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永續管理師證照班的課前學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永續管理師證照有用嗎?

從轉念想開始學習永續管理的那天,就決定要報名永續管理師證照班,我覺得對於一個永續小白來說,證照班是一個有系統化很好的開始,距離報名到上課還有1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也透過網站的知識進行初階的學習,想說起碼等上課時不要聽不懂老師在講啥,下面我將列出如何從0開始漸漸熟悉與永續管理相關的知識。

一、網站

從1979年出現企業社會責任開始,大家開始注重永續的概念,隨後聯合國2000年提出MDG ,要在2015前完成8項目標,到2015年提出SDGs,再到最近COP28氣候大會的落幕,減碳的時限越來越近,但成效似乎跟不上,於是過去從鼓勵性要大家減碳,到現在已經是限制性的從各種措施來要求大家要落實,在這背景之下,很多機構或是知識性網站等幾乎都有這樣的專區來討論這個話題,所以我最一開始接觸的方式就從閱讀這些文章開始,下面列出幾個我常逛的網站:

1.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

2.CSR@天下

CSR@天下 - 台灣最具影響力的CSR交流平台 (cw.com.tw)

3.ESG遠見

4.商周ESG

5.環境資訊中心

6.台灣搖籃到搖籃平台

7.綠學院

8.產業永續發展整合資訊網


二、Podcast

為了減少碳排放,我從畢業後上班的方式不是走路就是坐公車或是搭捷運,每天通勤的時間我就會拿來聽音樂或是Podcast,以下幾個節目也是我常關注的喔~

1.ESG台灣,每周一四都會報導幾則關於永續發展的相關新聞,這是每周必追

2.天下、商周、今周刊 這三個雜誌網站的Podcast則是不定時有ESG主題

3.IC之音-零碳新未來、IC之音-氣候戰役在台灣

4.KPMG知識音浪

5.ESG輕鬆聊

三、新聞

新聞的部分可能是因為我常在網站看相關的文章,現在推薦系統也很強了,網站新聞都會自動推送跟ESG有關的新聞,我用的是Chrome瀏覽器,搜尋bar的下方都會推送相關新聞。

補充一個小工具,就是利用建立 「google 快訊」,將想追蹤的關鍵字設定好,google每天就會定時將搜到符合關鍵字的文章推送到信箱哩,很方便唷~


四、產業期刊與報告書

1.永續產業發展期刊


這是經濟部發行的永續發展期刊,雖然內容比較多專業文章,但是若可以每篇都啃下去,相信功力可以大增喔


2.永續資訊

https://csrone.com/reports

這是蒐集永續報告書的網站,從這裡可以看到目前有編制永續報告書的企業著重在哪些面向的發展。


第一天開課講師們就提到很多專有名詞跟法規準則,我發現經過這一個月的訓練,幾乎都聽得懂也跟得上,代表我這個非常基礎簡單的自學還是很有用的!!


再來我想補充一下最近上永續管理師證照班老師有提供的一些網站資源~(陸續新增中)

1.這個網站是列出目前GRI準則的版本,想了解準則有哪些,可以來逛逛
GRI 通用準則 2021 正體中文版 »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bcsd.org.tw)

2.這個影片很精準地傳達整合性報告(IR)設計的目的,看完可以更清楚知道IR的定位

Introducing Integrated Reporting

3.公司治理中心彙整了ESG相關法規

TWSE 公司治理中心

4.證交所ESG數據資料平台,上市公司的ESG相關數據都整合在這裡,也有各家的永續報告書

臺灣證券交易所|ESG InfoHub (twse.com.tw)


(後記) 拿到證照只是第一步

經歷過80小時的課程與筆試,終於拿到永續管理師證照囉!

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每周課程內容都非常充實,當然不是每個主題都是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聽了會有點愛睏XD,但有道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很多課程其實當下聽不明白,考前一個月在準備時,才有融會貫通的感覺,由於牽涉到不同領域都有各自的規範準則或倡議,第一次都會霧煞煞,後來還是自己利用筆記軟體Heptabase好好整理了一番,才比較有頭緒。

永續管理師學習筆記

永續管理師學習筆記


每堂課程雖然講師都只有帶到重點,但對於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可以更快速的知道要去哪裡學習更深入的內容,講師們也會提供豐富的參考資訊與網站,真的是收穫滿滿唷~


但拿到證照只是開始,哪個企業不希望來的綠領人才是即戰力,所以還是需要實戰經驗才加分,對於我這種在職且半路出家的,我認為除了在現職中將所學導入職場以外,還是要透過自學多方掌握永續新知,畢竟這是正在發生中,很多準則規範都會修改。

