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國志(八)-南中越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巴蜀的先秦篇章,基本已經結束。

漢中(庸國)的資訊則是非常少,後來隋書倒是有些習俗整理,有一篇《六世紀蜀漢懶人包》可以看看。

隋書的輔助閱讀我都還沒放上方格子,誰會想到群英傳寫兩年還寫沒完。

今天來看一下《南中志》的部份,就是諸葛亮去七擒孟獲的地方大家應該都知道。

就從這裡來開始「入漢」。

古時候的南中,是「越」地。如果我沒有先讀李冰故事,可能要在這裡撞牆了。現在很清楚,越就是「江水之夷」。

南中有侯國,也有王國:意思是有些部落附屬於中國(或蜀),有些則是獨立的。附屬的叫侯國,獨立的是王國,這前面聊公侯伯子男的時候就理解到。

同樣的,有人椎髻耕田聚集像鄉鎮,也有編髮左衽的遊牧民族。還頗有趣,椎髻並不完全能說就是漢人的髮型,但你可以看得出來,髮型跟文化生活型態是有相關的。

中國文學上寫椎髻,主要是說「沒有帽子戴」。

周禮開始,戴什麼樣的帽子就很彰顯身分低。

常璩注明,游牧的只能確認是嶲、昆明的部族,其他夜郎、滇、濮、句町則都是定居之民。這邊他是配合《史記西南夷傳》在做修訂的。

我們也補充一下:司馬遷記載,夜郎就是當地最大的國家。夜郎以西則是「滇」最大,滇北則有邛都最大……這些都是農耕部族。

遊牧民族系列的特點則是沒有固定村落,也沒有君長。至於蜀西則是「氐人」的領域。

最早進入南中的,是楚國。一說楚威王,一說楚襄王,杜佑《通典》則考威王為非。

他們沿江探索不入蜀嘛,那自然就是白浪滔滔的金沙江(唱)。

楚襄王派將軍莊蹻乘船進伐夜郎,夜郎基本在貴州省了。

南中越人沒有巴人能打,被楚國打到趴下……不過遺憾的是,秦人更好打。就在莊蹻深入南中時,他的退路被斷絕了。

常璩這裡引用了「莊氏為楚莊王之支」的說法,就是說莊蹻本來就是高級貴族,索性在這裡落地生根稱王。

楚軍停船的地方是牂柯,所以就命名為牂柯國。玩三國遊戲應該知道這裡後來是牂柯郡。不過這段故事,要說的不是牂柯國。

而是投降的夜郎國。

夜郎降了楚,等到秦國逼過來,又改降秦。那秦跟莊蹻不一樣嘛,是派官員來管來收稅的。夜郎就這樣裝孫子一直到劉邦立漢,才趁機獨立。

夜郎國的茁壯,始自竹王。

這你一定要看一下原文:「有一女子浣於水濱。有三節大竹流入女子足閒,推之不肯去,聞有兒聲。取持歸,破之,得一男兒。

這是「桃太郎」跟「竹取公主」二合一的原形有沒有?

雲南貴州跟日本自然是沒有一個銅板的關係,但長江下游「吳越」,跟日本的關係就密不可分了。

更帥的是,竹王傳說還有一章:「以劍擊石,水出」。

台灣的鄭成功傳說,也有這麼一篇。

這些故事背後的關連性,究竟是甚麼呢?

說神奇也沒那麼神奇,開章就說了,雲南貴州,實為「西越」。吳越是東越,中南半島是南越。

不僅長江直接連結東西,漢武帝伐南越時,亦曾借道夜郎。

這個之前有讀到一點。

就是說要通往南越,很難。

五嶺不是開玩笑的。翻過去之後,兩廣又是水路好走。你不可能從荊州搬船過山,到了兩廣才開始造船更是勞民傷財,敵人不要說提早有防備,提早來揍你都行。

後來五斗米教有奇計就是了。

時人稱「南越地東西萬里,名為外臣,實一州主,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

相對來說,船行可至牂柯,然後翻山就到越南啦。

這個充滿機智的點子,是由番陽令唐蒙所提供。

唐蒙沒有衛星地圖,但他知道,南越人會吃一種蜀地特產「枸醬」。一問之下,才知道牂柯翻山就到。

漢武帝大喜,立刻任命唐蒙為中郎將。

說一下,東漢末是這樣的系統:中郎將為中央武官職,任命到地方就是你可以擁有徵集的權力。

《史記》原本是寫郎中將,但常璩明顯是用他可以理解的方式來改寫。這就是史料一手過一手會產生的狀況,就像你現在看我在說,也是用現代的理解。

就說唐蒙領了官,便去巴蜀徵兵收帛,然後去跟夜郎國的各部落談判,要他們加入漢朝。上頭說啦,夜郎對西漢而言是獨立國,不然至少也聽過「夜郎自大」的成語吧。

夜郎這麼自大,會願意嗎?

