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鬱不是不看、不想就可以好轉,改變環境是關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年的情緒狀況已比當初剛開始看身心科時恢復許多

最近還會懷疑自己的身心狀況是不是真的有好轉?還是只是幻象?

去年開始一直有想減藥的念頭,因為藥物增胖讓我很困擾

但醫生始終不讓我減那顆會影響內分泌的藥...

歷經過自行停藥的黑暗期,我只能安慰自己繼續吃下去

每一次回診時我都會跟醫生提到這個狀況

但因為這些年情緒黑暗期時做過太多失控的事

醫生也不敢貿然將藥物劑量調低甚至停藥


吃藥容易,停藥最難

剛好在瀏覽身心科藥物的時候看到的一句標語

我從未想過療鬱之路這麼難行

也未想過長期吃藥會產生副作用

療鬱不像感冒吃個3天藥就會好

曾經我因為吃了太高劑量的藥導致心悸連連、幾近無法呼吸的地步

無奈之下只能自己將藥先停了再回診拜託醫生降劑量

所幸在劑量降下來的同時病情並未因此而惡化

一直到現在雖然現在的藥量已不像黑暗期時這麼多

但天天吃藥仍讓我覺得像被藥物綁架的藥罐子


療鬱不是不看、不想就可以好轉,改變環境是關鍵

在情緒黑暗期的那2年,經歷過自殘、送醫、每天昏昏欲睡強打精神上班

現在我往回看,很多事物都非常模糊,甚至想不起來

在最嚴重的時候診所醫生開了轉診單請我到大醫院接受另一種治療

而這個治療只有這家大醫院才有,言下之意便是只有這個選擇

當我進到診間的時候,醫生甚至沒看我的轉診單及病歷

只淡淡的跟我說:「你掃一下牆上的OQ CODE看一下治療注意事項,現在都要排床,不知道要排多久,醫院會再聯繫你,聯繫你之前我開轉診單讓你回原診所接受原來的藥物治療,避免治療像多頭馬車(這點我是認同的)」

然後再說:「你們年輕人現在會憂鬱、躁鬱多半是因為看太多3C(臉書、IG、抖音之類的),少看一點,少比較,就不會這樣了」。

其實當下的我滿頭問號,因為從頭到尾我還未說明我的狀況就已經被歸類了

只因為我年輕(其實也已經過25了)