對於想找綠領工作的社會新鮮人,如果沒有實戰經驗,也可以透過寫作的方式讓面試官看看你對資訊掌握的深度,甚至寫出你認為對這家公司而言,有哪些永續工作可以進行,建議可以從哪裡著手等,畢竟大家都是邊學邊做,面試時能先展現你的觀點與想法,還是很有加分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舒栗的理想生活
9會員
16內容數
舒栗畢業後進入零售的百大企業,累積十多年關於數據分析與報告的經驗,擅長從數字找問題,在這裡除了分享職場實戰經驗,也想聊聊關於地球永續的話題~
舒栗的理想生活的其他內容
2024/08/27
了解CSR與ESG的關鍵差異,並探索行為經濟學如何幫助企業推動永續發展。從中小企業到大型企業,這些策略有助於達成長期經營目標。
Thumbnail
2024/08/27
了解CSR與ESG的關鍵差異,並探索行為經濟學如何幫助企業推動永續發展。從中小企業到大型企業,這些策略有助於達成長期經營目標。
Thumbnail
2024/02/03
Bain & Company 的研究發現嬰兒潮和Z世代對環保關注相似,但面對高價格和認知差距,消費者購買意願不一。研究特別指出「有意識的非消費者」的存在,這些消費者是另一塊市場大餅,文章中將提到如何吸引這些「有意識的非消費者」成為消費者。 根據Bain & Company 發佈的調查,嬰兒潮時
Thumbnail
2024/02/03
Bain & Company 的研究發現嬰兒潮和Z世代對環保關注相似,但面對高價格和認知差距,消費者購買意願不一。研究特別指出「有意識的非消費者」的存在,這些消費者是另一塊市場大餅,文章中將提到如何吸引這些「有意識的非消費者」成為消費者。 根據Bain & Company 發佈的調查,嬰兒潮時
Thumbnail
2024/02/01
這篇文章探討了綠色品牌對消費者意向的影響,並根據Kantar凱度洞察 & LifePoints公佈的2022臺灣消費者永續議題調查報告提出議題。報告指出臺灣消費者對環保永續的支持態度高,但實際行動仍有一定距離
Thumbnail
2024/02/01
這篇文章探討了綠色品牌對消費者意向的影響,並根據Kantar凱度洞察 & LifePoints公佈的2022臺灣消費者永續議題調查報告提出議題。報告指出臺灣消費者對環保永續的支持態度高,但實際行動仍有一定距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100小時的ESG課程,歷經5個月的研習(線上課程多次回放溫故知新)之後,讓我看到整個市場SWOT之威脅與機會,以及弱點與優勢。讓我們審慎樂觀迎接2030一個更美好的地球,以及更有競爭力勝出的永續企業!永續的人類與自然,合和諧共存。
Thumbnail
100小時的ESG課程,歷經5個月的研習(線上課程多次回放溫故知新)之後,讓我看到整個市場SWOT之威脅與機會,以及弱點與優勢。讓我們審慎樂觀迎接2030一個更美好的地球,以及更有競爭力勝出的永續企業!永續的人類與自然,合和諧共存。
Thumbnail
聯合國在2015年提出了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希望透過這些具體可檢視的目標,指引與督促各國政府採取行動,建立一個更和平、安全、繁榮、公正的美好世界。 其實聯合國在2015年之前的十年,也就是從2005年到2014年訂為永續發展教育十年,希望各國政府將永續發展列入學校的課程裡,希望全世界各年齡
Thumbnail
聯合國在2015年提出了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希望透過這些具體可檢視的目標,指引與督促各國政府採取行動,建立一個更和平、安全、繁榮、公正的美好世界。 其實聯合國在2015年之前的十年,也就是從2005年到2014年訂為永續發展教育十年,希望各國政府將永續發展列入學校的課程裡,希望全世界各年齡
Thumbnail
「永續發展」的最概念早來自於聯合國1987年所發布《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報告書,其將「永續發展」界定為「既能滿足當代的需要,同時又不損及後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模式」。 然而,如何讓更多人相信永續,或許,我們都需要更多行動、相信永續信念的力量,讓我們一起跟所有人聊永續:
Thumbnail
「永續發展」的最概念早來自於聯合國1987年所發布《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報告書,其將「永續發展」界定為「既能滿足當代的需要,同時又不損及後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模式」。 然而,如何讓更多人相信永續,或許,我們都需要更多行動、相信永續信念的力量,讓我們一起跟所有人聊永續:
Thumbnail
這篇主要想告訴大家的是,現在全世界以及臺灣政府正在玩的一款遊戲叫做「ESG永續經營」,可愛的是有人發現這款遊戲目前還沒有遊戲說明嗎?是的~臺灣政府以及全世界、聯合國等等,甚至是CBAM雖然於今年1月1日開始,但目前還在「試玩期」,”預計”2026年正式上線
Thumbnail