原則上,不願意。

但只要答應了,唐蒙帶來的金銀財寶就可以收進口袋。

國王不願意,可大家想想,漢朝那麼遠,「幾百年才來這個唐蒙」,不如先收了這筆錢,配合一下,以後還不是天高皇帝遠?

成交啦!

欸,當然是沒有幾百年,但《華陽國志》也用了這個梗。

「分侯支黨,傳數百年秦并蜀,通五尺道,置吏主之。漢興,遂不賓。」

史家第一個反應是,錯誤,但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記錄。

在不同的文明階層之間,對於時間的描述感受不同,應該是一個正常且必然的現象。所以蜀之五王可以統治萬年,華夏五帝可以每個人都統治幾百年。

不一定是共用名號或者部族名非人名。

沒有電子鐘,本身又缺乏天文週期觀察知識,日出日落當一天大家或許還有共識。

一年是什麼?


好,總之,唐蒙成功的組織暫時性南中聯盟,要來出兵了。但巴蜀軍要進南中時,又給僰道這邊攔住。

我就問你讀過鄭成功傳奇沒有?

有,唐蒙把擋路的大石頭給斬了。也順便把當地的首領給斬了。

到這邊還沒發現漢武帝的野心,只能說太善良。

漢武帝表示,小孩子才做選擇,南越跟南中我全都要!

按《華陽國志》的寫法,是因為唐蒙出手之後,司馬相如又跟著建議漢武帝把他們都收進來。不是同名,就是你知道那個蜀地第一寫手司馬相如沒錯。

這邊有很多唐蒙與司馬相如事交錯重疊之處,考證認為未必是常璩原筆。也就在這一陣混亂中,竹王被殺了。

其他猴王不敢抵抗(我故意的),終於是讓漢武帝建立了南中四郡。

後來諸葛亮面對的就是這四郡之亂。

當然,這些「夷濮」(不叫越了)沒那麼乖巧,也曾一度聚眾抵抗漢朝的統治,要求祭祀竹王。

還好牂柯太守甚明事理,上表朝廷,不但給竹王建了宗廟,也幫他的三個兒子封侯,死後同祀。

宗廟是你漢人在說,當地人其實就當神在拜,稱之為「竹王三郎神」。跟李冰的二王廟與李二郎神,頗有異曲同工之妙,發現嗎?

而且仔細想想,在本篇提到的「越地」,這類跑單幫的民間信仰一直很多,欸,難聽。就是說,老百姓受到好的領導者照護,進而崇拜祭祀的行為,很正常。但是西南越地產生的力量,跟東北冀魯完全不一樣。

