學生的脫序行為疲於奔命?我比較幸運,倒沒有這種感受。但是,也會有被困住、動彈不得的感覺。當家長或導師向我們反應學生狀況時,我們多半會開始盤點系統上出了什麼問題。例如:導師反應學生最近在班上暴衝次數多,情緒大起大落。我們會開始問學生本人、問家長、甚至問課後安親班,試著找出「相關」的原因,
「鼓勵那位小孩?我沒辦法!他事情都沒有做好,我稱讚他,對其他小朋友不公平啦!」老師說著。當然不是希望導師沒來由地亂稱讚一通,做錯事也按小孩讚,只是希望,不要只從一個面向看這位小孩,小孩有在努力、有其他的面向或可能性,也正等著我們發現。但這美好的光景,在現實學校生活中,還真的很困難啊... 白紙
小孩跟媽媽說不想上課,媽媽開始緊張,也擔心不處理會更嚴重,因此循循善誘小孩說出害怕的原因,當小孩說了一個原因後,媽媽開始認為應該還有其他需要幫忙的,於是著手幫忙小孩解讀他自己的心情,也承諾小孩,會幫忙跟學校老師溝通...
最近正在準備三年級自閉症學生的入班宣導資料。在準備過程中,也讓我更加看清了一些事情,例如:他突然情緒起伏大,老師們或許還可以猜出原因,但在小孩眼中只會覺得他很奇怪;他無法遵守班上規定,小孩可能會默默地覺得老師不公平;他有特別喜歡的同學,但卻直接摸他的手,嚇到班上許多同學...
我跟學生們上課在談解決生活情境的問題,學生們提出了他們的困惑,我們在課堂中談論可以怎麼看待人際。但是這個課程,卻讓人誤會我們一起在說其他學生的壞話,我除了無奈之外,也意外了開啟了一系列減壓的實作,想不到這個契機,讓我頓悟了,書上知識,就是這時候派上用場的啊! 壓力上升 我聽到同事說,家長對於課
我的老爸,兩個禮拜前過世了,我想透過文字,記住最後這幾個月的回憶。
特教老師一直為學生的脫序行為疲於奔命?我比較幸運,倒沒有這種感受。但是,也會有被困住、動彈不得的感覺。當家長或導師向我們反應學生狀況時,我們多半會開始盤點系統上出了什麼問題。例如:導師反應學生最近在班上暴衝次數多,情緒大起大落。我們會開始問學生本人、問家長、甚至問課後安親班,試著找出「相關」的原因,
「鼓勵那位小孩?我沒辦法!他事情都沒有做好,我稱讚他,對其他小朋友不公平啦!」老師說著。當然不是希望導師沒來由地亂稱讚一通,做錯事也按小孩讚,只是希望,不要只從一個面向看這位小孩,小孩有在努力、有其他的面向或可能性,也正等著我們發現。但這美好的光景,在現實學校生活中,還真的很困難啊... 白紙
小孩跟媽媽說不想上課,媽媽開始緊張,也擔心不處理會更嚴重,因此循循善誘小孩說出害怕的原因,當小孩說了一個原因後,媽媽開始認為應該還有其他需要幫忙的,於是著手幫忙小孩解讀他自己的心情,也承諾小孩,會幫忙跟學校老師溝通...
最近正在準備三年級自閉症學生的入班宣導資料。在準備過程中,也讓我更加看清了一些事情,例如:他突然情緒起伏大,老師們或許還可以猜出原因,但在小孩眼中只會覺得他很奇怪;他無法遵守班上規定,小孩可能會默默地覺得老師不公平;他有特別喜歡的同學,但卻直接摸他的手,嚇到班上許多同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如果我說,像是等了一陣子,感覺不太對,也怪怪的。但,我確實在倒數著大舅走的那一天。 只是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這麼快。
Thumbnail
等待切片病理報告的過程十分漫長煎熬的,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病患因等待病理報告內心的轉折,牽動家人的心情劇烈起伏,到最後家人因為病理報告結果,在病房由不安轉為破涕為笑的過程。
說來慚愧 父親生病住院時 我因為白天要上學 放學後還要打工或是去約會 所以能去醫院看望父親的時間與次數 遠不如兩個已經出社會的弟弟和母親..... 記得某次父親化療住院結束 正準備出院時 突然跟母親說 雙腿使不上力..... 後經過醫生檢查 原來是癌細胞壓迫到神經 導致下身癱瘓
20240501 趁著五一勞動節難得的放假時光,衝一趟台北來陪轉到普通病房的老爸。也因為在普通病房沒有如同加護病房的探視時間限制,可以把陪伴的時間大幅增加。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住進病房的過程,受疾病影響,有許多錯覺,也有因疫情的預防措施,影響太太看護的安排等。整篇文章描述混淆,且許多錯覺感。
Thumbnail
20240330 父親轉入普通病房的第一晚睡得並不好,凌晨體溫上升到39度,夜班醫生緊急開了退燒藥並再次進行抽血檢測,進行細菌培養。很幸運的是體溫有控制住並且回到正常水準,成功的將父親留在了普通病房。
Thumbnail
20240329 很幸運的,在十一點離開加護病房後,下午兩點便已將父親成功轉至普通病房,而看護也因弟弟的努力奔走,請到了一位相當有經驗的陳姐來幫忙。在與護士將父親一同轉至普通病房後,迎面而來的是大面的窗戶與透進來的陽光。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如果我說,像是等了一陣子,感覺不太對,也怪怪的。但,我確實在倒數著大舅走的那一天。 只是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這麼快。
Thumbnail
等待切片病理報告的過程十分漫長煎熬的,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病患因等待病理報告內心的轉折,牽動家人的心情劇烈起伏,到最後家人因為病理報告結果,在病房由不安轉為破涕為笑的過程。
說來慚愧 父親生病住院時 我因為白天要上學 放學後還要打工或是去約會 所以能去醫院看望父親的時間與次數 遠不如兩個已經出社會的弟弟和母親..... 記得某次父親化療住院結束 正準備出院時 突然跟母親說 雙腿使不上力..... 後經過醫生檢查 原來是癌細胞壓迫到神經 導致下身癱瘓
20240501 趁著五一勞動節難得的放假時光,衝一趟台北來陪轉到普通病房的老爸。也因為在普通病房沒有如同加護病房的探視時間限制,可以把陪伴的時間大幅增加。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住進病房的過程,受疾病影響,有許多錯覺,也有因疫情的預防措施,影響太太看護的安排等。整篇文章描述混淆,且許多錯覺感。
Thumbnail
20240330 父親轉入普通病房的第一晚睡得並不好,凌晨體溫上升到39度,夜班醫生緊急開了退燒藥並再次進行抽血檢測,進行細菌培養。很幸運的是體溫有控制住並且回到正常水準,成功的將父親留在了普通病房。
Thumbnail
20240329 很幸運的,在十一點離開加護病房後,下午兩點便已將父親成功轉至普通病房,而看護也因弟弟的努力奔走,請到了一位相當有經驗的陳姐來幫忙。在與護士將父親一同轉至普通病房後,迎面而來的是大面的窗戶與透進來的陽光。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