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Z001 環島訪媽祖始與終-中壢仁海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3-11-28 中壢出發

2023 年的 11 月 28 日 早上八點,我帶著行李坐著小黃,到達了中壢仁海宮,這是我50天徒步環島訪媽祖的第一站。

將背包放在拜殿旁的休息區,先上完香,再向中壢媽報告一次整體的行程規劃,並且祈求過程順遂平安。

然後與共走的朋友 Dean 會合後,身上扛著約17公斤的背包,滿懷興奮的開始第一天的旅程...

raw-image

中壢仁海宮

建立時間:1826年(大清道光六年)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新街里延平路198號

源頭:北港朝天宮分靈

中壢仁海宮官方網站


奉祀神明

一樓正殿:主祀天上聖母、左邊龕三官大帝、右邊龕註生娘娘

一樓後殿:正面供奉沉香媽祖,左供奉白玉媽祖、右供奉藥師佛

二樓前殿:正面供奉關聖帝君,左供奉神農大帝、右供奉文昌帝君

二樓後殿:正面供奉斗姥元君,左供奉武財神、右供奉月老星君,兩廂六十甲子星君

三樓觀音殿:正面供奉觀世音菩薩,左供奉文殊菩薩、右供奉普賢菩薩


目前除一樓後殿外,一殿一爐,另加天公爐,總共五座香爐,現已不提供金紙及焚燒

參拜順序:天公爐、一樓正殿、二樓前殿、二樓後殿、三樓觀音殿、一樓後殿(沉香媽祖殿不設香爐)


簡介

因為仁海宮的歷史脈絡清楚,中間並沒有因為天災或是戰爭致使遷建或是中斷,且因曾作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社營所,因此在日治時期的皇民化運動下,是唯一沒有被拆除的宮廟,因此,相關的歷史紀錄都保存的相當良好,除仁海宮官方網站外,筆者謹設傳送門,有興趣深入瞭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閱讀其相關介紹。

維基百科-中壢仁海宮

桃園市推動國民小學在地化課程課綱-宮廟巡禮-中壢區-仁海宮


建築

仁海宮的牌樓與廟埕,與仁海宮隔著延平路(省道台一線),在沒有大型活動的時候,廟埕通常作為機車的停車場與市集地點;而廟的左方(以背對廟門為方位)為汽車停車場,接鄰新街國小,近幾年的大型活動都會使用該停車場地作為活動場地(如過年的七星橋、中元普渡等)

衛星平面圖

衛星平面圖


仁海宮正面的三川殿,除了標準的三道門之外,最左右亦各開設一道出入的門戶,因此,正面共開五道門。一般參拜民眾都是由龍邊第一道門進,虎邊第一道門出,因為天公爐是設在三川殿內,除正門外的另兩道門通常比較少人進出。


最近一次的整修是2017~2019,除了原有的建築架構整修之外,最大的改變是後殿由原來的活動空間,整建為『沉香媽祖殿』,左右並供奉由遼寧老玉興理石公司董事長趙書通捐贈的岫玉媽祖與藥師如來佛,此殿不設香爐。另外在正殿後方的壁面上,完工一幅『天上聖母怒海救民』的剪黏作品。

天上聖母怒海救民

天上聖母怒海救民


聖蹟亭

傳統名稱為惜字塔,又稱為惜字樓,台灣多稱為聖蹟亭或是惜字亭。總之,名稱很多,但是原始的意思就是『愛惜文字』,是一種對於文字、紙張的崇敬。根據桃園市政府教育局的資料,目前全台約有四十座的惜字亭,桃園地區占了六座。

中壢新街惜字亭現址並不在仁海宮內,現址距離仁海宮約50公尺,在新街國小旁邊,天晟醫院對面。聖蹟亭興建於1879年(清光緒元年),原址在新街溪畔,於1932年左右(昭和七年)遷建於現址,其相鄰為東伯公(即土地公)亦於同一時期自中壢城東門旁遷建至此,由於是在日治時期遷建,因此建築風格迥異於全台其他惜字亭,不但有中國傳統的結構,並融入了巴洛克的裝飾風格,體現了日治時期的文化融合,目前為市定古蹟。

國家文化資產網-中壢聖蹟亭及東伯公

聖蹟亭與東伯公

聖蹟亭與東伯公


現代人拿筆寫字的機會沒有以前多了,還記得小時候我們還會拿著筆一張張的寫耶誕卡、賀年卡這些的,而現在大多都是傳個訊息、貼圖,祝福就到了,也因此,現在很難體會一筆一筆的寫下文字的感覺,有時候有種感覺,每一篇寫出來的文字,真的都是自身的創作與藝術,也難怪以前的文人會如此珍惜文字..

