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償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智者常說,「重報輕受」,歡喜心打八折,不甘心加利息。記得小時候,父親忙著裁縫店的生意,母親一個人要顧四個小孩和做家務,還要兼做手工貼補家用,忙得團團轉、忙得精神緊繃。如果我們犯錯,母親打罵起來也是十分兇狠的,意在要我們長記性,不要重蹈覆轍。那時姊姊常犯錯,母親罰她跪在客廳,她哭鬧不服,母親加罰半蹲,她再不服,最後晚餐沒得吃,她用更響亮的哭聲以示抗議。我跟哥哥從小識時務,犯錯馬上認,吃的苦頭少,也是甘願作歡喜受,打八折的概念。


如果我們前生犯了錯,這輩子在償還的過程不敢有一絲怠慢和不真心,那麼,老天爺的眼睛是雪亮的,祂不僅打八折,還會在還得差不多的時候以疼惜的心態撥一條坦途給我們走。


有一位女人,家中排行長女,母親一連生了十五胎,包含她,只有五個人平安長大,其餘都在童年階段因病死亡。這個女人的父親是一名職業賭徒兼酒徒,一生沒有拿錢回家,都靠母親一個月十元薪資養家養小孩。女人看著母親在凍霜的寒冬幫人家洗衣洗到天亮,她就忍不住悲從中來,發誓要好好孝順母親。


無奈家中實在太窮了,弟妹生病走了,家中無錢處理後事,最後在鄰居阿春姨介紹下到當時的「酒店」借錢埋弟妹,借來的錢用三個月的上班時間做償還。還有一次母親生病,病入膏肓,無奈之下,她又去「酒店」借錢,這一次做四個月償還。她說,一生為家人進出酒店兩次,她沒有怨言,因為當時除了她,無人能伸出援手。


女人二十多歲遇見先生,女人沒有隱瞞,將自己的際遇全部說給當時的先生聽,先生不僅沒有嫌棄,還發誓要照顧她一輩子。兩人終於結婚,胼手胝足撐起一個家,認真照顧老小。婚後數年,女人踏進慈善領域,她心中的苦,需要法的滋潤,她心裡的疑問,需要法的指引。女人邊做邊學習,從誦讀經典和行善積德的過程中體悟無常、了解因緣、覺悟因果,她償還的心甘情願、心開意解。


