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心都想與自性結合,好像一旦與自性合而為一,就天下無敵了,不管面對什麼問題都不害怕,因為自己會達到愛力充滿的狀態,在愛力之內怎麼會有恐懼呢?!抱持著這樣的心情,一路努力修練,不論是外在的自然療癒,或是內在的打坐冥想,什麼都要學習啊~~
剛開始走向內在,有的人會進入宗教團體,或是某個身心靈團體,在醍醐灌頂的狀態下人們很容易追隨某個團體,覺得上師、老師講的都好對應生命中的點點滴滴,這的確會為生命帶來巨大的轉變。
在追隨的過程中,有的人會覺得如魚得水,有的人會覺得這不是我要的,後者往往會再換下一個團體去學習,直到找到了自己所謂的「心靈歸屬」。
每個團體都有各自的規則,在團體中也會有某一種屬於該團體的集體意識,這個集體意識會讓人們彼此支持鼓勵;但當當中有人不守規則時,也會有共同的排擠或人情壓迫。往往這個集體意識就會造成人們留下或離開。
我在《自我與原型》看到〈與自性相遇〉這一篇,宗教動機一旦在無意識中展開,所帶來的狂熱可能就會帶來種種毀滅性後果。有感啊!
當一個人瘋狂的想要與自性合一時,有時候這個想念會讓的自我變得自大,很奇怪是吧?!很多人覺得自性怎麼會有自大?如果自性是完整的,那怎麼會有缺少的部分呢?另一個面相是,當你我執著在法,那麼就會忘了自己與自性之間的距離~
當集體無意識在穩定狀態時,我們很容易把內在意象的神投射到各自文化的宗教上。近百年來人對於宗教已經不像過去,具有如此強大的信任度,尼采宣稱「上帝已死」便是這樣的狀況。過去透過宗教滋養的心靈,這些能量都回歸到個人身上,許多人無法承接這樣巨大的能量。
《自我與原型》將人們遇到這股強大的心靈力量時,會產生的4種反應:
很多人以為自己在創造新世界,結果造成了社會動盪,可能引發戰爭,可能拉大貧富差距。也有很多人以為自己在4個體化,結果很多都在3偶像崇拜。
在神話與宗教裏,只要人意識到自己與神的代表相遇,如果用這樣的角度去看待神話,我們就不會像吃瓜群眾那樣覺得沒營養了。
當女人或是男人內在阿尼瑪與自性相遇時,西方的神話或宗教經常是以受孕來表示,比如聖母;或者在希臘神話中,被父親囚禁的達妮,因宙斯所幻化的黃金雨而受孕。這一類的例子相當多。這樣來解讀,就不會說宙斯是渣男啦!反而會佩服古希臘那麼多女子都與自性相遇。
當人要遇見自性往往不像是跟朋友約見面一樣,充滿期待與喜悅,反而是透過陰影不斷的敲打生命,我們才會認清自性就在自己心靈深處。
書中用了「約伯記」來表達與自性相遇之前的恐怖暴風陰影,寫得很清楚,也可以幫助人解開為何聖經中會出現如此殘暴的上帝。
我想,學深度心理學也就是讓我們學會凡是往內看吧!這是一條不容易的道路,艱辛而偉大,但絕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