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生物學家 索爾.漢森 (Thor Hanson)《蜂:牠們從哪裡來,又為何如此重要?》(貓頭鷹出版,2023.8)
Buzz: The Nature and Necessity of Bees (原書於2018年出版)
近來對生物學知識類科普書籍多有接觸,從 稻垣榮洋 《生物轉大人的種種不可思議》到藤田祐樹《鴿子為什麼邊走邊搖頭?》
兩本都是日本學者寫的書,《生物轉大人》從生物學觀點提到小朋友總是花很多時間在「遊戲玩樂」,其實是生物為了讓未成熟的個體先在相對安全環境,藉由遊戲累積與學習因應危險的應變能力。哺乳類在恐龍興盛時期,因為相對弱勢總是躲躲藏藏,卻進化五感知能與大腦智能,放棄卵生演化成胎生,發展出育幼行為。原來「慢慢長大」是更弱小的人類,為發展子代生存技能的策略。所以想要孩子成長茁壯的大人,千萬不要「揠苗助長」。要長成健全大人的關鍵,在於渡過健全的孩提時代。
而《鴿子為什麼邊走邊搖頭?》是因為身為人類學家的作者在公園或廣場,看到一隻隻鴿子,走路時搖頭晃腦而產生了一個好奇:「鴿子為什麼要邊走邊搖頭?」自此開始研究跟人類一樣雙足步行的鳥類,展開一連串為了解開鴿子「一步一擺頭」冷知識的探索之旅。(詳細內容,請前往「盡信書不如共鳴」方格子專書文章:【共鳴讀書】《鴿子為什麼要邊走邊搖頭?》)
幾次共鳴表格開書儀式的「閱讀目的」欄位,都是生物學給自己在人生和生活的啟發,漸漸也讀出個興味,愈覺得有意思極了。
這本《蜂》從一月中就零零散散地讀著,從年前翻到年後。其實架構本身並不複雜,第一部份是關於「蜂的演化」;第二、第三部分是「蜂與花」和「蜂與人」之間的關係 ;到第三部分談到目前全球都在關注的「蜂的未來」,在「蜂群崩壞症候群」之下整批整批消逝的蜂群…
作者身為生物學家兼蜂痴,到處踏查蜂的蹤跡,結識養蜂人,甚至帶著兒子追逐蜂群、識蜂、誘蜂與捕蜂,在主要論述蜂知識之間,夾雜個人遊蹤敘事,滿滿對蜂的浪漫情懷,行文實在好看極了。讀著讀著好似梭羅《 湖濱散記》筆調,不自覺跟作者一起進入原野逐蜂的花徑晃蕩,回過頭來還真是會忘記前面的知識內容。
還好閱讀旅程的路上,我已經養成隨手扔下麵包屑的習慣,有感之處不忘貼上一小截便利貼標示,悠悠晃晃到旅程終了,循著麵包屑再回顧一遍,才把這本書的整體脈絡再摸上一回嘗試理順,完成共鳴讀書的完書儀式。
.
先說,為什麼是「蜂」?
「牠們從哪裡來,又為何如此重要?」
「沒有蜜蜂,食物將減少大半,但是牠們即將消失……」
本書p.206有一張有趣的照片:「一個被拆解的大麥克漢堡」
我們熟悉的麥當勞大麥克漢堡 (Big Mac),最早是在1967年賓州分店推出,但是一直到1975年大麥克因為一首廣告洗腦歌詞,才造成轟動,成為經久不衰的經典商品:
「Two all beef patties, special sauce, lettuce, cheese, pickles, onions on a sesame seed bun」
「雙層純牛肉,獨特醬料加生菜,吉士洋蔥酸黃瓜,芝麻麵包蓋上去,我就是愛大麥克。」
熟悉嗎?2013年台灣麥當勞曾經因為大麥克登台30週年,推出買一送一活動,小豬羅志祥的「麥克瘋」廣告風靡全台,大街小巷琅琅上口。
索爾將大麥克拆開,把食材中需要依賴蜂授粉的食材挪掉,猜猜「麥克瘋」口訣剩下什麼:「雙層純牛肉,麵包蓋上去」
對,生菜、起司、黃瓜、洋蔥、芝麻都不見了,而所謂「獨特醬料」當中的胡椒、薑黃、黃豆、芥花等也全部不存在,醬料只會剩下玉米糖漿、蛋黃、食品保藏劑和名稱像「褐藻酸丙二酯」的增稠劑。
這世界沒有蜜蜂的話,可能還是會有東西可以吃,不過食物會變得很無聊,索然無味,而真正嚴重的是,因為糧食短缺造成價格上漲,甚至飢荒。
