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金錢心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跳脫數字框架,認清慾望,
讓「金錢的減法」變成「心靈的加法」。
raw-image


●若想要增加可以自由運用的金錢,有兩個方法是絕對有利的。

一個是努力增加收入,也就是在工作上精益求精;

另一個是對於支出應更 加謹慎對待,盡可能不消費。

這可以說是理所當然的話,雖然寫下這個直截了當的結論,

但我可以斷定 再也沒有比這效果更好的方式。

這在減肥來說也是相同道理。

不吃東西多做運動的話,確實可以下降體重,

這非常簡單(至少也比金錢的控管來得簡單)。

還有另一項非常重要,就是「想讓錢流失的話就儘管去借。」

 

●獲取金錢不是目的,金錢是達成目的的方法,

不是因為金錢有價值,真正有價值的是目的。

 

●稍微想像一下:

「如果沒辦法拍照給別人看的話,那你還會買嗎?

還會想去吃那個食物嗎?

還會去那個地方嗎?」

若回答:「不,不會這樣做了。」

我想這就是迷失自己真的想做的事情。

因為能感到自我滿足的人,

也就是說對自己而言真正有價值的事物,是不一定要花錢的。

我對於這點的看法可能稍微極端了點。

我覺得在開心的事物上花自己的錢和時間最快樂,

這種感到快樂的事不用和他人分享。

即使不拍照,美食吃起來仍然美味,

那種美味不必獲得別人的認同,自己感受的美味就是一切,

快樂也是一樣的道理。

自己感受的快樂很重要,若變成不給別人看就不會開心的話,

在我看來是很反常的行為。

 

●如果認為價格就是所謂的價值,

長期以來都沉浸於這樣便宜行事的認知的話,

會覺得高價物就是有價值,

只要擁有高價物就會被周遭的人尊敬,

也許有可能轉換成這麼扭曲的價值觀。

若要說這種想法有什麼不對的話,

那就是變成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

簡單來說等於迷失自己的人生,

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想做什麼,感知麻痺,

這可以說是一種病。

 

●生產者是依照什麼樣的條件決定價格的?

對買方來說那些都與自己無關。

價格是流通時必須設定的數值,

若付不出既定的售價就買不起是事實。

但更重要的是能認清自己的欲望有多少?

就結果而言,

基本上「物品的價值是依照自身的欲望有多少來決定」。

 

●比起為了必要而買,為了想要而買,

對自己而言才更有價值,這種想法更合乎常理。

必要性的條件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是基於他人的要求,

因為這是社會的常識和習慣,

但事實上對自己的生活真的是必要的嗎?

想著這種交易能得到什麼實質的效果呢?

很多時候其實找不出價值。

所以說如果真的要投入金錢,請換成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吧!

 

●世上有人把「沒有錢」當作藉口,那幾乎等同於「沒有希望」。

只是不是因為沒有錢而沒有願望,是因為沒有願望所以沒有錢。

如果你能確實掌握自己想要的東西,那就會想盡辦法去實現它,

不做無 謂的花費,因此自然而然地小有積蓄。

如果你沒有想要的東西,那便會輕易出手購買不怎麼想要的東西,

因此容易流失金錢。

不只金錢,時間也是如此。

那些清楚知道想做什麼事的人,擅於掌控並能有效利用時間;

那些不清楚想做什麼事的人,只會虛度光陰,不覺得時間很重要。

 

~森博嗣(MORI Hiroshi)/現為小說家兼工學博士

~《金錢心態:認清金錢的價值,重新定義慾望本質,做個真正「富足的人」》

~《お金の減らし方》



 

【博客來書店購買《金錢心態》】

【金石堂書店購買《金錢心態》】



 

