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回顧=先行研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研究問題是研究的出發點,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指的是能回答、在研究者的能力範圍內,而且可以透過實際證據驗證的問題。

上野千鶴子教授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說明:提出研究問題之後,要假設這一個研究問題過去一定也有人提過類似或相關的問題。常常有人認自己提出的是屬於原創性」問題,之前沒有任何人提過,上野教授說,這可能是源自於研究者的無知,不知道已經有人已經嘗試提問與解答了。

前人針對類似問題所做的提問和解答稱為「先行研究existing literature」,要了解先行研究是為了確認研究者所提出的研究問題,已經被解決到什麼程度?有那些部分尚未解決?如果某篇研究已經能夠回答研究者的研究問題,研究者也滿意於現有文獻的解答,那就不需要繼續研究這個問題了。上野教授說最糟糕的是先前研究已經有了解答,但因為研究者的無知,不知道已經有解答,又拼命研究相同問題,最後得到類似的答案,這無法產生學術圈的「知識公共財」價值。

研究者所提出的問題,大多都是從過去的經驗、曾接觸的龐大資訊中累積衍生而來。了解既有的文獻就是產生新資訊的前提,上野教授指出:文學類文章和研究論文的最大差異,在於研究論文需要有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就是先行研究的清單。

研究者想要了解先行研究,可以追蹤一系列對研究者有影響,覺得不對勁,或是想要反駁的參考文獻。只要開始搜尋並閱讀參考文獻,就會出現其他論文的參考文獻,透過這些由文獻與文獻之間交織形成的網,我們就能看出先前研究中有什麼,或是缺失什麼。上野教授說,這就稱為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意指文獻之間的引用、影響和對抗等,存在於多個文獻之間的關係。文獻不會有真空地帶,所謂的資訊生產,就是在這種現有的文獻上,加入某些新的成分。

研究結果要有原創性,就必須了解哪些是既有的部分。上野教授指出,懂得大量的既有資訊稱為博學或是有素養。但是只有素養還「無法」產生原創性,但素養能培養原創性,素養和原創性並非相對,而是互補。

針對一個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問題,其實在文獻回顧的過程中是很有趣的,我們可以看到既有研究解答的方式,同時也可以看清楚不同研究之間的脈絡,慢慢地就會形成與這一個研究問題相關的知識體系。文獻調查,是我個人在研究過程中最享受也最痛苦的步驟,享受的是看到前人努力的成果,痛苦的是要找出對於先前研究的空缺。我也常常在文獻回顧的過程中,看到有興趣的文獻內所引用的文獻,一層一層的深挖下去,我個人認為,文獻調查是研究者形成個人知識體系重要的一環,缺了這一環,就無法稱的上是學術研究。

