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8|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食記】RAW 「漢方-貳」:餐桌上的溫潤東方


飲食的四季,有不同的旬;

身體的四季,有不同的方。


「漢方」兩個字,拆開來看的話,「漢」代表博大精深中華文化的時間精粹;「方」則看做天圓地方,是屬於華人獨特的世界觀!天似華蓋地如棋盤,在時間和空間中,天人合一,東方的我們把其濃縮在一個「方」字之上。

時間成就食材,空間創造飲食,《本草綱目》記載:「營氣之粹,化而為精,聚於命門。 」透過食補或藥補,五千餘年的中華文化以神農嚐百草的精神,將萬物集聚於命門之處,透過內在的天圓地方,指向處世之道的圓滑與融合。


以這個角度看RAW 這一季的「漢方-貳」,或許能看見Chef André的為什麼如此喜歡玩「漢方」系列的企圖及野心,透過東方與西方的交錯,餐桌飲食是否能碰撞出新的呈現表達、想法技術及dining詮釋。

復刻2020 RAW 秋季菜單「漢方」,2023秋季,RAW再次啟動「漢方-貳」可說是一位難求。報導中,André提到:「這不僅僅是一套菜單,而是傳承法式料理眼中的華人文化,絕對是我最喜歡的創作題材。」

「漢方-貳」站在初始的創作精神上,結合農民曆的設計靈感,從東方「秋補」議題出發重新詮釋法餐外,也一併注入了RAW的核心以台灣獨特性食材創作的底蘊,可說是一系列趣味十足的表現。菜單以中藥包紙攤平呈現餐巾設計,在形塑藥帖意向之餘,也將菜單文字填入東西南北,順時間旋轉同時,包藥紙方正之上,時間與空間交錯出12道式菜餚,在一道道西式圓盤擺上,以及結合「漢方」主題獨有的soup paring,或許也是另一種視覺上天圓地方的詮釋。


我實話實說,「漢方」的概念固然耐人尋味,但,是否真的「對味」,也許每個人味蕾經驗不同,可能在品嚐時會有著兩極化不同的見解。但仔細想想,我們所習慣「補」的味蕾,不就介於感覺上的好與壞之間。記憶中兒時媽媽煮的那碗四物總是苦的要命,但只要變化成冬至的四物雞又覺得滿室飄香!我想,「補」重點在精氣神滋養對吧,因龜苓膏、銀杏千年來介於苦與補之間,還是有人覺得舒爽!因此,概念性的詮釋,能想像成是本生活經驗的筆記,似懂非懂的重點,是在閱讀江振誠血液裡的東方滋養與在西方茁壯的經驗與腦袋。


如果要用兩個字形容「漢方-貳」的感覺,我會說是「溫潤」,這兩個字絕對是東方!

有別於西方的食冷,「熱湯」的精神貫穿在菜單之中,如太極導引的身體行雲流水,從打通任督二脈氣血流動的滴雞精暖湯作為開場就可明白。我笑說,華人愛配湯吃飯,家裡桌上的亮點總是那鍋有著琥珀色的湯。一開場就端出雞湯,好像回到奶奶家,你說!雞湯、白蘿蔔、干貝乾貨和起鍋前灑上幾粒枸杞的組合,是不是也曾出現在你家餐桌中間那個位置?無論是高級版或是家庭版、電視版或劇院版,「煲湯」在我們的經驗中,和「補、暖、愛、時間、奉獻」等字詞,都有絕對連結。湯湯水水!水水湯湯!花了大把時間只因想為你煲一碗暖湯,這一「方」重複出現在系列的元素中,不只12道菜的菜單,也透過soup paring一覽無遺。