avatar-img
3會員
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媽祖」作為海神的象徵,絕對是作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的台灣,大部份民眾的信仰核心,此次日本藝術家透過以台灣信仰傳說「媽祖」製作「能劇」,相信一方面除了推廣「能劇」,另一方面也是藉此呼應媽祖「慈悲護國庇民」的情懷,希望祈求台日疫情平息、百姓平安。
新港奉天宮的虎狀元的位階之高,吸引眾多人的參拜,虎爺的分靈尊也是全台灣最多。新港虎爺的夯,還有已故的創作歌手嚴詠能老師幫祂寫專屬的主題曲 " 咱攏是虎爺公ㄟ囝仔"。 也因為虎狀元的盛名和開台媽祖的威儀,讓新港奉天宮年頭到年尾都充滿了香客來參拜。
中正國民中小學前身為「馬祖國民學校」,成立於民國 39 年。民國 55 年,為紀念黃花崗連江縣籍陳清疇烈士,更名為「清疇國民小學」。民國 59 年增設中正國民中學,並於民國 63 年與「清疇國小」合併為「中正國民中小學」。
「神明接炸彈/砲彈」傳說,是很典型的口傳文學。口傳文學、口述歷史、檔案史料,是兩個領域裡,三樣出發點不同的產物。正因為他們關注的焦點不同,研究者在使用時才能交互參考,看見大時代裡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仇。
今年是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第二年,當初計畫和去年一樣,白沙屯到北港走完就回家,卻一路上被善於慫恿菜鳥做傻事的勇腳前輩們各種循循善誘:「急行軍有多刺激~多值得挑戰~你會瘦~」 會瘦ㄟ!超讚! 然而實際走完全程後,我的感想是⋯⋯
遶境的理由或許千百種,對我而言,只是單純想要走一段很長很長的路而已。
「媽祖」作為海神的象徵,絕對是作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的台灣,大部份民眾的信仰核心,此次日本藝術家透過以台灣信仰傳說「媽祖」製作「能劇」,相信一方面除了推廣「能劇」,另一方面也是藉此呼應媽祖「慈悲護國庇民」的情懷,希望祈求台日疫情平息、百姓平安。
新港奉天宮的虎狀元的位階之高,吸引眾多人的參拜,虎爺的分靈尊也是全台灣最多。新港虎爺的夯,還有已故的創作歌手嚴詠能老師幫祂寫專屬的主題曲 " 咱攏是虎爺公ㄟ囝仔"。 也因為虎狀元的盛名和開台媽祖的威儀,讓新港奉天宮年頭到年尾都充滿了香客來參拜。
中正國民中小學前身為「馬祖國民學校」,成立於民國 39 年。民國 55 年,為紀念黃花崗連江縣籍陳清疇烈士,更名為「清疇國民小學」。民國 59 年增設中正國民中學,並於民國 63 年與「清疇國小」合併為「中正國民中小學」。
「神明接炸彈/砲彈」傳說,是很典型的口傳文學。口傳文學、口述歷史、檔案史料,是兩個領域裡,三樣出發點不同的產物。正因為他們關注的焦點不同,研究者在使用時才能交互參考,看見大時代裡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仇。
今年是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第二年,當初計畫和去年一樣,白沙屯到北港走完就回家,卻一路上被善於慫恿菜鳥做傻事的勇腳前輩們各種循循善誘:「急行軍有多刺激~多值得挑戰~你會瘦~」 會瘦ㄟ!超讚! 然而實際走完全程後,我的感想是⋯⋯
遶境的理由或許千百種,對我而言,只是單純想要走一段很長很長的路而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甲媽祖初體驗 3月追媽祖,是我的願望清單之一,今年總算展開行動了,沒有選擇與家人參加旅行團,4月12日搭火車到員林,陪媽祖走到文德宮後,趕路走到彰化火車站回台北,那天打破了我日走萬步的紀錄,走了30,270步。
Thumbnail
Ruby環島中|2023年9月後徒步環島計畫就被擱置了,沒在開啟任何旅程,直到今年得知白沙屯媽祖進香要開始決定再次完成一小塊環島拼圖,才有這次的出走計畫!從二水火車站出發,經過彰雲大橋和林內鄉,一路追隨媽祖,感受驚喜和感動。全程21.2公里,歷時8小時。這將是一次難忘的徒步環島之旅。
Thumbnail
第一次參加大甲媽遶境 設定的目標:打算從大肚末端走到彰化火車站
Thumbnail
獨自走了3年後,第一次組團5人行一起走了一天 也第一次徒步沒搭便車的走完白沙屯到大甲段 微涼的天氣特別適合徒步
