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覺到了一些異常,除了選舉要到了,吵吵高房價少子化議題,長輩又在碎念年輕人就是愛享受,吃大餐、出國玩才會買不起房外。
周遭投資群組,對房地產的興趣突然大增,無論是年齡層較高的群組,開始有人從股票想要轉向實體房屋買賣,或是年齡層較低的群組開始打不贏就加入,買不起房我就買營建股,每天在算土地取得成本,未來案子賣出去會賺多少。
滿反常的,以往就算房價持續高漲,會有投資客來股票群組拉人團購預售屋賺傭金差價,或有兼投資房產的人分享經驗,但大部份人是罵罵政府、房蟲,繼續躺平不願意面對居多。
這次主動性強滿多的,是自發性的,有種再不買就來不及的感覺。
對蛋黃區,早早就麻痺了,除非掌握一般人做不到的賺錢方法,不然不用去想。
僅以自身買的鄉下三房,公共運輸可以1小時到工作機會多的市區,一個人最基本的居住需求做比較,已經不能再遠了。
查了591,赫然發現,2020年買的鄉下房,同條件下已經漲了70%,最低需求三房25坪來到600萬,租金也來到2萬,普通郊區則是800萬-900萬,租金還是2萬-2萬5,台北市租金也是同水準,受薪階級的能力就只有這樣。
換言之,一個要成家的年輕人,至少要具備 鄉下120萬頭期款+月付1萬8房貸,郊區180萬頭期款+月付2萬7房貸,或是月付2萬2的租金才能有最基本的居住空間。
以主計處30-39歲薪資中位數55萬來說,雙薪家庭一個月平均約9萬收入,取1/3支付房貸,只能在郊區買到最爛的房子,或是像我在鄉下買次爛的房子。
一般人能接受的,應該是郊區的次爛房子作為最低需求,也就是不只新房,連最低居住需求的房價也即將來到一般人承受能力的極限,再高就要斷子絕孫、或是極度壓縮生活品質才支撐的起來,這應該就是這波 不買就來不及的感覺 來源。
說實在,我不知道,實在太多變因,走向都不一定。
空方一直在喊少子化、房價所得比過高,理由非常合理,然而現實就是一般人從市區->郊區->鄉下,40坪->30坪->20坪,如今已經到郊區20坪、鄉下30坪的階段,會不會出現鄉下20坪也很難說,畢竟也有朋友買了16坪1980萬的預售屋,人的忍耐極限在哪呢?
多方自然也有另一套說詞,房子不是拿來住的,是拿來炒的,有錢人買就夠了,政府會開放外籍移民支撐房價,通膨上漲,房價自然也要上漲,房價跌了政府財政會出問題,一定會出政策救房價。
其實都對,去年升息半碼半碼升,今年也推出了40年房貸,政府努力在撐,營建材料一直漲,缺工問題,造屋成本上升,房價不上升,建商就不會蓋房,縮減供給,一臉要大暴噴。
至於少子化、房價所得比,包含政府會不會護房價等問題,個人的觀點是看電子業興衰,綜觀近年歐美中韓港房價狂跌,台灣卻是無風無雨,我認為的落差在這。
歐美韓會跌,在通膨,在升息過猛,為何要強力升息,在兩權相害取其輕,壓制物價優先,不然會出更大亂子,台灣電子業賺外匯能力太強,電子業佔台灣產業比例高,順便維持其他內需產業,能維持匯率&通膨不要太嚴重,國內經濟流動正常,台灣政府才有那個能力選擇慢慢升息。
中港會跌,在外資撤出,工作機會減少,中國降息也是撐不住,也沒辦法找外籍移民支撐房價,沒工作機會,沒人要來移民,台灣電子業要是不能保持強勢,民眾消費能力大降,也別想靠外來移民。
照這點來看,長期我是看衰的,台灣電子業的核心競爭力,大家都知道、除了聚落優勢外,是便宜、高素質、能輪班的人力,雪崩少子化的20萬出生人數世代,現在是20歲,其實現在就可以看到科技業缺工現象,等10年後這批少子化世代成為中堅主力,台灣電子業競爭力不知道還剩多少。
對同世代還沒買房的30歲朋友來說,現在應該很煩,買下去怕當最後一隻老鼠,變成日本失落的三十年,身上還要揹負資產,終生被房子奴役不得翻身。
不買下去,怕像過去的中國、香港,繼續漲十年,真的買不起了,只能租房,生活空間越來越小,然後人就老了。
這樣的焦慮,2020年我也有過,以當年的條件,我應該是勉強撐的起1000萬的房子,最後是買了500萬的中古屋。
當時的想法是這樣,如果房價一起漲了,至少我還有一間自住屋,生活不受影響,真要換屋至少頭期款有跟上,房貸差額只能看薪水有沒有跟上。
房價崩了,雖然賠錢,但正值壯年,我有餘力可以換更大的屋子,負擔變小。
現在環境更難了,如果有能力負擔,應該還是可以考慮買個次一階的屋子做彈性配置去因應變化,但如果壓低生活品質也只能負擔最基礎的房子,資金留著賭看看其他路可能比較有機會獲得好的機會,也許打不贏就加入營建股也是種做法,房子是5倍槓桿的商品,崩下來反而買得起,漲上去至少能拿來付租金。
至於20歲的,沒有父母可以靠,沒有成為頂尖人才的人,感覺要想辦法撈偏門,或是去國外打拼比較有機會了。
Re: [閒聊] 年輕人為何不想辦法提升收入? - 看板home-sale - PTT網頁版 (pttweb.cc)
寫的時候,一直想到這篇以前在ptt 房版的回文,實在想對一堆有投資的在嘴普通人的翻白眼,老是在那邊說要努力上進,成為高收入職業,或是投資理財錢滾錢,買不起房是你不努力。
從零爬上來,很清楚有多少是運氣,撐到投資累積出經驗沒死是運氣好,一群富二代在嘲笑平民沒財商爬不上來,沒家人護航,不知道有幾個能倖存上來。
當一個基本的居住需求,必須要成為社會前10%才能負擔,正常工作沒有上升空間,只會被奴役到死,聰明人就不會好好工作,又沒有資產可以錢滾錢時,剩下的賺錢方法就寫在刑法裡。
原本只有過於貪心的聰明人會鋌而走險,當上升空間越來越小時,一般貪心,甚至到只求溫飽的聰明人都被逼到求不得時,犯罪率就會直線上升,而且犯人會越來越聰明,唯一的上升通道只剩犯罪,直接拉美化,有錢人都會不得安寧。
台灣還沒到那地步,但可以感受到機會越來越小,會接觸投資,就是認知到在一般工作已經無法取得我要的東西,而且一般投資也達不到,才會開了槓桿撩下去,而這些東西在父母那輩,只需要一般職業努力工作就能擁有,我應該就不會接觸到投資。
當上升通道這扇門越來越窄,窄到以前的我通不過時,也許現在的我會是找到另一個風險更高的職業,也許會去國外打拼,也許會成為一個犯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