#金錢心態 #金錢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avatar-img
360會員
2.1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在商場上,不管是老闆或客戶請吃飯, 你吃下去的不只是飯,更是生意的結果。  
★村上世彰:「我很愛錢,因為錢可以給我自由。」
★環境不會對你的行動踩煞車。 能對你的行動踩煞車的,只有一個,就是你的心。  
★你的外在,永遠反映出你的內在狀態, 富裕,是從建立富裕意識開始。  
★向貝佐斯學溝通,增進個人價值,打造成功的飛輪!  
★在商場上,不管是老闆或客戶請吃飯, 你吃下去的不只是飯,更是生意的結果。  
★村上世彰:「我很愛錢,因為錢可以給我自由。」
★環境不會對你的行動踩煞車。 能對你的行動踩煞車的,只有一個,就是你的心。  
★你的外在,永遠反映出你的內在狀態, 富裕,是從建立富裕意識開始。  
★向貝佐斯學溝通,增進個人價值,打造成功的飛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相信沒有人會嫌自己錢太多的,我也相信許多人的人生課題都跟錢有關,有人想要更多的錢過想要的生活,有人還受困於各式的貸款中,對於問題的解答,常是期待中一筆樂透,或是嫁入豪門,就可以解決。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提到,傳統的理財建議效果很差,他認為用預算控制花費所能解決的問題都是暫時的,這只會帶來
Thumbnail
很多人都非常渴望賺錢,嘗試各種不同的管道,汲汲營營,拼了命地想賺更多錢。無論是被動收入還是追求財富自由,他們都不遺餘力。然而,真正的智慧在於認識到,其實人一生並不需要賺太多錢。 錢夠用就好,過於追求金錢只會讓人陷入無休止的追逐,失去更多寶貴的東西。錢是有價的,而時間才是無價的。我們應該
Thumbnail
一、前言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存更多錢,為自己和家人建立更好的財務基礎。然而,很多人往往會產生一種誤解 - 想要存錢就必須大幅壓縮生活開支,犧牲生活品質。其實並非如此,只要採取一些簡單有效的省錢策略,你就能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下,穩紮穩打地累積財富。 儲蓄是實現各種財務目標的關鍵,不管是買房、投資
Thumbnail
🟧隨筆,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賺錢的目的不是為了存更多錢,而是要讓自己活得更自由! 過去我們總是把金錢和幸福畫上等號,認為越有錢越能夠有幸福感 但現實是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對於金錢的幸福感究竟有多少? 比較總是會讓你持續走在追逐財富的路,而永遠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重點不會是得到了什麼,而是去思考獲得後能給予什麼?給予的幸福要比得到要多得多。為何要捨去眼前能獲得的享受?因為前方有目標要達成,少了這些獲得,就可以把這些零錢拿去幫助多一個人,那也是好的,而且也不會讓自己挨餓受凍。有了這樣的目標,就會更有意識的使用支配金錢而不是想著少買
Thumbnail
本書透過263個日常實驗,探討消費、理財和借貸行為背後的心理學和行為科學。俗話說:「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我們信任金錢,完全是一種在「想像」中賦予價值的信任。金錢作為一種物質的存在物,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不同於一般存有物的關鍵在於,它是行為的「媒介、工具」,而非消費的「目的」本身。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的不是如何賺錢,而是如何能夠讓自己脫離錢的控制。因為在不會理財的情況之下,不管有再多錢都會被錢影響,也就是說,應該要理清自己的心理,才是真正的理財方法。 財富自由 我相信其實根本沒有真正的財富自由這件事,全看我們賺的錢是不是超過我們自身的慾望,如果每天只需要粗茶淡飯,仔細一算,就會發現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提升內在能量和正確消費心態實現花錢越多卻擁有更多金錢的現象。內在能量與金錢的密切關係,消費作為能量流動的觀點以及面對不同價位支出的心態調整等都是本文要闡述的內容。
Thumbnail
錢花在自己身上比花在別人身上要來得值得! 透過花錢在健康、形象、喜好和學習上,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充實。
Thumbnail
你沒有看錯,存錢沒有在裡面。 因為存錢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花錢。 買房子、車、吃頓好吃的、最新的手機、甚至「買份安全感」。 這些零零總總,都是為了花錢而存錢。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相信沒有人會嫌自己錢太多的,我也相信許多人的人生課題都跟錢有關,有人想要更多的錢過想要的生活,有人還受困於各式的貸款中,對於問題的解答,常是期待中一筆樂透,或是嫁入豪門,就可以解決。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提到,傳統的理財建議效果很差,他認為用預算控制花費所能解決的問題都是暫時的,這只會帶來
Thumbnail
很多人都非常渴望賺錢,嘗試各種不同的管道,汲汲營營,拼了命地想賺更多錢。無論是被動收入還是追求財富自由,他們都不遺餘力。然而,真正的智慧在於認識到,其實人一生並不需要賺太多錢。 錢夠用就好,過於追求金錢只會讓人陷入無休止的追逐,失去更多寶貴的東西。錢是有價的,而時間才是無價的。我們應該
Thumbnail
一、前言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存更多錢,為自己和家人建立更好的財務基礎。然而,很多人往往會產生一種誤解 - 想要存錢就必須大幅壓縮生活開支,犧牲生活品質。其實並非如此,只要採取一些簡單有效的省錢策略,你就能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下,穩紮穩打地累積財富。 儲蓄是實現各種財務目標的關鍵,不管是買房、投資
Thumbnail
🟧隨筆,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賺錢的目的不是為了存更多錢,而是要讓自己活得更自由! 過去我們總是把金錢和幸福畫上等號,認為越有錢越能夠有幸福感 但現實是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對於金錢的幸福感究竟有多少? 比較總是會讓你持續走在追逐財富的路,而永遠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重點不會是得到了什麼,而是去思考獲得後能給予什麼?給予的幸福要比得到要多得多。為何要捨去眼前能獲得的享受?因為前方有目標要達成,少了這些獲得,就可以把這些零錢拿去幫助多一個人,那也是好的,而且也不會讓自己挨餓受凍。有了這樣的目標,就會更有意識的使用支配金錢而不是想著少買
Thumbnail
本書透過263個日常實驗,探討消費、理財和借貸行為背後的心理學和行為科學。俗話說:「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我們信任金錢,完全是一種在「想像」中賦予價值的信任。金錢作為一種物質的存在物,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不同於一般存有物的關鍵在於,它是行為的「媒介、工具」,而非消費的「目的」本身。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的不是如何賺錢,而是如何能夠讓自己脫離錢的控制。因為在不會理財的情況之下,不管有再多錢都會被錢影響,也就是說,應該要理清自己的心理,才是真正的理財方法。 財富自由 我相信其實根本沒有真正的財富自由這件事,全看我們賺的錢是不是超過我們自身的慾望,如果每天只需要粗茶淡飯,仔細一算,就會發現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提升內在能量和正確消費心態實現花錢越多卻擁有更多金錢的現象。內在能量與金錢的密切關係,消費作為能量流動的觀點以及面對不同價位支出的心態調整等都是本文要闡述的內容。
Thumbnail
錢花在自己身上比花在別人身上要來得值得! 透過花錢在健康、形象、喜好和學習上,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充實。
Thumbnail
你沒有看錯,存錢沒有在裡面。 因為存錢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花錢。 買房子、車、吃頓好吃的、最新的手機、甚至「買份安全感」。 這些零零總總,都是為了花錢而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