傳說中人類的每三口食物,就會有一口仰賴著蜜蜂。書上說到,全球35%的農作產量來自必須依賴蜂和其他傳粉者的植物,如果論及食物種類而言,比例甚至接近於四分之三!看看這樣的比例,我們可以想像一整群一整群的蜂突然消失,對人類的影響會有多大。
本書最精彩的部分,我認為是關於「蜂與花」的關係。
花兒為了吸引「貴客」前來,無不卯足全力,用香氣、用花蜜、用能夠留住蜂駐足的各種花萼等結構,為了讓特定偏好的蜂種能夠沾黏更多花粉,以協助授粉。
書中p.124的照片介紹,中美洲的帽花蘭屬的蘭花,吸引著雄性長舌蜂為搜集交配儀式需要的香氛精,掉入充滿液體的花桶裡,蜂得在液體中奮力游動長達30分鐘,才能找到花朵後面的逃生口,因此當牠們爬出時,身體已沾附滿滿的花粉包。
花兒這樣的設計,也真是煞費苦心。
但是,蜂為何成為花朵授粉的好夥伴?
這要從演化中的一隻胡蜂,放棄牠獵食蚜蟲、蝴蝶、蜘蛛的肉食性生活,轉變成為開始以花朵為食物來源的「素食者」說起。這「第一隻蜂」是何時決定改變生態習性,至今仍是演化之謎,相信最大的可能是在距今6550萬前年的白堊紀。
假設遠古的胡蜂在花朵上捕獵,獵物本身帶著花粉讓胡蜂寶寶一起吞下肚,在花叢捕獵的胡蜂或許發現,採集花粉比獵食的風險更低,更容易活存,因此天擇之下,便演化出以採蜜維生的素食蜂。
花蜜可以果腹,高蛋白的花粉可以餵養幼蟲,而且花又靜止不動容易採集,還發展出「授粉徵狀」來吸引蜜蜂來訪,這個轉型真是太好了~
蜂為採集花蜜、花粉而來,發展出的超級感官,也令人印象深刻。
首先是兼顧味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多重感官的觸角「探測器」,舉凡食物、配偶、溫度、濕度、氣流、導航、溝通等方方面面,不斷從空氣中搜集訊息樣本,以梳理有用線索。
此外就是幾乎佔據全臉的「複眼」,每顆複眼裡有超過六千個小眼,因此任何微小移動不只刺激單一束視神經,而是激發一連串神經反應,傳回大腦,拼組成一幅大而廣角的全象,所以可以想像要補捉一隻蜂有多難。
蜂的視覺可以看見人類看不見的的紫外線,研究至今所知的所有開花植物裡,有超過四分之一以上的花,有著黃色素與紫外線的結合,所產生的一種被稱為「蜂紫」的色調。就像蒲公英,人類看起來是普通的單色花瓣,但在蜜蜂眼裡卻不是這樣的,紫外光會讓花瓣產生如靶心一樣的圖紋或是放射條紋,這種叫做「花蜜引導」的圖像,正為蜜蜂指出通往花蜜和花粉的方向。(p.64)
蜂與花發展出的「特殊關係」,基於彼此根據授粉成本和報酬之間的相互調適,透過生態系統的相互結盟,共同演化,使過程當中所有的參予者都發生遺傳性狀的改變。
生態學家用一個生動術語來描述這些互動:「共演化漩渦系」(p.108)指的是在各自的演化洪流裡又產生的小漩渦,繁茂旺盛,生生不息,共同締造了非凡的成果。每一個由授粉作用所驅動的特異化新物種的形成,起因於地理、範圍擴增,或是對於新棲位、新環境狀況的快速適應。
至今,不讓人意外的是,地花蜂屬以超過1300種的物種數量和微小的外觀差異,在所有蜂種當中名列最具多樣性的一種,或許正源於牠們對不同種花朵的偏好差異,使其物種各自形成特殊性的演化。
接著談談為人所稱道的蜂的「社會性」行為。
作者提到哈佛大學生物學家威爾森的著作《群的征服》列出「真社會制度」的必要條件:多代同堂、勞動分工、利他行為。
少數生物可以罕見達到這樣的條件,包括螞蟻與白蟻,某些胡蜂與蜂,當然在這短短的名單,「人類」或許也可以列名其上。蜂的社會性可能與牠們的築巢行為有關,偏好在一小塊「侷促之地」築巢,因此他們發展出得要和彼此好好相處的生活模式。
蜂的雌雄是由蜂后決定,雄性是未受精卵發育產出,降低同窩的遺傳變異性,而母女多代共同照顧下一代,甚至有雌鋒放棄自身繁衍的機會只專門照顧幼蜂,這樣的利他行為,正式為了讓親緣關係密切的基因更有機會傳承下去。
我們可以發現,各族群的蜂的棲所、蜂巢結構與生活型態,總有巨大的多樣性,都是為了符合當下的利益。
談到「演化之舞」,人類竟然也有可能和「蜂與花」產生關聯?
