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4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真正的 iPhone 時刻:賈伯斯如何帶領蘋果成就偉大

Hi 我是 VK~

這期來聊聊真正的「iPhone 時刻」發生了什麼事。

當賈伯斯被一手成立的公司趕出去後,再度回任 Apple 後的他,每隔幾年,陸續推出了 iMac、iPod、iPhone 等劃時代的產品。在這段歷程中,賈伯斯如何帶領 Apple 起死回生?

Apple 能夠成為偉大的公司,不僅只是打造偉大的產品,之中以「數位生活中樞」為願景,又是如何開展出軟硬整合的商業策略?

甚至,賈伯斯推出 iPhone,是冒著可能殺死 iPod 的風險,為什麼他要這樣做?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真正的 iPhone 時刻:賈伯斯如何帶領蘋果成就偉大

「ChatGPT 是 AI 終於迎來的 iPhone 時刻,」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一場演講中說道。

隨著 ChatGPT 推出滿一週年,不難看見各家科技巨頭對生成式 AI 的應用層、基礎設施大力投資之外,也催生不少以 AI 為題目的新創團隊。

會比喻做 iPhone 時刻不是沒有原因,當 2007 年賈伯斯推出 iPhone,不僅讓 Apple 成為了手機產業的 game changer,更開啟了接下來的行動裝置革命。如同,美國知名創投 a16z 共同創辦人 Marc Andreessen 的預言:軟體開始吞噬世界,開始催生、加速 Uber、Airbnb 等公司的發展。

ChatGPT 之於 AI 也有著這樣的潛力,過去總是和現在、未來有些雷同,今天讓我們一起回到「真正的 iPhone 時刻」,來聊聊賈伯斯當時如何想出 iPhone,在正式推出 iPhone,背後有哪些故事和商業策略。

重新定義人與機器關係的 Apple

往下開展真正的 iPhone 時刻之前,先來快速掌握一下賈伯斯(Steve Jobs)對於 Apple 的想像與原則:Apple 重新定義人與機器的關係,讓機器變得更友善、可親近性更高。

第一,重新定義人與機器的關係:透過機器擴大人類的能力。

科技公司的使命是透過科技為人類生活帶來改變,但改變的途徑很多。不同於聚集資訊的 Google 或是匯聚人的 Meta 等,Apple 更擅長透過機器來改變人們的生活。

從 1975 年,賈伯斯、Steve Wozniak 開啟了個人電腦的新時代。隔年,選在愚人節成立了 Apple。接著,開發了蘋果一號、蘋果二號、麥金塔、iPod、iPhone、iPad 等電腦、手機設備,都能看見人透過使用機器,能做到更多的事。

這樣的想法,可以回到賈伯斯提出的概念:心靈腳踏車(Bicycle of the Mind)。

小時候的賈伯斯在《 Scientific American》,讀到了一篇探討不同物種在運動效率上的排名。出現在第一名是禿鷹,而人類的排名大概在整份名單的中後段。不過,這篇文章有趣的地方,如果把騎自行車的人類也加進來的話,會擠掉禿鷹、成為第一。

賈伯斯表示,電腦之於人類就像是 Bicycle of the Mind。人類打造電腦、自行車等工具,運用這些工具可以讓人擴大(Amplify)我們所擁有的能力、更有效率地生活。這個想法也和電腦科學家 Alan Kay 不謀而合。他也深受 Kay 的想法影響,「真正認真對待軟體的人應該製造自己的硬體」,這成為他建立 Apple 的原則。

透過自行車,人們擁有更高的移動效率。個人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的出現,對人們來說,則是種如同心靈/大腦等般的自行車,能做到的事比過去更多、更快、更精準。像是,查找資料變得更快速、創造新事物變得更容易等。

第二,讓人覺得機器是更友善、可親近性更高。

Apple 之所以取名為 Apple,除了在登記公司名截止日,他們想不到其他名字之外,這背後也有些其他像是親和力、友善性的考量。賈伯斯和 Wozniak 當時想了幾個具有科技色彩的單詞,像是 Martix 或是新字等。

後來,賈伯斯提議取名為「蘋果電腦」(Apple Computer)。一來他那陣子剛好都以水果為主食,加上,二來蘋果也能夠削弱電腦一詞的稜角,讓人不會有太多壓迫感,可以感受到更多親和力、友善和純樸的意象。