大大的診間、冷漠的言語,讓我即刻就想逃離

手上拿著住院相關的同意書,每一個字都讓我覺得快窒息

身心科其實就是精神科的美化詞,在精神科病房任何小東西都可能成為致命的工具

因此在我讀來的相關規範其實就是告訴你到病房後什麼都不准帶

治療的週期是14天,再加恢復期14天,基本上要一個月才算完成

當我將上述的狀況告訴我原本診所的醫生時

醫生也表示若未接受治療要減藥只能再評估

我心裡只有無限的嘆氣....只希望自己堅強點能盡快好轉

與此同時我的工作換了環境,總是情勒的同事也離職了

這讓我有稍稍的喘了口氣,因為那一年來我只要到上班日就會很焦慮

具體原因是因為該名同事情緒陰晴不定,他與我一樣都是情緒患者

但與我不同的是他會持續輸出他的負面情緒給我

我並非專業諮商師,甚至我都自身難保,根本無法消化只能轉嫁給自己形成大內耗

一直到後來我找藉口換到另一間辦公室才能稍稍脫離那些負面情緒

但同在一個屋簷下,我只要聽到他開門、走路的聲音我都會很焦慮

他離職後沒多久我就將他封鎖了,即便是訊息我也會很緊張

就很像小時候不管有沒有做錯事被老師叫去盤問一樣的緊張

現在的我不再擔心被負面情緒纏身,或是自我內耗的事情

所以我覺得環境的改變十分重要。


今年的好消息是助眠藥物可以減量一半

在前陣子我固定回診時,醫生主動與我提到我最關切的問題

他說他也清楚我一直因為體重下不來而感到困擾

他也鼓勵我少吃多運動,但一切都還是hold不住體重上升

醫生說他這次先幫我減助眠的藥物半顆,但會影響內分泌的藥還是繼續吃

小小的減量半顆對我而言是大大的進步

很希望上半年就能將影響賀爾蒙的藥減量


願與我一樣的你繼續努力下去,多給自己3秒鐘

無論你在心中已經做好了多少離去的準備

都請再多給自己3秒鐘去呼吸新鮮的空氣

共勉之!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療鬱路上持續努力的行銷人 期盼用最簡單的文字陪伴每一個脆弱的時刻 不需要多餘的指責,只需要適當的認可 在黑暗中,燭光就格外明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U CHEN 的其他內容
後來我才覺悟,只是工作而已,何必如此費勁。 我在一家金融體系下的社會團體擔任行銷企劃,在2020創立之初我便入職,一直到現在已經3年,挺過疫情也達到高峰過,但同事與公司間的理念不合讓原本被看好的發展全部化成灰燼。
後來我才覺悟,只是工作而已,何必如此費勁。 我在一家金融體系下的社會團體擔任行銷企劃,在2020創立之初我便入職,一直到現在已經3年,挺過疫情也達到高峰過,但同事與公司間的理念不合讓原本被看好的發展全部化成灰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觀察本波回檔情形勿預設低點,有合適推薦標的屆時推薦,莫跟趨勢對做,咱提早清空科技股是正確決策 這波建議10%獲利先部分停利進口袋,不知道諸位是否有遵守?科技股本來就是泡沫,何時破裂就看炒作玩家輝達黃仁勳 本周持股比例原預計提高至45%,美股科技股風暴故本計畫取消,等待及9月19日FED利率決策。
Thumbnail
🍀🍀🍀fumi老師:❤️❤️❤ 🥰🥰🥰這是一個很久遠糾結到這一世的故事。 💞💞💞這一次在引導客戶看見自己的生命課題時,並沒有直接將所看見的告訴客戶,看到這裡親愛的格友們一定會覺得為什麼呢? 🍃🍃🍃療癒師不是應該將自己的所見全盤告知客戶嗎? 🍃🍃🍃療癒師的角色:揭
你壓力大嗎? 你的精神算正常嗎? 你能控制你過多情緒嗎? 現在的你,有在按時吃藥嗎? 你知道一旦....你開始去看身心科,也許你就是被拒保的那個人嗎? A:我其實持續吃藥很多年了,醫生說我很嚴重,所以我每個月都要回診拿藥,醫生還說...我比妹妹嚴重,妹妹可以3個月拿要一次。 B:那你
這段時間其實本來想分享的很多 但是體力上有些不支,所以也不勉強自己分享,或許有一天我可以做到,至少我一直在想著。
Thumbnail
我是一個有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的患者。 在病發時,就像常人所理解的,會有痛苦、大哭、想自我了斷的念頭等等狀況出現,那是沒生過病的人無法體會的、地獄般的感受。 自己斷藥的那段期間 因吃藥胖了20公斤,對於一個女大學生來講是多麽嚴重的酷刑。雖然我表面不在意,但在台灣審美下,看到別的
Thumbnail
作為我來這個平台的第一篇文章,就來講講剛才發生的事情好了。 事情是這樣子的: 事情原因 我是一名大三生,目前患有憂鬱症兩年半,持續服藥當中。但身為還年輕的女生,很不能接受自己在服藥後胖了將近20公斤,於是在上個月覺得自己好像已經康復時,自己果斷做出了停藥的決定。顯然,這判斷是錯誤的。(