Thumbnail
說要追白沙屯媽祖已經說好幾年了,不是誰沒空就是媽祖都在走了我才知道,今年和朋友一隻到媽祖啟程的日期就開始規劃,雖然早早就知道,但大家各自有想跑的行程,最終還是分開旅行了。 My Plan 媽祖今年的進香行程正好3/23周六早上會抵達北港,因為媽祖每天的路線是不固定的,所以在規劃單飛追媽祖路線時是
Thumbnail
這次我參與了白沙屯媽祖進香的半程,從苗栗通霄拱天宮徒步走到雲林北港朝天宮,途中因為一日要回竹北上課,下課後再次加入進香隊伍。所以我把這次自己徒步進香的相關經驗包含:住宿、洗沐、飲食、行李準備、該穿什麼鞋、中途如何加入等整理出來,希望能讓更多打算參與卻不太確定如何開始的香燈腳作參考。
Thumbnail
2024/3/22 我們社區的大廟揪了一團:跟著媽祖走的活動 我跟旅伴立刻報名 這是我們一直想體驗、又常常時間喬不攏,而一直沒完成的清單 一早大廟集合,上了遊覽車,沒目標 因為白沙屯媽祖沒有固定路線 所以是上了車往媽祖所在位置前進 到了很接近媽祖的地方,遊覽車司機讓我們下車,路上好多人
Thumbnail
媽祖遶境進香活動是臺灣宗教界年度盛事之一,每年吸引上萬人參加。在這次一天的步行之旅,學習了很多,也更了解自己,希望分享這次經驗給未來有興趣參加的朋友,讓善的緣分延續下去。
Thumbnail
2014甲午年(103年)11天的徒步進香加上遊庄共12天,不是我第一次參與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卻是「第一次一個人全程參與」。此篇文是當時走完後寫下的紀錄。 那一年,媽祖婆要我參與全程
Thumbnail
初五行程:新港奉天宮 - 新農豆食堂 - 培桂堂 - 縣丞署
Thumbnail
大甲媽祖初體驗 3月追媽祖,是我的願望清單之一,今年總算展開行動了,沒有選擇與家人參加旅行團,4月12日搭火車到員林,陪媽祖走到文德宮後,趕路走到彰化火車站回台北,那天打破了我日走萬步的紀錄,走了30,270步。
Thumbnail
Ruby環島中|2023年9月後徒步環島計畫就被擱置了,沒在開啟任何旅程,直到今年得知白沙屯媽祖進香要開始決定再次完成一小塊環島拼圖,才有這次的出走計畫!從二水火車站出發,經過彰雲大橋和林內鄉,一路追隨媽祖,感受驚喜和感動。全程21.2公里,歷時8小時。這將是一次難忘的徒步環島之旅。
Thumbnail
第一次參加大甲媽遶境 設定的目標:打算從大肚末端走到彰化火車站
Thumbnail
獨自走了3年後,第一次組團5人行一起走了一天 也第一次徒步沒搭便車的走完白沙屯到大甲段 微涼的天氣特別適合徒步
Thumbnail
說要追白沙屯媽祖已經說好幾年了,不是誰沒空就是媽祖都在走了我才知道,今年和朋友一隻到媽祖啟程的日期就開始規劃,雖然早早就知道,但大家各自有想跑的行程,最終還是分開旅行了。 My Plan 媽祖今年的進香行程正好3/23周六早上會抵達北港,因為媽祖每天的路線是不固定的,所以在規劃單飛追媽祖路線時是
Thumbnail
這次我參與了白沙屯媽祖進香的半程,從苗栗通霄拱天宮徒步走到雲林北港朝天宮,途中因為一日要回竹北上課,下課後再次加入進香隊伍。所以我把這次自己徒步進香的相關經驗包含:住宿、洗沐、飲食、行李準備、該穿什麼鞋、中途如何加入等整理出來,希望能讓更多打算參與卻不太確定如何開始的香燈腳作參考。
Thumbnail
2024/3/22 我們社區的大廟揪了一團:跟著媽祖走的活動 我跟旅伴立刻報名 這是我們一直想體驗、又常常時間喬不攏,而一直沒完成的清單 一早大廟集合,上了遊覽車,沒目標 因為白沙屯媽祖沒有固定路線 所以是上了車往媽祖所在位置前進 到了很接近媽祖的地方,遊覽車司機讓我們下車,路上好多人
Thumbnail
媽祖遶境進香活動是臺灣宗教界年度盛事之一,每年吸引上萬人參加。在這次一天的步行之旅,學習了很多,也更了解自己,希望分享這次經驗給未來有興趣參加的朋友,讓善的緣分延續下去。
Thumbnail
2014甲午年(103年)11天的徒步進香加上遊庄共12天,不是我第一次參與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卻是「第一次一個人全程參與」。此篇文是當時走完後寫下的紀錄。 那一年,媽祖婆要我參與全程
Thumbnail
初五行程:新港奉天宮 - 新農豆食堂 - 培桂堂 - 縣丞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