女人與先生結婚五十年,兩人形影不離,天天同進同出做善事,她用體恤的心照顧與她同樣遭遇的人,真心誠意陪伴,直到對方能獨立自主走出陰霾為止。


#心甘情願償還

#不執著不生恨

#覺悟在轉念中

avatar-img
51會員
1.2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我們周遭的人,各個生活富足,我們的耳朵不聞貧病孤苦之事,這是因為我們累世有積福有存糧,可以「暫時」杜絕逆境的侵襲,「暫時」免於擔心受怕。 如果我們主動走出舒適圈,隨著志工的腳步去探訪平日耳不聞苦聲的貧病家庭,雪中送炭一份真誠的愛,我們累世積來的福報就會繼續往下走,所到之處,都是福走過的足跡
有一位朋友,原生家庭的愛有欠缺,母親在她童年離家出走不知去向。所幸,朋友嫁得很好,夫家富貴有餘,對她也十分疼愛,公婆的愛彌補了原生家庭的種種缺乏。有一個說法,原生家庭不好,夫家就會好,但是也有例外,只是這個例外不僅僅是原生家庭缺愛,夫家缺更多,養兒育女的路上也是顛簸考驗不斷。 命盤上,如果父母
老法師說,「眼見色就起心動念、耳聞聲就起心動念,分分秒秒心隨境轉,無法自拔,謂之可憐人。」 老法師要我們修身養性,修,就是修行,修「心不隨境轉」的工夫,也就是禪定。換句話說,就算處在順境和善緣的境界,也不會生起貪戀的心,自自在在守住平等清淨心。就算處在逆境和惡緣的境界,也不會起煩惱心,不會怨天
一個人想做好事,卻不知從何開始,那就從「為別人著想」開始。就算是做好事,也是千頭萬緒,好像這個可以做,那個也可以做,其實只要把心穩住,學著站在別人的立場和角度著想,就能輕易看見自己的霸道和盲點。所以做任何好事,抱持「為別人著想」的心就已經為自己種下善因,至於後來的善果,就要用一念善的續航力加持。
農夫或是做工的人,身上的衣物都會比較髒,要先用刷子將泥土刷掉之後才能跟家中的衣物一起丟進洗衣機。老一輩的人習慣手洗,再髒的衣服都能刷到潔白如新。一條褲子來回刷了數十遍,刷到失去原來的顏色,反覆刷洗的部位反白了,那條褲子與那雙手也都復活更生了。 許多在公益團體做事的婦人,十個有九個都是污泥沼澤重
如果我們周遭的人,各個生活富足,我們的耳朵不聞貧病孤苦之事,這是因為我們累世有積福有存糧,可以「暫時」杜絕逆境的侵襲,「暫時」免於擔心受怕。 如果我們主動走出舒適圈,隨著志工的腳步去探訪平日耳不聞苦聲的貧病家庭,雪中送炭一份真誠的愛,我們累世積來的福報就會繼續往下走,所到之處,都是福走過的足跡
有一位朋友,原生家庭的愛有欠缺,母親在她童年離家出走不知去向。所幸,朋友嫁得很好,夫家富貴有餘,對她也十分疼愛,公婆的愛彌補了原生家庭的種種缺乏。有一個說法,原生家庭不好,夫家就會好,但是也有例外,只是這個例外不僅僅是原生家庭缺愛,夫家缺更多,養兒育女的路上也是顛簸考驗不斷。 命盤上,如果父母
老法師說,「眼見色就起心動念、耳聞聲就起心動念,分分秒秒心隨境轉,無法自拔,謂之可憐人。」 老法師要我們修身養性,修,就是修行,修「心不隨境轉」的工夫,也就是禪定。換句話說,就算處在順境和善緣的境界,也不會生起貪戀的心,自自在在守住平等清淨心。就算處在逆境和惡緣的境界,也不會起煩惱心,不會怨天
一個人想做好事,卻不知從何開始,那就從「為別人著想」開始。就算是做好事,也是千頭萬緒,好像這個可以做,那個也可以做,其實只要把心穩住,學著站在別人的立場和角度著想,就能輕易看見自己的霸道和盲點。所以做任何好事,抱持「為別人著想」的心就已經為自己種下善因,至於後來的善果,就要用一念善的續航力加持。
農夫或是做工的人,身上的衣物都會比較髒,要先用刷子將泥土刷掉之後才能跟家中的衣物一起丟進洗衣機。老一輩的人習慣手洗,再髒的衣服都能刷到潔白如新。一條褲子來回刷了數十遍,刷到失去原來的顏色,反覆刷洗的部位反白了,那條褲子與那雙手也都復活更生了。 許多在公益團體做事的婦人,十個有九個都是污泥沼澤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此次參與《玩美心計》節目中,我們的團隊聚焦在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如何解決作息不正常和飲食不均衡的問題。創辦人陳夢琦和專家團隊將探討「吃、動、睡」的重要性,並分享專業見解以幫助家長們充分發揮孩子的黃金成長期。播出時間為2024年8月9日18:00,歡迎收看!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母親一生勤儉,辛苦存錢,在雙北存了三間房,但因為將女兒們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母女關係中寫下了悲劇。文章探討了母親對兒女的不公平分配,以及房產如何成為家庭關係的藩籬。