這篇主要想告訴大家的是,現在全世界以及臺灣政府正在玩的一款遊戲叫做「ESG永續經營」,可愛的是有人發現這款遊戲目前還沒有遊戲說明嗎?是的~臺灣政府以及全世界、聯合國等等,甚至是CBAM雖然於今年1月1日開始,但目前還在「試玩期」,”預計”2026年正式上線
Thumbnail
不論你是7歲或70歲,MAT萱羚讓你一次看懂「現主時」(閩南語:現在)國際&政府在做什麼? 無論你是學生、家長、社畜、企業家、投資家、每天待在家(?)用10分鐘看完這一篇文章,讓你跟上國際腳步、跟鄰居有話聊、在曖昧對象面前裝逼、期末考我就不確定會不會考了,Sorry! 最近熱議的ESG企業永續經營,
Thumbnail
不論你是7歲或70歲,MAT萱羚讓你一次看懂「現主時」(閩南語:現在)國際&政府在做什麼? 無論你是學生、家長、社畜、企業家、投資家、每天待在家(?)用10分鐘看完這一篇文章,讓你跟上國際腳步、跟鄰居有話聊、在曖昧對象面前裝逼、期末考我就不確定會不會考了,Sorry! 最近熱議的ESG企業永續經營,
Thumbnail
前天下午我錄製了一場有關SDGs永續發展的線上課程,這是台北醫學大學在下學期新增的一門通識課,邀請國內專家針對永續發展17項指標錄製線上影音課程,之後讀北醫大的學生,修這門課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依自己方便的方式上網修課,看來這種上網看課程,然後交報告,也許再加上幾次實體的教室討論,我相信這種線上
Thumbnail
前天下午我錄製了一場有關SDGs永續發展的線上課程,這是台北醫學大學在下學期新增的一門通識課,邀請國內專家針對永續發展17項指標錄製線上影音課程,之後讀北醫大的學生,修這門課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依自己方便的方式上網修課,看來這種上網看課程,然後交報告,也許再加上幾次實體的教室討論,我相信這種線上
Thumbnail
有沒有發現越來越多政策、活動乃至公司經營都開始強調「 #永續」提倡一些新觀念,而學校也開始思考如何帶入課堂上。 然而,要如何開始做,並成為普羅大眾的日常而不是淪為口號與標語呢? 這本書的作者透過豐富的實作經驗,以生活化的譬喻帶領我們認識這場全球性的行動,認識「 生態環境」與各國政府政策與日本面臨的
Thumbnail
有沒有發現越來越多政策、活動乃至公司經營都開始強調「 #永續」提倡一些新觀念,而學校也開始思考如何帶入課堂上。 然而,要如何開始做,並成為普羅大眾的日常而不是淪為口號與標語呢? 這本書的作者透過豐富的實作經驗,以生活化的譬喻帶領我們認識這場全球性的行動,認識「 生態環境」與各國政府政策與日本面臨的
Thumbnail
節目這邊聽 📎錄製時間: 2021.11 【小編在那邊】對於關心環境生態及保育的聽眾專題策畫【SDGs在那邊】系列,這一集邀請故事StoryStudio的執行主編與公關公司的總經理Terry一起與小編聊聊SDGs永續發展目標,一同為我們的世界創造永續的願景。 ■SDGs的由來
Thumbnail
節目這邊聽 📎錄製時間: 2021.11 【小編在那邊】對於關心環境生態及保育的聽眾專題策畫【SDGs在那邊】系列,這一集邀請故事StoryStudio的執行主編與公關公司的總經理Terry一起與小編聊聊SDGs永續發展目標,一同為我們的世界創造永續的願景。 ■SDGs的由來
Thumbnail
 今天下午參加台灣永續獎的評審會議,這是我連續第七年擔任評審,由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與台灣企業永續學院辦的台灣永續獎,已進入第14屆。 台灣好幾個機構都有主辦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的評比,但是從台灣永續獎參賽企業一年一年增加,也可以知道這個議題已經普遍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了(這些年參賽企業的市值,已近台灣全
Thumbnail
 今天下午參加台灣永續獎的評審會議,這是我連續第七年擔任評審,由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與台灣企業永續學院辦的台灣永續獎,已進入第14屆。 台灣好幾個機構都有主辦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的評比,但是從台灣永續獎參賽企業一年一年增加,也可以知道這個議題已經普遍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了(這些年參賽企業的市值,已近台灣全
Thumbnail
筆者之前偶然間看到一個很有趣的觀點,大部分人在談環境時,似乎多數是以第三者的視角出發,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人與環境時,或許我們其實就是環境的一部分。當我們深切的感受周遭環境時,也許我們同時也是在回頭看到自己也說不定。
Thumbnail
筆者之前偶然間看到一個很有趣的觀點,大部分人在談環境時,似乎多數是以第三者的視角出發,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人與環境時,或許我們其實就是環境的一部分。當我們深切的感受周遭環境時,也許我們同時也是在回頭看到自己也說不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