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剛好是正值30歲中老年人所經歷的童年,其實回想起來目前似短非短的短暫人生,1990跟2023,其實還是一樣的,只是有些人換了位置,世界還是一樣沒有改變的。陳慕義飾演的謝老闆剛好同名蟹老闆,這個應該不會是導演的惡趣味吧?
這個時代資本至上的道德觀盛行的每個年代,不會因為哪一個世紀而有所改變,人生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在這樣的條件底下,你想要翻轉階級,似乎是完全不可能的,就像此刻你想要買房子,但你不知道為何,現在就是個魯蛇,這樣的絕望。
我並不覺得那時候有比較輝煌,比較亮麗,賺的錢有比現在的人多,唯一的差別應該是能讓相對多的人變有錢,如果真的與即將2024年的現在相比。
活在這個世界最可怕的不是貧窮,而是你窮但還不夠窮,如果你的貧窮到達絕對的窮,一天35塊這樣的窮,睡在路邊的窮,那這樣的世界又會不一樣了,可怕的就是所有人都卡在這樣要窮不窮的現實,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句型,有錢人就怎樣怎樣,有錢人才不會怎樣又怎樣的幻想文。而事實上,所有的有錢人,是不是同樣的也困在,要上不上要下不下,這樣的心境裡呢?每天被貸款與帳單追殺,公司營運怎樣又怎樣,工人怎樣又怎樣輪迴的地獄裡呢?在資本的世界裡沒有人是自由,但我們卻不斷的賦予我們生來就是自由的意義。
階級、貧窮與富有、翻轉階級,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常見的電影中的真實之柱,實際在生活中,翻轉階級是異常困難的事情,大多就是維持在相同的位置,了不起,工作可能輕鬆了一點、薪水多了一些?每個年代都有屬於他們的浪潮,也許現在2023年也一樣,是一個瘋狂的年代,只是我就是那種普通人,無法跟上他人的瘋狂一起發家致富。希望你也是。
主角與老狐狸當然代表了階級的差距,是年紀的階級、經濟的階級或者是說“人種”的階級,我們的文化對於人種的階級感受,其實是非常強烈與排他性的,我們日常文化的生活圈看似風平浪靜實際暗潮洶湧,這樣的態度當然同樣會展現在日常生活的表現之中,它可能用權利、經濟或者職場階級的方式展現出來。面對這樣固有的困境,唯一能翻轉的機會確實只剩下“時間”,不過再過去資源的分配可能是透過“時間”就能達到解決或者是說“輪到你”了,用這樣的方式來達到平衡。 舉例:來說,老狐狸一樣會死,主角廖界會長大。這是在非常單純的情況下,可以達到這樣的平衡。
但奇怪的是,在2023年的今天,想利用“時間”來翻轉某件事情或階級,目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當我們認知到階級無法翻轉的同時,那種虛無感飄出來的味道,就很讓人無力了。
國片難免憂鬱,在寫實主義底下的電影,還是有它的幽默感存在,讓緊繃的情緒得到呼吸的空間,主角的困境一直到電影結束都沒有得到解決,但廖界最後還是選擇繼承他父親良善的優點與「老狐狸」的“優點”,這樣子善良的活下去。
事件與事件之間,電影中人物出現的因果,都能在電影中找到交代,是一齣很圓滿的故事,沒有過多的敘事留白給觀眾。
剛看完覺得這是一部晦暗的電影,沈澱一下,你就會發現,它其實是部溫暖的電影。
捨棄同情心,並不代表不善良,如果在能力範圍內為他人著想,是我們能做的事情,我也會這樣繼續“做下去”。經過台北某些繁華的鬧區,理所當然的出現路邊要錢的流浪漢與乞丐,但看看我自己iphone裡的餘額,我跟他們差距也不算大,但為什麼他們是在地上,而我是在趕路,有時候我也想不太明白這些事情。
反正如今的社會,變得貪婪,通常我們不會在“在有能力的範圍內”幫助更多的人了。
說真的,魯蛇捨棄善良,就只是條沒有同情心的魯蛇而已,不會變強的。
「郵差送信,小偷偷東西,撿垃圾的人被割到手。」
這就像平常喝醉酒會講的屁話,能這樣忠實呈現在電影中,真的很感動。
「不平等是地圖,它幫你指出贏的方向。」
「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
所有的商人其實都是咬著“你不知道的事”在做生意的,利用資訊差,就能賺到錢,只是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到現在,我還是賺不到錢,QQ。
這是我看完老狐狸最深刻的感受,我們從1990到現在,經過了30年,這個台北、世界、人,看似變了,但不知道為何,我很深刻的感受到,這個世界好像又沒變,這樣僵化的感受,讓我感到有一些些害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