這就有機會再聊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0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05
文翁治學與司馬相如的崛起,為華陽國帶來了不少新的改變。 制度上,漢武帝開始在蜀郡設置都尉,即漢朝自有武力。與之搭配的,則是華陽各郡縣開始築城。 而蜀志在漢武帝年間最後的記錄,就是將都尉擴增為兩部。 一主外羌,一主漢民。 漢武帝決定,要放棄西南的治權。
Thumbnail
2024/04/05
文翁治學與司馬相如的崛起,為華陽國帶來了不少新的改變。 制度上,漢武帝開始在蜀郡設置都尉,即漢朝自有武力。與之搭配的,則是華陽各郡縣開始築城。 而蜀志在漢武帝年間最後的記錄,就是將都尉擴增為兩部。 一主外羌,一主漢民。 漢武帝決定,要放棄西南的治權。
Thumbnail
2024/03/18
西漢開張,華陽國贊助了劉邦,並且保持著奧妙的平衡關係。 但不論巴志還是漢中志,都出現了一段極大的空白,然後……大家都變成了為漢朝盡忠的好寶寶了。 這個重大的轉變,不在於武力的征服。 而是「教育」。
Thumbnail
2024/03/18
西漢開張,華陽國贊助了劉邦,並且保持著奧妙的平衡關係。 但不論巴志還是漢中志,都出現了一段極大的空白,然後……大家都變成了為漢朝盡忠的好寶寶了。 這個重大的轉變,不在於武力的征服。 而是「教育」。
Thumbnail
2024/03/15
巴人是勇猛強悍的民族,周朝以前的第一傭兵團。 巴地物產豐饒,人民純樸,原本都是給蜀人服務的,但周王室將其收為子。 這裡開始就變成「巴蜀世代爭戰」了。 在蜀地仍閉門自爽的期間,巴國已經加入了春秋末戰國初的縱橫。當秦展開侵蜀戰爭時,巴還算是個秦國小幫手。不成想,卻遭盟國消滅……
Thumbnail
2024/03/15
巴人是勇猛強悍的民族,周朝以前的第一傭兵團。 巴地物產豐饒,人民純樸,原本都是給蜀人服務的,但周王室將其收為子。 這裡開始就變成「巴蜀世代爭戰」了。 在蜀地仍閉門自爽的期間,巴國已經加入了春秋末戰國初的縱橫。當秦展開侵蜀戰爭時,巴還算是個秦國小幫手。不成想,卻遭盟國消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把所有資訊塞進完結篇,焦先這個人在唐朝也仍然會被提及,了解一下整個東漢魏晉的社會底層。
Thumbnail
把所有資訊塞進完結篇,焦先這個人在唐朝也仍然會被提及,了解一下整個東漢魏晉的社會底層。
Thumbnail
一次簡介南北朝到隋,中南半島的記錄。
Thumbnail
一次簡介南北朝到隋,中南半島的記錄。
Thumbnail
文翁治學與司馬相如的崛起,為華陽國帶來了不少新的改變。 制度上,漢武帝開始在蜀郡設置都尉,即漢朝自有武力。與之搭配的,則是華陽各郡縣開始築城。 而蜀志在漢武帝年間最後的記錄,就是將都尉擴增為兩部。 一主外羌,一主漢民。 漢武帝決定,要放棄西南的治權。
Thumbnail
文翁治學與司馬相如的崛起,為華陽國帶來了不少新的改變。 制度上,漢武帝開始在蜀郡設置都尉,即漢朝自有武力。與之搭配的,則是華陽各郡縣開始築城。 而蜀志在漢武帝年間最後的記錄,就是將都尉擴增為兩部。 一主外羌,一主漢民。 漢武帝決定,要放棄西南的治權。
Thumbnail
司馬相如,一個出身蜀郡成都,文采逼人,擅長音樂,又充滿心機的縱橫家。 這一年,漢武帝打算出奇策討伐南越:從蜀地南部的「西南夷」進攻。這就牽回到華陽國志的西南夷故事:唐蒙與司馬相如。 詳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司馬相如,一個出身蜀郡成都,文采逼人,擅長音樂,又充滿心機的縱橫家。 這一年,漢武帝打算出奇策討伐南越:從蜀地南部的「西南夷」進攻。這就牽回到華陽國志的西南夷故事:唐蒙與司馬相如。 詳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巴蜀的先秦篇章,基本已經結束。 漢中(庸國)的資訊則是非常少,後來隋書倒是有些習俗整理,有一篇《六世紀蜀漢懶人包》可以看看。 隋書的輔助閱讀我都還沒放上方格子,誰會想到群英傳寫兩年還寫沒完。 今天來看一下《南中志》的部份,就是諸葛亮去七擒孟獲的地方大家應該都知道。 就從這裡來開始「入漢」。
Thumbnail
巴蜀的先秦篇章,基本已經結束。 漢中(庸國)的資訊則是非常少,後來隋書倒是有些習俗整理,有一篇《六世紀蜀漢懶人包》可以看看。 隋書的輔助閱讀我都還沒放上方格子,誰會想到群英傳寫兩年還寫沒完。 今天來看一下《南中志》的部份,就是諸葛亮去七擒孟獲的地方大家應該都知道。 就從這裡來開始「入漢」。
Thumbnail
來看蜀王本紀,華陽國志版。 蜀王本紀是一本不被當作正史的神書,據稱為西漢嘴砲戰神楊雄所做。楊雄本身是蜀人,這大概是他搜集的鄉野傳奇整理。 也有人懷疑不是,這基本不可考。 但常璩會採用,就表示資料誕生於東晉之前而且有一定程度的可信與流通。
Thumbnail
來看蜀王本紀,華陽國志版。 蜀王本紀是一本不被當作正史的神書,據稱為西漢嘴砲戰神楊雄所做。楊雄本身是蜀人,這大概是他搜集的鄉野傳奇整理。 也有人懷疑不是,這基本不可考。 但常璩會採用,就表示資料誕生於東晉之前而且有一定程度的可信與流通。
Thumbnail
蜀跟巴一樣,是當中原人皇的兄弟來到這裡時,就已經存在的古國。 關於古蜀國的記載,華陽國志也只有這麼一句話。 你如果知道更多的內容,主要出自《蜀王本紀》。 但常璩認為那些事情,應該發生在周朝,所以我們先往下慢慢看。而且按照常璩的寫法,也十分有趣。
Thumbnail
蜀跟巴一樣,是當中原人皇的兄弟來到這裡時,就已經存在的古國。 關於古蜀國的記載,華陽國志也只有這麼一句話。 你如果知道更多的內容,主要出自《蜀王本紀》。 但常璩認為那些事情,應該發生在周朝,所以我們先往下慢慢看。而且按照常璩的寫法,也十分有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