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9|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靜思筆記 | 朱舜水的讀書金言

〖那些為我們所獨有的,使我們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感覺,往往只是電光石火的一瞬,要 是我們不懂得抓住和品嚐這一瞬,我們便沒有成長,也沒有興奮。 〗─Eric Hoffer : The True Bliever

..............................................

三日不讀,口生荊棘;三日不彈,手生荊棘。(朱舜水)

這是朱舜水關於讀書的金言。朱舜水本名朱之瑜(西元1600~1682),字楚嶼,又作魯嶼,號舜水,是浙江餘姚人,明末貢生,學者和教育家,有《朱舜水先生文集》 28卷流傳後世。

明末清初之際,朱舜水曾力圖反清復明,甚至清初都還曾經參與抗清活動,也幫助過鄭成功北伐;在南明滅亡之後,大勢已去,但不願降清,於 西元1665年,應日本江戶時代水戶藩主德川光圀之邀,赴江戶講學,自此終老東瀛。

至於德川光圀,是江戶時代初期的大名(日語:だいみょう),水戶藩第2代藩主,非常禮遇朱舜水,明末姚江學派的「陽明學」之所以風靡日本,朱舜水居功厥偉,其儒學思想,對於江戶時期的「水戶學」影響極大。

「三日不讀,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 生荆棘。」出自朱舜水《答野節問》,「荆棘」是個比喻,比喻不靈活。「彈」,指的是彈琴。三天不讀書,口舌就不靈活;三天不彈琴, 手指就僵硬,我想,作為學者或專業演奏家,一定深深認同。

讀書必須精熟。書本知識要內化爲靈性生命,才成為自己的,也無庸置疑,但都得精熟才辦得到。專業演奏家為什麼天天練琶音?有經驗的學者為什麼反覆復習早已爛熟 的經典?便是深刻領悟到朱舜水這幾句金言所陳述的確實有道理。

新竹.內灣.櫻木花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