圖片來源:https://wex.antioch.edu/2019/09/09/tips-for-writing-a-literature-review

圖片來源:https://wex.antioch.edu/2019/09/09/tips-for-writing-a-literature-review



avatar-img
18會員
4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進行學術研究的第一步是要提出研究問題,這也是一開始從事學術研究者所面臨的困難,如何提出好的研究問題?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本身是社會學者,主持東京「上野講座」近二十年,上野講座其實是一個教導研究方法的工作坊,他並將其授課內容集結出版《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 在談到如何提出研究問題的章節
我們都有機會參與一些「無聊」的會議,在會議的過程中,你可能無聊的在筆記本上塗鴉,被動的等待被點名,然後發表一些言不由衷的意見。此時,《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建議我們,可以在參加前假裝會議後我們需要對以下四個問題評分: 我是否盡最大努力追求快樂了? 我是否盡最大努
習慣與行為的改變很難做到百分之百,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意外。但Marshall Goldsmith表示,很多人在好不容易養成新的習慣之後,卻因為偶然的意外,例如已經養成準時習慣後,卻因為一兩次的遲到,又認為偶而遲到不影響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讓我們產生「差不多」的感覺。有了差不多的感覺之後,我們可能停
《練習改變》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提出對於改變進行妥善的計劃,可以讓「自我損耗」有效的降低。但問題是,計劃可以控制生活中可預測的部分:我們知道下一步該去什麼地方、遇見哪些人,做哪些事情,所以我們能做好準備。有了計劃,當面對事情發生時,我們清楚的知道自己該怎麽做。 但是在計劃之外
我發現,通常到晚上我的自制力會變差,特別是深夜時刻,有時候會不由自主的吃下不應該吃的零食,有時候則會動手刷卡結算購物車中的商品。《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說,這是因為自我損耗(Ego Depletion)所致。 《練習改變》中提及我們擁有一種“自我力量”(Ego S
不論個人或組織要進行改變,適當的計劃都可以幫忙我們更有效率的達成目標。即使是我們認為簡單的與部屬的日常溝通,透過規劃適當的問題,仍然可以有效地透過提問幫忙部屬聚焦並進行相互回饋。 Marshall Goldsmith在《練習改變》一書中就提到一個例子,有位頂尖銷售人員因為表現優秀,加上同事都喜歡他
進行學術研究的第一步是要提出研究問題,這也是一開始從事學術研究者所面臨的困難,如何提出好的研究問題?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本身是社會學者,主持東京「上野講座」近二十年,上野講座其實是一個教導研究方法的工作坊,他並將其授課內容集結出版《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 在談到如何提出研究問題的章節
我們都有機會參與一些「無聊」的會議,在會議的過程中,你可能無聊的在筆記本上塗鴉,被動的等待被點名,然後發表一些言不由衷的意見。此時,《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建議我們,可以在參加前假裝會議後我們需要對以下四個問題評分: 我是否盡最大努力追求快樂了? 我是否盡最大努
習慣與行為的改變很難做到百分之百,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意外。但Marshall Goldsmith表示,很多人在好不容易養成新的習慣之後,卻因為偶然的意外,例如已經養成準時習慣後,卻因為一兩次的遲到,又認為偶而遲到不影響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讓我們產生「差不多」的感覺。有了差不多的感覺之後,我們可能停
《練習改變》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提出對於改變進行妥善的計劃,可以讓「自我損耗」有效的降低。但問題是,計劃可以控制生活中可預測的部分:我們知道下一步該去什麼地方、遇見哪些人,做哪些事情,所以我們能做好準備。有了計劃,當面對事情發生時,我們清楚的知道自己該怎麽做。 但是在計劃之外
我發現,通常到晚上我的自制力會變差,特別是深夜時刻,有時候會不由自主的吃下不應該吃的零食,有時候則會動手刷卡結算購物車中的商品。《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說,這是因為自我損耗(Ego Depletion)所致。 《練習改變》中提及我們擁有一種“自我力量”(Ego S