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妳們站好,都是那個賤女人生的賠錢貨。」繼母將晚餐放在桌上,幫爸爸倒了一杯酒後繼續數落道。 「要不是妳們媽媽要了妳爸大半財產,就連房子也要走了,我們家會是現在這樣?還有臉哭,我沒讓妳們跪著吃飯就很不錯了。 看什麼看啊!林竹君,妳眼睛瞪這麽大怎麼回事? 看看妳姊姊,林竹音,過來拿菜。 妳帶著妹妹去廁所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電請示:   自己從小不順到現在,自小就常被人打,週遭接近我的人都想要騙財騙色,婚姻也不順,目前洗腎、高血壓、氣胸、心臟病、癌症,現在又一身負債。我前世是造了什麼孽?現在生活很辛苦,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   21年前OOO騙我房子去貸款,又騙我15萬現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關注周遭不尋常的徵兆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是用科學驗證或研究方法可以解釋的,很巧的是兩個人都會留意周遭出現的「徵兆」來決定下一步,而且屢試不爽。 譬如說,連怡君有次過馬路時不小心把袋子內的物品掉落,結果那天進公司就聽到前主管過世的消息。另外,好幾次經過家裡的樓梯時不小心撞到頭,結果那天就諸多不順
Thumbnail
智者常說,「重報輕受」,歡喜心打八折,不甘心加利息。記得小時候,父親忙著裁縫店的生意,母親一個人要顧四個小孩和做家務,還要兼做手工貼補家用,忙得團團轉、忙得精神緊繃。如果我們犯錯,母親打罵起來也是十分兇狠的,意在要我們長記性,不要重蹈覆轍。那時姊姊常犯錯,母親罰她跪在客廳,她哭鬧不服,母親加罰半蹲,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此次參與《玩美心計》節目中,我們的團隊聚焦在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如何解決作息不正常和飲食不均衡的問題。創辦人陳夢琦和專家團隊將探討「吃、動、睡」的重要性,並分享專業見解以幫助家長們充分發揮孩子的黃金成長期。播出時間為2024年8月9日18:00,歡迎收看!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母親一生勤儉,辛苦存錢,在雙北存了三間房,但因為將女兒們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母女關係中寫下了悲劇。文章探討了母親對兒女的不公平分配,以及房產如何成為家庭關係的藩籬。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妳們站好,都是那個賤女人生的賠錢貨。」繼母將晚餐放在桌上,幫爸爸倒了一杯酒後繼續數落道。 「要不是妳們媽媽要了妳爸大半財產,就連房子也要走了,我們家會是現在這樣?還有臉哭,我沒讓妳們跪著吃飯就很不錯了。 看什麼看啊!林竹君,妳眼睛瞪這麽大怎麼回事? 看看妳姊姊,林竹音,過來拿菜。 妳帶著妹妹去廁所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電請示:   自己從小不順到現在,自小就常被人打,週遭接近我的人都想要騙財騙色,婚姻也不順,目前洗腎、高血壓、氣胸、心臟病、癌症,現在又一身負債。我前世是造了什麼孽?現在生活很辛苦,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   21年前OOO騙我房子去貸款,又騙我15萬現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關注周遭不尋常的徵兆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是用科學驗證或研究方法可以解釋的,很巧的是兩個人都會留意周遭出現的「徵兆」來決定下一步,而且屢試不爽。 譬如說,連怡君有次過馬路時不小心把袋子內的物品掉落,結果那天進公司就聽到前主管過世的消息。另外,好幾次經過家裡的樓梯時不小心撞到頭,結果那天就諸多不順
Thumbnail
智者常說,「重報輕受」,歡喜心打八折,不甘心加利息。記得小時候,父親忙著裁縫店的生意,母親一個人要顧四個小孩和做家務,還要兼做手工貼補家用,忙得團團轉、忙得精神緊繃。如果我們犯錯,母親打罵起來也是十分兇狠的,意在要我們長記性,不要重蹈覆轍。那時姊姊常犯錯,母親罰她跪在客廳,她哭鬧不服,母親加罰半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