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1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卡片盒筆記法完整線上課程(3)


    大綱

    比較傳統筆記與卡片盒筆記的做法

    在這堂課開始,我們先比較及說明使用一般筆記做法與卡片盒筆記法的差異,我們知道一般人們在使用一般筆記的做法,通常會依據主題進行分類,我們會經由外在環境搜集資料及訊息,經過篩選成重要訊息,轉換輸出成為知識,依據自身經驗及繼定印象進行分類,資訊會被統一歸類在同一個類別底下。這種方式往往時間一久,如果有一段時間未做筆記,早已忘記當初分類的方式及筆記存放的位置,不利於尋找及回顧。同時也忘記過往書寫過程的脈絡,自然而然的也就將知識再退變回資料,這個結果確實在個人身上得到了印證,而我也從未在那些筆記之中發表出什麼屬於我個人的專業意見。


    舊有模式的筆記做法,就如同發展專案計劃型筆記,如果我們事先依據專案計劃搜集相關資料,效率會有如事倍功半,因為我們不會只在那些文獻中讀出跟計劃專案相關的重點及知識,為了專案的時效及目地我們會被迫放棄那些有意義的知識。放棄那些一時不知如何保留下來資訊及知識,因為我們必須專注於眼前所在意的專案進度。當我們再次接受新任務,我們會不斷認為往後每個專案有其獨特性,由於新專案所需的那些資訊也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所有一切必須從頭開始,你會發現我們不斷在各種文獻中切換,縮短我們專注的時間,工作變得極其沒有效率。即便回想起過往之前類似有過的閱讀經驗,也難以回想及完整闡述當時的想法及心得。所以當我們寫作如果採線性方式思考,採專案方式進行,將會大大阻礙我們知識的累積。


    反觀卡片盒筆記法是以人腦理解方式,以有效率及重點方式將知識記錄在有限卡片之中,閱讀者利用卡片彙集自我認知的知識點,利用連結方式記錄整體知識的前後脈絡,這樣的做法有以下幾個好處:

    1. 一個知識點即代表一個完整的知識,卡片知識已被完整切割,知識就可以被重覆利用及參考,知識可以很容易被提取、比較及思考。一張卡片的知識點可視為一個完整的資產,加以使用。你會發現多個知識的排列組合,可以很容易讓創作者重新創造主題及快速完成。
    2. 可以經由寫作進行校對、審視過往筆記與其它筆記類似想法。當我們在進行創作時,可經由過往筆記動態調整題目及內容框架。並經由個人已了解之事物,使用工具反覆強化連結及理解,有利於個人思考及創作。
    3. 我們可以利用筆記中不同的想法,比對掌握其中的差異,並借由連結將結果,轉變成外在模形及學說,為進步思考提供意義及連貫性。剛開始通常我們會為了某個專案及計劃進行資料的搜集,往往遇到某些及具價值的知識,我們不會一時間不知如何處理及歸類,甚至放棄。利用這套系統,就可以很有效率的將其保存下來,方便後續進行找尋、研究及分析。

    使用卡片盒筆記法進行書寫與學習

    再來我們談談如何使用卡片盒筆記法進行書寫與學習,學習筆記是我們平時寫作中最重要的部份,因為文獻筆記及永久筆記才是寫作的材料,如果平時沒將閱讀學過後的心得重點寫下,東西跟本無法留傳下去。要注意我們可以回想過去,我們不受重視自己筆記的原因,是不是我們知道,因為不是馬上要發表文章,平常亂寫不會立刻受到負評,也因為我們寫下筆記多半不會進行發表,也不急於如此重視。但要是利用卡片盒筆記法,我們必須將每則筆記當做是即將發表的短文,有了那些可發表的短文資料庫,往後就永遠不會有寫不出東西的煩惱。因此優異又多產的寫作必須奠基於好的筆記方法,比起從無到有搜尋腦袋中的東西,如果能有先前已寫下的東西做鏈結,對於書寫來說可真是再容易不過了。這裹順便再重覆一個重點,經過核心知識思考才是重點。閱讀、理解消化,然後產生想法。而這才是這套系統的運作精髓。如果你想要長時期記住某個東西,你必須用自己的話寫下來。在筆記上所產生的思考,等同於你在腦袋裡的思考。人在讀書的過程等同於在做研究工作,我們能證明自己的學習成果,有能力對自己做批判性思考。

