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神蹟的可能性

在神學院的時候,新約教授鄧開福老師是南非宣教師。有一次,他在上課的時候,剛好講到福音書中的「神蹟」。他很嚴肅地告訴我們說「若你們未來的牧會生涯中,不曾遇見過神蹟,那就必須反省自己牧會的時候是否有真正倚靠耶穌基督。」對一位教授來說,做研究或講課必須用理性思考,而「神蹟」卻是相反,往往超越人的理性思考。因此,相信「神蹟」這件事,要讓神學教授講出來,他必然認為他所相信的上帝即使可以用理性思考談論,卻是超越人理性的存在。

 

以現代講求理性與科學來看,許多人看待聖經中的神蹟可能認為那只是一種象徵,不是真正發生過的事。同樣的,若是在生活上體會到神蹟或者聽到有人分享神蹟的時候,許多人常常想要透過理性或科學來證明這「神蹟」是真或是假、可能或是不可能。不過,既然談到「神蹟」往往是超越人的經驗和理性,怎麼可能用理性或經驗來證明呢?當然,我們不能期待上帝在各樣的事情上,都用超越理性和經驗的「神蹟」讓人體會祂在人身上的作為。許多時候,上帝讓我們在一般的生活中體會到祂的同在,卻不能因此否定發生「神蹟」的可能性。

 

在上主日成人主日學《約翰福音》查經班時,透過約翰福音所記載的耶穌第一個神蹟「把水變成酒」,討論了如何用正確的態度來面對神蹟。這個神蹟是發生在耶穌、他的母親與門徒們受邀參加一場婚宴。婚宴進行一段時間之後,預備好的酒喝光了,於是耶穌就吩咐人將六個水缸的水倒滿,再次從水缸舀出來的水就變成酒了。許多人在解釋這個故事時,繞過了「把水變成酒」的神蹟,用當時的傳統或待客之道來解釋這段經文。不過,無論如何解釋故事,「神蹟」就是「神蹟」,無法躲避這是約翰福音中,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蹟。

 

不過,我們不能誤以為第一世紀的人比現代人更快接受神蹟,在故事中,那位管宴席的對突然有「好酒」感到疑惑,他一個時間不是想到在場行神蹟的耶穌,而是認為是新郎對待客人的熱情。當然,管宴席的質疑他沒有按照當時所認定的「待客之道」,也就是先出好酒,再出相對普通的酒。而相信耶穌所行的神蹟的是耶穌的門徒,他們信祂、跟隨祂,並在這神蹟中顯明了耶穌的榮耀。

 

「把水變成酒」的神蹟中,酒不只是好酒,更是豐盛的,超越人所求所想的。神蹟總是跨越了某種「界線」,讓許多事因著上帝的介入而變成可能。就好像這兩天,網路上不斷流傳一段某位牧師的講道,認為他所說的是相當不可思議的。他提到了在「臉書」、「ig」以及「thread」等社交軟體大當機的那個晚上,他正好在當天禱告會被邀請上台為年輕孩子禱告。他禱告的內容包括為孩子可以不被這些社交軟體綁架,盼望他們可以放下手機,而當天半夜就真的就因為大當機,所有人都不能上線。確實,聽禱告的上帝,若願意應允這位牧師的禱告,確實可能會透過大當機來顯明上帝的神蹟,好讓所有人有機會離開社交軟體而不被綁架。當然,在網路上流傳的這段影片,確實也是可以討論這位牧師是否「自大」,認為這個大當機就是因為他當晚禱告所造成的。然而,這樣的討論,卻不能否認禱告的功效以及發生神蹟的可能性。

 

神蹟是為了彰顯上帝的榮耀,而不是為了顯明人的作為與能力。因此,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各樣的事情來尋找「神蹟」,好讓我們可以更加信靠上帝,並且跟隨耶穌。「神蹟」是為了證明上帝必然介入我們的生命中,讓我們得著豐盛,讓我們生活得著轉變,也讓我們生命充滿許多超越理性、經驗的「可能性」。因此,我們不能否認神蹟的存在,就如同鄧開福老師對我們所提醒,我們也要提醒自己「若我們生命中從來沒有遇到神蹟,那就要反省自己的生命是否真正倚靠耶穌基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