不論個人或組織要進行改變,適當的計劃都可以幫忙我們更有效率的達成目標。即使是我們認為簡單的與部屬的日常溝通,透過規劃適當的問題,仍然可以有效地透過提問幫忙部屬聚焦並進行相互回饋。 Marshall Goldsmith在《練習改變》一書中就提到一個例子,有位頂尖銷售人員因為表現優秀,加上同事都喜歡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當我們在研究或學習中遇到知識空白時,多數人會直覺地先查資料、讀文獻,然後再整理筆記。這樣的順序雖然常見,但容易讓人迷失在大量資訊中。 有沒有更高效的方法?答案是:反向文獻回顧法 (Backwards Literature Review)。 這種方法的關鍵是:先寫,後想,再讀。 ▋為什麼
Thumbnail
我會分享前老闆是怎麼將我的碩論難度,硬生生提升到了博論等級,以及一堆不符合研究程序的教導。若是你的指導教授有任何我提及的跡象。這是個警訊⚠可以的話就盡早換教授!但我知道這個決定並不容易。那在不換老師的前提下,該如何推展自己的進度,寫出有深度的文獻探討呢?那就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一項針對音樂和歌唱對成人主觀幸福感(SWB)影響的系統性文獻回顧,共分析了37篇量化研究。研究顯示,音樂聆聽是最常見的介入方式,但團體歌唱也獲得了廣泛關注。相比之下,關於樂器演奏影響的研究較少,需要更多研究補充相關資料。由於介入方式多樣且時長不一,各研究之間存在異質性,因此難以得出普遍性的結論。此外
Thumbnail
先選擇有興趣的主題慢慢聚焦(研究動機) 回答論文題目關鍵詞語擇定的理由(研究動機、文獻探討) 參考、比較類似主題論文研究方法(文獻探討、研究方法) 研究題目背景資料(研究動機、文獻探討) 相關概念形成歷程(研究動機、文獻探討) 找到類似的碩博士論文參考篇章架構 擬定小標題(目錄) 避開
【如何辨別學術文章中的真新穎點子】 ── 1. 個人知識新穎性 vs. 領域新穎性 2. 引用文獻的重要性 3. 跨領域視角 4. 產業支持的影響 在學術研究中,我們經常會驚嘆於學術文章中的「新穎點子」。但這些點子是不是真的新穎,需要進一步的分析與理解。這個過程可以分為幾個重要步驟,幫助我們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Thumbnail
老實說,喜歡看露脊鼠海豚的人大概都是抖M,沒有華麗跳躍或大群活動激起水花,大多數時候只看到一兩眼就消失無蹤,但還是會有一群人在看到牠那黑漆漆的背脊稍微浮上海面時,發自內心激動起來,真是單純又美好的當下。
Thumbnail
研究問題是研究的出發點,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指的是能回答、在研究者的能力範圍內,而且可以透過實際證據驗證的問題。 上野千鶴子教授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說明:提出研究問題之後,要假設這一個研究問題過去一定也有人提過類似或相關的問題。常常有人認自己提出的是屬於原創性」問題,之前沒有任何人提過,上野教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當我們在研究或學習中遇到知識空白時,多數人會直覺地先查資料、讀文獻,然後再整理筆記。這樣的順序雖然常見,但容易讓人迷失在大量資訊中。 有沒有更高效的方法?答案是:反向文獻回顧法 (Backwards Literature Review)。 這種方法的關鍵是:先寫,後想,再讀。 ▋為什麼
Thumbnail
我會分享前老闆是怎麼將我的碩論難度,硬生生提升到了博論等級,以及一堆不符合研究程序的教導。若是你的指導教授有任何我提及的跡象。這是個警訊⚠可以的話就盡早換教授!但我知道這個決定並不容易。那在不換老師的前提下,該如何推展自己的進度,寫出有深度的文獻探討呢?那就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一項針對音樂和歌唱對成人主觀幸福感(SWB)影響的系統性文獻回顧,共分析了37篇量化研究。研究顯示,音樂聆聽是最常見的介入方式,但團體歌唱也獲得了廣泛關注。相比之下,關於樂器演奏影響的研究較少,需要更多研究補充相關資料。由於介入方式多樣且時長不一,各研究之間存在異質性,因此難以得出普遍性的結論。此外
Thumbnail
先選擇有興趣的主題慢慢聚焦(研究動機) 回答論文題目關鍵詞語擇定的理由(研究動機、文獻探討) 參考、比較類似主題論文研究方法(文獻探討、研究方法) 研究題目背景資料(研究動機、文獻探討) 相關概念形成歷程(研究動機、文獻探討) 找到類似的碩博士論文參考篇章架構 擬定小標題(目錄) 避開
【如何辨別學術文章中的真新穎點子】 ── 1. 個人知識新穎性 vs. 領域新穎性 2. 引用文獻的重要性 3. 跨領域視角 4. 產業支持的影響 在學術研究中,我們經常會驚嘆於學術文章中的「新穎點子」。但這些點子是不是真的新穎,需要進一步的分析與理解。這個過程可以分為幾個重要步驟,幫助我們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Thumbnail
老實說,喜歡看露脊鼠海豚的人大概都是抖M,沒有華麗跳躍或大群活動激起水花,大多數時候只看到一兩眼就消失無蹤,但還是會有一群人在看到牠那黑漆漆的背脊稍微浮上海面時,發自內心激動起來,真是單純又美好的當下。
Thumbnail
研究問題是研究的出發點,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指的是能回答、在研究者的能力範圍內,而且可以透過實際證據驗證的問題。 上野千鶴子教授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說明:提出研究問題之後,要假設這一個研究問題過去一定也有人提過類似或相關的問題。常常有人認自己提出的是屬於原創性」問題,之前沒有任何人提過,上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