現代智人腦的大小,突然產生向上的躍升,比起「遠古天南人猿屬」還大上兩倍半,可是需要攝取卡路里的相應增加,才能夠支應如此耗能。目前大部分理論都將功勞歸因於透過狩獵增加肉食攝取,或是使用工具來處理塊莖澱粉類的食物,以及掌握火的烹飪使用提供營養優勢。
古生物學家現在在飲食名單中放進了「蜂蜜」這個選項,蜂蜜具有高葡萄糖成分,高營養價值,飽含能量,是所有食物當中最有助於大腦的食品。
研究依然過著傳統採集生活的坦尚尼亞「哈札部落」,發現他們的蜂蜜獵人,用火炬把蜂燻開,把滴著蜂蜜的蜂巢帶下來,如同獎品一般帶回營地。已有資料的每一個採集狩獵族群,都把蜂蜜視為主要的食物來源,如哈札人的飲食當中,保守估計,蜂蜜居然佔總熱量的15%。這或許也可解釋,需要發育的幼童,身體總比成人更嗜甜。
「牠們見證了文明的興衰……」
人類對蜂的迷戀,自遠古便根深蒂固,不斷追索那份有著活存的「甜頭」。埃及人在西元前三千年,已發展出成熟的養蜂技藝,印度、印尼、美洲的馬雅人,皆獨立馴養著蜜蜂。從古蘭經到聖經,天堂被描述成流淌著蜂蜜成河之地,詩人、文學家,把蜂嗡鳴聲視為生動的生命響動,蜂蜜、蜜酒、蜂蠟、蜂膠甚至是螫針毒液在醫療上的使用,都顯示蜂對人的重大價值。
然而,隨著氣候異變、殺蟲劑、寄生蟲、病原體等複雜因素,蜂群正在崩壞式的消失當中,從養蜂人口中的「蜂群衰竭病害」已經到了「蜂群崩壞症候群」之嚴峻狀況。而作者揭示,我們至今對蜂崩壞的意識與所投入的研究,仍相當不足。
這本主題科普專書,正是我們認識「蜂」這個與人類緊密連結物種的絕佳切入點。也提示我們保持彈性多元、順勢而行、因時應變,「互利共生」是大自然最好的生存策略。
蜜蜂與花兒為了生存下去,他們好努力好努力的因應著環境變化,不惜改變自己的遺傳性狀,只為了讓生命延續下去,那是生物們和自己與自己約定的事。
而我們呢?
為了那件讓自己的價值可以延續下去,我們選擇一頭栽進去,去做這件突破自己舒適圈的事。
第一隻白堊紀吃素的蜜蜂🐝,並不知道自己的這個決定,居然會改變了自己族群世世代代的命運,牠只是選擇就這樣去嘗試了~
所以那件自己與自己約定的事,哪怕是好難好難,但是不難的事其實往往不值得努力去做,不是嗎?改變只需要我們勇敢的向前踏出一步。
我的腦海中出現了蜂群嗡嗡嗡嗡的嗡鳴聲,那聲音告訴我:
生命力的展現需要自己為自己勇敢一次!
歡迎收聽「藝起來共鳴」Podcast頻道:
ep02 【系列二|共鳴咖啡館,開業!】與「蜂」共鳴~《蜂:牠們從哪裡來,又為何如此重要?》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qun4mgu006101tnddqj80mv/platfo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