Thumbnail
關於我看中醫、身心科的經驗分享,也會提到身心科、心理諮商的差異、我跟我的醫生的故事。
2015 年開始,我經歷了六年的生活半無法自理時期。 早上起床鬥志全消,無法下床、上課、進食。不是排斥做這些事,而是沒有動力,我完全沒有意志去維持日常行動。直到 2021 年和一位以前的朋友連絡上,我才知道只是身體在發出訊息,想要我和自己的靈性重新接上。 祝大家在靈魂的歷史中,始終能找到自己的光亮。
Thumbnail
本文紀錄了一個女性觀摩家族排列的經驗,討論了母女關係、家族能量和親緣連結的影響。透過這個觀察,探索了家族排列治療對於心靈成長和家庭關係的啟發。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探索自我和處理家庭關係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心得和反思。
Thumbnail
今年的情緒狀況已比當初剛開始看身心科時恢復許多 最近還會懷疑自己的身心狀況是不是真的有好轉?還是只是幻象? 去年開始一直有想減藥的念頭,因為藥物增胖讓我很困擾 但醫生始終不讓我減那顆會影響內分泌的藥... 歷經過自行停藥的黑暗期,我只能安慰自己繼續吃下去 每一次回診時我都會跟醫生提到這個狀
Thumbnail
觀察本波回檔情形勿預設低點,有合適推薦標的屆時推薦,莫跟趨勢對做,咱提早清空科技股是正確決策 這波建議10%獲利先部分停利進口袋,不知道諸位是否有遵守?科技股本來就是泡沫,何時破裂就看炒作玩家輝達黃仁勳 本周持股比例原預計提高至45%,美股科技股風暴故本計畫取消,等待及9月19日FED利率決策。
Thumbnail
🍀🍀🍀fumi老師:❤️❤️❤ 🥰🥰🥰這是一個很久遠糾結到這一世的故事。 💞💞💞這一次在引導客戶看見自己的生命課題時,並沒有直接將所看見的告訴客戶,看到這裡親愛的格友們一定會覺得為什麼呢? 🍃🍃🍃療癒師不是應該將自己的所見全盤告知客戶嗎? 🍃🍃🍃療癒師的角色:揭
你壓力大嗎? 你的精神算正常嗎? 你能控制你過多情緒嗎? 現在的你,有在按時吃藥嗎? 你知道一旦....你開始去看身心科,也許你就是被拒保的那個人嗎? A:我其實持續吃藥很多年了,醫生說我很嚴重,所以我每個月都要回診拿藥,醫生還說...我比妹妹嚴重,妹妹可以3個月拿要一次。 B:那你
這段時間其實本來想分享的很多 但是體力上有些不支,所以也不勉強自己分享,或許有一天我可以做到,至少我一直在想著。
Thumbnail
我是一個有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的患者。 在病發時,就像常人所理解的,會有痛苦、大哭、想自我了斷的念頭等等狀況出現,那是沒生過病的人無法體會的、地獄般的感受。 自己斷藥的那段期間 因吃藥胖了20公斤,對於一個女大學生來講是多麽嚴重的酷刑。雖然我表面不在意,但在台灣審美下,看到別的
Thumbnail
作為我來這個平台的第一篇文章,就來講講剛才發生的事情好了。 事情是這樣子的: 事情原因 我是一名大三生,目前患有憂鬱症兩年半,持續服藥當中。但身為還年輕的女生,很不能接受自己在服藥後胖了將近20公斤,於是在上個月覺得自己好像已經康復時,自己果斷做出了停藥的決定。顯然,這判斷是錯誤的。(
Thumbnail
關於我看中醫、身心科的經驗分享,也會提到身心科、心理諮商的差異、我跟我的醫生的故事。
2015 年開始,我經歷了六年的生活半無法自理時期。 早上起床鬥志全消,無法下床、上課、進食。不是排斥做這些事,而是沒有動力,我完全沒有意志去維持日常行動。直到 2021 年和一位以前的朋友連絡上,我才知道只是身體在發出訊息,想要我和自己的靈性重新接上。 祝大家在靈魂的歷史中,始終能找到自己的光亮。
Thumbnail
本文紀錄了一個女性觀摩家族排列的經驗,討論了母女關係、家族能量和親緣連結的影響。透過這個觀察,探索了家族排列治療對於心靈成長和家庭關係的啟發。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探索自我和處理家庭關係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心得和反思。
Thumbnail
今年的情緒狀況已比當初剛開始看身心科時恢復許多 最近還會懷疑自己的身心狀況是不是真的有好轉?還是只是幻象? 去年開始一直有想減藥的念頭,因為藥物增胖讓我很困擾 但醫生始終不讓我減那顆會影響內分泌的藥... 歷經過自行停藥的黑暗期,我只能安慰自己繼續吃下去 每一次回診時我都會跟醫生提到這個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