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7|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第三十五戰:王莽篡漢(2)霸王道雜之

王莽有著巨大的抱負,他開始了更加出色的做人之路。

工作上極其認真,每天各種加班;做人更加謙恭,見誰都是春天般的微笑;工資基本不動,拿出絕大部分收入收養賓客,交流名士,團結家族,甚至賣掉自己的車馬賑濟窮人。

他的理論指導,是那一部部儒家經典。

我的好思想告訴我,要溫、良、恭、儉、讓。

王莽的日行N善,讓他的名氣不僅成為了王家二代中的名牌,還開始漸漸壓過了他的諸位伯父叔父。

王莽的亡兄留下了一個孩子,叫王光,王莽經常去帶著慰問品去看王光的老師,請王光的同學吃飯,但他自己的孩子老師那卻顧不上。

都是孩子老師,你咋不一碗水端平啊?

聖賢無我,先公後私。

王光比王莽自己的親兒子小兩歲,王莽讓自己的兒子等了兩年,直到王光到了法定年齡後才哥倆一塊結婚。

在婚宴上,王莽多次離開婚禮現場去給生病的老母親餵藥,所有參加婚禮的人都感受到了人性中那種至善的力量。

王莽這人簡直太道德了!

這是聖賢下凡在為我們表法啊!這是夫子再世在教我們怎麼做人啊!

王莽漸漸的變成了一種光芒的符號,一提到他的名字,所有人都沉醉在這芬芳里。

如果來到今天,他絕對高票當選「感動中國」人物。

王莽開始了幾十年如一日的締造自己這個儒家代言人的品牌之路。

他在走古往今來誰也沒有走過的一條路。

從政者,完完全全的篤行了儒家治國之路。

書裡寫的都是對的!是一字不易的!只要選擇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聖賢的話是沒錯的,整個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他相信這種力量最終會讓他魚躍龍門。

這也最終讓他的人生最終如大夢一場。

早在三十年前,當年同樣是苦過來的孩子劉病己曾經對自己鍾愛儒家的兒子說過:我漢家自有一套自己的制度,霸道(法家)王道(儒家)雜之,怎麼能純用德教?用周朝那一套呢?(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

況且儒生不了解時政,不接地氣,還好談論古今,往往名不副實,怎麼能委以重任呢?(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宣帝的這段話,應該印在每個國家的時政教科書上。

因為這段話從最本質中說明了「豐滿理想與骨感現實兩者之間的中間地帶的規則」。

公務員體系成熟的國家,往往會有一整套非常成熟的基層到高層的歷練晉升之路。

他一定是從一個基層幹起來,去基層處理過實際問題,知道上訪群眾的苦難,更知道無理取鬧的悲哀,同樣了解如何把苦難下情上達,把無理取鬧低成本平息。

他一定是給領導起草過上下溝通的文件,明白什麼樣的文件能夠在五分鐘內打動上級領導支持你部門的工作,明白什麼樣的指導型政策能夠快速明確的傳導到基層單位。

他一定是在做好上述工作後,被伯樂們看重培養,在一層層的歷練後,到一個高難度的部門去獨擋一面,或去經營數十億級別的國企,或去捋順上千萬城市的民生,在千條萬緒中做好每一次選擇的取捨。

他一定是在服務千萬人或執掌幾十億規模經濟體後仍然能遊刃有餘,讓上述的體量螺旋式上升,幸福感增強,才會繼續往前走。

直到最終,他到達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位置,他會設身處地的用一生的經驗體會到,自己的每一個決策會產生怎樣的蝴蝶效應。

他修煉了一輩子,不過修的是那句「霸王道雜之」。

幾分霸道?幾分王道?多大力道?怎樣的力道與配比會產生怎樣的動盪?你該如何善後如何去平息?

這其中的細微體會,非國器不能為之。

上述人生路走完的人,他會明白這個世界極善和極惡的人是極少數,絕大多數人都是裹挾在中間每一分鐘都在搖擺的普羅大眾。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