    利用卡片盒筆記法,可以將我們將腦內的核心知識放置到一個外部的記憶空間之中,這樣做有個好處,我們可以放掉那些緊抓不放的核心知識及那些當時認為是重要的想法,我們的腦袋是一個很神奇的又固執的東西,當我們腦帶知到自己的核心知識並沒有被遺棄時,才有辦法再去思考其他相關的議題及想法,這就好比,我們晚上因為某些重要事情,久久無法入睡。而當我們將那些煩惱寫在一張卡片或行事曆之後,情況就會完全不同。


    卡片盒筆記法可以幫助我們發現原本被我們遺忘的想法觀點,也可防止我們大腦偏向將新訊息視為重要性高的誤判,因為新訊息不見得是重要的,只是新發現帶給我們興奮。


    利用多角度思考建立不同觀點的知識卡片

    人在思考問題時應該以不同角度進行,卡片盒筆記法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點,為了做出更好的決策,建議一下網友們可以採取以下方式做為思考:

    1. 不同觀點:我們可以以不同人群、文化、背景⋯⋯等等來進行思考。
    2. 多元思維:可以不同屬性,如定性、定量、定價⋯⋯等等方式分別思考。
    3. 時間維度:考量過去、現在與未來,思考不同時空而可能產生不同的決策。
    4. 論理和價值:以不同的價值觀產生不同的思考角度及道德。
    5. 跨領域思考:不同領域往往可提供意想不到的思考方式及做法。
    6. 反向思維:我們可以反思如果不這麼做,那會怎樣。有時候知到那些失敗的例子,會比我們發展點子要重要多了。回頭看看舊有解決方法,要比擺在眼前的問題還來得重要。

    為了全面地理解、解決複雜問題及發現新的機會,我們也可透過追溯問題原因的方式深入了解問題的本質。舉個例,我們可以問自己,“如果對方不是要解決這個問題,而是要製造這個問題,對方會怎麼做?”,這個問題鼓勵你考慮如何逆向引發問題的原因。


    再來就是反向分析,也就是逐步分解問題,探索問題的成因和影響,以了解可能的解決方案。這可以幫助你確定解決問題的潛在路徑。舉個例子,利用軟體逆向工程通過分析已存在的二進制代碼或執行文件,我們可以了解軟體的運作方式。這可以用於破解軟體的防盜版保護,或者用於研究惡意軟體的行為。


    所以未來面對問題,如何詮釋端看我們是否有廣博的知識。借助卡片盒筆記法工具可以幫助思考可以幫助我們應付各種環境的挑戰。我們需要俱備廣泛的思考模型,而不是像傳統筆記那樣硬將事實資料給背誦下來。我們可將經驗及過程放進既有的模型之內,不斷強化腦中的思考模型及模型網路。

    利用多種思考模型建立卡片知識

    那麼什麼是思考模型?也就是為了幫助人類理解、做出決策、判斷及面對各種挑戰,所做出的思維框架或方法,經由思維框架及方法將訊息進行組織、推理並做成判斷,最終做成有意義的結論或行動的過程。舉個例子,以下是常見的思考模型如下:

    1. 邏輯思考模型:基於邏輯原則和推理來進行思考並驗證有效性。
    2. 問題解決模型:專注於識別問題,收集訊息並提出解決方案,評估驗證有效性。這種模型通常涉及分析、創造性思考和決策。
    3. 認知模型:研究訊息如何被大腦認知、學習及儲存。
    4. 機器學習模型:透過訓練和模型選擇來學習從數據中提取模式和進行預測。
    5. 啟發式思考模型:基於經驗和直覺的思考方式。這種模型在面對複雜、不確定或不完整的情況下使用。

    我們在做永久筆記時,不應該以顯而易見的方式詮釋筆記,我們必須去尋找背後的模式並且想得更遠,我們必須試著理解某個事物,把不同的想法結合起來,並發展出自己的想法,我們就真正做到建立起思考模型的網路。

    我們不應該單純將學習當做一個知識的累積,我們必須將知識經過闡釋,要利用知識建立起可以應用、學理跟思考模型的網路。所謂學理是一個特定領域或主題的知識體係或理論體係,例如:物理學、心理學⋯⋯等等。進而進入一個學習產生學習的循環。

    了解了以上說明及用法,下堂課我們將繼續說明,卡片盒筆記法的相關應用,相信唯有先掌握卡片盒筆記用法,再了解工具,才能理解我們要如何使用工具以及使用工具的主要目地。

    推薦網站:https://www.is79.com

    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12001349614364/

    FB粉絲專業:https://www.facebook.com/1479Class/ 

    YT:https://youtu.be/5G4CQGxfpDM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