「補氣」的概念也非常有趣。

不知道為什麼,藥燉鮑魚才端到桌邊,我第一秒直覺聯想到夜市裡藥燉土虱聞起來味道;涼蝦、螃蟹因性寒食用時佐溫薑補氣,也是至今在傳統宴客菜中仍可見的吃法。

記得《紅樓夢》第三十八回〈螃蟹詠〉那句:「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薑興欲狂。」嗎?「涼蝦 / 石蟳 / 雪薑」那只盛裝的玻璃杯,搭上身旁友人酒比飯過得快的節奏,我想到了這一章回裡,林黛玉吃了口螃蟹後撿起的「海棠凍石蕉葉杯」,傲嬌的說自己的酒要自己斟的情景,十幾歲的東方青春在器皿的詮釋下轉念成為西方的通透艷陽,也是充滿趣味的感受。


傳統的漢方,和時令連結,也和土地連結。正如四季除了食補的題材不同,土地在不同陽光雨水滋補後,豐收長出四季「旬」的醞釀。

「法式吐司 / 秋蕈 / 姬松茸」透過麥子、蕈菇將土地厚實的鮮美詮釋得恰到好處,爽脆的口感搭配wine paring裡礦物感表現極佳的Fussiere(2020 Nicolas Perrault Maranges 1er "Fussiere" Blanc,詩人酒窖,好喝到爆),好似濕潤山野的風景,有著在潮濕營地燒火的氣味與溫暖。

如果法式吐司是濕潤的土壤,那「黑松露 / 苦茶 / 龜苓膏」就是乾爽的木質。

帶著木質調苦甘滋味的龜苓膏乃清熱聖品(也是我最喜歡的食物之一),搭配同樣帶有木質香氣的苦茶及松露,佐上被侍酒師形容為「悶騷」的 Envinate Taganan Tinto 2021,飽滿的黑色果實酸澀及青草般明亮的酒感,或是soup paring「甘草黑豆」一湯,喝著像極仙草茶的草本氣息,都有著和濕潤截然不同的乾爽清風。


主餐以黃鰭鮪肋和葛瑪蘭黑豬兩盤呈現,可能我段數不夠自覺表現平平,但黃鰭鮪肋下那綠色八寶粥好吃的不得了,將豆類穀物煮成的軟糯,是季節的甜度,也是八寶的分享、補氣與祝福。


幾個女孩餐後討了桂花味奔放的grappa輕啜,閒聊彼此心中的「漢方」是什麼?

我總覺得身為華人,因我們對於食補、藥補的熟悉,於是我們更能輕易取得打開這扇驚奇之門的鑰匙;但,也因為熟悉,味覺經驗深根蒂固所造成的喜歡、不喜歡是否是一種閱讀的隔閡?

厲害的功夫,是 Chef André 用飲食來闡述東方與西方之間的模糊間隙,是生活的、日常的。從早餐的木瓜檸檬食補清胃,到中午簡單炒盤綜合香菇佐切片酸種的輕鬆;再到晚餐與家人朋友相聚時蛋白質帶入的濃厚飽足,還有學生時代的夜宵,總是一碗媽媽為自己煲了數小時的熱湯(我是不會說幫男友老公煲湯這種話)。在「漢方-貳」的經驗裡,我看到通過飲食把精氣神放在自然之間,透過時間積累的智慧,圈養出不同西方身體的東方味蕾。



入冬的台北陰濕降雨,好冷!

幸好高鐵回到台中未到子夜,而孩子已經睡熟。

洗過澡後想吃點熱的,打開冰箱拿出冷凍糙米飯,替自己熬了碗清粥。年底忙,在家的時間極少,冰箱早清空,洗水槽丟著孩子拿出來微波吃光的馬鈴薯燉肉,我看著僅剩的一塊小薑,所幸開鍋用少少的麻油煸了幾片細薑,連著麻油澆上溫好的熱粥。幾口下肚,身體和心瞬間暖了起來,疲憊一掃而空!蘇東坡是「開心暖胃門冬飲,知是東坡手自煎。」我可能是「開心暖胃暖薑粥,知是瑞斯手自煎。」


時間之外、空間之中,「漢方」在我們日復一日的餐桌,從古至今,不曾變過。


啊!難怪會胖~

顆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gracewithout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