最終,在提交公司名想不到比 Apple 更好的選項後,就使用了 Apple 到現在,也預示著他們帶給人們更好用機器的願景。

在 iPhone 推出的前夕,賈伯斯聯絡《時代》雜誌希望將獨家報導給他們,但同時他也覺得沒有人夠格寫這篇報導。最終它們派出悟性最高的寫手 Lev Grossman 來操刀。

之中,Grossman 精準描述了 iPhone 的許多功能並非由 Apple 發明的,但是 Apple 讓這些功能變得更好用。他也點出,當我們的工具不好用時,不是覺得自己太笨了,就是覺得沒有好好讀使用手冊…但當有人幫我們改善了一個東西時,我們似乎自己好像也更完整了那麼一點點。

從過去到現在,Apple 的本質是圍繞重新定義人與機器的關係。延伸出設計更好用的的互動介面、開發移動性更高的硬體裝置、建立開發者與用戶間的平台,以及創造更好的個人數位體驗等。

講完了 Apple 的想像與原則,接著要聊聊關於真正的 iPhone 時刻之前,得先從賈伯斯回任 Apple、推出了 iMac 的這段故事,開始說起。

賈伯斯從被離職到帶領 Apple 起死回生

從 Apple 成立到推出 iPhone 的 30 多年間,無論是 Apple 或是賈伯斯,都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大風大浪。1983 年前,Apple 的高層人事不斷異動,已經換了兩任執行長、總裁。

1985 年,這時才 30 歲的賈伯斯,被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 Apple 給趕出去。背後的始作俑者是 John Sculley,他也是當年賈伯斯費盡心思從百事可樂挖來了的總裁 。

對產品的技術和設計有異常執著的賈伯斯,遇到了更在意商業利益、市場導向的 Sculley 在合作上從原先的矛盾、激化了更多衝突。董事會憂心雙方對立、衝突的情況加劇,分別告誡 Sculley 要好好管理公司、賈伯斯要好好整頓麥金塔部門,不要插手其他部門的事。

這時,Apple 預期麥金塔的推出,可以在個人電腦市場中大勝 IBM。但事與願違、麥金塔的銷量一直沒有起色。最終 Sculley 說服董事會,趕走賈伯斯。

離開自己一手成立的 Apple,經歷了人生低潮,卻也是賈伯斯創造力最頂峰的時期。之中,他拜訪了一家電腦工作室,也看見了 3D 電腦繪圖的無窮潛力。他出資成為最大股東,並用 Pixar 命名。後續,他也創立了專注於高端電腦系統開發 NeXT 。

時隔 12 年、直到 1997 年,賈伯斯才正式回到 Apple。

隔年,他推出了以家用市場為目標的桌上電腦 iMac,也交出了「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的廣告。這支廣告奠定了賈伯斯是行銷天才的地位,其中介紹了以不同凡想的思考,改變世界的偉人們,這也隱喻著「 如果你買了一台mac,你也能不同凡想,因為你也可以改變世界。」

iMac 不僅繳出好成績單外,更帶領 Apple 起死回生。1998 年底,賣出了 80 萬,成為 Apple 史上銷量最快的電腦,也改變了個人電腦市場。但賈伯斯並不滿足於此,下一步他要顛覆的是人們消費音樂的方式,催生了音樂播放器 iPod。


付費版的內容,接續談到了:

  • 實現數位生活中樞想像的第一步:為什麼決定開發音樂播放器 iPod ?又是如何完美整合軟硬體、創造個人數位體驗?
  • 迎來真正的「iPhone 時刻」:為什麼 Apple 寧願冒著可能把 iPod 殺死的風險,也要推出 iPhone? Apple 如何從「數位生活中樞」發的願景展出商業策略?
  • 負責設計 iMac、iPod、iPhone 等產品的靈魂人物 Jony Ive 又是誰?為什麼後來的他離開 Apple、出來成立設計公司 LoveFrom?甚至,前陣子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更找上他討論關於以 OpenAI 技術為核心的消費性產品。

想知道更多,歡迎加入方格子會員,以早鳥年費優惠價 1688 元,或每月 188 元訂閱《VK科技閱讀時間》。

在未來,《VK科技閱讀時間》期待能夠帶給訂閱戶,更多關於科技產業重要的商業故事,更多新創背後的奮鬥歷程,更多科技人物的深入故事。以及,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到的事。

歡迎加入方格子會員、訂閱《VK科技閱讀時間》!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