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4|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東西文化根本的人性處境差異(二)

李安執導的電影《臥虎藏龍》是一個展現逍遙美感的絕佳代表,透過李慕白、余秀蓮與玉嬌龍三個角色表達電影中的逍遙意境。

透過李慕白這角色描述一個武林第一高手的一生:他原本想與師妹余秀蓮攜手退隱江湖,但是除師仇外,他發現罕見的良質美材玉嬌龍擁有正道武功卻沒有正道氣節,於是企圖以理以力折服玉嬌龍使之棄邪向正;如此一個武林宗師正直無私的救世行為,非但玉嬌龍不領情,還為了拯救玉嬌龍而死於毒針。這樣的故事明顯揭示著,走入現實世界發揚正道,終究只是一場空的,人都死了還有什麼正道禮義呢?

余秀蓮代表傳統中國文化中的『好女人』:電影情節設定她的武功僅次於師兄李慕白,意謂著她是武林第二高手的崇高地位, 何以只是當一個小小鏢局的老板而不是威震一方的掌門人?從故事可知,原來這是標準的『在家從父,父死從兄』;因為開鏢局的父親死了兄長也早夭,所以身為『好女人』當然不配擁有武林第二高手的自我實踐,只配繼承父兄的鏢局了。但是做為一個重視人際和諧的『好女人』,爭取自我實現而傷害人際和諧當然是不允許的。余秀蓮不但放棄自我的實現,連帶當她聽到年輕美貌的玉嬌龍必需奉父母之命嫁給老醜王爺,她也只能好言相勸『做好女人要認命,反正父母絕不會害你的....』。這就是電影中何以余秀蓮和玉嬌龍的打鬥配樂都如此充滿張力,因為兩人的人生觀實在差太多了!

這樣一個華夏社會人人稱道的好女人,李安也毫不留情給了一場空。如此重視人際關係,硬是對玉嬌龍下不了殺手,也無法放棄鏢局而與師兄雙宿雙飛;好女人的脾氣修養甚至當面對愛人死在懷中的悽慘處境,還得忍下憤怒情緒對玉嬌龍好言相勸,而不是一劍劈了她。這樣人人稱道的好女人有什麼下場呢?電影沒有明示我們也可以看到暗喻:如此好女人不是注定了只能縮在無用鏢局裡為無緣的師兄守寡?這種好女人仍然是太悽慘了,終究還是一場空。

王嬌龍代表理想自我的實現:處在社會禮法結構下,她唯一可以充分發揮自我的只有武功;於是『劍』成為一生追求的代表,不顧性命搶奪青暝劍正是追求理想熱情的燃燒。其實她是極為敬佩李慕白的,因為李慕白代表一生最高理想典範:成為武林第一高手。但是李幕白的『正道』與余秀蓮的『好女人』是分不開的,拜李慕白為師並遵守師命,幾乎注定就是得依照余秀蓮的禮教嫁給老醜王爺。做為一個追求理想的玉嬌龍當然絕不會接受,於是敬佩李慕白但不遵循李慕白與余秀蓮,遂轉變成搶劍與拒絕拜師。

如此強烈追尋理想自我的人格,到最後竟然也是一場空。尊敬的理想典範李慕白竟被自己害死,追逐理想竟帶來理想幻滅,那人生也只是一場空了,所以跳下山崖成為最後的出路。

這三個人物,無論是人格崇高的第一高手、人際謙和的好女人還是理想熱情的自我形象,最後都只能造成一場空;這就清楚說明了李安這部電影要表達的是『逍遙處境』:現實世界不存在任何意義,只有『無』才是一切。所以這部電影的取景與鏡頭必定以表達逍遙美感為主,據此而論,李慕白與玉嬌龍的竹林之戰可說是逍遙美感的絕佳代表。

同理可看出,張藝謀的《英雄》、《十面埋伏》等作品,對比他先前的寫實批判風格電影如《大紅燈籠高高掛》,很明顯走向逍遙意境的表達。《英雄》的劇情固然有爭議且明顯斧鑿,但是表達逍遙意境的目標使我們不論劇情只論取景之下,明顯看出無名與殘 劍的湖上比劍悼念飛雪是最美的鏡頭,導演用心之深遠勝談論六國統一的大道理。

這些逍遙意境的藝文作品反映的是我們對人性處境根深柢固的價值觀,於是我們很容易沈醉在美感也很容易分享交流,就算簡單如日片《現在,很想見你》我們也可以輕易感受逍遙之美融合清純愛情的感動。

相對的,如果是拯救意境,我們就可能『受感動,但說不出為什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文學欣賞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